秦勉以前并不具备“伟大”到想提高大夏国生产力的思想高度,所以就没往这方面想。如果不是要重建岿县,他依旧不太可能想到这一点上来。如今,他自然知晓曲辕犁对庄稼人的重要性,但他还是拒绝了蔡知府“立即将此事禀明朝廷”的建议。他敢说,一旦孝惠帝得知此犁的事,一定会派高官来实地考察。在岿县,他和雷铁的身份是最高的,所以不会有人就重建岿县一事指手画脚、唧唧歪歪,如果再有高官来就不一定了,到时候一定会阻碍进度。
所以,他的想法是,至少得等到岿县附近的田地全部开垦出来之后才能把新犁的事告诉皇上。反正老百姓们用旧犁也用了几百年了,再等几个月也不打紧。
秦勉和雷铁身上是有圣旨的,雷铁还有可以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对于两人一致的决定,蔡知府也不敢反对。
秦勉承诺将来会给蔡知府记上一功,蔡知府也就冷静了下来。
于是,在秦勉和蔡知府分别写给孝惠帝的第一道汇报重建新县进度的奏折里便一句也没有提到曲辕犁。
有了曲辕犁,开垦田地的进度更快。老百姓们看着湖边方方正正的田地一天比一天增多,脸上都挂上了真心的笑容,眼中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湖边,一排排房屋也逐渐有了雏形,从远处看去,排列整齐,比旧县城漂亮得多。
第205章 分田咯,分房子咯!
因为目前最主要的是解决近三万人的住宿问题,不可能将房屋建造得那么高级,是以,除了县衙和学堂,每一栋房屋的格局都一样,都是三个大间。但每栋房屋后都留了足够的空地,等房子分下来后,户主如果有足够的财力,可以再自己掏钱加盖或者改建。所有房子都很结实,绝对没有偷工减料。
等所有的田地和房屋都打理好,至少还得再过三四个月,先开垦出来的田不能荒着。这个季节不适合种植小麦,秦勉问过当地的农民后,让人从其他县城买回适合当季播种的种子,包括红薯、玉米、黄瓜、通心菜、冬瓜、芹菜、西红柿、辣椒等,按照每五亩地里有三亩玉米地、一亩红薯地和一亩蔬菜地的比例来播种。山高皇帝远的,不必担心被朝廷发现地里的异常,便和雷铁悄悄地用了一些灵泉水稍策改善土壤质量,至少确保所有种子能顺利成长。
老百姓们原本对新县令的印象非常糟糕,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现新县令是真真切切地为他们办实事,打心底尊重新县令,干起活来更加心甘情愿,更加卖力。
白天,所有老百姓一起干活,晚上,就在已盖好的房屋里休息。或许是一同经历过大灾难的缘故,老百姓们相处得相当和谐,就算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矛盾,经过旁人规劝也能很快放下心结。
众人拾柴火焰高。七月中旬,从新岿县通往山外的道路完工;十月中旬,所有农田开垦完毕,并种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最先播种的田里,蔬菜早已摘过几茬。直到十二月下旬,新县城的所有房屋全部盖好。
站在半山腰俯视山下的新县城,几乎所有老百姓眼中都饱含欢欣、惊喜,还有骄傲。只见,一块块大小相当、规划整齐的农田如同棋盘上的方格一样,环绕着宽阔的湖泊。连绵的农田外围,二十四排房屋构成六个大小不同的“口”形,一个套一个,相互平行,整齐之极。这其中有十六排砖瓦房,四排是木屋,四排是竹屋。因为木屋和竹屋在保暖性上比砖瓦房差些,所以在面积上有所提升——都是两层。设计图是秦勉提供的,外形美观,很受喜爱。除此之外,在县城的四个角落还有四栋瞭望塔,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岿县镇守国门的作用。正东面的一块开阔地是兵营。
一言以蔽之,新的岿县比原来的岿县更受欢迎。
接下来的一件大事就是分田和分房子。有些人家里只剩一口人,有些人家里有五六口人,所以这房子和田怎么分,秦勉仔细地研究过才确定下来。
田,按照人头分,不管是行将朽木的老人还是刚出生的婴儿,不管是男还是女,每人都能分到一亩田。至于是分种了玉米的田还是种了蔬菜的田,抓阄决定,全凭运气。因为先播种的田地已经有了产出,后播种的田里种子还没发芽,所以,万一有人抽到后播种的田地,县里面会按照实际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助,至少保证他们能熬到来年春天。毕竟有近三万人,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就比如说离湖泊近的田地,灌溉的时候肯定更方便。
房屋的分配了采用抓阄的方式。县城里的人口是在重建县城之前就统计过的。家里只剩一口人的,无权独享一栋房屋,需要与人合住。也别认为这样不公平,只有一个人的家庭干的稍大总量肯定比人口多的家庭干得少。就比如说,如果有几户人家家里都只剩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或者孤寡的妇人、老太太,可以让她们合住一栋房屋。如果某户人家想要某两栋相邻的房子,也行,等分配好之后,再和邻居商量,或是租赁或是买下,那就是个人自己的事,不归县令管。
还有其余更细致的规则,秦勉都一一说清楚,让人详细地写下,在县城里特设的四个布告栏那里贴上告示,诸人自去细细琢磨,于次日辰时初到操练场上集合,分配房屋和田地。
第二天,全县城的老百姓吃过一顿囫囵早饭,早早地来到操练场上集合。这是新县城建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学堂里也给学生们放了假。操练场上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蔡知府提前几天就知道岿县要分田地和房子了,也赶了过来。
操练场上的点将台上,摆放着三套桌椅,秦勉、雷铁和蔡知府都在。雷铁面前摆放着两个抓阄的大箱子,一个上面绑着红布,另外一个上面绑着蓝布。秦勉面前则放着一张名单和新县城的地图。这名单当然是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告示上说过,如果有人谎报家中人口,举报有奖,意图行骗者则重罚。
秦勉环顾一圈,估计人来得差不多了,走到前方。
“都安静。”
下方很快安静下来。
“现在开始分田、分房——”
秦勉的话还没说完,老百姓们就喧嚷起来。
“县令大人,您先挑一栋房子和几亩田吧!”
“是啊,县令大人是好官啊,理当如此!”
“对,县令大人家有两个孩子呢,应该挑两栋房子。”
“……”
秦锐麒和雷锐麟站在一旁,相视一笑,为爹爹如此得民心而骄傲。
秦勉窝心之极,目光变得柔和起来。这段时间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客气,就挑一栋房屋;至于田,就不必了,等所有人分完田后,如果有多余的,本官再来挑几亩来种。”
老百姓们纷纷让他也挑几亩田地,秦勉挥手制止,“不必多说。我们一家就挑南边第一排的第一栋竹楼。好了,现在开始抓阄,上来的人都自觉报上自己的名字,以及家里有几口人。”
他说话用上了真元,音量甚大,保证所有人都能听清楚,说完之后回到座位上。
“第一位。”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男人,面露喜色,快步跑上台阶,因为太激动,险些摔倒,众人不禁都善意地大笑起来。
“嘿嘿……”男人憨厚地一笑,跑到桌前,老实地跪下磕了一个响头,“参见三位大人,小的叫陈老大,家里五口人。”
“不必多礼,快起来。”秦勉道:“在红布箱子里抓一个纸团,蓝布箱子里抓五个纸团。”绑着红布的箱子是用来分配房屋的,绑着蓝布的箱子则用来分田。
“是。”男人将纸团抓出来后递给秦勉。
秦勉打开六个纸团,上面写着“东0211”,“南0511”、“西0304”、“西1023”、“西1024”、“北0101”,念道:“陈老大一家,房屋,东面第二排第十一户;田地,南边第五排第十一块地……以及北面第一排第一块地。”
雷铁和蔡知府各记录一份,一份留下来存底以便办理房契和田契,另外一份递给一旁待命的士兵,让他领着陈老大一家去认一认自家的房屋和田地。
陈老大激动得热泪盈眶。如今分到的房子和田比他们原来拥有的还要多,如何不激动?他叫上等在一旁的家人,高高兴兴地跟着那位士兵离开。
“下一位。”
分到房子和田地的人越来越多,操练场上的气氛也愈发热烈。
秦锐麒和雷锐麟在一旁看了半天,觉得十分有趣。
“哥,如果我们也能去抓一次阄就好了。”雷锐麟遗憾地道。
秦锐麟虽然没开口,从神色上可以看出很感兴趣。
旁边排队的一位老爷子听到了,笑呵呵地对他们招招手。
“来。”
秦锐麒和雷锐麟极懂礼貌,又丝毫不摆贵公子的威风,在县城里,几乎没人不认识他们,还十分受喜爱和欢迎。
听到有人叫,两人快步走了过去。
“老爷爷。”
“哎。”老爷子捋了下胡须,“老头子年纪大了,胳膊不灵活,一会儿,你们哥俩帮老头子抓阄可好?”
秦锐麒看出老爷子有意让他和弟弟过一次瘾,“只怕万一抓到不好的位置,会让爷爷失望。”
老爷子还是笑眯眯的,“无妨,老头子一家都是能干的,就算抓到不好的位置,也不会过得比其他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