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梦之草)


叶家村人每天干完农活后,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了给田地砌围墙上。从村西最南边开始,沿着周围山势砌一圈,工程浩大,却不得不为之。没有人偷懒,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前些时候已经有村民被野兽袭击致重伤,好不容易才从阎王爷那捡回一条小命,其他人哪敢再拿生命开玩笑。
原先很多人对从村最南边开始打围墙很有意见,干活也推三阻四,现在看到现成的例子,立马二话不说,全力投入砌墙大军中。没有粮食,光吃菜,谁都受不了不是?
自从遮阳棚起作用后,叶家富余了一部分劳力。其他村民忙着砌围墙,叶家也派了一些轮休的人帮忙,半天休息,半天砌围墙。
忙忙碌碌中,最早一批庄稼终于成熟了。今年温度高,作物成熟的比以往早一些。由于庄稼缺少光照,导致营养不良,叶家收上来的作物亩产比去年还要少,两百斤都不到。照理来说,今年是开荒的第二年,粮食亩产会比第一年高不少,没想到比去年还不如。
叶家村那些补足秧苗的人家,亩产也就将将够两百斤,收成至少比正常年份减了三成还多。至于没补苗后来又临时搭建遮阳棚的人家,收成岂是惨淡能形容,亩产能有七八十斤的都得烧香拜佛。
这些收成是按现在收上来的数量算的,实际未必有这么多。现在每亩田都分了两茬,一茬现在就能收获,剩下一半离成熟时间还早,能不能在霜降前成熟还是个未知数。叶明泽抬头看见遮阳棚,嘴角弯了弯,没准它能帮上忙。遮阳棚,夏天能当个凉棚用,深秋应该能当个变相的暖棚使用。
叶家平均每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两斤,蔬菜鱼肉一斤多。这么一算,叶家五百多人,一年就要消耗近四十万斤粮食,近二十万斤菜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哨兵向导觉醒后,叶家三房四房五房和叶老爷子留下的七十二亩田没人肯佃,其中一半给了叶明泽家,另一半给了他大伯家。三个叔叔家的田地是他们花少许钱买下的。叶老爷子的十八亩田,大伯和叶明泽家对半分,两家每家每年上交八百斤粮食。这些田加上蒋敬之的嫁妆田、叶父分到的十八亩田和叶家后院的十二亩菜地,共计一百零六亩地,总共能收获蔬菜约十万斤。
这些蔬菜加上鱼肉,量还不太够。叶明泽不得不从新开垦的荒田中留出近百亩用来种菜。这样算下来,即使叶家人敞开了吃,应该还能有剩余。
今年的粮食收成,最好也就只够叶家一年的口粮稍有富余。明年如果阳光比今年还厉害,需要提早搭遮阳棚的话,作物光照度肯定更加不够,粮食收成只会更少。不搭棚子,收成更是少的可怜。这简直是将人类往死路上逼。
叶明泽不是专业搞种子研究的,他没法弄出既高产又不用多少光照的作物。面对现在的状况,他是有心而无力。
粮食都是三五个月就能收获,同样级别同等重量的庄稼所含能量,明显要比野生动植物的少。所含能量多少和它们的等级以及存活的时间直接挂钩。等级越高,生长的越久的,所含能量就越多。
当初山林植物大批死亡时,村民忙着自家的田地,没空去收秋。现在,每天一次山林扫荡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顺便采摘成熟的山货。
八月还没过半,一级树木和一级花草还在顽强的挺立着。按这个势头,他们步入死亡也是迟早的事。趁它们还活着,把能收的果实都收了,也好充实一下村民的粮仓。
叶明泽看着山林中的水果,今年做不成蜜饯果铺生意,感觉有点可惜。七月份时只采摘了后山附近的野果子,田地里活计多,抽不出人手去其他地方收购鲜果。其实即使派人去收购,也收不到多少,农户们都忙着自家的田地,哪还有空去采收果子。八月份时半数果树都晒死了,剩下的果树中七成都是半死不活的,大家能收多少是多少。
海水是透光的,白天烈日炎炎下,海面下几米内,真正是清澈见底,鱼虾蟹跑得无影无踪。靠近海滩的海底处,扇贝之类白天都埋进泥沙中,晚上才出来活动。鱼虾蟹除了有藏身之处的,都往不会被阳光晒伤的地方转移。一下子,海滩附近不复往日的喧闹,生物少了很多。
海洋算是得天独厚,损伤微乎其微。只死了一部分生长在海面附近的藻类,其他但凡能动的都能躲过日晒这一劫。
叶家村是个渔村,出海捕鱼的收益一直很稳定。这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定心丸,缺什么,都不会缺鱼吃。
等级越低的生物越容易被阳光晒伤,这是大家早就明白的道理。各家但凡有条件的,都尽量食用高级别食物,平时劳作中也不忘锻炼自己的能力。
普通人不能成为哨兵向导,但摄取高品质的食物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随之也就增强了他们对疾病气候的抵抗力。只要还有点人性的,都不会舍弃自个家里的普通人。叶家村远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这种抛弃家人的情况没有发生,也不允许发生。
一旦有人开了这个头,再想刹住就难了。以后那些被抛弃的谁来养,难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慢慢步向死亡?今天你可以抛弃家人,明天是不是可以背弃叶家村?这样的人家太令人心寒,一旦发现,叶家村会把他们驱逐出村。这是明面上的把关,暗地里人家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只要大是大非上不出差错,其他的都是各家的私事,没有哪家有闲心管。
哨兵五感虽强,能看的远,听的远,但想不被对方察觉的探听*是很难做到的。村里人口密集,哨兵很难有所作为。因此除了特别紧要,不能冒一丝风险的谈话,会让向导撑起屏障外,其他时候闲话家常什么的,并不用特别注意。没有哪个哨兵闲着没事干,专听人家闲话家常。
叶家吃用自然是比仆役要好一些,但并没有大户人家那么等级森严。对叶家贡献越大的,享受到的待遇也越好。对于个别偷奸耍滑的,叶明泽秉持的是,做的少,自然得到的也少。你不尽力,叶家也不会养闲人。至于他们的家人愿意养着,每个院子的管事可不是摆设。给的少,还能面色不错的,直接把人拉出来,分到其他院子,一直吃不饱饭,人自然就老实了。
这么几次下来,就没人再敢捋虎须。各种活计都是分队包干,队中有人干的少了,不用主家说,其他队员就会反对。谁都不想自己多干活来养个懒人不是?
随着阳光辐射越来越厉害,干旱持续时间越长,阳山县当地人的消费能力逐渐降低,外来商队的数量在减少,来回一趟的间隔也在拉长。这些无一不是在说明当今世道的艰难。
海鲜销售量逐日减少,叶家村索性不浪费每日的人力,只赶阳山县每旬的大集。自从阳光破坏力大增之后,海鱼干不能暴晒在阳光下,都是在阴凉背光的地方直接风干的。
看着越积越多的各种海鱼干,叶明泽有点发愁。东西少了不行,这多了也不好啊!翻来覆去都是鱼干,只是咸淡程度不同而已。能不能来个新鲜点的?
没有风浪的日子,两条渔船天天出海。每条渔船配备一两个精神体是鸟类的哨兵,剩下的都是精神体为海洋生物的哨兵。他们在海洋生物精神体的帮助下,捕鱼效率大大提高。每次出海两条船捞个千斤那都是最低收获,不少时候都能捕获好几千斤。现在烈日炎炎,想遇到个不能出海的日子都难。收获大,出货少,长时间下来,鱼干堆满了仓库。
鱼干堆积之后,叶家人餐桌上便每餐都上一道海鱼,蒸煮煎炸,什么样的方式都来一遍。吃腻了鲜鱼,就蒸盘鱼干换换口味。再美味的东西都经不住顿顿吃,吃厌了还没处抱怨。他们是占了地利之便,外面人想吃还吃不上。
叶明泽看着饭桌上的煎鱼,神色莫名。两个小家伙看着大人给夹到碗里的鱼肉,瘪瘪嘴,露出委屈的神色,看没人搭理他们,只好乖乖地吃完。原本美味,平时想吃都不容易吃到的鱼肉,如今居然如此不受欢迎,那是从前人们想都没想过的事。
其实不光是小孩子,大人也好不到哪去。现在这种时候,粮食是不允许浪费的。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吃完,倒掉是不可能的。好在人多,一大盘鱼一人多下几筷子就没了。
“明泽,怎么天天都是鱼,能换个花样吗?”大姐叶芝看着每顿都吃差不多的鱼,有点发愁。
“每餐吃的都不一样啊!你看,今天吃的是鲳鱼,昨晚上的是金枪鱼,昨天中午是带鱼。嗯,我大概知道问题在哪了。他们也不是不会变通,只是换的花样太少。应该这餐吃鱼,下顿就换虾蟹之类,不能连续上不同种类的鱼,种类再不同,它也是鱼,味道相似不是?这么吃下去,味觉肯定会出现审美疲劳。”叶明泽边说边想,鱼是不是还能做出其他的花样来,“一会跟秦妈说下就好。”
叶家饭桌气氛通常都很好,说说笑笑中,愉快的午食就过去了。
“想什么呢?”蒋敬之给叶明泽倒上一杯淡茶,茶水很烫,一会喝正合适。自从遮阳棚搭好之后,大部分叶家村人作息又回归正常。叶家自然也如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