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步琪叫着刘娘子,刘娘子看着步琪疑惑的样子,笑笑:“只是想起来你的一些姨娘,没想到我儿是最早得到官封的。”
步琪不好意思的笑笑:“都是亏了里儿,不是她哪里能有什么官封。”
刘娘子点头:“等咱们的侯爷,秀才公过了秋试,就能进入官场了。”
刘娘子的一句话,让绵里顿住,想想后,绵里说道:“我还想继续参加京试,所以秋试即使中了,我也不想去选官。”
绵里的话,让刘娘子又惊又喜,惊得是不选官就得再等三年之多,喜的是要是中的京试,自家女婿的前程更是远大。
她看着绵里不住的点头:“好,都好,反正都依着你,我们啊,也不懂许多,就想着你们的日子能和美就行。”
看着刘娘子有些纠结的还堆着笑的样子,绵里还是夹着菜说着好话的哄着,倒是步琪深深的看了绵里一眼。
☆、第一百零七章
午餐后, 天说变就变, 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小雨, 绵里看着刘娘子在绣了几针小儿的衣物, 人看着就有点困乏,她就连忙吩咐了萤草等拿着雨具去送了刘娘子, 而绵里在帮着步琪净了手面,换下外衫后, 自己也清洗一番, 才打算拿着书册读着哄步琪入睡。
“里儿, 你过来这边坐。”步琪对着坐在床前凳子上的绵里唤到,还边用手拍了自己身侧。
绵里看着了, 就对着步琪宠溺的一笑:“好!”
看着步琪往里面侧了侧后, 绵里就着在步琪身边躺了下来。接着绵里侧过身子,拿起书本,用手指下, 然后问着步琪:“琪儿,来, 你躺好, 你看看这样可好, 我就读这段。。。”
“里儿,不忙。今日咱们不读书了,趁着娘亲不在,咱们好好聊聊。可好?”步琪睁着眼睛看着绵里,似乎很怕绵里拒绝。
自从那次交心谈话后, 绵里和步琪已经很少单独相处,刘娘子与许娘子以三月内以要安胎为由,生生的将小两口隔离,不许同床而眠,说起来,绵里满满都是泪,现在两家的娘亲都把她当狼一样的防着,最最可笑的是,她的岳母大人在回了石轩镇后,还挑了几个可人送来,可是让刘娘子好一顿气,但是在绵里的安抚下,才渐渐消了气,但是几个人也没有送回去,刘娘子直接派人找了牙婆,直接卖了出手,银钱给了步琪,现在绵里两人还记得,刘娘子还生气的说:“只要她再送,你们就收着,好好的打发了,换了银钱就是,不要白不要。”
让绵里和步琪哭笑不得,总觉着刘娘子回去,这步府估计会有的热闹,那几日绵里还侧面的问着用不用派人送刘娘子回去,不过被打发了,说自己也是年纪大了,管也管不着了,不过可怕的就是用在了绵里身上,将书房伺候的换成了小路,知道过了几日才好。
绵里看着步琪一直期待的眼神,哪里还可能拒绝,她将书放在了一边,手揽着了步琪,温柔的说道:“好啊!娘子想聊什么?我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娘子想聊什么。”
步琪听了嗤笑出声:“莫要说笑,严肃点。”
绵里听了清咳两声,向上坐了坐身子:“咳,好,娘子大人请说,小生听令。”
“噗呲,行了,让你有个正形也是难得。我且问你,你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读书?”步琪有些严肃的问道。
绵里挑挑眉毛,这是怎么着,这是要开审讯不成?绵里低下眉眼,打量着步琪,上上下下的揣度着。
“不要不说话,也不要想什么理由搪塞我!”步琪看着绵里不说话,直接将绵里的后路堵了个正着。
“还是娘子大人明察秋毫,小人佩服至极,娘子大人,且容小生慢慢道来。”绵里看了眼步琪,心里一横,说道:“我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真的都是读个几遍就记住了,非是我夸耀,可是娘子总是不信。”绵里先是对着步琪摊摊手,说着自己差点过目不忘的事实,其实精神力堪比扫描,比记忆力相信无人能敌绵里。
步琪上下看看绵里:“好吧,我信你,我想也只有这样,能解释的通你为何读书不久,能得案首。”
绵里呲牙一乐:“天赋至此,我也是无奈的很。至于娘子问我是不是不喜欢读书,想来娘子应该想问的是我,是不是不想进入官场吧?”
步琪脸上一红,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绵里看了出来,她轻声说道:“算是吧,我有点不明白,读书人都以做官为目的,里儿,为何你就不想做官?”
听到步琪的问话,绵里看看窗外:“因为当官危险啊!”
步琪啊了一声:“里儿说的哪里话?我朝对士大夫很是优待啊,尤其是正经科举出身,只要为官清廉,很少有获罪的。”
绵里看着步琪:“琪儿,你也知道我生性跳脱,有时做事全凭心情,这样在官场如何生存下去,估计要是进了官场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同僚上官!”
步琪想想:“很多都看着不适合,慢慢不就习惯了么?”
绵里摇摇头:“我知道琪儿的意思,现在咱们不提做不做官,这些都不是咱们能决定的,即使想出仕,也得看看我秋试如何,以后再做决定。”
听了绵里的话,步琪有些纠结的看着绵里,转头绵里看着步琪的样子,便用手顺着她的头发说道:“可是担心?放心,我答应琪儿,秋试一定全力以赴,不敢懈怠,这样可好!”
听了绵里的保证,步琪这才慢慢展颜:“好!”说完步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绵里。
绵里抿嘴一笑,轻轻的将步琪扶好,让步琪躺好后绵里才说:“既然咱们聊好了,那么琪儿就好好休息,我与琪儿读这个话本。。。”娓娓动听的话本小故事就被绵里读了起来,声音充满着内室,和着外面的细雨。虽然外面因为临时到来的小雨,让整个屋里显得有些昏暗,但是在躺着的步琪眼里,绵里就像内室里一个小太阳,在灰暗中散发着柔和的光,照的她整个人暖烘烘的,心里也熨帖的很,慢慢的步琪就渐渐的熟睡了过去。
“至此,河豚与鲶鱼相安无事,竟流长河。”绵里读完,就听闻了耳边悠长的呼吸声,显然步琪已经睡去,绵里给步琪掖了掖被角,确定不漏风了,才伏下身子在步琪额头印了一下,绵里她弯弯嘴角,只见嘴里口型清楚的显出几个字:“好眠,我的妻儿。”
说完绵里就轻轻的走下床,来到了窗前看了看外面细雨,接着就走到榻上盘腿坐好,冥想着,用来恢复着因为刚刚边念书籍,边给自己未出世的孩儿输出的异能力。
随着异能量的吸收循环,在窗下,在雨下,那近处生长的树似乎枝叶更加的嫩绿了一些。
这种小雨,贵人们无事可做,自然会中午休息。但是对于刚刚有了新的容身之地的农民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挡住他们获得土地的热情。
因为有雨水的滋润,泥土变得好翻动了些,因为没有了热的暑气,人们的力气好像也回笼了不少,于是新村民中的壮劳力们吃过绵府的午饭后,就自发的来到荒地上开垦起来,娃子们经历了逃荒,也变的和大人们一样珍惜这样的机会,跟在大人身后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挑着石头,把树墩块茎扔到田头,拿着竹批给土地犁着,虽然不是很深,但是也一点点的浅耕起来。
小英和小路听了小五子的回报,赶忙走到了荒地间,看着淋着雨劳作的村民,小英赶忙喊道:“大家伙都停一停,停一停,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咱们侯爷好着呢!会体谅大家的,这雨当头淋下来,大家会受了病的,那样不就耽搁了以后的耕种了,大家都回屋里歇歇脚,等雨停了再干吧。”
小英在路边反复的劝说着,这时就有新村民回到:“没事的,英管家,我们在路上也淋过更大的雨,这点小雨不算什么的,小的们只要能早点把地开出来,我们大家伙心里才安稳,求求英管家了,您就让我们开地吧!”
“是啊,英管家,求求您了!”新村民二说着。
“雨不大的,毛毛雨啦,英管家您放心,就是害了病,我们也不影响开地。”
旁边有披着斗笠的过来观看的遂林村村民,都被震惊到了,没想到这帮子人这般勤快,自己显然是有所不如的,尤其是这些日子过好后。有些原村民感怀,就将自家的斗笠借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有家里多副斗笠的都借给了这些新来者,一时间新老村民的关系居然变得和乐融融,小英看了,也连连叫着家仆取了府里不用的斗笠下发下去。
“那乡亲们都顾着点身子,我这就叫厨里给大家熬点热汤过来。”说着小英和小路就回了熬煮着这些外来村民粥的地方,特意让熬煮的人在汤里加了点蒜头,让熬制成热汤,虽然味道不好,但是小英想着怎么也能给大家伙去去寒气。这天以后,新老村民之间的隔阂少了些,虽然还是村里外的住着,但是相互间也有了交流,随着天长日久的相处,必然会亲密起来。
绵里写了几篇大字后,就想起来田里的工具问题,她连忙出了内室,叫来萤草看着步琪,自己则披了斗笠,问了家仆,向着造饭点,去寻着小英,这时就看着锅都还在熬煮着东西,看着在里面来回走动的小英,绵里就在茅草棚外叫着:“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