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一根筋又极重名声的文人,寻常手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威胁利诱太小儿科,引经据典纯粹是浪费时间,砍一刀痛快利索,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善后。
孟清和到底在高巍身上用了什么手段,朱高炽很想知道。
一边想着,一边又拿起一块高粱饼子,继续磨牙。
回到王府后,王安立刻去请孟清和,不想扑了个空。
由于告病,孟清和最近都不当值,房间里没人,该去哪里找?
询问过送水的小宦官和王府内几名长随,得知孟清和这几天都在巳时正出门,过了午时才回来。出去时经常哼着小曲,偶尔还会带回几张布片。
王安眼珠一转,心里有数了。
“行了,咱家知道了。”
打发走了长随,王安快步向关押高巍的地方走去。
到了地方,没急着进门,示意守在门口的两个护卫别出声,自己走到窗口站定,透着窗缝向里边看。
室内坐着两个人,王安能清楚看到高巍的侧面。高老先生正一脸的愤怒,吹胡子瞪眼,却像在顾忌着什么,隐忍不发。
坐在他对面的,是脸色还有些苍白的孟清和。
一身蓝色便服,头发梳得整齐,端着茶杯,笑呵呵的同高巍说话。
“连日打扰,实在是不好意思。”
高巍从鼻孔喷气。
“只因在下仰慕老先生的学问,忍不住啊。”
高巍继续喷气。
“今日,老先生不写点什么?”
高巍一边喷气一边瞪眼,如果目光可以杀人,孟清和早已死无全尸。
“老先生真不写?当真是可惜。”
孟某人嘴里说着遗憾,眼睛在高巍身上扫啊扫,哦了一声,似恍然大悟。
“莫非是老先生随身的布料不够?没关系,不是还有公服吗?皇帝仁厚,必定不会因为老先生撕了一件衣服就生气。所以,老先生尽管撕吧,在下对老先生的墨宝,不,血宝,的确是万分的渴望啊。”
高巍指着孟清和,手指颤抖,进而全身颤抖,最终一口气没上来,白眼一翻,咚的一声栽倒在地。
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水,孟清和一点也不见着急,过了半晌才起身弯腰,手指在高巍鼻下探了探,还有气。
果然生命力强悍。
“老先生莫非身体不适?”孟十二郎直起身,装模作样的叹息一声,“既如此,晚辈明日再来。”
掸了掸衣袖,推开房门,迈出两步,停下,对门外的守卫说道:“老先生正在参悟学问,不要去打扰。”
“是。”
“午饭和晚饭都要加量,老先生沉浸于学问,也要提醒他按时用饭。”
“是。”
看到站在窗边的王安,孟清和笑了笑,又对护卫说道:“今夜应该有月亮,记得给高老先生开一下窗,老先生必定是乐于对着月亮抒发一下理想,畅想一下未来。”
“遵令。”
几日下来,两位护卫对孟佥事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从高巍到了北平,不只王爷气得想砍人,奉命看守他的护卫也是万分暴躁。
成天给王爷挑刺,纸笔没有就写血书,日复一日,一天都没断过。
书面材料不算,隔三差五还要哭一场,哭太祖高皇帝,哭孝慈高皇后,一边哭一边念,能念上两三个时辰。
不让他哭?
燕王殿下高举靖难大旗,却在朝廷大臣哭老爹时堵嘴?万一传出去,肯定又是一桩麻烦。
夜黑风高时,门外的护卫总是一边磨刀子一边磨牙,多好的天气,多适合杀人灭口!
想归想,到底只能对着月亮磨刀,王爷没下令,只能任由姓高的继续蹦跶。
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折磨!
幸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孟佥事来了!
不过轻飘飘几句话,最简单不过的办法,就掐住了高巍的命门,让他彻底熄火。
读书人最重什么?名声。最要什么?面子!
孟清和做的事并不过分,反而是处处在为高巍考虑。
首先,他吩咐照料高巍起居的人,高老先生的膳食一定要好,每天三顿不够就四顿,四顿之后再来一顿宵夜。
其次,高老先生效忠朝廷,肯食用王府的饭食已经是很给面子,衣物鞋袜就不要送了,以免老先生为难。
再次,高老先生高风亮节,必定是不屑王府长随的服侍。所以,洗脸洗头洗袜子,老先生您都自己来吧。
起初,高巍也没发现不对,还觉得这样更能体现他的耿直。渐渐的,问题才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从南京带来的衣服,尤其是里衣,快被自己撕没了,连便服都撕了两件,只能日日穿着公服。
咬破手指写就血书时酣畅淋漓,洗漱之时却锥心刺骨,一边捏着鼻子一边洗袜子,心灵受到了创伤,手指也不是一般的疼。
伤口很快红肿,王府良医提着药箱来得飞快,二话不说,先扎两针。
高巍满脸惊骇,他疼的是手指,扎他脑袋和脚底作甚?!莫非是燕王终于要对他酷刑加身?
老先生一咬牙,气沉丹田,文人风骨傲然,有手段尽管使出来,他扛得住!
高巍如此配合,王府良医很满意,特地将他的十根手指都包成了萝卜。
“慢慢养,一定要养好。”
岔开十根纺锤似的手指,高老先生半晌无言。
手指不能用,他还怎么写血书,用脚吗?
何况衣服都快撕得差不多了,也不见王府给他送来,继续撕下去,他怎么见人,裸奔吗?
高巍愁肠满腹,对月长叹。
孟清和得知,自然满足他的“要求”,每天晚上定时定点,一个时辰的看星星看月亮,抒发理想畅想未来。
觉得孤单?没问题,有王府护卫带刀相陪。各个英俊彪悍,笑容亲切狰狞。
会着凉?有姜汤,还有王府良医,绝对不让高老先生打一个喷嚏!
饶是如此,几天下来,高巍的嗓子也哑了,几乎发不出声音。
直言,恸哭?已经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啼血?这倒是有可能。
即便被这样折腾,每天大鱼大肉,高巍仍是以肉眼可见的增加体重。如果他有机会回到南京,怕是连家人都认不出来。
从黄瓜变成西瓜,可以想象吗?
于是,血书停了,哭声没了,护卫不暴躁了,王爷也不想砍人了。
道衍很高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徒弟他是收定了。
燕王也很满意,心情大好,激情飞扬的带着手下去砸场子抢地盘了。
唯一有苦难言的只有高巍。
“卑职受命于王爷,必定满足高老先生的一切要求,令其宾至如归。几日下来,高老先生也是相当的满意,深感王爷恩德,再不提罢兵一事。”
孟清和站在朱高炽跟前,表情淡定,条理清晰的颠倒黑白。
朱高炽几乎忘记了端在手上的茶盏,等到孟清和说完,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孟佥事。”
“卑职在。”
“你真不考虑弃武从文?”
“回世子,卑职是个军汉,才疏学浅,做不了文官。”
“谦虚了。”
“世子谬赞,卑职会继续努力。”
“……”
放下茶盏,朱高炽陷入了沉思。
父王交代下的事情,该交给他去做吗?总觉得良心上有些过意不去……
朱高炽不说话,孟清和也安静的站着。
过了许久,朱高炽才终于下定了决心。良心可以先抛开,完成父王交代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王安。”
“奴婢在。”
“将父王给孤的卷宗和东西拿过来。”
“是。”
王安退出去,很快抱着一个匣子回来,“世子,都在这了。”
“恩。”朱高炽挥手,示意王安下去。
孟清和疑惑的看着摆在桌上的匣子,两个巴掌大,式样很普通,除了包裹的铜角和一个铜锁,上面连个花纹都没有。
“孟佥事,父王离开前将这件事交给孤,孤着实想不出办法,只好请你帮忙。”
“卑职不敢,世子尽管吩咐!”
不等孟清和再谦虚几句,朱高炽已经打开了匣子,推到他面前。
只看了一眼,孟清和脑门上的汗就下来了。
匣子里的东西不出奇,一叠还算整齐的白纸,间或夹杂着几张羊皮。
白纸和羊皮上的内容十分类似,左边画着很是粗犷的简笔小人,右边是同样粗犷的绵羊。人和羊的旁边标注着醒目的数字,数字下还有手印。
“这些是朵颜三卫渠长呈上的。”朱高炽当着孟清和的面,一张一张取出,表情很是忧郁,“为了军心稳定,为了父王的大业,理应满足他们的要求。可是,王府库仓里的粮食不少,却没这么多的羊啊。”
孟清和默默擦汗,这些蒙古壮汉的行为,说白了就是拿着白条上门要账。
当初说好了的,人也砍了,手印也按了,该给的羊可不能赖账!
朱棣很光棍,直接丢给儿子。
朱高炽同样光棍,找上曾同朵颜三卫洽谈的孟清和,开口就一句话:“王爷家也没余羊啊!”
孟清和还能怎么办?再去找个下家?
不好意思,郑和跟着王爷去抢地盘了,道衍和尚那里还琢磨着将他拐进不良门派,躲都来不及。
沈瑄离开时,说拿不定的事可以先想办法推了,眼下情况分明不容许他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