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年羹尧之子 (复活美杜莎)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复活美杜莎
- 入库:04.09
年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响头。这一举动令年富不解,“你这是做什么?”年禄抬起头,早已是泪流满面,“今年京畿井田千顷,九穗齐茎,乃大丰收!皇上下旨恩赏了京畿井田佃户百余两银子。我爹说,若不是少爷抬了奴才的籍,年禄这辈子都过不上这样丰衣足食的日子,哪里还能娶得乡绅之女,这头是我爹让我替他给您磕的。”
年富将年禄从地上拽起,“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年禄吸着鼻涕,重重点头,“嗯!”待年禄情绪稍稳,年富凝神问道,“十三王爷病重?”年禄点头,“梨枝姑娘说,云贵土司内部权力更迭,导致兵祸绵延数州县,百姓流离失所,民间怨声载道,皇上雷霆震怒。”年富敛眉沉神,“所以十三王爷向皇上推荐十七王爷为平乱大将军?”年禄依旧点头,“梨枝姑娘说,皇上这一个月内已连下三道圣旨于南方各省道,急召十七王爷回朝。”
“隐七还在?”年富突然话锋一转,年禄稍一愣神,“那小子往常送完信跟搂草打兔子似的跑得飞快,今番倒也奇怪,夜宿鸿运馆的赌场里,让我有事到那里去寻他。”年富了然,从木匣内取出一笺密封火蹉的书信,缓缓打开,其上小字龙飞凤舞,大开大阖,端的洒脱不羁,年富凝眉,“滕王阁序?”年禄不无艳羡道,“德馨公子游历天下名山,拜访贤达隐世高人,好不自在洒脱!”可一抬头见年富并没有以往接到这位德馨公子信笺时的浅吟笑意,反而一副心事郁结的样子。年禄小心翼翼的问道,“少爷,有什么不对吗?”年富幽幽道,“可知初唐的王勃是何许人?”
见年富考校功课,年禄自信满满,“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正是这篇传唱天下千余年‘滕王阁序’的著者!可惜这位青年才俊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七岁便含恨而终。”年富又问,“那你可知他是如何死的?”年禄皱眉,“其父被贬谪左迁南方,王勃是去其父任上探望时,溺水惊厥而亡。”年富赞赏点头,“能让你记住这些,你那位颇有才气的夫人没少花心思吧。”年禄黝黑的脸颊一热,垂首讷然无语。总不能告诉年富,他那位家世丰裕的妻子总拿同=房云=雨之事与他较劲,如此这般折腾才有了年禄今日的对答如流。
年富再问,“可知王勃之父晚年的别号?”年禄傻眼了,讷然摇头。年富若有所思道,“其父晚年别号何茹,道号放翁老叟。”年富站起身,踱至窗前,倚栏遥望,见荷塘之上,朝霞映水,分外妖娆。而身后年禄见年富负手而立矗于窗檐之下,手中一张薄薄的宣纸之上只有那首连三岁稚童都能倒背如流的滕王阁序。
年禄犹豫良久,“少爷,这滕王阁序有问题吗?”年富摇头,“读滕王阁序,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年禄见年富问的古怪,老实回答,“自然是初唐四杰的王勃其人。”年富又问,“提到王勃,你又会想到什么?”年禄道,“他的惊世才华令人赞叹仰止,而英年早逝同样令人唏嘘不已。”年富再问,“提到英年早逝,你会想到什么?”
年禄理所当然,“自然是他众说纷纭的死因。”年富点头,“知晓其在探父路上溺水惊厥而亡,你是不是会联想到他的父亲?”年禄点头,只是表情愈发困惑。年富道,“所以说,这封信其实只写了四个字。”年禄疑惑,“哪四个字?”年富声音低沉暗哑,“放手,何如?”
年禄不解,“放手?德馨公子绕了这么大一圈,到底想说什么?”年富不答,转身回到书案之侧,提笔写下,“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化疮,有奇效。”写完之后,仔细折叠纳入信封之中,交由年禄手中,“将这封信交给隐七带回去。”年禄躬身,领命而去。年富搁笔,阖眼静坐良久,再睁开时目清神凝,熠熠风采,“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要我放手,谈何容易。”年禄匆忙而来,又匆忙离去,张使君殷红着脸颊,站在书房门外踯躅不前,最后下定勇气,执手叩门,“笃!笃!笃!”三声之后,张使君推门而入。
第四十一
--
年富见来人是张使君,急忙站起身迎了上去,“你本体弱,如今身子有孕,定要好好休息,切毋超劳过度,动了胎气。”年富说着,小心翼翼将张使君搀扶一旁软榻坐下。张使君将手中红色贴笺递于年富,“夫君,下个月初六便是二弟年熙大婚之日,咱们是不是该尽早收拾启程,否则误了吉时,岂非不美。”年富蹙眉摇头,“前几日我已去信京城,禀明母亲大人与苏姨娘,待你腹中胎儿三月之后胎心稳健,方才启程回京。”张使君美目圆睁,“父亲大人远在西北用兵,若然长兄不能亲临,岂非失礼,而且妾身担心从此二弟与夫君生分。”
年富拽过张使君白皙嫩滑的手掌,柔声抚慰,“这些你无须担心,二弟年熙虽性子文弱,却绝不是气量狭隘之辈。兄长二十有二才得一子,初为人父,又如何能不小心。”张使君脸颊飞红,双目盈盈含情,“自古严父慈母,父爱当如山重,内敛沉稳才是,哪有夫君这般如此溺爱孩儿。”年富粲然而笑,“使君此言差矣,燕雀孤狼尚且哺育幼儿,以身相护之天性,何况万物之灵首。”张使君垂首暗笑,“妾身说不过夫君,一切由夫君做主就是。”说完张使君起身,临出门时关切道,“夫君苦读,若然得闲,出去走走,累坏了眼睛就麻烦了。”年富含笑点头,“夫人放心就是。”
刚一坐下,一页纸张尚未翻过,便听得院外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无心再读的年富打开书房大门走了出去,见张使君正站在内院门口张望,年富疑惑问道,“外面发生什么事?”张使君摇头,“妾身也不知,正唤佩儿出去瞧一瞧。”话音刚落,便听到佩儿的欢呼声,“小姐,小姐,姑爷有喜啦——”张使君绢帕掩嘴而笑,“这丫头越大越不懂规矩了。”远远的就见佩儿如穿花蝴蝶般朝内院飞奔而来,望见年富在侧,急忙端正行姿,气喘吁吁道,“门外来了好些人,高头大马的。还有位面白无须,说话阴阳怪气的官差,他让佩儿速来禀告姑爷,说是姑爷有喜了。”年富沉思片刻,随即神情一凛,“随我府外接旨。”
出将门来,果然为首的老熟人正是兼任内务府总管的大太监张起麟。年富不敢怠慢,躬身相迎,“不知是什么风将张大人吹到寒舍,快快里边请!”张起麟跳下马车,似笑非笑道,“待会再与小年大人叙旧。”随即神情肃然,展开圣旨宣读,“年富接旨。”年富及其内眷仆人跪迎圣旨,“。。。。。。。结庐三年,恪守礼仪,孝感天下;研读圣谕,广教于民,朕心甚慰,即擢一等子爵,上书房行走年富为通政司左通政使,即刻返京续职,钦此!”年富跪谢接旨,口呼“万岁”。随即素手净面,设香案奉旨堂前。
“恭喜小年大人。”张起麟拱手道贺,年富慌忙还礼,“张大人舟车劳顿,不若先入府内稍憩片刻。”张起麟摆手,“杂家另有旨意给金陵州府与瞿巨夫妇。”年富道,“知州唐大人的住处距此不远,天使降贵金陵,相信唐庸大人一会儿就到。至于瞿巨夫妇乃城东郊外平囊村人氏,不若大人在此稍候,年富着令下人前去将此二人请来。”张起麟略作思虑,随即点头,年富唤来下人就在年府门外摆上桌椅,静候三人到来。路过百姓,无不好奇观望,不多时,年府门前人潮涌动,热闹异常。
“张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陪坐于一侧的年富抱拳,表情为难。张起麟品茗,好奇于这茶入口清冽,回味悠长,一时间居然说不上来是什么茶。极得皇上信任的张起麟天下什么样的好茶贡茶没有尝过,唯独这小年大人敬奉的茶水端的独特异常,看着茶皿之中新绿锥然,亭亭玉立,倒有几分绝顶毛尖的样子,只是这口感却是截然不同。品着手中清茶,张起麟抬眉,“小年大人但说无妨。”
年富道,“拙荆已有身孕一月有余,半月前突然见红,延医请脉之后,郎中格外嘱咐切莫操劳,安心静养为宜。原本圣上召唤当立即起程返京,只是下官二十有二尚未有嫡子嫡嗣,家父远征西宁,未有归期,家母年事已高,日夜祈盼——”年富声音哽咽,竟是红了眼眶。
张起麟点头,“杂家明白小年大人的意思。返京之后,杂家定当如实奏报,皇上乃一代明君圣主,自会体谅小年大人的仁孝之心。”年富感动莫名,“下官在此多谢张大人高义。”说完将一别致漆盒递于张起麟跟前,张起麟脸色一沉,众目睽睽之下若行那受贿之事,当真愚蠢以极。
就在张起麟狐疑年富此举是何居心之际,年富将漆盒打开,一股清冽之香扑鼻而来,“这是拙荆采摘江南凤尾竹之嫩芽炒制烘焙而成,配以井水泡涤,饮之甘甜清冽,唇齿留香。下官见张大人也是爱茶之雅人,些许茶末,还望张大人莫要嫌弃。”张起麟欣然,“小年大人客气。”连收礼都收得这么有面子,张起麟还是头一次,想到可以拿此茶讨好雍正,话语之间不免热络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