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小地主 番外完结 (召南余歌)



“如果真的回不去了,那就去种田吧,在自己一直向往的田园生活中,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经商什么的他不懂也没有兴趣,他的秀才身份也不允许;接着读书参加科考,前世他的语文就不是很好,写的作文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夸奖,诗嘛,也就上学时背过一些,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他也只是很生硬的接受而已,再靠自己读下去却是没有信心。

更何况自从生病后,大夫就说他的身子伤的厉害,小小年纪身体,底子本来就薄,这次生病更是让他精血虚竭,心神不固,往后都不可再劳心伤神,只可静心养性,连书都不能够再长时间研读,更不用说写诗赋文,继续参加科考了。

虽然不知道是这里的医疗水平太差,还是这幅身体真是如此脆弱,目前他也只能先做米虫一只了。这也是为什么徐家上下都不肯和他说太多话,尤其是关于他自己的事情的原因,生怕一个不小心刺激到了这个孤僻的少爷。而这样一来,当一个小地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这样也不错吧,不用自己出什么力,还有人伺候,按照这里的制度,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妻妾成群,甚至比在现代好多了。”他不由自嘲地想到。

在他的记忆中,照顾他的老奶娘在世时经常跟他说,徐母在徐父变卖她所带来的田产时,坚持留下了位于谷水镇的八十多亩上等田地,那是徐母家发家的根基,有徐母幼年时的回忆。徐母在世时虽不去住,但还是会派人去修缮那里的院子。

这些田地以徐家如今的家产来说,虽然毫不起眼,但是一来是徐母留给儿子的一份遗物;二来,虽不算多,但无论如何可保他一生衣食无忧。由于徐母去世时他还太小,所以暂由徐父收管,待他成年后再交还给他。而不管徐家是个什么状况,现在的徐凌远是不想与他们有太多瓜葛的,既然是原主母亲留下的,那么就由他接受了,他不能保证这幅身体的大富大贵,但是一定会让他过的比过去开心快乐,其余不管是不是属于他的,现在的他都不会再去争取。

而他通过自己的接触发现,徐家的新主母似乎并不完全像原主记忆中的那样,虚情假意。徐夫人嫁过来也有九年了,看上去却很年轻,像是二十四五岁吧,待他虽算不上热情,但是应该算是客气的。在徐凌远醒过来后,无论是吃喝用度,还是探病问候,都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不会让人感觉到讨厌,毕竟不是亲娘,不能奢望更多。

至于徐父,徐凌远所接受的记忆中,他是一个毫无责任心,只关心自己的风流男人,对于这个评价,由于他一直都没有接触过他,以后也不打算接触,只能暂做保留。他做好了打算,在身体好转后便找了一个机会,向徐父说明自己想去乡间静心养病,便如愿以偿的来到了现在住的地方,并且徐父看他想开了,还满意地允诺,在他年满十六岁之后,就将田契交还给他。

“虽然这里和以前完全不同,但至少这里的乡村和自己以前的家乡还是十分相似的,就在这里重新开始吧。”想到这里,感觉到有点冷的他,往被子里缩了缩,便渐渐地睡着了。

第5章 五、定居

一大早,徐凌远躺在床上无奈地表示,这幅身体实在是不能再脆弱了。由于前天在外面吹了凉风,今早起床时,他便感到头又开始晕了,而且还咳嗽流鼻涕,在现代估计就是重感冒,不想麻烦的话,到药店买两片感冒药就能治好,可是到了这里就严重的多了,很可能会转成肺病,甚至会要了人的性命,又摊上了这个体弱多病的身体,更是只能往最严重里治。

于是中间只隔了几天,他就又开始了一天三顿喝中药的生活。吃药他是不怕的,可是中药熬的药汁实在是苦的难以下咽。而且在这里,但凡是生病的人,似乎都不宜出门走动,甚至连窗户都被关的严严实实的,生怕在体弱的时候有邪气侵了体,那就不得了了。而且有了这次教训,阿姆恐怕更是不会让他随便出门了,一想起来,就令人郁闷不已。

可是先不说这种养病方式是否正确,整天整天的躺在床上,没有任何娱乐,阿姆和红英忙着整理院子、洗衣做饭,也没时间陪他聊天,一个人实在是太无聊了,时间长了憋也要憋出病来了。按照徐凌远的经验,这种病在现代只要多喝点水,多运动运动出一身汗,很快就好了。而且这幅身体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体质太差,缺乏运动,一直这样静养下去会好才怪呢。

“哎呀,大少爷你怎么出来了,赶快进去躺着。”阿姆将溜出来的徐凌远往屋里推。“怎么就是不肯听阿姆的话啊,好全了再出来阿姆绝对不会拦你,知道你在屋里呆了这么久发闷,可是病还没好急不得啊,早知道昨天就不应该让你出去乱走,这下要是病重了可怎么办呀,长生这个小子也不回来······”阿姆一着急就开始唠叨起来。

“阿姆你别急,我这就进去躺着,就是有点伤风,不碍事的。”打住阿姆的唠叨,徐凌远只能认命地再次躺到床上。虽然无奈,但是有人这么关心自己还是很感动的。只是要继续去找阿贵他们的打算是彻底泡汤了。

阿姆、红英以及长生就是跟着他来这里的全部下人。但是说阿姆和红英是下人有些不合适,因为她们是在逃荒时被徐母收留在徐家的。阿姆姓夏,因为成亲几年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在饥荒时被夫家抛弃,娘家也要求她必须扔下女儿才能进门,因为没有口粮养外姓人,而且阿姆明白,即使她回去了,也会被家里要求再嫁来换粮,伤心绝望的她只好带着四岁的女儿沿路乞讨逃荒。

徐母在世时她跟着徐母,关系很是亲厚,徐母从未真的把她母女当成下人,以致原主从小就和她的女儿红英一起叫她阿姆,阿姆据说是她的家乡对娘的称呼,徐母去世后,阿姆被安置在了厨房,但是对原主还是非常关心的,可以说是除了已故的奶娘,他唯一愿意亲近的人。这次是主动跟着徐凌远到这里来照顾他的。

别的下人尤其是雇佣关系的都不愿意跟他到乡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这里,城市对人们总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小厮长生是徐家的家仆,是现在的徐母选来的。依着徐凌远的想法,有自愿跟着他来的阿姆母女就够了,毕竟自己也是个大男人,虽然有条件使唤下人,但还是觉得按以前的生活方式活得自在,而且这副纸糊似的身体再不锻炼就真的废了,所以面对长生的不情愿他也并不在意,如果他硬是要回去,他也不会阻拦,当时只是不想当场驳了徐母的好意罢了。

“大少爷,你怎么又到厨房来了,这可使不得,快回去躺着,饭就好了,饿了的话我让红英先去给你拿点吃的。”躺了一上午的徐凌远跑进了厨房,想看看这里的厨房和以前爷爷家的有什么不同。

“阿姆,你就让我走走吧,我在床上都快要生根了,再说了,这里这么暖和,我只在一旁看,不会碍你事的。”徐凌远坚持道,一边好奇地四处打量。

“唉,以前你整天看书的时候,想着你能多动动就好了,现在这一病,反倒是让你变了许多,你想站就站一会吧,觉得烟呛就回去躺着。”阿姆有些感触地妥协道。

“我知道了。”徐凌远应声道。

这间厨房倒不小,基本分成两边,进门后左边靠进门的地方,有一个约有一米高的大水缸,里面蓄着从井里打来的水,这样用着比较方便。然后是一张切菜等用的桌子,再往里是一个放碗筷盆碟的木橱柜。而右边靠门里的是储存柴禾的地方,往前就是灶台,灶台和柴禾之间有一个给烧火人坐的凳子。灶台也是一米左右高,并排有三个做饭的锅,在后面靠近烟囱的地方还有一个小一些的锅,锅灶的内部是相通的,这样就可以用前面做饭的火带热后面小锅里的水,以便洗手洗脸用。

现在红英正坐在灶台前烧火,阿姆在用最外面的锅炒菜,这些大致的格局和用具,和他爷爷家的比,除了大一些,并没有什么差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取火的工具了吧。他记得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用火柴点火,后来就换成了打火机。而徐凌远看见在灶台中间,有个长方形的凹坑里放着两块石头,这就是这里点火用的工具了。徐凌远知道这个叫火镰,其中一块石头上装有钢片,用另一块打火石撞击取火,还必须用一些易燃的东西来引火,看着好玩,用起来却并不容易。

也许是怕徐凌远被厨房里的烟尘呛到,阿姆很快就炒完了菜,这里人不多,徐凌远病着也吃不多,所以一切从简,午饭只有一菜一汤,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纯天然的蔬菜就是比现代的大棚里种出来的味道好。

记得他大学里的一个同学曾夸张地说,在学校食堂里吃饭,分辨自己吃的是什么,更多的靠的是视觉,因为根本就吃不出什么味道。可能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现代城市和原始森林里里空气质量的差别那样吧。

吃完饭后,徐凌远被迫又躺回床上。阿姆和红英见他没有睡意,怕他无聊,就拿着针线活计在屋里陪他。他们在给他做春天穿的单衣,虽然他的身体相对同龄人来说长的较慢,但毕竟是正在长个的年纪,衣服还是要一年一做的。况且不知道要在这里住多久,来的有比较仓促,所以带的东西并不齐全,阿姆便让长生从县城带了些布料来,自己给他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