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天下GL (何处繁华笙箫默)
- 类型:GL百合
- 作者:何处繁华笙箫默
- 入库:04.09
巍峨的平刚城内,街道十分宽阔,两旁分布着许多大宅小院,只是许多门窗都被坏,甚至连泥墙都被推倒,编扎成房顶的枯草飞得漫地都是,破败到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座郡城。
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偶有几人,也是畏畏缩缩的躲在各处暗角,等顾文雄率兵走过后,才出来扒开废虚,寻找食物。
又往前面走了不久,便听见了喧哗之声,尽管双臂都被人架着,但陈隆建还是看清了前面的情形。
“看到没?这细皮嫩肉的孩子,可是城西庞老爷家的少爷,今年才五岁,如果不是实在熬不下去,庞老爷也不会将这孩子送到小人这里来……小人不求赏赐,只求各位军爷笑纳后,别为难小人……”
一个瘦得跟竹杆似的年轻男人牵着一个同样瘦弱的小孩,那小孩子似乎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很是好奇的四处张望,那清亮透澈的目光与不远处的陈隆建不期而遇,然后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这个笑容刺伤了陈隆建的双眼,他突然想起黄县去年之前的惨状,眸中不禁泛起几许湿润。
“顾将军。”陈隆建喊住走在前面的顾文雄。
顾文雄身形一顿,转身问道:“还有何话要说?”
“杀了我吧。”陈隆建回视顾文雄:“楚宁将军曾说过,见过血的军人,难做回耕田种地的百姓;尝过肉味的凶兽,难训成温顺的家禽;陈某愿陪袍泽葬身平刚城,也不愿将这群凶兽救出去祸害天下百姓!”
“突然很想见见你口中的那位楚将军。”顾文雄沉默许久,转身看向那些士卒:“这孩子本将军要了。另外,去转告五殿下,从今日起,倘若城里再有人吃肉,便别怪本将心狠手辣。”
那孩子被士卒领了过来,与陈隆建一同被带回顾文雄目前所住的将府。
城下的鲜卑人眼看着高志敏与傻奴被顾文雄押走,心知劝降之事已不可为,反正他们也没有真正劝降的心思,毕竟高志敏说得很对,即使顾文雄降了,他们除了杀之外,也没别的方法可以安置。
退回帐中,聚在一起,开始商量对策。毕竟,除了没骗完顾文雄的兵甲,其他收获都很好,吃的穿的起码两年不用愁,至于女人和奴隶,就更不消说了。
但他们却不知道,在两人进去半个时辰后,城东和城西两边,从左往右数的第七个城堞上,多两面倒三角战旗。
这两面战旗与沿着城墙布置普通倒三角旗差别不大,只是在三角旗面两边多了两条布绦,下面三角的尖处,也连着一条布绦随风飘扬。
城下的鲜卑将领不知这个旗号,但不代表普通的鲜卑士兵没注意到,特别是那些被鲜卑兵赶到营阵最前面,用来预防城内第一波突围的庆奴,他们距离得最近,更是将这旗瞧得清清楚楚。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庆奴双手往后一背,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做了一个七的手势,连做五遍后,在他斜后数排,一个嘴巴抹蜜,正在跟督战鲜卑族丁开黄腔的庆奴,嘿嘿贱笑着跑开,去替那庆奴打了一囊水来。
没多时,有人牵着马匹出营吃草,左边三匹,右边七匹。
次日中午,这两个数字被人用各种方法接力传递到了萧鸿飞、燕凌戈和李睿的营中,萧鸿飞翻开楚宁前几天刚捎给他的密书,找到了第三页第七条——联络成功!
事实上,顾文雄对陈隆建的身份还是将信将疑,特别是对于挂旗传讯的方式,他觉得很儿戏——一来,旗语所能表达的意思有限;二来,这平刚城四面城外都驻扎着鲜卑兵马,围得跟个铁桶似的,要想不惊动鲜卑传出消息……在他看来,无异于登天。
顾文雄却不知,早在东征之前,楚宁就已经派出军情司在幽州布局,许多军情司的探子和他们发展出来的线人,都被鲜卑当作普通庆人抓了回来,有些人被当成奴隶,有些人则已经在鲜卑军中混到了小小地位。
可以说,看似铁桶般的鲜卑大营,在军情司手里,其实漏得跟筛子一样,如果不是顾文雄自己作死,杀了军情司当初趁他出城与鲜卑作战,跟着混进来的两个探子,只怕早就已经将城内的消息传送出去。
当然,从时效、保密度和精准度等方面而言,军情司的这套消息传递方法还很简陋,但相对于目前的情势而言,倒也勉强算是够用。
这天晚上,鲜卑几大首领都还没议定是战是退,但平刚城里却起有了动静——自三更后,每隔一个时辰,平刚城里的庆军起鼓一阵,响得惊天动地,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开城杀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嗯,作者没话说!
第134章
李睿、萧鸿飞、燕凌戈三部接到军情司传回的消息后, 于次日开始拔营起程, 一日间, 便急行百里, 向平刚城快速逼近。
就在他们拔营的第二日,鲜卑三部终于达成了统一意见, 准备撤军——毕竟抢够了,冬天也快来了, 再守在这里, 除了困死顾文雄与另外三支庆军互相扯皮之外, 又有什么好处呢?
虽然外面这三支庆军,并没强到能与鲜卑三部, 十万大军正面对阵的程度, 但这三方牵制、内外夹击之势,还是让鲜卑有些忌惮,毕竟, 只要外面这三支庆军还在那里摆着,鲜卑就不敢强攻平刚城。
虽然决定了撤军, 但鲜卑一众首领还是觉得可惜, 毕竟从去年就开始筹谋算计, 为的就是抢夺兵甲,加强自己的实力——虽然慕容部捡便宜骗到了一万套,但慕容昌并不是个豪爽人,段部和宇文部,拿粮食和奴隶跟他换, 他都不同意。
而且,慕容昌不但不豪爽,甚至还很奸诈,之前他站乌有先生的边,并不同意撤军,现在撤起军来却比谁都快,当天便整装拔营,率着自己的部众跑得飞快。
慕容昌前脚一走,宇文承紧随其后,他的兵马最少,跑起来比慕容部还要利落,没多时便溜了个精光。
段部走得最慢,因为段部劫掠的粮食和庆奴最多,又要装运粮食,又要想带走奴隶,拖拉拖拉起程时,三支庆军已逼近到二十里范围之内。
为了防备庆军,段勿尘亲自在前面开道,粮食和奴隶都夹在队伍的中间段,更是安排了整整两万精骑断后。
在段勿尘看来,庆军是有可能追击的,但有两万精骑垫后,庆军就算是追上来,也不敢当真与他开战——毕竟,顾文雄手下的数万军队,早就被饿得不成人样,在城下短时间内冲杀还可能,跋涉追杀,可就不一定了。
至于外面那三支庆军,段勿尘认为,在没有顾文雄的战力支援下,追杀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追上来,自己两万精骑垫后,也当足够——即使那支玄甲军出现,后面这两万骑兵也完全能够凭着马匹速度,甩脱追击。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他段部撤军后,这三支庆军从平刚城内接出顾文雄,然后互相扯皮争功夺/权,毕竟,庆人最善这些勾当了。
段勿尘千想万想,却没想到,楚宁带着卫民军和昭义军已经藏到了他们回去的路旁,正等着再收割一波。
楚宁带着军队藏在燕山上,鲜卑退兵,正如燕夫人预料,要途经她藏匿的山脚下。原本楚宁还觉得山里藏兵这种事情,只能存在于影视作品中,实际上的可操/作性不大,毕竟卫民军和昭义军的人数不少,动静也不小。
但她在山里藏了好几天,每天都眼睁睁的看着鲜卑骑探在山脚下跑来晃去,压根都没谁往山上爬,不禁心中暗想:古人诚不欺我,难怪山贼、草寇惹了事情都喜欢占山为王,这果然是个好办法,特别是这燕云山脉,都以为这十万大山险阻不可攀,可实际上,这里面弯弯绕绕的小道,多得跟鱼网似的,别说是藏几千人,便是藏几万人,也不见得有人能发现。
“将主大人。”燕夫人一直注意着山下情况,低声道:“前天和昨天,慕容部和宇文部已经撤走,今天来的这支鲜卑人,打着的是段部旗号。”
“段部垫后?”楚宁闻言,不禁笑道:“这段部与我们可真有缘。”
“恐怕是孽缘。”燕夫人也忍不住笑了笑,接着说道:“如果不出意外,萧忠武与凌戈已率着兵马已经跟了上来,柔司总那边大部份都是新兵,可能会晚些到。”
“晚些倒也无妨,反正也没指望那些新兵能参战。”楚宁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我担心的是,万一慕容部或者宇文部,在前面掉头,从东边小平原绕到萧忠武和凤鸣战部的背后去……”
“将主此虑虽周全,但慕容部和宇文部,必不会掉头。”燕夫人道:“今年鲜卑兴兵前,段部最为强大,可数仗打下来,段部却损伤惨重。反观慕容部,不但骗了顾文雄一万套兵甲,更是明目张胆的强抢段部兵马,收拢段部族人……可能这消息被慕容部封锁,还没能传到段部,等段部撤回族地,慕容部所行之事,又如何还能藏得住?如此一来,两部必生间隙,而有此因由,慕容部又怎会掉头来救段部呢?”
“照此看来,鲜卑还有一场内战要打。再说了,本将军翻山越岭、餐风露宿而来,可不仅仅只是目送他们退兵的!”楚宁点点头,下令道:“传令各部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