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权御天下GL (何处繁华笙箫默)


  楚宁初步的计划是,以农业为根本,以数学为基础,以经济和金融为起点,以科技为重点,来逐渐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培养数学家和科学家很艰难,虽然火/药/大炮等/热/兵器也许此生都不能再见到,但是,要教出一批能用来赚钱的会计,这对于楚宁而言,就显得容易了许多。
  只要手里有钱,又何愁仓里无粮?只要有钱有粮,又何愁无兵?即使没有那能足够改变战争历史的牛叉武器,自己也可以用钱砸,角/弓/弩、伏远弩、重铁甲……这些已有的武械大量产出,用钱堆也能堆出一支强军来。
  “如果我们拥有一批精通算学、能够改善科技的人,就等于我们拥有了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楚宁慨然道:“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每亩稻田便可产粮千斤……卿姑娘,你想想,到那时候,中原的米粮多到吃不完,草原游牧人用羊和牛便可换到足够的粮食,他们还用得着抢吗?还会有战争吗?”
  听到楚宁这句话,凤九卿顿时便想到了她曾说过的那个养羊计划。
作者有话要说:  老虎国——汉斯猫,哈哈哈,不用详细解释了吧?
每次看书,看到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时,都会想,这种冲突,是不是除了用暴力手段来暂时抑制之外,就没有别的手段来进行解决了呢?

  第113章

  亩产粮食千斤, 这不过是楚宁的畅想罢了, 目前这个时代, 主要种的粟、麦、豆之类的农作物, 亩产能够达到三百斤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收成,虽然南方地区已经开始大面积的种稻, 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出粮率也不高, 总的来说, 解决不了目前整个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
  解决不了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也就意味着,所谓的文明、经济、科技……都不过是镜中花, 水中月。
  论博文强记, 楚宁自认不错,但她深知自己的本事——纸上谈兵,舌尖种地。
  楚宁看得清自己, 也认得清现实,所以, 决定将这事交给霍蕴书去负责执行, 并且化身为灵魂画手, 勉强画了张曲辕犁的结构图,托人捎回黄县,让霍蕴书成立一个农务局,专门负责监督农务器具的研究与生产。
  曲辕犁从唐朝时期开始使用,直到后来天/朝时代, 依然还没被淘汰,是众多唐前穿越者必备的知识点之一,作为一个接受过天/朝制式教育的人,作为一个在办公室都会摆上小说的人,楚宁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她更清楚的是——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的时代,仅仅凭着建造沟渠兴修水利,和推广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的新式农具,根本就不能达到让粮食产量飞跃到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这个时代,距离哥伦布出生,大概还需要一千年,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还远在美洲大陆,凭目前大庆朝的造船技术和船海能力,要从亚洲跑到美洲去找种子回来,其困难程度,不亚于让楚宁再度穿越重生一次。
  因此,楚宁不得不把目光放到了辽东、辽西、玄菟、乐浪等郡地——前世的东北平原。
  虽然这些地方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域,却一直被视作边郡军镇,根本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被楚宁私下称作户口统计狂魔的沓老县尊亲口说,去年被鲜卑劫掠之前,整个辽东郡里不足五万户。
  辽东郡辖下共计十八县,总共不到五万户,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个县里竟然不到三千户——即使黄县闹了那么多年的寇乱,楚宁摆平海寇后普查人口,也足有沓县的两三倍之多,这还不算当时那些大户藏匿的部曲、仆役和佃户。
  因此,在听到楚宁说,想要将辽东郡拿到自己手里时,萧鸿飞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虽然,站在我本人的立场,非常欢迎楚昭义来辽东,但不得不提醒楚昭义一句,这辽东之地,可是个好拿不好守的地方。”
  辽东不比辽西,辽西背后还有燕云山脉为依仗,而辽东的地势平坦,即使拿下,也没有山川险要可以给她驻守,平地起城池,鲜卑的骑兵可以随时张扬而来,呼啸而去,楚宁有什么,鲜卑就能抢走什么,鲜卑抢完还有东胡,还有高句丽、扶余和新罗、百济……
  因此,在萧鸿飞看来,这辽东实在不是个好地方。
  经过一夜的休息,沓老县尊的精神也好了许多,此刻他虽然没有像萧鸿飞这样明摆着不看好,但也忍不住劝说:“这辽东等地,自古便被中原称作夷地,除了森林就是草原,除了兔子就是狼……既然楚昭义有拿下辽东的把握,又何不换个富庶的中原重郡呢?”
  萧鸿飞考虑的是军略问题,而沓老县尊考虑的则是民政问题,人口少,地理荒凉,就算是新开荒地,都没得人口劳力。
  李睿知道,楚宁肯定是想借这次鲜卑之战立些功绩,等到大战结束后,便运作手段,将她自己推上辽东郡守的位置——但她想不明白,楚宁为什么会看上这么一片荒芜的四战之地。
  而楚宁之所以看上辽东这片地方,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这片平原——既然粮食产量不够,那就靠土地面积来凑。
  这是楚宁目前想到的解决办法之一,她负责把这片土地拿到手,至于守不守得住,那就看燕凌戈有多大的本事。
  “我心意已决,诸位勿需再劝。”楚宁摆手说完,抱拳道:“还望诸位能够助我。”
  白夙再次收到楚宁从辽东寄回的书信时,已经是五月底。信上先报平安,接着便讲了北上沿途所见的千里荒野、累累白骨,讲到了与鲜卑段部的那场小战,讲到了沓老县尊和辽东,还坦言想将辽东之地拿到手,又说看上了高句丽和扶余国的土地,末了在最后一页,写了整整一页:楚将军想吃肉!楚将军好想吃肉!楚将军超想吃肉……
  打开精心制作的舆图看了又看,冷静思虑再三,白夙方才提笔给楚宁回信,但才写了一句开头,霍蕴书便找上门。
  “还请白当家救我!”施完见面礼入座后,霍蕴书第一句话便是诉苦:“将主自从离开东莱之后,行事越发张狂起来,今次来信,不但捎回一张名作‘曲辕犁’的图来,还大言不惭,要某将黄县的农具都换作铁制,还要大量畜养耕牛,兴修水利……又说要建一个什么积肥池……”
  楚将军两世为人,两世都不曾下地做过农活,如今充分发挥舌尖种地的本事,可算是把霍蕴书给难住了——虽然秦前就已经有了铁制农具,前朝也曾大力推广,但事实上,铁制农具的使用,大多都只存在于贵族世家或者大族富户的手里。普通农户家里的农具、用具,大多都是用木制或者陶土烧制,家里能有口铁锅和铁菜刀,那都算是日子好过的人家。
  究其缘由,还是因为这个时代铁的产量太低,而朝廷每年又要锻造大量兵甲,大幅度减少了铁制农具的生产能力,无形中提高了铁制农具的成本价格,导致普通农户使用不起。
  因此,单是完成楚将军的这一个要求,就足够霍蕴书愁白头。
  “为了赶制昭义军的薄甲,原来答应给燕司总做马铠的铁,全部都已经挪用。”霍蕴书哭诉道:“这两个月以来,燕司总足足写了六封信回来催促,可我哪敢告诉她,说好的三千具马铠,如今才做完不到五百具……按照目前匠作司的产铁量,这三千具马铠要全部做完,最低也要到十月以后。做完马铠,还有将主出征前定下一千具重铠,一千面重盾……方方面面都要用铁,却又说要在今年内把农具都换作铁制,这铁难道还能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白夙听得默然,她也觉得楚宁这事提得急燥,不过却没多作评说,只是问道:“可知这铁量产出不够的缘由?”
  霍蕴书显然是有备而来,对答如流:“一来是昭义军突然组编,占用了事先预计的铁量;二来是因将主卖出的兵械较多;三来,则是因铁矿石的供应不足。”
  黄县没有铁矿开采,匠作司现在用的铁矿石,都是由白家商队从外地运来,仅此一项,便从根原上限制了匠作司的铁量产出,也正是因此,卫民军的兵械也是一拖再说,跟不上需求。
  两人又对楚宁提出的几项事情进行讨论,最终白夙劝说霍蕴书,让他先多养耕牛,曲辕犁和积肥池则徐徐图之,至于铁矿的问题,则由她来想办法解决。
  劝走霍蕴书,白夙继续给楚宁写回信,先是叮嘱要注意安全,接着又补充了一些关于经略辽东的建议,随后提到了匠作司面临的产量难题,之后又简叙了一下朝廷局势和边郡战事,最后面对楚将军那满纸吃肉之言,白当家浅笑搁笔。
  与鲜卑这边实行的拖困战略不同,匈奴在张掖一直都采取猛攻猛打,每日必战,每战必有伤亡,给镇西大将军魏楚言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接连上书朝廷,请求援军。
  朝廷仍然分岐严重,而更让人心浮动的是,帝君已经接连数日没上朝,连李睿找人递上去的捷报,都被积压在袁相国手里。
  奏折的积压对于萧鸿飞和楚宁来说,这是件好事,可对于李湛而言,这却是件坏事。
  平刚城墙高大坚固,城里的粮食原本也堆积不少,但再多的粮食,也经不住这么多张嘴来吃,鲜卑这半个月的围困下来,城里的粮食已经去了三分之一,如果再没办法突围,全城十余万人口,并着八万大军,最终只能在城里被活活饿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