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穿着青色常服,系着明黄腰带,腰间缀着一块看起来极上等玉佩,没有戴帽子,露出一头清爽利落寸长短发,面容英姿勃发,唇角似是含着笑容,举手投足都透着贵气,真正诠释了何为天潢贵胄。
船下等待郑克塽等人一下子呆住了,郑克塽是口中喃喃自语:“大哥……”
施琅不慌不忙地甩了甩马蹄袖,单膝跪下:“老臣叩见大阿哥,大阿哥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围守卫将士也齐声高呼,郑克塽迷迷糊糊间被冯锡范拽着跪下,随着众人喊:“大阿哥千岁千岁千千岁!”
胤褆慢悠悠地走下甲板,环视了周围一眼,轻轻一笑,乌压压人群里不只有双方主要将士,还有不少平民百姓,声势还挺浩大。
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诸位不必行次大礼,胤褆年幼,有许多不懂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这段时间无论是我大清骁勇水兵们,还是台湾善战郑家兄弟们,想必都是十分疲惫,胤褆也不为难诸位,就此散开吧!”
于是围观百姓略略散了开来,部分将士各自长官带领下也分散到别处驻扎,只留下少数士兵围胤褆身边做着护卫工作。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延平王府。
延平王府早已备好了酒宴,胤褆理所当然上座,郑克塽败军之首坐下手。
看着郑克塽几次投射过来目光,兼又一副欲言又止模样,胤褆只是笑笑,并不打算解释什么。酒过三巡,胤褆借口出恭离了酒席,郑克塽自然追上去,至于冯锡范刘国轩等同样王府见过胤褆,对胤褆也有疑问几位自然努力缠住施琅。
“大哥。”
见胤褆从茅房出来,郑克塽赶紧迎了上去。
胤褆吓了一跳,“都追到这儿了?——好吧,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是,正如你所看到,我就是如今大清皇长子。至于我来台湾目,我只能说是为了以后做打算,绝对没有和施琅里应外合什么,你信么?”
“大哥说我都信。”
“……”胤褆没话说了。
郑克塽不会撒谎,他说信就是真信。
不过,我到底为毛要给这个二货解释啊?胤褆心里暗暗唾弃自己。
撇开头,努力让自己不要看对方带着怯怯乞求眼神,半晌后努力无效,胤褆几乎要抱头了:“好啦好啦,好歹你也叫我一声大哥,你进京事情我会给你稍微安排一下,不过我也还小,说话没什么分量,不要有太大期望!”
“哈哈,果然大哥好了!”
“不过,爷还是提醒你一句,此次去京城,不用冯锡范给你做什么指示,你坚持本色容易回来。”
“咦咦?”郑克塽先是困惑,而后了然,“一定是因为我本色比较讨人喜欢吧?哈哈,我就知道,因为你看大哥你就很喜欢我这样!”
“谁喜欢你了?!那是因为你本色够笨,一看就知道是个不能成事!”胤褆咬牙,心说,果然对付不要脸就要不要脸么?郑二货你赢了!
“哦。”又被大哥嫌弃了。郑二货怏怏。
送走郑克塽进京船只,胤褆立刻暗示施琅好好保护郑家老宅以及郑氏祠堂——就算你跟郑公有仇也别把气撒那上头,好歹那也是台湾百姓心里景仰过,贸贸然破坏总是不好。横竖你也收回了台湾,这一笔,你永远压郑成功头上。
至于剩下,就是台湾治理问题了。
攻破台湾自然是极大好事,这一阵康熙也是喜形于色,毕竟如此一来,南方可以说是基本平定了,接下来他也就有精力也有能力图谋北方了。
许是心情好,看折子什么也宽容许多,这几日六部内阁纷纷把平日里不敢上奏一些事情报了上来,于是罕见没有被骂个狗血喷头,而只是简单地训斥了几句。
只是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户部小吏却这个时候上了一封折子,一封让康熙好心情全部消失折子。
而折子内容,却是与半年前明珠所上折子内容大同小异——
大不同就是,这封折子上详细地列出了各项数据,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服。
这份折子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小郑童鞋即将要进京前一晚,胤褆敲响了小郑房门。
小郑:……
胤褆~~:郑二,你明天去京城,帮爷捎回去一点东西吧!
小郑
胤褆:这些都是台湾特产,这个和这个还有那个,是给太子弟弟,这个和这个,是给额娘,这个还有那个是个乌库玛嬷和皇玛嬷,那个,是给大姐姐,啊,还有这个和这个分别是给小七和小八,嗯,还有……后……嗯,后没了!
遥远紫禁城
康渣渣:还有朕,还有朕东西呢!老大你个不孝子,别再回来啦!
——想起弟弟额娘就犯二大千岁爷
第65章 争执
康熙一看清楚奏折内容就怒从心起,又是关于远洋贸易事!
上折子小吏见康熙明显不虞神色吓得身子直抖,膝盖一软,“噗通”跪下来,欲哭无泪。
万岁爷饶命啊。奴才怎么知道那里头是什么内容?奴才也是上朝时候被皇太子拦下来,硬塞了这么一封折子,要奴才上呈。话说奴才哪里敢看那折子里头内容呢!奴才又哪里敢违背皇太子意愿呢?
朕关闭通商口岸是为了不受海寇侵扰,是为了维持国内稳定,你们怎么就是不满意呢?
他简直想直接把这份折子砸到那个小吏脑袋上!
但是他是明君,所以不能。
奏折是朝会上递上来,必须得让大臣们先讨论一番。
狠狠地剜来了明珠一眼,让梁九功把这折子送下去给群臣浏览。
躺枪明珠:……
取缔海禁,开放通商口岸;筹备皇家远洋贸易队;筹建南洋对外贸易公司——一条条除了需要花钱,还大部分都是商人得利,与朝廷,似乎……
众位大臣先看了看奏折,一直摇头做不赞同状,毕竟他们觉得天朝物产丰饶,只有个别没有东西需要跟外国交易,再加上海上流寇众多,并且难以抓捕。他们对于远洋贸易实没什么好感。再加上,朝廷把持百姓才会做贸易,这不是与民争利么,这种赚骂名事傻子才会答应。
当然也有人是赞成,但看看康熙黑乎乎脸色,实不敢触怒龙威,只好保持中立。
可是等看到附带数据说明时,他们意志动摇了。
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远洋贸易利润这么大?
百姓得到好处真多。
这预计收益是真假?怎么比当官都赚钱啊——嘤嘤嘤,我也想回老家种茶叶了
……
叽叽喳喳,讨论声四起。
明珠看了折子后自愧不如。自己当初上那折子跟这一份完全比不了啊。怪不得万岁爷没有批下来。
不过,撇头看了看那个上折子小吏,这份折子也不像是出自那样人之手啊。
户部满尚书杭艾先发话,只见他面色潮红,低头拱手,完全无视了康熙不高兴脸色,激动得声音都变了:“奴才附议。”
——前两个月他当兵部尚书时,他还埋怨伊桑阿是个小气鬼,简直抠门得要死,一毛不拔。不过等他当了户部尚书时,就明白了——不是抠门得一毛不拔,实是国库里没有几根毛啊。他实不想再被兵部,好吧,偶尔还有礼部和工部,各种追着屁股要钱。
户部汉尚书梁清标也附议,他这户部尚书都当了十多年了,天天看着国库本就不多银钱各种减少,简直各种无奈。偏偏近几年又连年打仗,军饷不发下去估计整个军队都得玩完,所以每天为钱事他是真心捉急。
兵部汉尚书李之芳以前是浙江总督,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对那个不是自己家乡地方也产生了浓烈感情,而这份奏折明显体现出开放通商对于江南一带利益有多大,另一个,虽然海上流寇多,但只要他们兵部好好训练水师,肯定能护得远洋贸易船只周全。于是他也附议。
明珠曾经上过类似折子,自然也是附议。
不过对这么大数据不信任也大有人,加之皇上不赞同神态颇有明显,所以他们还是持观望态度。
佟国维就是起其中一位。他毕竟是皇帝舅舅,所以多少比其他人重视皇上态度,见皇上那么明显表情,遂问道:“不知大人是从何处得来消息?尤其是其中数字,不知大人来源是否可靠?”
——这问是那名小吏。
顶着几乎满朝堂疑问眼神,那名小吏觉得自己要晕倒了——自己从来都是朝会上小透明,这么万众瞩目受不了啊——战战兢兢地回道:“回、回、回大人,这、这、这是太子殿下刚刚交给下官……”
言外之意,我什么都不知道,求求你别问我啊!
太子爷?
朝堂气氛瞬间变了。
很多人目光都瞥向索额图,包括康熙。
索额图瞬间欲哭无泪。
干嘛都看他?!
他是太子叔公没错,他始终支持太子爷也没错,可是,他跟太子并不是一直一块儿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