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重设历史 (裁风)



天下书斋?还真敢说呢!

既然敢说,那就应该有勇气承受朕怒火吧?

只是没等康熙对天下书斋下手,就被一则来自南方消息吓了一跳——宁波福建附近农民高举朱三太子大旗,准备造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邓荣祖→→邓世昌

张谦→→张謇

谨以这两位,表达对近代史上民族英雄们表达崇高敬意!

后面出现一些略关键人物我也会以我记得后世,尤其是近代史上人物为原型,如果大家有推荐不可缺少民族英雄,欢迎提建议哦

47叛乱(倒V)

当听着兵部侍郎宣读宁波福建之乱时,整个朝堂都沉默了。

康熙坐高高金銮殿上,把下面

情况收眼底,虽然情况有些不合适,他还是不禁心里闷笑——这清一色囧字脸啊。

底下大臣各自囧着一张脸,感觉实吐槽无力了。

你说你叛什么乱哪?!

话说,你会不会叛乱啊?!

年前时候干什么去了,跟吴三桂他们联合起来不是有优势么?!

就非得这么个正准备一举扫平南方时候么?

好吧,年前时候,还是有大部分反清复明百姓跟吴三桂混一起,一起被朝廷部队给灭了,所以说,如今反清势力其实很弱小吧?

不休养生息,积攒力量,等个二三十年再反,果然那群人脑子里存其实是豆腐脑吧?

重要,平三藩将士还没全回来呢亲,这是活腻歪了专门找死呢么?

挑这么个时间点,一打眼就知道是群乌合之众!

——不对,大概还有点脑子,朱三太子什么,造反大杀器啊!

不过,朱三太子啊……这个名字真让人好生怀念——

犹记得,十二年时杨起隆以“朱三太子”名义京城纠众起事,建广德年号,败。

十六年,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旗号,率“白头军”数万人起事,活动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山谷间。同年,河南柘城也有人诈称明皇子起事。

十八年平三藩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湖南武冈州枫木岭俘获了传说中明太子,十二月岳乐奉旨将明太子解送京师,斩。

十九年陕西汉中、兴安一带又有一个自称朱三太子人,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

朱三太子,您好忙!

不正经地吐完槽,众位大臣纷纷算计自己这场战争里该干点什么,干多少,又能得到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康熙虽然是朝堂上把这个事拿出来讲,但也不过是走个形式,通知一下:要打仗了。

至于要怎么打,还是要他们朝会后各自商量讨论着安排。

——不过话说起来,像这样仗,真值得我们费心安排么?

所以下了朝会后,六部内阁各位大佬头上便笼罩起一层阴云——他们毕竟也是官居高位,要紧就是面子了,骤然被这种小人物挑衅了权威,不是硬生生地扇了他们一个嘴巴子么?叫谁也受不了,于是也算卯足了干劲儿准备狠狠地反击回去——不敢说教反清复明贼子们彻底熄了这份心思,至少也要让他们有所忌惮,保大清二十年和平。

吏部开始调派人手,户部算账备军饷,礼部发布剿贼檄文——管那群草莽很可能看不懂,兵部调兵遣将,工部检查武器配置,刑部……貌似没事?啊,清洗刑具等着折磨俘虏。

至于其他小算计,嗳,还是先把叛贼解决了吧,听到他们都敢这时候叛乱了,真心觉得自己被瞧扁了被挑衅了有木有!

“噗哈哈——廷玉,你找那个掌柜实太逗趣了!”胤褆那这一张小报,笑得前仰后合。

张廷玉眼神一眯,嘴角一勾,笑得格外美好,“大阿哥说什么呢?”

“呃。”胤褆缩了一下肩膀,摇头,“我什么都没说!”

——关于张廷玉是天下书斋事,除了惠妃一派人,很少有人知道,就连为《廷言》和清夏大学搭线容若和跟胤褆关系为亲密胤礽都不晓得,毕竟《廷言》很多内容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不说张廷玉自己怕不怕死,拿整个张家去冒险这种事情,他还是问心有愧。

不过,胤褆倒是对《廷言》小报极其看好,里面有些大逆不道想法他也是很赞同,只不过碍着身份,他也不敢有丝毫表示。

而这几天,天下书斋《廷言》小报还不知道自己因为这场战争免了一场无妄之灾,还非常嚣张开始报道关于这场战争事情,高金购买内部消息——关于战争是怎么引发,朝廷态度,以及朝廷部分可以公开安排,甚至到后来开始专门写关于朱三太子事情——所谓朱三太子特辑——尤其突出是朱三太子几次假冒事件,明明确确地表示对这次朱三太子身份真实性表达了怀疑,甚至提出朱三太子是否真实存疑问。

好吧,不管怎么说,《廷言》还是知道自己是活满清统驭之下,前两天关于发式争执,它貌似站了朝廷对立面上,虽然朝廷没有追究,但它还是隐隐有些不安,那么这次,它还是老老实实地往正确方向引导舆论吧。

——其实朝廷本来是打算追究说。

其实经过这两年发展,《廷言》发售范围极其惊人,据说,还有生意人广东附近看到过《廷言》,所以说,这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部分反叛者内心。

“听说大阿哥向皇上请旨随军了?”张廷玉不再追究胤褆嘴问题,转开话题。

胤褆一愣,“廷玉连这个都知道了?”那这家伙手伸得可真长——这,可能么?

张廷玉看了胤褆一眼,里面有蔑视有鄙夷还有恨铁不成钢,“是大公主跟我说。”

“喔。”胤褆摸摸鼻子,倘若廷玉手真能伸那么长,恐怕……

“你那是什么表情!”张廷玉怒极地随手把一本书朝胤褆扔过去,“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还算是有数!”

身手敏捷躲开,胤褆心中大大地松了口气,表情也轻松起来,“爷这不是为自己那点子私事担心么?要是都被你瞧了去,爷面子里子不都掉光了?”

“本来也没剩多少!”张廷玉不屑地回了一句,而后伸手按着太阳穴,“好了,你坐下别蹦了,闹得我头疼,昨晚一宿没睡呢。”

“那你不许扔书!”胤褆还嚷嚷。

“闭嘴!”张廷玉脑仁一轰一轰,抓起手边东西就扔了过去。

这次力量很小,胤褆随手就接住了,一看,是张廷玉自己字迹,再一看,“《宁波福建地理考》?”

“啊,今天就是要给你这个。”张廷玉也看出来自己刚刚扔了个什么,“大公主可真是心疼弟弟啊。”

“沁姐姐要你写?”

“要不我闲了熬夜给你弄这个?啊啊啊,真是亏了,惠妃娘娘说熬夜孩子长不高啊!”

听着张廷玉哀嚎呻吟,胤褆笑了起来,“既然不是你心意,那我就不谢啊!我要回宫给额娘请安,还要好好谢谢沁姐姐,哈哈,沁姐姐真是我亲姐姐!”

张廷玉一怔,继续呻吟,“这年头,做个好人肿么这么难?!”

胤褆说着就准备叫高升进来帮自己收拾东西离开,原本趴桌上呻吟张廷玉突然抬起头,“大阿哥没发现这次战争时机不对么?”

“嗯?”胤褆下意识看向对方。

“算了。”张廷玉摆摆手,“……不过狗急跳墙罢了。你还是赶紧滚回去喝奶吧,个离不开额娘小鬼!”

胤褆:“……”

——要不是手里这份情谊,爷绝对要揍这家伙一顿!

康熙看着手里胤褆请旨,紧锁着眉。

说实话,这场仗不用打都是都是稳赢,教胤褆去挣个军功——就算挣不了军功,磨砺一番也是有帮助,可是,胤褆如今才十一岁吧,刀剑无眼,受个小伤便罢了,倘若……尤其胤褆这个熊孩子自小不老实,如果此番同意他随军,必是不能老老实实呆后面受人保护,啊,还有可能会惹祸!

咦?冷不防撇头看到了今天《廷言》——康熙让梁九功找,据说除了大逆不道,还挺有意思,先看着,等战事完了再拿它开刀——今天有一个版块是就战争询问了正清夏大学武备斋学子们,随手拿起来看了看,其中一个学子话差点让他笑出声来。

——放我出去,我要打仗!

康熙紧锁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呵,这倒是个好想法!

皇帝圣旨送来了清夏大学。

不提差点被看门守卫扔了出去,也不提中间被几个大儒横眉冷对,总之,传旨太监勉强算是顺利进入清夏大学武备斋。

旨意内容很简单,此番出征,允许学子们跟从,观摩磨砺。

武备斋沸腾了,其他也有几分蠢蠢欲动,比如几个经史斋和艺能斋家伙们。

经史斋:就近观看历史诞生,哈哈,一想想就好激动!

艺能斋:近造出来几门武器需要改进,跟着看看军队有什么特别要求。

后,经史斋、艺能斋各出两人,武备斋出了八人,共十二人,提前进行了一番“自我保护与伤员救护”培训,组成一只随军小队,后又塞进来一个编外人员——胤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