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相当沮丧,又从别人口中得知米尔夏的心上人是那个同样有着鞑靼血统,名叫喀山的男人,这让他很不服气,不由得开始关注起喀山。因此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每隔半个月,喀山就要带着一些人离开驻地,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即便知道,也会在自己的面前三缄其口。他们的来去总是显得很神秘,这里的人却都习以为常。
他同样注意到,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从来没有为武器和食物发过愁,他们还组织附近的村民去发现金矿的河中淘金,并且利用简陋的设备开采煤矿,淘出的金子和开采出的煤却很快都不见了踪影。
这个联络员想起了他的前任,在同沙皇军队的一场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谢廖沙,他曾向托洛茨基密报,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和华夏人走得很近,他甚至怀疑,基洛夫身边的喀山就是华夏人的间谍!
这封密报发出之后,谢廖沙就战死了,托洛茨基为了查明真相,才将他派来了伊尔库茨克。
年轻的联络员无法下定决心,难道基洛夫的信仰真的产生了动摇?他们真的和华夏人勾结在了一起?
就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房间的门被敲响,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科尔奇同志,基洛夫同志要见你。”
在另一个房间中,基洛夫拿起一把喀山从华夏军队手中换来的俄制手枪,面露喜色,这是只有军官才能使用的手枪。
“喀山,做的好!”
他们彼此之间的称呼变得很亲密,喀山彻底得到了基洛夫的信任。对于他提议,只要是他提出的意见,基洛夫总是会认真考虑。
喀山提议,将他们同华夏军队交易的事情透露给从彼得堡来的联络员科尔奇,基洛夫起初不同意,但在喀山的说服下,还是点了头。
随着反抗组织的发展,基洛夫手中的力量也在壮大,声望不断的提高,权力会在不经意间使人产生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即便信仰依旧坚定,但对托洛茨基的“指手画脚”,他渐渐变得不耐烦了。
喀山将基洛夫的变化全部看在眼里,他清楚的知道,不和的种子已经种下,很快将会发芽。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是民主工党目前唯一掌控的武装力量,哪怕同属一个党派,党派内部也存在分歧,否则就不会有孟什维克的存在了。
喀山通过和华夏军队的“交易”,可以正大光明的传递情报,这支武装力量里,斯拉夫人只占少数,大多是有鞑靼血统和蒙古血统的游牧民族,随着喀山等人的潜移默化,他们对于华夏的态度与其他俄国人截然不同、
这就是喀山想要的,也是当初李谨言让喀山化名打入基洛夫反抗组织的首要目的。沙皇俄国必将被推翻,一个由亲华力量所领导的俄国政府,对华夏未来发展的好处显而易见。
这种友谊或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足够李谨言运作了。
就算他没能力,不是还有楼少帅吗?
萧有德人在热河,喀山传回的情报便被送到豹子手中。对于萧有德的离开,情报局中不是没有不满的声音,毕竟萧有德在情报局中经营多年,曾深受楼大总统的信任,但他离开是必须的。
萧有德的确有能力,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做事不再有年轻时的锐气,渐渐变得疏忽大意,缩手缩脚,瞻前顾后和稀泥,若他只是一般的政府官员,这些尚且算不上大错,但对一个情报人员,尤其是掌控全局的情报局局长来说,其中每一样都是致命的。
一两次的失误可以原谅,但次数多了,就没法再轻易揭过去了。
对于萧有德之前所做的一切,李谨言心存感激,也同样佩服,提拔豹子也是他权衡之后下的决定。萧有德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再适合他所处的位置了。
楼大总统也看到了这点,才把萧有德调去京城,萧有德同样意识到自己的疏漏,对于职务的变动并未多言。他也深知,做他这样行当的,能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赴京之前,萧有德给李谨言写了一封信,信中希望能把他的家人也接去京城。
李谨言将信给楼少帅看过,答应了萧有德。
在萧家人赴京前一天,最受萧有德宠爱的一房姨太太突然失踪,最终在城外的一处林子里发现了她的尸体,她的身上只有薄薄的一件衫裙,身边却散落着一包大洋,很明显,她是被活活冻死的。
是谁杀了她,为何杀了她?
萧家人对她的死表现得很冷漠,只是一副薄棺,草草了事。萧有德接到消息后也只是哦了一声,除此之外什么都没多说。
这个女人跟了他两年多,但也就是这样了。
李谨言却从豹子嘴里得知,这个死去的女人,貌似和戴建声那个外室有些关系,不过戴家的事已经“收尾”,那个俄国间谍也被处理了,如今死无对证,萧有德已经离开关北,此事也只能以为“卷财私奔”盖棺定论。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一团乱麻,哪怕找到了线索,也只能继续装糊涂。
相比起外头的风风雨雨,李谨言这段时间过得倒还算惬意。
恢复了同俄国人的生意,工厂里的订单又堆起了一摞,为防止工人们过度劳累,工厂里严格规定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限,同时规定,每周必须有半天到一天的休息时间。
这样的规章制度,从楼氏商业集团旗下工厂带头,关北工业区内的工厂纷纷效仿,李谨言还以北六省总商会会首的身份,召集北六省商界众人,当众言明,希望大家都能照此办事。
“若想机器不停,可以多招些工人,安排工人们三班倒。工人加班要给加班费。“
“是给工人合理的工钱和加班费,还是要压榨逼迫到工人罢工,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不是李某不尽人情,也不是拦各位的财路,只是希望诸位明白,钱是赚不完的,爱财,却要取之有道。当然,若有人贪心不足,故意挑起事端,查明后,诸位也能得到说法。”
李谨言的话很直白,却更能让人接受。
进入1916年,华夏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将无可避免。
如果能提前预防,尽量照顾到工厂和工人双方的利益,将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何乐而不为?
不过李谨言也知道,他如今的影响力仅限北六省,其他省份实在是鞭长莫及。
为此,李谨言特地给天津的宋老板,南方的顾老都发了电报,宋武那里则交给了廖祁庭,至于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不是李谨言所能左右的。
但他也尽己所能的努力过了。
对于李谨言这段时间在忙些什么,白老都看在眼里,暗自点头,每天的五篇大字却是照收不误。李谨言同样没想过偷懒,他发现,一旦拿起毛笔,面对雪白的纸张,哪怕再累,再烦躁,心也会渐渐平静。
李三少的字依旧没太大的进步,忐忑的拿给白老看,白老却点头,“字虽难看,其骨却存。”
这是损他还是夸他?
应该是夸他吧?
白老没有再让李谨言练瘦金体,反而让他临摹柳体,李谨言不解其意,白老告诉他,据他来看,李谨言更适合练习柳体。
“若有不明之处,可去问逍儿。”
李谨言点头,拿着字帖退出了白老的房间。
向楼少帅请教?既然老爷子这么说了,照做就是。说起来,楼少帅的毛笔字,也是相当不错的。
于是,李三少拿着字帖去找楼老虎了……
在请教过一次,却请教得腰酸背疼之后,李三少咬着牙发誓,他就算一天写十篇大字,也不再去和楼少帅讨教书法!
摸了摸腰后,脑中闪过片段回忆,李谨言只觉得头顶都要冒烟了。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总统专列抵达关北,大总统夫妇及白宝琦夫妇一行人陆续从车上下来,在站台上迎接的除了楼少帅和李谨言,还有夫家在关北办厂的楼四,先一步抵达的楼六和楼七夫妇。
楼六的女儿也随他们夫妇一同来了,只因天寒被留在了家里,楼四的孩子被留在婆家,楼七却是至今没有消息。之前看到楼六的女儿,心下便有些难受,如今看到从车上下来,抱着儿子的楼五,神色间愈发有些黯然,被楼四拉了一把才回神,收起了外露的情绪,可也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只是大家都没说什么,楼五心下叹息,抱紧了怀里的儿子,不管戴建声如何,她还有宝儿。
楼二少下车之后就不要人抱,看到李谨言,甩开奶娘的手,跑过去就抱住了他的腿,“言哥!”
“哎。”
见到这只小豹子,李谨言笑眯了眼睛,弯腰一把将他抱起来,觉得又比上次见壮实不少。
那边楼少帅正同长辈叙话,大帅府的车也已经安排好,楼五抱着儿子走了过来,和姐妹们点头问候,笑着对李谨言道:“谨言,一段日子没见了。宝儿,问舅舅好,来之前不是还和娘说想舅舅了吗?”
“舅舅!“
一旁的楼四暗地里一撇嘴,楼六笑着附和两句,楼七则表现得比以往木讷不少。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废柴逆袭 (巷陌芥末) 2014.1.18完结重生之后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整顿家族事业的柯景深柯少爷,在某此聚会之后,一不小心有了平生第一次1...
-
重生之药膳坊 完结+番外 (云过是非) 晋江2014.01.08VIP完结成温被至亲害死,重生到民国,成了家门显赫的二少爷谁料却是个身体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