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养伤七八日上下的时候终于转好了一些,整个人有了些精神,便也不再喝那安神的汤药。他一醒来,自然还是问朝局政事。起先太后拦了他两次,最后还是拦不住,便叫人进来禀告。
胤禛默默与臣子们商量过,只带了三四人去见康熙,众人心里有了决断,真要难办的事不会跟康熙说,而寻常政务说起来却很有些空泛,但康熙却没那许多精神思索里头的异样,这大臣奏事,他问政,而后众人商量,最后他金口批断,这一桩桩一件件,叙叙说了大半个时辰,跟以往并未有不同。
说完政务,胤禛和胤禩便将那御花园一案的结果告知康熙。
比及政务,这事康熙倒是上心,一听里头的事情便是大怒。多日的昏睡和伤口的隐痛终究还是影响了他,先前康熙还对这事有些疑惑,但一看刑部和胤禩等人一同审问出来的人证物证,立时便信了。
康熙只道这反清复明的叛逆早早就渗透了大内,暗暗培植了不少死士心腹,就等着大清不稳时来一招雷霆重击。先前康熙玩弄权术,导致朝堂不稳,就被人拿住了动手的时机。
康熙这下可不敢轻忽了,便下令仔细排查宫内人等,只要有嫌疑的,半个也不留。
东方不败得了康熙的话,心里暗喜,一转头就很是顺手地将不少知悉隐秘的暗子投了进去,做得不着痕迹。而胤禩察觉了他的举动,却是有样学样,也把先前他为陷害胤禛而留下的把柄一一抹去。
就这般,东方不败与胤禩暗存默契,里应外合之间就借着康熙的手杀了个腥风血雨。
随后康熙的伤情在东方不败控制之下,一直有些不好不坏,恢复缓慢。东方不败此时算是见识了这御医们的治病法子,所以他也并未做什么手脚,只是暗暗寻了些缘故将他看得上的几个高明御医调了开,余下的几个再来给康熙治伤,也就只能维持在那不好不坏上了。
此时胤禩在内务府,对着他略有留心便也知觉了,但他只是淡然一笑,还来寻东方不败说了一句,“可见这聪明人使坏起来,是风过无痕、雁过无声……”
东方不败倒也不怕被他看穿,毕竟他用这样的手段就没想要瞒过这人,“八哥不用说这么的闲话,先前你我合作无间,你有什么手段弟弟我也是一清二楚的,何必又来调侃。”
胤禩笑而不语,东方不败便也不理他。
时间便这么轻快过去,又过了半月,康熙身上的伤终于有所好转,精神也好了不少,很快就召见了胤禛。
东方不败听说此事时皱了皱眉,对康熙那儿他一直是有所顾忌的,但也拖了这么些时日,眼下只看胤禛自己要怎么做了。
=========================================
作者有话要说:挠头,也许下章,下下章……
113国中无二主
此时康熙身子有了一些好转,也能坐个春凳到屋外躺一躺,晒一会儿阳光。但时而的咳嗽,和胸口那好几处隐痛让他知道,恐怕这一回的重伤到底是伤了他的根基,身子也败了大半,若想要全然恢复成他年轻时那般壮健恐怕是不可能了。
他有眼睛,有耳朵,那才智也不短半分,伤处稍微好了之后,他就将目前自己的处境看得明白,明白了之后便是怵然心惊。
他这个皇帝,远离了权力核心之后,就有些想空中楼阁一般,没了依仗。
此时的康熙虽然龙颜憔悴、短少精神,依旧不能长时间地召见外臣处理政事,但他迫切地想要改变局面,便令胤禛每日前来面禀要事,着急地想要知道朝中变化,重夺威严权势。
胤禛早想到了这么个局面,先前抢着时间做下的,虽然手段有些不好看,但效果是不错的。因而此时他对着康熙已然有了些底气,只不过他也没有得意忘形地撕破脸面。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胤禛眼下也不过依仗储君之位行事,若是他大逆不道逼着满朝文武反叛康熙,而后自立为君,恐怕很快他就会身败名裂不得好死。因而康熙召见他,他从不怠慢,康熙若问什么,他便答什么。康熙要看奏章,要见大臣,他全然听令。
但康熙和胤禛都知道,这跟康熙自己亲自上朝处理政事还是不一样的,康熙听来的政事简略,做出的处置决断,一到了外头都得再经过太子那一道,就连康熙自己也闹不明白,先前到底还有何人是一心向着他这个皇帝,等着他伤好之后重回巅峰的。
而且就这么每日问政,康熙才知晓,他当真选了个好太子,在这么个敏感时候,胤禛很多事还是萧规曹随,朝堂各样的势力他都能平衡得宜,压着引导着不闹出大事,但一些细节处他又开始了他的一些政见规划,潜移默化、暗暗埋线……就连康熙有时候也只能发现一点点,更多的却是什么都不知。
康熙能看得出来,他将这个大清交给胤禛,而后自己静静养伤,是十分可行的。但康熙做了几十年皇帝,哪儿能轻易一日离了权位,
“皇阿玛,太后娘娘先前下了懿旨,对外只说皇阿玛身体抱恙需要静养,又为了安定人心,已然令礼部准备册立太子事宜。”胤禛看着他,淡然平静地说。
康熙倏地睁大眼睛,直直看向他不言语,脸色阴沉下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朕不知道?”
“是皇阿玛受伤昏迷时的事,那时……宫里宫外都慌了,又有那大阳教的事,太后娘娘担忧这么乱下去会出事,便想出了这个办法。”
康熙沉默,胤禛这些说法合情合理,他也发作不得。
胤禛又道:“眼下皇阿玛身子未好,筹备的各项事宜便办得简便。今儿礼部已然上了折子,说道已是诸事妥当。儿臣问过了御医,说是皇阿玛如今这般,恐怕不能赶上典礼……”
“……你这是让朕不必出席?”康熙反问。
“皇阿玛,儿臣当然愿意皇阿玛能亲自主持典礼,可是皇阿玛的伤……”
这事有利有弊,若是康熙亲自主持,便是昭告天下,在列祖列宗面前承认了胤禛的位置。可若是康熙出现了,这皇帝的威势便又重立起来了。
康熙也想得明白,但胤禛连连提到一个他的伤病,倒是又让他惊觉,如今他这副气短虚弱的模样,便是他坐着,胤禛跪着,也怕显不出多少权威来,倒不如不去。
康熙便冷冷哼了一声,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点了点头,“做得……不错,很好,朕就不去了。”
胤禛道:“皇阿玛,您不必担忧,儿臣还有许多不懂的东西要依仗您。您只要安心养伤,这大清还等着您呢。”
康熙神色莫测,冷淡地说:“有你这么个能耐的太子,朕不会担忧。”
胤禛看着康熙脸上那些皱纹,那略显灰败颓唐的气色,一时说不出话来。康熙老了,他的皇阿玛老了。
“待在这儿做什么,下去。”
“皇阿玛……”
康熙闭目养神,并不搭理他。
胤禛觉得心中酸楚,此时此刻倒不是装假,眼中就湿润了,是他逼得眼前这人如此,是他心狠手辣去算计自己的亲阿玛……他先前得知康熙重伤时跟小九说得话还是说错了,他哪儿能不在乎康熙死亡呢。眼前这个瘦削的人,曾是他心里的天神,他曾以为这人无所不能,他尊敬他崇拜他,若有人胆敢来刺杀他,恐怕胤禛不假思索就挡在他身前了。
可见那几日,他明明知晓胤禟要对付康熙,却不敢问不敢想,是多么的懦弱不堪,左右为难。得知胤禟不会害他性命,他是大松一口气。
也许他心里还是恼了胤禟的,眼下胤禟故意甩手不理,将这乾清宫都交到他手上,就是要看着他决断。
胤禛想得越多,脸上就越发魂断神伤,若是平日他倒也能控制住不露分毫,但此时康熙看过来时,他却不想去抑制。
康熙转过来一看,发现床前胤禛跪着,竟是在低低哭泣,一时也怔然了。
他去怀疑这个,气恼那个,冷厉地苛责胤禛,又有何用呢。诚然,这里头胤禛有不少动作,胤禛是自保也好,是进逼也好,都是伤着他这个皇帝的势力。康熙很应该气恨他。
但,这又不是一两人造成的结果,而是千百年来这皇室朝堂里的故事就是这么讲的,一个病重的皇帝,一个连上朝都不得、批改奏章也无力的皇帝,还有一个是名正言顺、聪明能干的太子……
就如那奔流向东,会逼着所有人一步一步去成就那个局面。
康熙无比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因而看见胤禛哭泣得伤心,竟也生出异样来。一时也并未深想,就茫然不觉伸出手去,覆在胤禛头顶上。
“真是个傻孩子,你当你还是三岁小儿么,这儿是什么地方,传出去了你这太子还当不当?”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未来]顶级设计师 (米尐可) 2013-11-20完结时尚设计天才重生到未来这个缺乏艺术细胞的世界,他的到来带来了一阵复古的狂潮,让他一夜成名再...
-
炮灰你妹! (马蜂窝) 2013-11-03完结一个写种马小说的二逼青年,为了笔下男猪脚的建功立业、娇妻美妾,大笔一挥,一只一只又一只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