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桃花曲 完结+番外 (若花辞树)


  君瑶眼中添了笑意,温柔地望着汉王。
  汉王不知她答得对不对,很是紧张。君瑶忍不住逗她,便问:“如此,殿下是不想成亲?”
  汉王点头,点了一半,又忙摇头,结结巴巴道:“我、我想的。”


第八十章
  君瑶让开一些, 让汉王在她身旁坐下。
  一方席榻, 跪坐了二人, 也不嫌拥挤。汉王坐下了, 端端正正地将手在膝上摆好,显出些不安来。
  先前她没有想到娶君姐姐的时候, 是很轻松的,只要与她一处, 做什么都高兴, 然而一兴起那念头, 她便不能如原先那般适意,总执着于君姐姐的心, 猜想她心中, 是不是也有她。
  都怨国相,汉王暗暗埋怨,她还是喜欢原先那般轻轻松松的。
  “殿下想成亲?”君瑶又问。
  汉王瞬间竖起了耳朵, 点头,认真道:“我长大了, 长大的人要成亲的。”说罢, 小眼神极为殷切地望着君瑶。
  君瑶忍着笑意, 再问:“殿下可是已有心仪之人?”
  汉王一下子红了脸,再不敢看君瑶了,目光游离,不知落到何处方妥当,半晌方轻轻地道:“嗯。”
  她一贯皆是什么心思皆摆在面上的, 君瑶从前以为殿下单纯,不会隐瞒,然而方才听她在殿上言语,又知殿下虽单纯,却非什么都不懂。她只是对她不设防,什么都愿告诉她,什么都不瞒她。
  汉王心中纠结极了,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既盼着君瑶问她那人是谁,又盼她不问。若是阿瑶问了,她说是不说。倘若只是她一厢情愿,阿瑶知晓了她的心思,兴许就不愿与她玩了。
  “那殿下是真的长大了。”君瑶声音轻柔。
  汉王一颗高悬的心落回胸口。阿瑶没有问。她松了口气,随即无限失望起来。阿瑶连问都不问一句,想是对她无意的。
  落回胸口的心,又坠入深不见底的深渊,难受极了。但她仍是轻轻地嗯了一声。
  这一声与方才羞涩又隐隐欢喜的那声全然不同了。
  君瑶心疼,又生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无措来。
  凡人的心意,当是不值一提的。偏生,那是殿下。
  君瑶被她打动,愿陪着她,可她心中执念乃是成仙。苦苦修行三千年,所做所为皆是为有朝一日,位列仙班,哪里是说放下便放下的。
  陪伴殿下一时无妨,便是殿下一世都想与她一处,也无妨,凡人寿数有限,这一世过了,便也结了。可她却不同,倘若当真做了夫妻,她又该如何自处,总不能生生世世地寻她。
  汉王眼角低低地耷拉着,满满都是伤心。君瑶看得愈加心疼,又不知如何安慰。然而不需她多为难,汉王已将自己安慰好了,君姐姐眼下还不喜欢她,可她乖乖听话,对她好,兴许将来,她就会喜欢她了。
  “阿瑶,你闷不闷,我攒了许多话本,与你解闷好不好?”汉王说道,仿佛一稚子,急于将她以为最好的东西,皆赠与喜爱之人。
  君瑶教她说得心软,不由将她揽到怀里。
  唔,阿瑶抱抱她了。汉王高兴,靠在君瑶肩上,轻轻蹭了蹭。她忽想,纵使她努力过,阿瑶仍不喜欢她,也不要紧的,她们如眼下这般相处就很好,阿瑶抱抱她,摸摸她,她也会很开心。
  汉王这样一想,心中却有一处空荡荡起来,仿佛缺了君瑶的喜欢,那一处便永远空着,填不上了。
  她靠在君瑶怀中,软软的,将脑袋靠在她的肩上,也不说话,只依赖地靠着,很是乖巧。君瑶摸摸她柔滑的后颈,柔声道:“殿下乖。”
  汉王蹭蹭,十分顺从。她想,阿瑶这样好,又善良,她若知晓了她的心意,怕是会为难。她不能教阿瑶为难。汉王暗自握拳,做下决定,倘若她对阿瑶很好,她也不能喜欢她,那她就将她的心意藏起来,不让阿瑶知晓。她不知道,自也不会为难了。
  汉王觉得自己真是聪明,这样不论她能不能娶到阿瑶,都不会搅扰她了。
  议完事,方近午,二人在退步中说了一会儿话,殿外侍从入门来,询问何处用膳。
  汉王望向君瑶,以目光询问,君瑶笑道:“听殿下的。”
  汉王备受鼓舞,想了想,道:“便在清凉殿。”
  清凉殿,光是看名,便知乃是宫中避暑之所。汉王宫乃是朝廷拨款修建,汉王到后,并未动一砖一瓦,更不必说如滕王那般在国中兴建宫殿,供以享乐。
  朝廷替她建的王宫是何模样,眼下的汉王宫依旧是何模样,与其他几王宫宇相较,堪称简朴。但汉王并不觉有什么不好。一路往清凉殿去,一路兴致勃勃地与君瑶介绍。
  至殿,殿中馔饮已备。汉王与君瑶入席。
  清凉殿三面环水,水中水草茂盛,碧波荡漾,想见若是夏日,清风过水,凉意习习,水中莲叶铺展,叶上莲花亭亭玉立,是何等美景。
  君瑶皱了眉头,去岁夏,殿下与她在西山,不曾见那群水莲,今夏兴许就要见到了。殿下爱花说不准便要看得移不开眼。
  汉王不知君瑶想得这样远,正高高兴兴地享用美食。宫中庖厨是她自洛阳带来的。深知她口味,每道菜皆是恰到好处。
  君瑶叫她满足的模样感染,也样样都尝了尝,配着身旁小殿下乖乖用膳的模样,凡间美食,也变得格外诱人。
  用过了午膳,这一日便无事了。有侍从上前撤去馔具,汉王便与君瑶留在清凉殿中。屏退了从人侍婢,将面水三面的帘子拉上去,清凉殿便成了一大大的亭子。
  殿中贵妃榻摆开,汉王与君瑶挤一挤,躺在上头。只午膳刚过,二人皆无睡意,汉王便靠在君瑶怀中,与她说话。
  君瑶道:“殿下不去处置政务?”
  汉王摇头,她一摇头,脑袋蹭到君瑶的衣衫,痒痒的,她又抬手挠了挠,方慢吞吞道:“有国相与臣属便够了。”
  一举一动皆像个不紧不慢的小老头。
  君瑶笑。
  汉王见她笑,便显出不解,好奇问道:“阿瑶,你笑什么?”
  “圣天子垂拱而治。我笑殿下颇有圣明天子风范。”
  汉王恍然,只她很有自知之明,君瑶这样夸她,她也不得意,反而一本正经道:“汉国小,只三郡而已,自可垂拱而治,若是九州四方,垂拱而治便不奏效了。”
  眼下诸王封地,并非今上所封,乃是先帝封的。其中赵国最广,连绵数十城,晋国最富,晋王冠上宝石,乃是无价之宝。相较而言,汉地的确最不起眼。
  君瑶在山中,不知其中细况,便问道:“先帝立长孙为嗣,长孙年少,不免力弱,又将诸王封得这般强横,便未想过后患无穷?”
  弱主强藩,亘古难题,先帝开国之君,不至于想不到此处。
  汉王与她解说:“君父起始是欲在赵王兄与晋王兄间择一而立的。德文的父亲燕王兄早夭,赵王兄行二,顺势成了长子。本该立他,但君父说他粗枝大叶,只有莽夫之勇。晋王兄便要细致些,可君父又觉得他耽于细务,多谋而量窄,难当大任。都不合他心意。左右考量,立了长孙。也算从礼法了。”
  “立长孙后,君父便着手削减诸王封地,但几位王兄气候已成,连在一起,便是君父,也难轻易撼动。且那时先帝身子已不大好了,好不容易下了大工夫,使得诸王退让,削了我与滕王弟代王兄荆王兄的封地,还没来得及动赵晋二地,便猝然驾崩。”
  于是便留下了这弱主强藩的局面。
  君瑶暗叹,这就是气运了,差一点,若是先帝多活上数月,境况又全然不同了。
  汉王皱皱眉头,挺不高兴的:“君父说晋王兄量小,其实德文气量也窄,只是他装得好。上回我遇刺,便是他派的人。诸王处皆派了刺客,几位王兄兵甲森严,未受损伤,赵王兄还捉了一名刺客,将他直接押解入京,呈与陛下。”
  这便是先帝所言赵王莽夫了,若是晋王捉了这刺客,只怕要做出一篇锦绣文章来,让小皇帝下不得台,而赵王却图一时痛快,将刺客送入京,将罪证送与皇帝手中,让皇帝灭了口,再无话可说。
  他们都有势力,有兵有甲,只有汉王凡事依制,从未私下招纳兵马,遭了殃。
  还好君瑶路过,救了她。
  可纵然如此,汉王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怨气,只是很不高兴罢了。
  萧氏满门的宽容,恐怕都生在殿下一人身上了,总是被欺负,难得她还没有长歪,君瑶摸摸她:“眼下皇帝腾不出空来为难殿下了。”他要诸王世子入京,显然是要做人质,诸王哪肯听话,少不得抗诏,诸王抗诏,皇帝面上不好看,定又要生事。
  汉王点点头:“对,他没空欺负我了。”
  说完又有点担忧:“就怕德文掌不住局面。”诸王与皇帝对抗,偏生个个有兵有粮,一个不好天下大乱。
  君瑶默然,怕是迟早要乱。
  但汉王又乐观得多:“不要紧,有阿姐,她在,诸王不敢乱来,皇帝也不敢乱来。”濮阳大长公主便如一根定海神针,制衡各方。有她,朝廷强于诸王,诸王不敢擅动,且她顾念手足之情,顾念天下苍生,也不会让皇帝乱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