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完结+番外 (应何似)


  这些差役有不同的职责,一部分是站在衙门的各地方站岗,值班;
  一部分是负责出去抓土匪强盗,还有抓罪犯,这部分对身手有要求,也是谢继宁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部分;
  一部分是负责在升堂的时候,喊威武,增加气势以及谢继宁出门的时候,仪仗,开路的护卫。
  还有衙门有什么事情需要到下面传递消息,也会用到大量的差役。
  还有一部分是谢继宁这个知州的护卫,随时跟着谢继宁的身边,听候谢继宁的吩咐,收发公文,传话,叫人等等。
  这些都是有编制的,还有一些没有编制的,会在在衙门事物繁忙的时候来做白役,这些人其实是没有酬劳的。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抢着来,因为也是一种特权,可以在面对百姓的时候趾高气扬,谋求利益。
  差役的职责会有重合的地方,加上宁州管理混乱,知州衙门里面有大量的有编制,不办实事的差役,一天吃喝嫖赌,不做实事。
  还有大量的花点钱,买进来的白役,扯着衙门的幌子,在外面坏事做尽。
  还有其他的州学学官教谕,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仓大使,河泊所大使,医学训科,阴阳学训术,僧会司僧会,僧会司僧会等等的这些相关的官员小吏。
  谢继宁一一的接见,一一的交谈认识询问,将其和自己这段时间让孙明孙川还有青山他们几个调查的情况简单的对上。
  谢继宁到的这段时间,除了在知州衙门里面的陈主簿、王捕头、沈典史等几人,避不开,慢慢的被谢继宁拿下,投靠谢继宁。
  其他的都在观望,看同知、通判的脸色,不来拜见,还是谢继宁将张家拿下之后,才纷纷求见。
  之前祭祀加上今天大家都一起拜见谢继宁两件事,才深深感觉新知州的厉害之处,这么多人,从头到尾,竟然无一处失礼。
  大家都在心里思绪万千,尤其那些之前看知州通判眼色的人都在暗暗的后悔。
  而马同知和赵通判的爪牙则是心中一紧,谢继宁磨刀霍霍,一看就是要干大事的样子,只怕之后宁州都不会平静。
  结束之后,谢继宁将三个县的知县都留下来,交代问题,马同知和赵通判则是被谢继宁毫不留情的排除在外。
  “马兄,这知州欺人太甚,态度明显对咱们两个有意见,我怕他心高气傲,年轻气盛,对咱们下手。”
  谢继宁的态度太明显,连敷衍都不愿意敷衍,赵宏中有些心慌,他本来就不是很有才智的人。
  马永生道:“怕什么,他不过是年轻人,记仇,咱们给他下马威,他就给咱们,这样心思外漏的才好对付。”
  “谢知州不简单,毕竟是六元及第,那些生员都佩服得不得,他倒是会收买人心。”
  马永生的师爷感叹道,他也是读书人,太知道对于读书人来说,状元,六元及第意味什么,等过些年岁,谢继宁就是大家,就是大儒,宗师。
  马永生道:“他是状元又如何,还不是来宁州这样边缘地方。”
  赵宏生道:“但是他小小年纪,还没有及冠,就是五品官,一来就是咱们的长官,万岁爷也太偏心。”
  马永生心头一堵,本来宁州知州没了,他这个同知是有机会抵上的,为此朝着闽省上面花费不少财务。
  但是偏偏没有很强的门路,也没有皇恩,被一个毛头小子压下。
  赵宏生感慨:“小小年纪,排场大得很,出门都带上数十个侍卫。”
  马永生眼底一暗,心里却是一阵阵烦躁。
  马永生师爷补充道:“之前张家案子,谢知州就大张旗鼓的在百姓中宣讲,这次祭祀之后,只怕谢知州的名声要在下面广为流传了,得民心者……”
  马永生一向重视这个师爷,被师爷这么一说,心中也猛然惊醒。
  “咱们之后要好好的注意这谢知州了,咱们之后不能在家呆着,要经常去衙门,还有马上要交接,我们要将事情处理好。”
  赵宏生道:“交接什么,这些事情本来咱们这些副官也要做的,他好好的高高在上的做自己的知州不成吗?偏偏要……”
  “这事情没跑,但是这宁州之前没有知州一年,这事情多,咱们比较繁忙,交接时候有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
  “咱们这位谢大人不是想做一个好官,就让他做,这些公事,这些陈年旧账、老账、坏账全交给他,我到要看看他怎么当好这知州。”
  马永生略一思考,就下了决定,赵宏生连称高明。
  作者有话要说:  (1)《初仕录》(明)吴遵。
  (2)来源网络,
  关于这些官员官职设置,我有很多私设,很多官职只是用一个名字,和历史上的职责不太一样。


第202章 (第一更)
  这两个人的想法谢继宁是不知道, 但是对于宁州的乱账,谢继宁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来这里这么长时间, 该了解的也了解,该知道的也都知道。
  在送走另外两个县的知县,约好之后到两个县查看,交接问题之后,谢继宁就叫上宁州上下的官员正式开始从马同知赵通判两人手里进行工作交接。
  第一项交接的就是宁州的户口, 户籍资料。
  谢继宁坐在上面,不停的翻动户籍记录,下面户吏站着,静静的等着知州的吩咐。
  “这就是宁州的户籍, 本官查过了, 这几年,宁州不说风调雨顺,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大灾, 为什么这几年的人口都没有什么变化,你们把本官当傻子吗?”
  “大人饶命, 大人饶命。”
  “马同知,你作何解释。”
  “大人, 属下不知, 这户籍田粮数额都是夏知州管理, 夏知州卒于任上, 下官接手, 按规矩,三年不改其道,下官不敢妄动。”
  “你们其他部呢, 有什么要和本官说的吗?知州,福鼎县,有这么多的吏员,人在那里,册子上记了这么多人,但是本官为什么没有看到人。”
  “仓库里面的粮食都是霉烂的,账目用之前的稍稍改一下,糊弄本官,银子的成色不对,不是官银的标准,而且数目也不对,这些年你们巧立名目,征收了多少的税赋。”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除了马同知和赵通判,其他的人都跪了一地。
  “都下去吧!本官给你们三个月,本官希望你们能将账目补上,给本官一个合理的解释。”
  “至于马同知,赵通判,你们自己上书请罪吧!”
  谢继宁拂袖而去,陈主簿和王捕头等几人从地上爬起来,对视苦笑。
  马同知哼了一声,也往衙门外走去,赵通判道:“马兄,等等我。”赶紧跟上。
  其他人也都慢慢的散开,陈主簿和沈典史对视苦笑,谢继宁的发怒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宁州的问题太严重,这种情况,从夏知州还在任的时候就已经是如此。
  “我没有想到,宁州的情况竟然是从多年之前就开始,简直不敢想,一旦宁州出现什么灾难,出现什么问题,仓库的那些东西,只怕要让多少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主子,让他们补上,他们能补上吗?”
  谢继宁看向自己天真的小厮,轻哼了一声,说道:“补上,怎么补上,他们上上下下都烂透了,宁州简直比当年见到的平安州还不如。”
  “我知道他们想什么,想的无非是法不责众,这件事牵扯的太多人,我拿他们没有办法。”
  孙明道:“主子请勿轻举妄动,这些官吏把持宁州多年,根深蒂固,主子拿掉一个张家,杀鸡儆猴就是,其他的不易操之过急。”
  “我知道,所以说给他们三个月,我要修书一封给闽省布政使司,告诉他们这里的交接的时候,账目不请,这个从驿站走。”
  “这信不一定能送上去,就是送上去,有没有作用还不知道,所以还是要孙大哥你们帮忙我送信到京城,新任同知和通判可以出发,不用等了,本官保证,新任的同知和通判一到,我就能将这两人换下。”
  “大人,辰五他们查了一段时间了,还是没有查出什么来。”
  孙川愧疚的说道,毕竟马永生在宁州经营了不少的时间,所以几人的调查进展不快。
  “不用了,我之前想的是,要慢慢的调查他们的所谓的大事情,但是我能等,我能慢慢的和他们耗,百姓等不了。”
  “宁州人多,地少,都是山林,而且灾难还很多,台风,暴潮,旱灾,这些随随便便的一个,都能让宁州崩溃,是毁灭的,官府无能为力。”
  “就是凭借现在这些粮仓,银库,这些问题,能让我将宁州大部分都换掉,只是顾忌到换人之后,宁州就没有能用的人,所以我只能暂时忍下。”
  谢继宁将宁州的情况详细的写清楚,打算送到永安帝的手里,毕竟,之后他做的事情,可能会不符合所谓的官场规矩,所以早早的报备,省得之后被捉住小辫子。
  这时候,京城的永安帝已经接到谢继宁通过孙川锦衣卫第一次寄出去的信件。
  “谢继宁这速度倒是快,这么快就已经摸出基本情况,传吏侍郎赵文轩来见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