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完结+番外 (应何似)


  “谢公子,刘公子你们来了,楼上你们之前喜欢的包间梅轩已经有人了,我给你们换成旁边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的记性不错,怪不得是太白楼的小二。”
  谢继宁感叹道,来京城,他只是来太白楼一次,太白楼每天有这么多是客人,就这店小二还能记得自己,也算是厉害了。
  “公子你是我们的贵客,当然记得你了。”
  店小二客套的说道,其实实际的原因是当时谢继宁他们带着很多下人来,吃饭的时候竟然不要下人伺候,还给下人也点菜,让他们自己吃。
  太白楼来来往往的客人这么多,比几人有钱的,比几人有势的比比皆是,但是像谢继宁这样让下人点菜吃的绝无仅有。
  所以店小二印象深刻,一直记得。
  “还是同之前一样,将你们的拿手的菜都上,至于分量,你们把握,不要太奢靡浪费就是。”
  店小二给谢继宁他们上完菜又给春雨她们上,接着过去伺候梅轩的客人,只见梅轩里面是父子两人的模样,正在吃东西,旁边伺候吃饭的人了五六个,还有五六个一看就是护卫的样子。
  小二心里想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样子,不是自己见识少,而是像谢公子那样的人少见。
  应文这次吸取教训,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了,干脆的埋头苦吃,一时之间,只见桌子上刀光剑影,筷影纷飞,很快桌上的菜就见底了。
  吃过饭后,店小二带人来将碗筷收走,上了一些饭后小点,茶水。
  “几位公子,小姐,你们如果不忙的话不如坐下稍稍休息的,我们酒楼等一下会有京城出名的说书一人前来说书,还有变戏法的,就在楼下台上,在到时候,只需要将这包间的门一开,放下珠帘就可以听书了。”
  “说书说的是什么内容啊!”
  “今天要说的应该是秦琼卖马,”
  店小二说了这个,应武还有谢继平就欢呼起来了,店小二又低头微微的转向了谢珍珠还有刘嘉盈那边,说道:“还有柳毅传书的故事。”
  柳毅传书说的是柳毅和龙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久,经久不衰,众人都期待起来了。
  只见不一会儿,果然就有说书人上台,台上放上一张桌子,一个抚尺,一个说书人坐在中间,边上还有两个带着乐器上台的人。
  只听见琵琶声响起来,说书人就开始说起来:“且说秦琼秦叔宝解配军至潞州天堂县投文,只困知县不发回文,困居客店……(1)”
  说书人的声音洪亮有节奏,大家都是知道这个故事的,谢继宁知道得更多,那些以秦琼为主角或者配角的电视,小说电影有很多,但是几人还是被说书人说的书说吸引。
  应武干脆端上板凳往包厢外面的走廊上,趴在栏杆上听,剩下的几人对视几眼,然后也都提着板凳出去了。
  就连谢珍珠刘嘉盈都将自己的帷帽带上,往外面去听说书。
  下面的说书人字字珠玑,口齿清晰,这故事写得很有文采,对仗押韵,说书人的感情都投入其中,说到秦琼面临困境,没钱吃饭,生病落魄的时候,一声叹息,满是心疼。
  只听得在场的人恨不得马上到秦琼身边,给他银子,帮助他。
  说到秦琼忍痛卖掉心爱的黄骠马的时候,在场的人忍不住为他叹息,有那些有心爱的马的人,忍不住想,回去之后要给马吃点好的。
  只听到琵琶声音响起来,急起来,激烈昂扬起来,原来说书的人已经说到了秦琼卖马给单雄信,秦琼羞愧,不愿意报上真姓名。
  又遇到王伯当,辗转反侧,因缘际会,秦琼终于和单雄信结识,秦琼养病,好了之后两人骑马打猎,互称兄弟,结为莫逆之交,约好一起做出一番事业。
  说到此处的时候,说书人中场休息:“要听后事如何,只听下一回。”
  半响,叫好声响起,不少人直接将银子往台子前面的箱子里面扔,说书人站起来谢过。
  应武解下自己的荷包,将里面的玉佩拿出来挂在腰间,然后将里面剩下的银子都给递给了自己的书童梅剑送下去给说书人,恰好隔壁的包间出来一人也出来送赏赐。
  两人送下去的银子都很多,引得说书人连连感谢。
  又有其他的人也跟着打赏,叫茶,叫小吃的,酒楼里面热闹起来。
  谢继平问道:“大哥,我知道接下来的事情的,单雄信死了,为什么,他们不是朋友吗?为什么秦琼不救他。”
  “道不同,不相为谋。(2)秦琼和单雄信两人的道不同,所以成为相对立的人。”
  “他们是朋友是真的,后面他们成为了立场对立的敌人也是真的,两个人都视对方为骨肉兄弟,但是两人的选择不一样。”
  “师叔,单雄信是不是做错了,要是他投降秦王就好了。”
  “单雄信坚持自己的道义是没有错的,要是他投降了,那他就不是单雄信了,对于他来说,坚持自己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
  “小兄弟,你说说,这秦琼这件事是不是做错了,他是不是对不起兄弟朋友。”
  谢继宁正在和弟弟侄子说话,忽然只见旁边包厢里面浩浩荡荡的围绕着父子两个走出包厢,这这话就是当父亲的人问的。
  两人走出了包厢,下属们连忙将椅子搬出来放在外面,又将小几拿出来,在上面放置茶点,小食,整个过程又快又轻,马上就好。
  谢继宁几人站起来见礼,然后自我介绍,中年男子也介绍道:“我姓宋,在家中行六,这是我的嫡子,家里排行第七。”
  “宋老爷,宋公子。”谢继宁叫到,一通叙话之后坐下,谢继宁这才回答宋老爷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1)《百花园》
  (2)《论语》
  感谢在2022-03-02 15:53:35~2022-03-02 21:31: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大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大半、桔桔子、北宴 10瓶;


第155章 (第三更)
  “宋先生, 李唐和王世充的对战,结局早就注定的,正如太宗皇帝所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家在民间一向有好的名声。”
  “当日正是隋朝末年,战乱不休,各方起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民间百姓都盼望能够安定下来,王世充治下动荡不安,这样的对抗, 注定失败。”
  “秦琼和单雄信两个人阴差阳错, 各为其主,后面战败,单雄信被杀, 这其中错综复杂,从道义以及兄弟层面上来说, 秦琼对不住兄弟,但是从忠于君王, 忠于百姓的立场来说, 秦琼没有错。”
  宋先生点头, 却是笑笑不说话。
  谢继宁其实说了一通废话, 后世对这一段猜想很多, 谢继宁心里受到前世影响,所以看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样涉及到忠义层面上的, 好说,也不好说,索性谢继宁干脆不说,直接就来了一通废话。
  下面说书先生接着说起来下半场,几个小的都认真听起来了。
  宋先生则是一直和谢继宁还有应文聊天,聊起圣贤经典,聊起来民生百态。
  应文越聊越轻松,只感觉宋先生见识广博,对待事情的看法都是高瞻远瞩,都往大的层面上说。
  宋先生心中也惊讶,他深谙人心,自然知道自己问谢继宁的问题,谢继宁敷衍了自己,只是敷衍的比较高明,所以自己不曾生气。
  但是在后面的交谈中,在不涉及立场以及表达观点的时候,谢继宁展现了他的博学,天文地理,诗、经、子、集,竟然都有涉猎。
  谈论话题的时候,谢继宁还有应文都能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说起来。
  宋先生看向自家还在认真听说书的儿子,心里一阵阵的不足。
  宋先生聊了一阵的学问,又转问起来几人的家里情况。
  应文正想简单的回答一下,谢继宁说道:“我们是中省济州怀安县的人,我们都还尚在读书,我师父乃是青川先生刘方杰。”
  “你师父倒是有一个好徒弟。”
  “那是自然,我是我师父的关门弟子,自小出生农家,家里都没有饭吃,师父怜恤我,收我为徒,耐心教导。”
  “你是出生农家,家境贫寒,我看你们不太像。”宋先生明确的表示怀疑。
  毕竟谢继宁一行人一看就不是家境贫寒的样子,毕竟身上的穿戴,装饰都不是简单的。
  “说来就话长了,我出生的那些年啊,我们那里还有土匪,又遇到干旱,家家户户连种子都没有,我祖父带领家人,上山种地……”
  谢继宁详细的说了自家的发家情况,什么积肥法,在师父的支持下呈交给知县,什么稻田养鱼,什么发展养殖业,改进种植方法,筛选粮种,精耕细作,修水利等等这些。
  这些都是谢继宁说习惯了的,今天也只是加了一些关于自家还有师父刘方杰的情况,其他的都是有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内容,谢继宁曾经在游历的时候和不少的人都说过。
  但是他们有些懂,有更多的人是不懂的,但是宋先生很懂,谢继宁说的这些简单,但是确是普适的,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行得通,是可以作为国策来实行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