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完结+番外 (应何似)


  人数大幅度增加不说,很多都很年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十岁秀才谢继宁。
  本来刘应文,孙道明,孙程明这样的十多岁的也很年轻,但是在谢继宁的光芒下,竟然让人赶紧寻常了,永安帝默默的将谢继宁这个名字记下,接着往后看。
  结果发现后面大量的篇幅都是表扬谢继宁还有背后的谢家,谢家仁义,发现积肥法,稻田养鱼,都愿意教导众人,附近百姓纷纷因此获得利益,整个怀安县因为肥料以及稻田养鱼增加产量,这几年都丰收,粮食产量平均增加三层。
  带动附近的百姓养鸡养鸭,并且为大家养出来的鸡鸭鹅鱼兜底,不损害百姓的利益,整个怀安县的百姓都因为养殖获利。
  谢继宁才华出众,为人宽和,有刘家是大族,欺压谢氏一族,谢继宁成才之后,不曾仗势欺人,反而让两家心甘情愿握手言和,如今整个板桥一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整个怀安县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
  永安帝看着赵怀瑜真情实感的夸赞,心里生出怀疑,这谢继宁和赵怀瑜是什么关系,赵怀瑜用这样大量的篇幅来为其表功。
  “你们都看看吧!”永安帝将折子递给何善,何善捧着走下去,几个大臣都围着看起来了,一边看,一边惊叹。
  赵文轩在一旁站着,自家儿子这奏折,他已经看过好几次,此时去抢也没有意义,大家都知道赵怀瑜是他儿子,这东西他没有看过,大家都不相信。
  永安帝看着老神在在的赵文轩,开口道:“赵爱卿,你这儿子一鸣惊人啊!”
  “承蒙圣上恩德,他如今年纪尚小,轻,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朕好奇一点,这谢继宁到底是何人啊!”
  “回圣上,谢继宁乃是犬子治下的一位出众的读书人,少有才名,才思敏捷,为人宽厚,犬子颇为惜才,常常有夸赞之语。”
  赵文轩对自家儿子在自己表功的折子上写这么多的谢继宁不是没有意见,要是谢继宁成为他的徒弟,或者联姻成为赵家的女婿,为其表功,无可厚非。
  但是谢继宁什么都不是,赵怀瑜为其表功,简直就是将自己的功劳分一半,此时还要面对皇上的怀疑,还不好解释,谢继宁身份敏感,是刘方杰的徒弟。
  只见那何直就站出来说话了:“会万岁的话,这谢继宁微臣认识,的确颇有才华,三年之前承蒙万岁恩典,微臣到中省督学,主持了院试,那谢继宁就是那一届的案首。”
  “噢,那谢继宁其才华真如赵知县所说吗?”
  “回万岁的话,是的,谢继宁的确有才,因为其乃是十三年前辞官回乡的刘方杰的关门弟子。”
  “微臣还发现其师徒在怀安县借教书之名,收买人心,刘方杰办观一书院,网罗整个济州人才到书院读书,那谢继宁在自家新修图书楼,让那读书人免费借阅,怀安县的读书人被其蛊惑,无不信服。”
  顾启元心道,来了,果然如同自家师父所意料的一样,自家师弟冒头,就会有人攻击,只是没有想到是何直,毕竟他算是谢继宁院试座师。
  说到刘方杰,永安帝做直了身体,当年,他和兄弟艰难斗争上位,成为太子,上位之后就在先帝的支持下对朝中势力进行清算,刘方杰的师父宋翎采乃是当时朝中的一大势力,朝堂内外都有他的人,清算之下,人人都难以幸免。
  唯独刘方杰,查了快一年,软禁半年,都没有查出罪名,不曾贪赃枉法,就是其师父的党同伐异,刘方杰也没有参与,唯一牵扯,是刘方杰和其师门的人关系亲密,但是这亲密都是不涉及政事。
  查不到罪证,加上刘方杰治理地方有功劳,并且交友广阔,不少中立的人都为其说话,永安帝选择放过他,并且开恩允许他官加一级致仕回乡。
  何直知道,永安帝对于宋翎采一党颇为忌讳,此时故意将刘方杰谢继宁的行为说出来,如此,不怕永安帝的心里不留下疙瘩。
  顾启元正打算出列说话,只见曾朝杰出列说道:“何大人此言差矣,万岁爷,微臣起复之前就是在观一书院治学,观一书院教学认真,不曾涉及政事,而且都是众位夫子收取束脩,用来维持生活,众多夫子教导众多学生,何曾收买人心。”
  “至于谢继宁,他是刘山长的弟子,出生农家,世世代代务农为生,谢家人更是在种田之中找到了增产的积肥法,还有稻田养鱼,这些赵知县三年之前为谢家上折子,将这事情告诉大家,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因此获利,不曾有半点藏私。”
  “如此品性的人,何大人为何出言诬陷。”
  何直看向自己一党的吏部尚书林庭方,只见其还在看折子,故意不参与几人的话语,冷静一下接着说道:“曾大人在那观一书院数年,自然向着刘方杰师徒说话。”
  顾启元刚想站出去的脚步收回来了,毕竟自己身份特殊,不到紧要关头,说什么都不合适。
  赵文轩这个吏部侍郎一向和林庭方这个吏部尚书不对付,加上今天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家儿子表功,怎么能让几人因为讨伐刘方杰师徒,忽视自家儿子的功劳。
  “万岁爷,这谢继宁颇有才华,这是何大人都承认的事情,犬子只是爱惜人才,而且谢家的行为的确为怀安县百姓带来福利,不仅仅是怀安县,其稻田养鱼,积肥法,都在济州流传开了,济州的产量都有增加。”
  “赵怀瑜这折子内阁讨论一二,之后再说,今日先退朝吧!”永安帝见几人各执一词,决定将此事放下,自己先去查询一二再说。
  “恭送万岁爷。”
  无责任小番外
  谢如方娶李麦穗是早就定好了的事,李杏花是李麦穗的堂姑姑,谢如方是李杏花的大儿子,这样的情况下,李麦穗嫁给谢如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谢家穷,李守田夫妇本来不想将女儿嫁过来,但是架不住李麦穗自己愿意,谢如方经常跟着自家娘亲走亲戚,往李家去,两个人打小就认识。
  谢如方高高大大,山上摘到的野果子经常给李麦穗送来,那时才十四十五的李麦穗自然动心,所以尽管李守田夫妻不同意,她还是嫁了。
  谢家的日子很苦,虽然李家的日子也不好,但是谢家更苦,李麦穗白天黑夜的干活,还是吃不饱,下面的两个弟弟又要接着娶媳妇,家里的花费越来越大。
  日子就像是苦水里面泡着的一样,太难熬了,多年的以后,李麦穗感叹,要是再过当年的日子,自己是熬不下去的。
  但是现在的李麦穗是麻木的,她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累,每天早起打猪草,喂家里唯一的一条猪,这是家里宝贵的财产。
  喂猪之后要上山挖地,砍柴,种豆,种玉米,下田插秧,才十五岁就像二十五一样。
  这样的日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好像是从长子谢继宁出生。
  怀孩子的时候,李麦穗很害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给她瘦小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好不容易挣扎生出来了,孩子还每天都哭。
  李麦穗没办法,将人抱在身边,细心的哄,因为是谢家的长孙,谢老三还有李杏花都比较重视,所以李麦穗沾了孩子的光,短暂的休息了一段时间,慢慢的,两三个月的时候,孩子一下子变得很乖巧。
  饿了就哼哼两声,拉了哼哼三声,身体也好,不爱生病,顺利的养下来,一岁的时候,就带上山,到了地里面,放在地上,乖乖巧巧的,一点都不闹。
  才两岁,谢继宁就会在李麦穗作饭的时候给他添火,烧柴,小嘴叭叭的说话,对锅里的菜很好奇,什么都想试试,李麦穗疼爱孩子,也愿意试试,没想到,竟然做菜越来越好吃。
  谢继宁三岁的时候,谢如方在外面和人吵架,回来之后,和李麦穗拌嘴了几句,就要打李麦穗,被谢继宁看到了,谢继宁先是站在前面挡,但是他人那么小,能挡住什么。
  李麦穗还是被打了,谢继宁大声哭闹,但是发现自家爷爷奶奶都过来看,索性将家里的东西直接砸了,说道:“爹,你要是以后再打我娘,我就将家里的东西砸干净。”
  家里穷,什么东西都宝贵,一家人都吓得赶紧过来,谢继宁当着众人的面,再次强调,以后家里再打架,我就将家里的东西砸干净。
  谢如方气得想打谢继宁,李麦穗赶紧把人抱在怀里,藏在身下,谢继宁看着被爷爷奶奶拉住的谢如方,心里很难过。
  谢如方要打李麦穗,家里没有一个人阻止,但是自己砸东西,人就都起来了,这是怎样一个封建贫穷的社会。
  因为谢继宁的举动,李麦穗再也没有挨打,因为谢家承受不了再被砸一次,谢家的其他人也不敢打架,因为谢继宁随时准备砸东西。
  崽卖爷田不心疼,谢继宁年纪又小,砸了就砸了,也不能怎么样。
  谢继宁知道自己和谢家和谢家湾和这一世界都格格不入,他想回去,想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那里女孩子可以读书,家暴是违法的,是被谴责的,而不是这个时代,人人都麻木,好像是没有多余的感情一样,挣扎的活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