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完结+番外 (应何似)


  李麦穗在一旁喝茶,听静安这话,心里知道,这张氏是不会回来的了,面上不动声色,默默不说话,微微抬头,就见自己儿子看着自己,李麦穗心里一紧又是一松,原来自家儿子知道,却没有反对,自己没有做错。
  谢继宁详细的培训了‘手下’,直接将要问的做成表格,要问什么,要问谁,每个人复制那部分,都安排好,小的都去采访,谢继宁带着应文整理归纳。
  谢家来这里才几代人,一些事情数都数得出来,谢继宁几人的在问询大家之前的事情,都很简单,直接将几个族老请到谢象贤家,大家回忆,讨论。
  谢家的大事记都是从谢继宁之后,之前的日子一眼看完,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记录的。
  自从谢继宁开始县试之后,谢家的好事情一件一件的来,上交积肥法,免除徭役;讲理压过刘家,稻田养鱼,松花蛋成为贡品,修建码头,修书院,建公园,修图书楼,香菇,现在发财,都是和谢继宁有关系。
  应文感慨道:“小师叔,我这一页竟然都是你,这些大事都和你有关,还有艺文,师叔,你之前还写过祭文啊。”
  谢象贤笑着说道:“那时候,宁哥儿还小,祭文就写得很好了,族里祭祖,就是宁哥儿写的祭文,我故意留了一份。
  谢象顺也感慨:“这三四年,族里变化太快,我一段时间没有出门,出去就发现路都不一样,家家户户都新修了房子。”
  谢象贤接话:“谢家的大事都是和宁哥儿有关,谢家的兴盛从谢继宁起。”
  谢继宁心里莫名骄傲,族谱上面一笔一笔记载的都是自己,多年之后,有人打开族谱,就会发现,曾经的谢家有一个叫做谢继宁的人做了很多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1)关于修族谱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网络,感谢在2022-02-07 22:07:53~2022-02-08 18:04: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渡鸟、棉花糖咖啡、苹果、萌萌、32734592、北斗七瑞 1瓶;


第122章 (第一更)
  时间在大家的忙碌中过去, 刘方杰和静安在谢家还有凤凰山刘家庄子上来来回,应文三兄妹倒是基本在谢家湾,对此, 最气的是李家人。
  应文已经错过,李家就将主意打到谢继宁还有应武的身上,没想到,刘家常驻谢家湾,林氏每次去刘家拜访静安静安都不在。
  只能回家和李德高商量, 是不是等秋季开学之后将自家侄女孙女往板桥的稻香书院送,去积攒人脉,不然的话这没有机会和静安培养感情。
  “你不是说之前静安告诉你之后观一书院的那些女眷会下去稻香书院教书,如果是真的, 那咱们家的都叫去, 一边学点东西,一边积攒人脉,静安毕竟是官家夫人, 随便教点东西,就够用了, 读书人家教的东西,是咱们这些人家花钱都教不出来的。”
  “那稻香书院毕竟是在乡下地方, 周围到处都是泥腿子, 不够清雅, 咱们家的金贵的小姐去那样的地方, 真的行吗?”
  “说起来, 你没有去过板桥,我之前去了一次,还真不差, 不然妹夫还有妹妹见天的住在下面,都乐不思蜀了。”
  “那我倒要找机会去看看了。”
  李家在谈论这点,其他家也在谈论这点,静安是怀安县女眷的头子,她这一年多的行为早就有人关注,早就议论纷纷了,之后静安又说动观一书院的人,这样的消息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静安在谢家湾弄了一个女书院,教人读书。
  有些人家在观望,有些人家已经行动起来了,尤其是商人,一方面是为了积攒人脉,捧刘家的场,另外也是看好板桥的发展,毕竟板桥经济扩展很快。
  在大家的期盼中,谢如方们终于回来,谢老三激动的拉着谢如方:“老大,你们去那里了,这么长时间,都七过多月了,我和你娘担惊受怕的。”
  李麦穗直接哭了出来,谢如方一群人这次这么多人出门,一开始还有信回来,后面就没有消息了大家都担心极了。
  谢如方一边安抚哭了的李麦穗,一边爽朗的大声说道:“我们这次沿着运河去了好多地方,羽绒服都只给人家看看,好多人就都说要,我们家的羽绒服作坊要扩大规模了,我想将宁哥儿府城的庄子用起来。”
  “还有其他东西,都生意好得很,本来想去看看人家说的海,后面怕家里担心,就没有去,我们带回来了不少的船,比之前的船还好,等明年,我们这里可以组一个大船队。”
  船队直接将码头堵了,还是将东西搬下来之后船开走,下一只船接上,东西将仓库都堆满了,整个板桥都动起起来,熙熙攘攘的,让这个码头燥热起来。
  这次出门,不只是谢家人多,其他的家的人也有很多,见大家迟迟不回来,都已经来谢家打听消息好几次了。
  谢如方笑着说道:“宁哥儿我给你带来了不少的书,南边上的书可真多,家家户户都有钱,就是斗米升民都能说几句三字经,人家的书局,占几个铺子,书价格还便宜。”
  话语中透露出了对南边的浓浓的向往,谢如方已经去过京城,京城是理所当然的繁华,但是南边又是不一样的热闹,要不是他管得严格,很多人都流连忘返,舍不得回来了。
  “还有丝绸,布匹,首饰,这些东西都很便宜,我们打南边卖掉羽绒服还有货品,在南边上买进其他的东西,又换地方卖出去,又去买,这才回来晚了。”
  一家人环绕着谢如方两兄弟,谢三婶直接情绪外露,拉着三叔的手都不放开,谢继宁正听着谢如方说路上发生的事情,忽然看到下货的下人抱着几盆植物走过,有花有树,但是吸引谢继宁主意的是一株结了红色果实的东西,那是谢继宁梦中才出现的东西,辣椒。
  可能由于长期放在船上的原因,苗已经有一点枯萎了,谢继宁伸手接过这一盆辣椒,激动得想要跳起来,辣椒,这曾经是他的最爱,到这里之后,吃烧烤都是用的茱萸还有花椒,辣椒是什么味道,谢继宁都已经忘记了。
  谢如方看谢继宁这么喜欢这个东西,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栽种的盆子有点重,青木想要替他抱都舍不得放手,笑着说道:“你让青木给你抱,这东西重得很,你之前让人给你找东西,那些商人没有找到你喜欢的,这次我们故意问询了,这是我拿羽绒服和人换的,还换得了不少的花,他家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种在花园子里面的。”
  “这东西就是颜色喜庆,红红火火的,所以人家种来看,味道也不像花这样香,你看这个,还不如看旁边的那几盆花,都开花了,我特意带回来,到时候送几盆给你师父去。”
  谢如方的絮絮叨叨谢继宁已经听不进去了,只知道傻笑,这样的东西放在不懂的人的面前就是明珠蒙尘,拿来看,真的的糟蹋了。
  “爹,这东西有多少。”
  “这东西有两盆,基本上带回来的花草都是两盆。”谢如方回道,接着又好奇的问:“宁哥儿,这东西是什么,你这么宝贵。”
  “这东西是宝物,比香菇还宝贝。”
  一旁的谢老三听谢继宁这话,都不敢相信:“宁哥儿,这东西能比香菇还好,今年族里的香菇挣了不少的钱。老大,虽然你们出门有也挣钱了,但是指不定还真的没有在家的人挣的便宜。”
  一说起香菇挣钱,谢老三笑得合不拢嘴,谢继宁则是回答道:“当然,这个东西可以推广普及,当然能挣钱,咱们这里的气候也合适种这个。”
  “这东西怎么种,怎么吃啊!”
  谢继宁深情的看着两盆辣椒:“才两盆,太少了,等明年就多了,等这两盆的种子干了,到时候育苗。”
  谢继宁遗憾,还是太少了,才十几颗辣椒,只能等干了之后将辣椒梓取了,才能简单的尝一下味道,想到这些,谢继宁高兴的情绪都消失一半。
  “等明年,到时候我们多买一些回来。”
  “爹,之后咱们家就少出门找路子了,就让人家自己来拉,我们家的这东西生产都生产不出来,不愁卖。”
  谢如方这次出门,去了那么久,谢继宁一直担心,便想着自家做生产就行,经销的交给别人,反正现在是供不应求的。
  谢如方笑着说道:“咱们家里有你爷爷奶奶还有你娘他们管着,够用了,我不出门,你想要的这东西谁给你买,来往的商人都不尽心。”
  谢如方随口回答道,其实是他在外面跑了一两年,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就想到处闯荡,一是挣钱二是为了见世面。
  谢继宁也知道自家老爹的敷衍,谢如方如今才是而立之年,正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怎么可能一下子放弃。
  回到家里,谢继宁将辣椒交给谢老三照顾,谢老三知道这东西宝贵,反复问谢继宁应该怎么照顾,谢继宁一一讲解,这个对谢继宁来说是很熟的事情了,前世跟着自家老妈种过几次。
  谢如方才简单的休息两天,正打算将给刘家送点带回来的礼物,还没有去刘家,刘方杰已经先来谢家了,刘家打算去府城邹家给应文下小定,请谢家人作为亲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