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恒眼巴巴地看着他,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梁烨没好气地拍了一把他的脑袋,“走,去吃饭。”
“是。”充恒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但满桌子好菜,梁烨没动两口,只看着他吃,充恒知道闻太傅死了主子伤心,毕竟闻太傅虽然啰嗦,却也是从小教主子学问——尽管主子忘性太大,也没学进脑子里多少。
十七八岁正是胃口大的时候,他一边替主子忧愁着,一边风卷残云吃掉了桌子上的大部分饭菜,心想若是王滇在,肯定有办法。
等充恒喝完最后一口汤抬头,发现梁烨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充恒瞥见他颈间露出来了缕黑线,瞧着像是里衣料子上的丝线拧的,又忍不住疑惑地多看了一眼,就见藏在中衣里的枚铜钱。
一抓一大把的铜钱有什么可宝贝的。
充恒虽然纳闷,但他主子奇奇怪怪的爱好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很不讲究地学着梁烨的姿势趴在了桌子小憩。
只要一点动静主子就会醒,好不容易睡着了还是不要——一道尖锐的信号声在宫外众多烟花爆竹声中格外尖锐响亮。
梁烨猛地直起了身子,充恒抓起剑破窗而出,“主子我去接消息!”
哨声信号响,边防必有大乱。
梁烨想起闻宗临终前的嘱托,心下一沉。
——
南赵兖州,庆沧县。
桌子上的瓜果糕点摆得整整齐齐,街上传来了舞狮热闹聒噪的叫好声,王滇正提笔写着信,门忽然被敲响。
“进。”
长利进来同他讲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公子,北梁一个月前接东辰使者,使者带了一千金‘年礼’接走了玥俪公主,北梁婉拒了东辰联合攻打楼烦的提议,东辰皇帝申尧知道后大怒;半月前梁帝取消了年终礼宴直接放了十五日年假;原定皇后人选谈九小姐外出失踪,封后大典不了了之;北梁太傅闻宗于昨夜子时病逝。”
“闻太傅去世了?”王滇笔锋一顿,抬头看向长利。
“是,据说是前几日跌了一跤。”长利道:“临终前梁帝曾同他长谈,但具体内容无人得知。”
“昨日子时?”王滇放下了笔。
二十九梁烨走的,除夕晚上便到了大都,就算他会轻功也不可能这么快——王滇皱了皱眉,觉得离谱,但又忍不住怀疑是有人假扮梁烨。
“公子?”长利见他走神,忍不住喊了他一声。
“劳烦你跑一趟,去南赵皇宫递封拜帖。”王滇将写好的拜帖折好,递给他。
长利双手接过,“是,属下去去便回。”
王滇神色逐渐凝重下来,梁烨走得太过匆忙,想来就是因为闻宗去世,闻宗身体向来康健,王滇以为他少说得活个百十来岁,却不想走得如此突然。
闻宗历经三朝而不衰,他这一死,背后庞大的利益根系复杂盘桓,朝堂必然震荡,又是在楼烦和东辰开战的节骨眼上……梁烨在朝中处境怕是更举步维艰。
不等他再想,长盈便带着楚庚匆匆赶来,王滇上前迎接,却见楚庚脚步急促,上来便攥住了王滇的胳膊,面色焦急道:“仲清,大事不好,楼烦怕是要与东辰讲和。”
王滇脸色一变,抓住他便大步往外走,“长盈,套马车!”
“仲清,仲清!咱们这是要去何处?”楚庚被他拖着快步往前走。
“去见赵帝。”王滇将他推上了马车,“你且说你为何如此推断。”
“我先是在江南买马时听闻马贩抱怨马价粮草贵,又有人说东辰那边便宜许多,市面上忽然多了许多上等良驹,是从官营处私流出来的,东辰地界草场罕见,马匹都是自南赵楼烦大梁而来,如今南赵马价贵,大梁更不用提,那必然只能是楼烦处得来,楼烦靠着马匹赚钱,若还要打仗自然不可能再给东辰……”楚庚快速道:“而且我虽长盈侠士来时,闻听东辰使者即将抵达南赵京城——哎!仲清!”
王滇一把将他从马车里拽了出来,“会骑马吗?”
“会、略会一些。”楚庚道:“我在国子监学过。”
“那就好。”王滇直接换了三匹快马,“楚意远,你自诩空有抱负不逢时,现在时机来了。”
楚庚翻身上马,道:“仲清也觉得楼烦和东辰可能会联兵攻梁?”
“不是可能,是一定。”王滇攥紧了缰绳,“你若能随我说服赵帝出兵助梁,来日大梁朝堂必有你一席之地!”
楚庚朗声道:“就凭仲清你今日信我,楚庚万死不辞!”
“驾!”
第116章 风雨
东辰第十六郡, 西北。
白衣银甲的少年将军骑在马上,红缨长枪上的血还未滴落,他猛地拧头看向前来颁旨的太监, 锋利的眉眼尽是煞气, “讲和?凭什么讲和?”
来颁旨的太监被他瞪得双腿打软, 毕竟杀神将军的名号不是凭空取的,他强装镇定道:“虞将军, 是、是陛下的旨意。”
他打开圣旨要宣, 虞破虏丝毫没有跪地听旨的意思,他攥紧了手中长枪,却被旁边一名副官一把扣住了枪身,低声劝道:“将军, 不可。”
“再有五日, 便可直取王庭!”虞破虏冷声道:“难道朝中那群庸货都忘了当年怎么被那群鞑子压着打了?再让他们逼到皇都宫门割地和亲!?”
“将军哎……”宣旨的太监急得愁眉苦脸,手中的圣旨顿时成了烫手山芋。
“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副官在旁边苦口婆心地劝道。
红缨长枪被用力一掷,深深地插进了冰冷的土地里, 裂开的缝隙蔓延到了太监脚下, 仿佛无声的威胁。
虞破虏黑着脸翻身下马, 披风一甩单膝抱拳跪地,冷喝道:“末将虞破虏接旨。”
太监满头大汗, 哆嗦着手打开了圣旨。
——
“话虽如此, 东辰可是有名将虞破虏和寇无垢。”林渊坐在副位微微笑道:“北梁除了焦文柏老将军可堪一战, 还有何将可出?”
“焦将军老矣, 苦守云水已是艰难, 梁帝恐怕也不忍其舟车劳顿往北疆之地。”他的同僚温流芳就没他这么温和了, 上来就直戳心窝子。
王滇来的时机不巧, 赵岐手底下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出名,一个比一个难缠,两个伶牙俐齿的才子一唱一和,战斗力简直逆天。
“二位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梁从来就不缺将帅之才,若真要论起来,咱们一南一北不遑多让。”楚庚丝毫没有怯场的意思,机智地将话题扯了回来,“任他虞破虏和寇无垢再厉害,东辰皇帝向来重文轻武,且不说真派双将,单观楼烦和东辰一战,虞破虏处处受自家皇帝掣肘,原本痛快漂亮的仗打得多让人憋屈诸位有目共睹,东辰和楼烦联合,由敌化友,必生嫌隙。”
虞破虏后边的皇帝老子不给信任,又是和死对头联合出兵,任他战神附体,也难打。
“若真按这位小楚大人所言,那你们大梁自己打便可,何必非要拉上我们赵国?”温流芳生了双细长的狐狸眼,未语三分笑,然而说出来的话却是顶不留情面。
楚庚面带愠色,王滇不急不慢地端起茶来抿了一口,接过了话茬。
“温大人,现在的形势是楼烦东辰联手,矛头最终对准谁尚不好说。”王滇微微笑道:“战场上局势变幻莫测,今天是敌人,明天说不定就是朋友,就像楼烦和东辰,您说对不对?”
如果南赵不出兵相助,北梁就敢联合楼烦和东辰一块攻赵,两国攻梁是攻,三国揍赵也是揍,谁都别想落着好,南赵敢冷眼旁观,北梁就敢拉你下水。
温流芳和林渊一听此话果然脸色有些难看。
王滇说得这话属实不算客气,锋芒毕露,但毕竟是在别人家的主场上,势必要谦逊一些,他又淡然一笑,“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们毕竟是来谈合作的,梁帝非无情,赵国陛下也非短视,不管梁还是赵,被东辰盯上那便是唇亡齿寒,长远来看只有合力反抗才是正途,陛下,您说是也不是?”
赵岐虽然同他私交甚笃,但这毕竟是要动干戈的大事,笑道:“兵者乃国之大事,王大人,您确定您的想法就是梁帝的想法?”
这是在质疑王滇以何身份在谈。
“我同我们陛下虽私下有些龃龉,但那只算家事。”王滇一句家事轻飘飘打消了赵岐的质问,也不恼他怀疑自己,只心平气和道:“陛下你也说了,兵者国之大事,我此行前来,一分为梁帝,九分为梁国,梁国既生我养我,焉能以一己私利而误国之大计。”
谈判说话对着不同的人就得找不同的要点,赵岐重义重情,他与赵岐谈合作在先,现在的确得交代清楚为何突然又开始帮梁烨。
果不其然,上升到了家国情怀上面,赵岐神色便稍缓。
王滇继续给他安定心丸,“何况我同您之前的约定乃是私事,我向来公私分明,已经约定好的事情绝不会中途反悔,做生意讲究得便是信字。”
而且顺势将之前的生意当成了筹码加到了谈判的天平上。
“朕自然不会看走眼。”赵岐笑了笑。
两个领头的确定了整个会议的谈话方向,下面的人自然就得按着主题来,只是楚庚一来年轻,二来未真正在官场上浸淫,三来对手是四公子里出了名嘴毒的两个,刚开始王滇帮着还能平分秋色,但换他自己来那便颇有些吃力了,简直就是被对面两个毒舌压着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