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别院时,本王就把玻璃方子给了暗卫,玻璃房的图纸就是你画的那张。”
南云铮实则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果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正站在玻璃房中,才感受到其奇特之处。
就像他手边这片地种的红薯,实际上是五月份初就得种下,如今迟了数月,却也在玻璃房中长得精神。
“可惜玻璃易碎,水泥道路建成之前,只能在临城用上了。”
“王爷打算在临城卖玻璃吗?”温白疏问。
南云铮摇了摇头,眸中闪过一道暗芒,道:“本王打算出资在临城建几个学堂。”
临城没有知府,从前大小事都由廖将军和军师负责,如今南云铮来了,廖元飞索性将临城所有事务都交给了南云铮,自此之后他只负责镇北军。
这正合南云铮心意,临城事务全权由他负责,许多事推行起来也较方便。
“建学堂?”温白疏摸了摸下巴,“说起来,来之前没想到临城这么糟糕,整个城池竟然只有一个学堂。”
“新的学堂就用水泥和玻璃建。”
这也是南云铮的另一个目的所在,玻璃代替窗纸,可学堂明亮,又可以让临城的百姓知道水泥和玻璃的好处。
而这两者又造价低廉,百姓也用的起。
温白疏睁大了眼:“水泥够用吗?”
说起这个,南云铮微微一笑:“多亏了廖将军。”
廖元飞见识过水泥的硬度,拿到水泥配方简直兴奋过了头,要不是廖江行拦着他爹,恐怕制作出来的水泥好一阵用不完。
“如今锻造局建成,水泥产出只会越来越多,因此,本王与廖将军商议了一下,决定先建几个学堂。”南云铮道。
两人边走边说,恰好碰上来找他们的暗卫。
“王爷王君,午膳已经备好。”
南云铮:“先回去吧。”
温白疏点头。
待用饭时,南云铮看着不知为何有些出神的温白疏,抬眸道:“温白疏?”
温白疏恍然回神,才发现自己碗已经空了还在不停扒饭,脸色一红。
南云铮眸底闪过一抹无奈,抬手敲了下他的额头,又轻轻抚过被敲的地方,声音低沉而柔和:“想什么如此出神?”
额头被南云铮指腹擦过,有些痒痒的,温白疏忍住挠两下的冲动,说:“我在想新学堂的事。”
“王爷,学堂建成之后,教书先生可还够吗?”
不知道温白疏为何问起这个,南云铮如实道:“临城确实找不出几个教书先生,本王已经给京城传了信,有几位大人会前来临城,他们的家眷中可以挑出几个教书先生来。”
这几位大人就是南云铮中毒之后被皇帝借口撤职闲居在家的那几位,当初听从南云铮之言,暂时待在府中,如今临城百废待兴,南云铮就让人将他们接到临城。
正好朝中都在关注石城一事,几乎没几个人注意到这几位被撸了官职的大臣府中悄悄地空了。
待魏非朝察觉此事时,他们也要已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
温白疏抿了下唇,试探问:“王爷你觉得我去当个教书先生怎么样?”
南云铮终于明白温白疏的意思,他揉了揉温白疏的发顶,道:“以你的学识,自然当得了一个教书先生。”
之后一段时间,他会忙碌许多,还担忧温白疏独自在府中会觉得无趣,若是温白疏去做了教书先生,想想也是不错。
“只是,你为何会想到此事?”南云铮问。
温白疏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道:“王爷在为临城的繁盛将来而努力,我……我身为摄政王君,怎么能冷眼旁观,思来想去,也只有当个教书先生了。”
他话刚说完,南云铮就忍不住将人揽住,眸中柔和,道:“你怎么会是冷眼旁观,那些种子,那几本册子……”
他细数着温白疏做的一件件事,最后道:“这天下间,还有谁会像你这般倾尽所有来帮本王……”
南云铮微微转过温白疏的脸,与之对视,认真道:“你只需做你想做之事即可。”
闻言,温白疏嘴角微微上扬,不过……
“不仅仅是为了帮王爷,我也确实想做这个教书先生。”
前些日子他与王爷路过一户百姓时,飞快的一瞥看到一个男童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那一幕一直让他记忆深刻。
温白疏眼神逐渐坚定:“既然他们称我一声王君,我也该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南云铮眸光微动,将人箍得更紧了些。
良久,南云铮想起什么,微微抬眸问:“我记得,温丞相说你考过秀才功名,还是那次的案首,后来却没再继续考下去……”
温白疏点头:“我本来是要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但后来一查《大魏律例》,当官太多限制了,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就放弃了。”
南云铮不禁嘴角微勾,这也确实符合温白疏的行事风格。
学堂还未建成,温白疏这个教书先生也不急于派上用场。
动工那日,南云铮让人贴了告示,城中要修建几个新学堂,前三年可免束脩,另外,招募泥瓦匠,一日五十钱,管两顿饭。
百姓们围在告示前议论纷纷,有识字的人高声念出来后,议论声更是此起彼伏。
“一天给五十钱,还管两顿饭,是真的假的?!”
“官府贴的告示,那还有假!”
也有的交谈起学堂一事。
“官府要建学堂,还不用交束脩,婶子你家俩孙子不正好到了上学堂的年岁?”
“哎,他俩还要去地里帮活,哪有时间去学堂啊。”
“再说这学堂连建都还没建起来,我看呐,不可信……”
……
如此种种,临城百姓反应不一。
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但第二日在城东,新学堂竟当真开始动工了!
眼看着昨日去报名的人一天两顿饭,饭菜中竟然还有肉,晚上还拿回了五十钱回来,其他人眼馋疯了,冲到报名那里。
“大人,还缺人吗?我从前给大户人家建过花园……”
记录官一边提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缺人,就算建学堂的招够了,还有修缮城墙的,就在那边儿。”
说着指了指几步远另一个记录官,“翻修缮城墙的活简单,糊水泥看一会就会了,也是一天两顿饭,但工钱只有四十钱。”
听到这话,一旁几个不会建房跟来好热闹的急忙问:“水泥又是什么?什么都不会也能学?”
记录官开始记录,指了指旁边:“你们问他去,他负责招修缮城墙的。”
被他指着的记录官,看着桌前围着的七嘴八舌的百姓,笑眯眯缓缓道:“都别急,一个一个来,水泥是咱们摄政王和王君弄出来的东西,能建房能修路,用到城墙上,能让城墙坚硬如铁……”
原本南云铮意欲暗中悄悄使用水泥,但思忖之后,忽然想到,在他的安排下,魏非朝将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精力关注到临城,即使听闻了水泥一事,也鞭长莫及。
索性放开了手脚去做,况且,有了百姓的帮忙,进度会快上许多,而亲身参与其中,城中百姓也就更能体会到水泥与玻璃的神奇之处。
一时之间,原本沉寂的临城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了起来。
以至于南义安等人带着铁矿回来时,站在城门不远处,看着眼前那个灰色肃冷浑然一体的城门,满目震惊。
“这是……临城???”
第53章 系统无语
无怪乎南义安如此惊讶,他仅仅离开了不到一个月,临城看起来就已然变了个模样。
不止是他,他身后的其他南家人也是双眼瞪大,甚至暗卫见此一幕也有些震惊。
也是因着南云铮先让人从城门出翻修,若是他们往附近绕上一段,就能看见干得热火朝天的临城百姓。
虽然不知临城为何变了个模样,但这里确实是临城没错,南义安感叹一声,正欲带人进城。
这时,一个王府侍卫策马过来。
“南先生,王爷让您把东西直接送到兵营附近的锻造局,不必送入城内。”
南义安一行跟随侍卫朝兵营的方向去,不远处几辆马车正朝着城门过去,擦肩而过的一瞬间,驾车的人目光如炬,在南义安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
摄政王府内,南云铮与温白疏正在书房讨论学堂的规划,这时,阿六与侍卫一同过来。
侍卫:“王爷王君,王府门外有一群人,说是来找王君。”
阿六补充道:“是阿三等人。”
南云铮顿了下,与温白疏相视一眼,随后道:“带他们过来。”
片刻后,侍卫领着浩浩荡荡十几个人过来,温白疏双眼睁大,惊讶道:“这么多人?”
上次在昭城,算上阿三在内,温白疏也只见到了七八个,没想到还有没见过的。
阿三:“见过小主人。”
其他人:“见过小主人。”
南云铮听着温白疏同他们交谈,忽地皱了下眉,抬眸扫了一眼,随后若无其事地拉过温白疏的手,开始写字。
手被抓住,下一瞬微痒的感觉传来,温白疏指尖颤了颤,面上不动声色,一边继续同阿三等人交谈,一边仔细分辨南云铮在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