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神剧岂可修 (百漱流央)


  最后,他表示,若在齐国发现,本君肯定会火眼金睛,帮忙辨认商节杖真伪。
  是故——
  远在灵道城,宁襄见到跋涉千山万水回来的聂惊风和明千径,大吃一惊,“千径?”他不禁伸手去扶,对方却猛地退开,不停晃着脑袋。
  正心头一堵间,真正堵心的消息急传入内:
  “殿下,召都商节杖失窃——”
  “殿下,城外学宫子弟被他国学子发现私藏商节杖——”
  估摸着宁襄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来给他搞事,谢涵优哉游哉地施行着迁民令。
  首先八城同发敕命,随即分三批进行,应小怜将所有住房按地广和间数分了三等,第一批就是一等房住户和一等房住户的互换,派士兵通知一等房住户有哪些,表明主动搬迁能免一年赋税并获先祖牌位。随即给了三天时间收拾行礼,第三天清晨城门集合。
  按规划的,考虑路途远近原因,温留城与青灵城,极泉城与大迎城,少海城与偏历城,通里城与下廉城互迁。
  出乎意料的,竟是燕人要更配合一些。
  韩斯散落在人群中观察,见状询问,得到的答案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他们作为燕国百姓,本来就做好了被齐国蹂/躏的准备;有的是因为迁进去了就不再是边邑城民,生活能安定很多;反倒是没什么人把奖赏看在眼里。
  他立刻要求,就在城门口,当着众人的面,拿出账本和牌位,一个一个地登记,一个一个地分发牌位。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原本神情木然的燕人,顿时露出被天上馅饼砸到的惊喜来,还有些不敢置信,“真、真的吗?”
  韩斯将对方祖先牌位亲手交到对方手里,大喊了对方名字,然后道:“免今年一年赋税,谁要来上门收,我叫韩斯,住温留府朝南第四个门,你敲门来找我就是。”
  城内其它瞧着的人,有些蠢蠢欲动,但到底还是自家家里住着更让人安心。韩斯紧接着就大喊不按时间晚迁的百姓惩罚“发一年赋税一年徭役”,剩下的一等住户者都慌乱了起来,速度快的立刻包袱款款冲出来,速度慢些的没赶上队伍,捶胸顿足。
  燕人都好说,反而是齐人这边有些反抗闹事的。
  几个闹事的才正常,谢涵这边早做好准备,刺头儿收押,剩下被煽动地立刻上去晓以大义外加奖励攻击。
  第一批迁民在一月下旬结束,齐人要稍多些,多出来的那部分每户住入二等房再补了一贯钱。
  有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就要顺从得多。最后燕人多出一万余,往归来城迁去——归来城历经两次大战,人口很有些凋敝。
  等到二月份四城百姓迁得差不多时,谢涵这才慢悠悠给朝廷写奏报:边境为他民,与邻城多通婚 ,亲戚时往来,间或夹密保。
  随后他举了一个例子,这并不是他无中生有,而是确实被沈澜之抓到的一个在极泉城内的燕国细作,通过去走亲戚送出去这边的城池兵力。
  “边境之城,为国之护盾,与内城不相同,护盾若有了裂缝,敌人便可长驱直入……”
  霍无恤给谢涵磨着墨,瞧了几眼笑起来,“我一直觉得君侯的嘴和笔怕是上神开过光的。”只见人将边境之城稳固的重要性一再渲染,让燕人待在那儿直似令敌军盘踞家门一般可怕。
  谢涵吹吹墨迹,哼笑道:“本君说的是事实,燕齐有战,不说指望他们给咱们烧热油筑城墙,恐怕还要防着去开城门 。”
  写完迁民令的因由,他想了想,又开始写第二封信,开始说燕民刚过来,他建议暂缓三年赋税,原因第一是笼络民心,第二是两边打仗都死了不少男丁没劳力,第三说好的温留赈灾粮拖了一年也没给他。
  然后他特意强调,前一封急送,后一封缓送。
  原因么,前一封他觉得十有八、九能通过,最多会发诏令斥责他越俎代庖一番;至于第二封,多半不会通过,恐怕还会引起震怒,免得带累了他的“迁民令”被迁怒。
  霍无恤有些奇怪,“多了四城,本来朝廷就高兴着多了入项,这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自然不会同意。为什么明知不会同意,君侯还要这么做?”
  “虽然有罚翻倍赋税的,可也抵不上奖励免一年赋税的住户,韩斯那声大喊还不够,还让边城照着他做,可把所有人喊乖觉了。难不成多出来的那些要我掏私库补么?”谢涵把笔搁在三叉形的苍石笔架上,“且翻倍赋税,那可是真要饿死他们了,总也要借点粮出去。这些都是黄灿灿的金子啊。”
  他托着下巴,“免三年赋税不同意,到时候我再去说免一年赋税总会容易很多了。”
  而这时候,新的归来、偏历、下廉城城令姗姗来迟,面对着满城燕民:“……”
  燕南四城并入齐国版图,北境北移,便意味着这里不再是边境城池,不会再有朝廷军队驻扎,朝廷军队都去了神门山四城,于是这里只有从城内组装起来的武装,一般城池限额五百兵,由城令招募。
  招募燕人做守城兵啊……
  几个城令心里还是有点惴惴的。
  万一燕人怀恨在心,要行刺怎么办?
  他们自己可只带了十来个武士 。
  原本不甚相识的拾、须、虞三家子弟,这会儿因为面对着同一个窘境,而一下子有了友谊,盘算着如何是好。
  须氏子弟须葭道:“燕民城又不只我们,不妨看看温留君怎么准备……”
  拾氏子弟拾勒志叹气:“温留君自己有两千卫你忘了吗?那可是卫士,一个顶俩。”
  虞氏子弟虞纯蠢蠢欲动:“冤有头债有主,要不我们去借点人手,这可都是温留君的缘故,总不能让我们置于险境罢。”
  须葭:“日后这些燕民观察可用后,就还回去。”
  拾勒志:“两千卫士,咱们并温留共四个城,一城五百,正好是规制啊。就是万一温留君不同意呢,咱们要怎么借?”
  虞纯:“若不同意,他不是说免赋税什么的,咱们就威胁他要强征,让他失信。他迫于无奈同意后,也不用搞得太僵,再给些好处。”
  须葭:“打个棍子再给个枣子,妙啊虞兄,真是深谙刚柔并济之道,用的炉火纯青啊。”
  虞纯:“过奖过奖。”
  值得一提的是,颔厌邑由于交割了一半回召国,又在沈澜之的操作下齐朝廷正尴尬着,后面便被/操作并入温留了 。
  须虞二人一拍即合,唯拾勒志还心存疑虑,奈何寡不敌众,被迫同行。因此事紧要,星夜兼程就来找谢涵了,听到三人说辞的时候,谢涵几乎以为幻听,随后将三个人高马大的大小伙子上下一番打量,正看得三人尴尬羞怒要开口时,他用一种咏叹调道:“就算是你们家主也不会这么来和本君说话。”
  三人还没反应回来,谢涵就一个起身,痛心疾首道:“你们真是让本君很痛心,为什么你们心中没有一点爱与信任,只有阴暗与怀疑。本君要让你们见见这浩浩青天,这朗朗乾坤,这世间正道。”
  --------------------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注意安全,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静静看涵妹搞事。


第309章 (修)
  曾经霍无恤成童时, 谢涵在温留城主街道一头、温留府前不远处搭起了一个高台,后面又经过一段时间修缮,这台子更高耸宽大, 比不得梁国瑶华台, 却也是很气派了。
  只是谢涵后来并没有去过,今日却是被这三人气笑了,笑到心中有一股正义要喷薄, 有一腔大爱要诉说。
  “咚咚咚——”霍无恤拎着铜锣敲起来, 时值清晨农贸时间, 燕民迁过来还没两天, 都没安顿好,有好些东西要去集市交换,正是一日行人最多的时候, 周围人不禁驻足,“怎么了这是?”
  “我听说这台子是他们齐人造的。”
  “废话, 不是我们造的, 当然是齐人造的了。”
  “呸——我说错了, 我听说这台子是他们温留府造的。”
  “噤声噤声——”
  一众长龙般的卫士配着剑, 整整齐齐、威风凛凛从长街的一头过来,人群顿时要四散而走,霍无恤又敲了敲铜锣, “今天,我温留府要在这里向大家募兵。”
  募兵?
  虽觉与己无关,但凑热闹是人类的天性。
  但见卫士行至高台, 随后从两侧分开, 让出条笔直的道来,一个一身贵气的男子踏上高台, 很是和善道:“诸位,本君乃这座温留城的主人,要招募城池兵。考虑到大家初来乍到,恐怕还没安顿好,本君是想过几天再来征召的。但是今天,发生了一件令本君十分气愤的事情。”
  他微微一顿,周围燕人面面相觑,“是哪个惹事了?”没有罢,想到可能要面临的连坐和惩戒,不禁惶恐又愤懑,惶恐于惩罚,愤懑于身在异国他乡。
  却见那批卫士半推着三个同样满身贵气的贵人上来,谢涵神情严肃,“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我齐国的官员,是隔壁归来、偏历、下廉城的城令 。那他们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城池,而会出现在这里呢?”
  有一批卫士在沿街叫喊“温留府募兵,东街台下报名”,越来越多的人瞧热闹汇聚过来,却不敢插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