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安静的九乔)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安静的九乔
- 入库:04.09
只不过这名昔日西军的“将种”,满身勃勃的英气。即便他与明远做类似的打扮,两人的气质也极为迥异——就连戴着“近视眼镜”的李格非都能看得出来:明远秀逸,种建中英武,同是横渠门下弟子,却各有千秋。
明远心里却倍感安慰。
为什么刚才种建中会穿着官服出现在这长庆楼?
自然是意识到他从军器监中出来得晚了,生怕朋友们等得急了,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就先独自赶来,想要先给明远打个招呼。
若非如此,也不会刚好赶上黄厨行凶。种建中果断出手,才让长庆楼化险为夷。
一时间筵席散尽,明远与种建中并肩立在长庆楼门口,目送蔡卞、贺铸、李格非等人各自散去。
种建中一偏头,对明远说:“小远,走,我带你去一个绝好的赏月去处。”
第97章 百万贯
待到了地方, 明远:……
“师兄,这就是你说的……绝好的赏月去处?”
——就这?
他们两人正立在开宝寺门前,只见山门洞开, 露出寺后黑黢黢的一座雄伟宝塔。
开宝寺是坐落于汴京内城北面的一座皇家禅寺。昔日这里曾经坐落着开封城畔最为有名的景观之一,“灵感木塔”。
当年主持建造木塔的人,正是连将作监李诫都景仰的名匠喻皓。据说灵感木塔建成时塔身向西北方倾斜——据说这是喻皓故意为之,因为木塔太高,容易受西北风的影响,所以喻浩将木塔修得向西北方向倾斜,让塔身得以稳定。
果然,在后来的五十年里,在经年累月的西北风吹拂之下, 灵感木塔的塔身渐渐归正。
然而连喻皓也没有料到的, 是灵感木塔在庆历四年被雷火击中,彻底焚毁。
在皇祐元年, 仁宗皇帝下旨,仿造灵感木塔的式样, 重修开宝寺宝塔, 只不过材质被改为铁色琉璃瓦。因为颜色太接近铁铸的物品, 所以被汴京百姓亲切地称为:“铁塔”。
开宝寺铁塔是一项大工程, 从皇祐元年开始到现在熙宁三年, 已有二十个年头,这开宝寺琉璃塔,其实还未建完。
此时此刻, 明远与种建中两人, 来到开宝寺铁塔脚下。
“师兄, 你确认, 这里能登塔赏月。”
种建中挠挠头:“是啊……苏子瞻公是这么说的。”
明远听见苏轼的名字就觉得脑后有汗。
“他是不是还说了,让你上门邀我赏月,见到我就说‘啊,原来远之亦未寝啊①!’是不是这样?”
明远将苏轼的语气和神态模仿了个十足十。
种建中点点头,明远便哭笑不得。
原来是苏轼在他们两人之间奔走做和事佬,出的却是这样的“馊”主意。
到了塔下,种建中见有僧人在此值夜,便报了苏轼的名字。
那僧人竟真的点了点头,递给两人一盏灯笼,指点两人上塔,并且提醒他们小心火烛。
当下种建中走在前面,沿着塔身内层与层之间搭起的木梯拾级而上。明远站在下方,举着灯笼,让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塔内这一方小小的空间。每当种建中身手矫健地攀上一层,他就将灯笼递给种建中。自己紧跟其后,在种建中手中灯笼的照明指引下,手脚并用地爬上一层。
原来,这座琉璃砖搭建的高塔,整个建筑结构已完成,仅剩最上一层塔顶的飞檐斗拱和塔身每一层外围的勾头、滴水等物还未完成。
塔身内部的佛龛还都空着,原本应当供奉在此的佛像此刻还在开宝寺的其它地方。
但塔身确实可以登临,并且确如苏轼所言,是一个“赏月的好地方”。
明远每登上一层,就会觉得空中的气流更加迅速猛烈。
而他登得高,便望得远。远处汴京内城的万家灯火宛若一片星海,灿烂而喧哗,密密麻麻地向四面八方延伸。
随着他们越登越高,渐至塔顶,不止是汴京城,连城市附近几个人烟密集的村落都能望见,在月色下它们宛若一小簇一小簇的明亮萤火。
终于,种建中攀到了最高一层,将灯笼随意放在脚边,伸手去接明远。
塔的最高处四面漏风,无遮无拦,那灯笼里的烛火便“扑”的一声熄灭了。
在这一刻明远的手刚好被种建中握住,他将明远轻轻一提,拉至最高层。
两人都被眼前的盛景所震撼。
汴京城虽然不像长安城那样,整齐规划宛如棋盘,但此刻依旧能看出它的大体格局。
开宝寺南面略微灯火稀疏的,是皇城。皇城之外,街道宛若灯光汇聚而成的河流,自皇城周围涌出,最终汇聚成为一条通衢大道,直向城南——那条大道想必是皇城前的御街。
街巷之间,汴河与蔡河,宛若两道乌色的玉带,东西向贯于城南。这两条“玉带”上可以看见一枚又一枚金色的带扣,那些想必都是人头攒动的往来桥梁……
塔顶风声呼呼,比地面上要响了好几分。
但只要倾耳静听,便能听见丝竹声悠扬,随着风传来,就像是从云外传来的仙乐。
此时此刻,无论是皇城之中,还是贵族士大夫家中的亭台水榭,亦或是挤满了汴京市民的各家酒楼……想必四处都是欢度中秋的盛景。
眼前的场景对于明远来说竟有些不真实。
仿佛他在现代时候所亲眼见证过的那些繁华,一时间全部回来了。
明远站在种建中身边,一点点辨认那些他熟悉的地方,偶尔回头,却见到种建中正望着相反的方向。
皎洁的月色下,向北方无限延伸的广阔平原似乎尽收眼中。极目远眺,一道幽暗的黑影横亘远方。
“那是黄河?”
明远来到种建中身边,与他一道望着远处。
“是——”
“朝中上下,都将黄河视为汴京门户。即便辽人攻来,只要黄河天险不失,汴京城便可高枕无忧。在我看来,却未必足够。如果辽人兵分几路,在河上设几个渡口,分别渡河……”
明远一时也出神,心想:种建中不愧是“将种”,年纪轻轻战略眼光已在。只不过他还算不到,此刻在雄踞北疆的辽人背后,还有一个正在兴起的族群:女真。
“哎呀!”
种建中恍然大悟,摸着后脑说:“远之,愚兄今日是来陪你赏月的,怎么竟聊到这些上头。”
“是愚兄的不是。”
种建中轻轻地挽着明远,带着他转过半个圈子,望向塔身南面的繁华盛景。
“亲爱的宿主,眼前这副景象……”
1127的声音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响起。
“哎呀,1127来的不是时候,没想到您竟然正与‘挚友’在这里并肩赏月……金牌系统绝对不会干出搅扰宿主雅兴的事!”
随即1127的声音消失,塔身上重归宁静。明远与种建中耳边,都只剩风声,和彼此的呼吸声。
“远之,”
也不知过了多久,种建中的声音不知怎么突然变得局促。
“今日……那个,愚兄……愚兄是来向你道歉的……”
“前日里愚兄不知你那‘扑买’是什么,也不知你竟担了这么大的干系。”
明远静静地听着,嘴角不知怎么就微微翘起。
“那天愚兄心里确实是装了心事,一直想要与你讨论一番。却只听苏公在一旁说你的事情,插不了口……”
明远凭空想象一下,确实,苏轼说话,那妙语连珠的,常人确实不太容易插嘴。
“但是愚兄当日是错了,不该就认为愚兄的事是事,小远的事就不是事……”
“你应当想不到今日我在长庆楼下闻到火油味道的时候,心里头有多担惊受怕……”
明远的嘴角翘得越发地高。
种建中叫他“小远”他竟也不怎么介意了,反而觉得这个称呼里透着亲昵,让他心里暖洋洋地,觉得很舒服。
“上次那般冷淡地负气而别,是我种建中的错。小远,愚兄向你道歉!”
种建中面对明远,用力地拱了拱双手:“种某人这回是认真请教了苏公,郑重来负荆请罪的。小远……原谅愚兄吧。”
这样豪迈桀骜的人,肯低下头诚恳向他道歉。
明远心中哪里还肯有半点责怪?
“师兄不必客气——对了,听贺方回说起,近日师兄在军器监一直忙碌,刚才师兄又提到有些烦心事,怎么样?事情解决了吗?”
种建中摇摇头:“没有……”
他的性子脾气当真如宣德门外的御街那般笔直笔直,当下也不管两人身在高塔,明月在天,一开口,就一五一十地将他在军器监里遇到的问题告诉明远。
原来,早些时候种建中刚开始带领军器监里的工匠开展“研发”的时候,在曾孝宽的支持下,大幅简化了军中铠甲的式样,将原本至少在四十八片以上的铠甲,简化成为四至五片,基本上就是个铁制的“两裆”,加个头盔,再加个护腰和护胯——只护住要害部分。
种建中走访了不少上过战场的老兵和将校,众人都认为这种简化铠甲有助于减少军中低等级士兵的伤亡,也有助于军中保持士气。
这个“项目”报上去,朝堂上的相公们却拿不准这种简化式样的铠甲是否真的有用。
相似小说推荐
-
阳月 (路嘻法) CP2021-07-09完结收藏:2,478 评论:1,277萧阳月选择离开快意恩仇的江湖,成为皇权的利刃。为剿灭在西南兴风作...
-
江湖容不下 完结+番外 (翻云袖) 2022-08-22完结8626 9016 秋濯雪是位名动江湖的儒侠,见过他的人并不少,可似乎也并不算太多。传说他武功高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