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完结+番外 (渔小乖乖)


  三小只当时就想撤。曹录嘿嘿笑着:“我们仨只是不小心路过,见面了就打个招呼,现在打完招呼该走了,你们俩继续。继续吧,我们就不打扰了。”
  颜楚音冷哼一声:“站住!”
  三小只齐齐站住。他们觉得颜楚音被沈昱带坏了。可恶的沈昱!
  “进来!”
  三小只又齐齐走进屋里。新乐啊新乐,你怎么能为虎作伥呢!
  “关门!”
  曹录站在最靠近门的地方,伸脚一踹,门就被关上了。
  “过来坐下。沈昱讲得很好,你们过来一起听吧。”颜楚音说。
  三小只怀着陪新乐一起吃苦的心思,虽然新乐不厚道,但念他年纪最小,哥哥们只能包容他啊,走到桌前坐下。结果听了没一会儿,他们发现沈昱确实讲的好。这比上课有意思多了!这日评讲的策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已经有现成的策论摆在那里,沈昱领着他们读了一遍文章,然后由着他们各抒己见。
  这个策论题仅是规定了文章的内容,没要求赞同还是反对。
  答卷者是赞同的,写得很有道理。曹录却反对:“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一切按照律法行事便是。这种时候讲什么忠厚?”
  婓鹤说:“法理不外乎人情。我在外城听说过一件事,有个姓张的善人,平日里友爱亲眷、关照邻里,是个十足的好人。一日,他于僻静处听到有人呼救,近前一看是个醉汉在打小孩,他想也不想地冲上去。推搡间,醉汉不小心摔到地上,脑袋磕在石块上,当场就死了。后来才知道,醉汉打的是他的亲生儿子。父打子,就是打死了,父亲都不用偿命。醉汉死了,若单纯按照律法来判,张善人就算不用偿命,也要被流放。真这么判了,日后谁敢见义勇为?”
  曹录又说:“这是特殊情况。若我是审理此案的官员,我会派出衙役去张善人周边宣讲,叫那些受过善人帮助的人站出来,一起为善人请命。如此,我可根据民意给他轻判。为官者,因为喜欢这个人平日里的行事,于是就直率地轻判他,因为厌恶那个人平日里的作为,就直率地重判他,至律法于何地?”
  蒋陞说:“这答卷中的观点,我只赞成一半。可赏可不赏时,确实当赏;可罚可不罚时,却不能完全免除刑罚,无论如何都该立足律法,好叫人心里有所敬畏。人有私心,律法虽不完善,但律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允。”
  蒋陞干脆给大家说起了太/祖时期的一个旧案。
  就说一女子在家中遭遇歹人,歹人试图侵犯她,她大声呼救,家中仆人迅速赶来制服了歹人并要将他送官,结果歹人嘴巴不干不净,试图败坏女子的名声,从而拿捏着女子,让她不敢把此事闹大。女子一气之下用剪子捅死歹人。
  按照当时的律法来判,歹人已经被仆人制服,失去了反抗能力,女子执意捅死他,女子该判死罪。但当时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世人对女子多苛责,女子没了名声几乎就是死路一条,歹人的嘴又没有被堵上,那张嘴不是很会反抗吗?怎么就没有反抗能力了?女子杀人是险境下的被逼无奈,最后判她无罪。
  蒋陞说:“此案中,如果审案官员直接判女子无罪,定会有人不服。但他的判决是基于律法出发的,认为歹人并没有失去反抗能力,一切就合理了。”
  “这个案子判得好!判得太好了!”颜楚音忍不住鼓掌。
  大家谈论得非常热烈。而这种讨论其实已经涉及了国家制度层面,关于法治的宽容与界线。沈昱没说是谁的对的、谁是错的,因为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比起对错,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深度。
  ……
  一场酣畅淋漓的讨论结束后,曹录这种学渣中的学渣都觉得意犹未尽。沈昱用心帮大家做了总结,把这次讨论中涉及到的典故和律法乃至圣人之言全部抄录下来,课后作业就是把这份抄录大声读上三遍,要做到真正的胸中有数。
  曹录眼巴巴地看着沈昱:“明天还来这里吗?还是这个时间点吗?”
  婓鹤说:“酒楼到底不便,我家在这附近有个巴掌大的院子,平日里我堂兄他们要闭关苦读时都会去那里住。这些日子正好空着。不如去我家院子。”
  那院子特别小,但胜在清静,周边住着的都是穷翰林。
  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颜楚音的贴身小厮焦急道:“侯爷,皇后重病,家里着急寻您入宫!”颜楚音腾地一下站起来,什么都来不及说就冲了出去。
  冲出酒楼,马车已经备好了,颜楚音刚坐稳,车子就朝皇宫驶去。
  皇后身体那么好,怎么忽然重病了?难不成是被人害的?颜楚音急得满头大汗,到了宫中,二话不说就往皇后那边跑。遇到太子时,他都没有注意,一阵风似的从太子身边刮过去了……幸好太子眼疾手快,一把薅住了他的衣服。
  “太子哥哥……”颜楚音的眼睛都红了。
  若是皇后真重病了,太子肯定没心思去注意细节。但事实上是皇后并没有生病,都是装的,只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彻查后宫找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而已。
  太子早知道了真相,已经去探望过皇后,这会儿自然不担心。
  他低头看着颜楚音。这孩子急得脸色发白,连嘴唇都是白的,额头上细细密密的全都是汗水。束发的簪子本是白玉,但簪子估计是在奔跑中掉在了半道上,头发乱得不成样子。为了跑得更快一点,他还把外袍撩起来系在了腰间。
  尤其是颜楚音的那一双眼睛,里面的担忧和难过都要溢出来了。
  太子忍不住把颜楚音搂进怀里:“好孩子……别慌……”有些话不好在人来人往的宫道上说。他用力抱了颜楚音一下,牵过他的手:“刚有浑仪监的官员见过父皇,言道母后是被秽星妨碍了,皇上已经派人去请福国寺的高僧……”
  一听这话,颜楚音急得大骂:“浑仪监一研究气象的……这不是添乱吗!太医呢?太医没说什么吗?请一帮和尚有什么用,把太医都找来!”我和沈昱换来换去,最终还是没去福国寺请教高僧,因为知道他们十有八/九指望不上!
  一刻钟后,颜楚音知道了,皇后是装病的,这场戏由皇后开局,浑仪监辅佐,福国寺的高僧帮忙打配合……若问谁在添乱,他才是添乱的那一个。QAQ
  作者有话说:
  历史上,苏轼答过《刑赏忠厚之至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位性情中人直接在文章中杜撰典故,哈哈。
  蒋陞说的旧案在真实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案中女子一开始在地方上被判死刑,上报大理寺后,经斟酌觉得不合理,判女子无罪。且大理寺通知刑部说律法有漏洞,后来填补了律法,女子拒奸杀人无罪。


第六十九章
  皇后宫中。
  贵妃和皇后排排坐, 在忠心女官的帮助下,一起筛查宫中人员名录。颜楚音坐在一旁,最得皇后信重的老嬷嬷拿着一把梳子, 正在给他重新编织发辫。
  皇后忙里偷闲看了过来,见老嬷嬷给颜楚音用的是一条红色发带, 上面缀了各色宝石。这分明就是太子的旧物!没想到太子竟然把旧时爱物给了音奴。
  太子如今不怎么用发带,因为他已加冠多年, 现在多用发冠, 为了不叫人觉得太过奢侈, 发冠多用单色玉石制成。但皇后身为太子生母,对太子极为了解。她知道太子一直喜好华丽的饰品, 就像树林里的鸟儿一样, 天生喜欢更艳丽的羽毛。但一国太子整日在身上挂满宝石, 御史们看到了, 肯定是要参的。
  民间的豪富, 只要家里供得起, 孩子们一身到脚全是珍宝。
  身为太子, 宫里自然也供得起, 反而不能那么做了。
  太子的喜好仿佛终结在了童年。好比这条红色发带,各色宝石按彩虹色排列着, 颜色间过渡自然,华丽的同时还不显庸俗, 就是太子幼时的心爱之物。
  它承载着太子有限的自由和向往。
  若不是真心喜欢音奴,太子肯定舍不得把它拿出来。
  皇后只觉得心里酸酸软软的。她生了二子一女共三个孩子, 大公主和四皇子都没受过什么拘束, 唯有太子, 既嫡又长, 小小年纪就担起了许多责任……
  “令仪,”贵妃轻声唤着皇后,“寿康宫应是干净的,东太后惯用的宫女一个个都经得起寻根溯源。只太监还需细查,好在东太后平日里不爱使唤太监。”
  贵妃和皇后习惯互称对方的小字。皇后字令仪,贵妃字兰美。
  贵妃进宫的缘由十分特殊,名义上是皇上后宫,其实更像是皇后的得力助手。贵妃说,东太后身边的人大都是太后当年从颜家带出来的陪嫁。就算有些陪嫁年纪渐渐大了,出宫荣养去了,她们荣养前也习惯提拔一些知根知底的人上来,寻根溯源依然出自颜家。其实皇后和贵妃也是这种情况,身后既然有家族为之庇佑,在身旁伺候的便大多数是自己人,借选拔宫女的时候送进宫来。
  但这只能确保宫女是干净的。太监就不一定了。家族里就算要送人,也不会送太监。贵妃小声吐槽:“好在我和太后一样,平日里多用宫女,只留了几个小太监帮忙跑腿。就算暂时无法确定他们的忠心,一时间也不妨碍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