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书隽俨然一副看破红尘、大彻大悟的架势,其实自己都不知自己在无病呻吟些什么,继续叹道:“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世间诸多痴枉,不过都因执念而起。林小公子,早放下,早解脱啊……”
他正沉浸在自我陶醉里,没注意林熙泽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慢慢浮现出信念的光辉。
林熙泽猛地起身,朝着帅府的方向冲进了雨里。
程书隽:“……”
他本意是要劝林熙泽天涯何处无芳草,如今却不知被他理解成了何意;做贼心虚,怕他去夜雪焕那里告黑状,只能跟着跑,却完全追不上这个亢奋之中的热血少年,眼睁睁看着他直接冲到夜雪焕面前,十分郑重地对他说道:“我想去关外岗哨上当值。”
夜雪焕狐疑地看他一眼,又看了看跟着他一路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程书隽,挑眉问道:“为何突然有此决定?”
林熙泽答:“我不能一直待在你和爹爹的荫庇之下,否则我永远都是个小孩子。”
夜雪焕知是程书隽搞的小动作,但也乐见其成,欣然点头:“如今长隅山沿线安全,锻炼锻炼也好。”
林熙泽得了首肯,暗暗松了口气,方才强装出来的镇定一下子又全没了,红着脸看着自己的脚尖,忸怩半天才支支吾吾地问道:“那你以后……还会带他来吗?”
程书隽心下一凉,觉得自己这番苦口婆心完全起了反效果,怕是过会儿要惨遭夜雪焕毒手。
夜雪焕道貌岸然地微笑道:“只要他想来,自是可以。”
林熙泽喜滋滋地回去了,心想着等到蓝祈下次来,定要让他刮目相看。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在听到“执念”二字时一瞬间豁然开朗——他所有的执念皆起于蓝祈对他的不屑和不认同,屡次挑衅未果之后,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把蓝祈摆在了自己之上,向他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而后发生的一切不过是让他看清和承认了这个事实,甚至变本加厉地发酵成了爱慕和向往。
他到现在也弄不清自己对蓝祈究竟是怎样的想法,但既然执念在此,那便先努力成为一个能让蓝祈认可之人;待这执念了却,或许就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份突如其来的悸动。
——既然蓝祈觉得他只是个心浮气躁的世家子弟,那他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
几日里都郁郁寡欢的少年仿佛在一息之间长大,虽然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但腰背挺直,眉眼坚毅,甚至都有了几分成熟男人的迷人风姿。
夜雪焕目送他离去,转头又对程书隽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
小程同志:暗恋不如嗑CP
第84章 蛇犬
林熙泽并不知夜雪焕对他最后那句话产生了怎样的误解,亦不知他已经想了百八千种方法来让他对蓝祈断念,比如把他发配到边境线上再也不给回来,比如年内就亲自给他说一门亲事,但终究也都无法实行,只能对着程书隽这根搅屎棍撒气,罚他去扫了三日玄蜂全营的茅厕。
程书隽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完全是有功的,虽然林熙泽对蓝祈的执念好像反而更深了,但好歹让他幡然醒悟、发愤图强,就结果看也算是好事一桩。他当然不敢邀功,更不敢让夜雪焕知道他还谎称自己对蓝祈“求不得”,只能含泪扫茅厕,再偷偷写信给路遥,血泪控诉夜雪焕翻脸无情,把自己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并不要命地在信中说夜雪焕作恶太多终遭报应,“后院起火”导致“头顶发绿”。
这封信毫无悬念地被夜雪焕截了,末尾戳上了自己的信印,并附上二字朱笔批示:“有趣。”
路遥收信之后自然是不敢回的,只能默默为程书隽祈祷。程书隽苦等路遥的回复而不得,深感自己遭到了遗弃,在心里默默控诉路遥欺软怕硬,然后继续含泪扫茅厕,一直扫到回了千鸣城,夜雪焕为了不让蓝祈起疑才终于大发慈悲放过了他。
在他扫茅厕期间,林熙泽要去岗哨上当值的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原则上说,夜雪焕是边帅,人员调动完全可以自己一人说了算;但出于对林远的敬重,还是与他商量了一番,为林熙泽选了一个稳妥的大型岗哨。
去岗哨上当值几乎是西北边军中的每个将领都曾有过的经历,夜雪焕当年初到西北时,长隅山沿线三十余个岗哨全都轮过一遍,所以才对整条边境线了若指掌。相比在边蛮频繁出没的时期出去巡边的队伍,岗哨上的主要职责是监控、通讯和保护边民,即便边蛮来袭,也不以击杀为优先,在雨季初期这种安全时段甚至可以说十分枯燥无聊,但这一整条线的岗哨却正是亟雷关防御的精髓所在。
重央军制,男子满十四岁才可参军,但林熙泽长在军营中,自小耳濡目染,天分和才能远超军中同龄人,这一点林远也无比自豪;但也正因如此,他恃才傲物,好高骛远,总想着一步到位,直接加入巡边队伍,去做迎敌冲锋的主力军,而不愿从最基础的岗哨值守做起。所幸他年纪还小,何况林远就这么一个儿子,夜雪焕实际上本没指望他如何,有心效仿姚烈当年的做法,让他在军中混几年资历,就把他调离边关;谁知经历了这么一遭,他倒自己想通了。
林远的心情尤为复杂,他自巡边回来就察觉到了林熙泽对蓝祈的异常关注,但一时并未往那个方向上想;结果一场酒宴之后,林熙泽忽然消沉了好几日,然后又忽然痛下决心,他委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却也直觉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很可能与蓝祈有关,未曾多做询问。
林熙泽愿意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戍边,林远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但让他一夜成长的契机显然不怎么美好,十分仓促和突兀,他又难免有所担忧。只是这事是夜雪焕一手定下来的,何况林熙泽这次似乎也是真的有所觉悟,他没理由反对。
没过几日,岗哨上有一次轮班,林熙泽便收拾了行李,跟着一干前辈老兵们一道去岗上。夜雪焕给他送行,临行前笑着与他打趣:“这可是你自己要求的,便是苦了累了,不到轮班,我也绝不会放你回来的。”
林熙泽果然毫无警惕性地吃下了这激将法,豪言壮语道:“再苦我也受得住!莫说一班,我可以连值三班再回来!”
林远在一旁无语摇头,夜雪焕则笑得愈发意味深长——一班三个月,三班便是九个月,直到明年开春都回不来;期间他至少还要巡关两次,便是带着蓝祈来,这小子也见不到,甚好。
林熙泽浑然不察自己落了套,转身挥手,只留给林远一个潇洒坚定的背影。
那一瞬间,林远的眼眶竟有些发酸。
十七岁这个年纪,说小其实也不小了。夜雪焕十七岁时已经跟着他参与巡边,就连看似很不靠谱的程书隽,十七岁时也已经跟着童玄去漠北参与了那一场大战。他对林熙泽算得上是严厉,该训该罚的绝不徇私;可身为亲父,若说没有一点护短,那也不可能。他既希望林熙泽能早日独当一面,又希望自己能荫庇他一世;既希望他将来能成一代名将,又希望他能远离征战兵戈。
——为人父母,可当真比为将为相要难得多了。
夜雪焕见他感怀,故意调侃:“林帅当年对我可狠多了,果然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这混小子如何能与你相提并论。”林远失笑,“他就算浑浑噩噩一辈子,好歹是能活命的。”
这话倒是一针见血,夜雪焕也不禁莞尔:“听林帅的意思,倒好像有些在责怪我?”
“这是哪里话。”林远意有所指地看了他一眼,“这小子自找的。”
——不是“自愿”,而是“自找”。
夜雪焕知他必是看出了点苗头,也不掩饰,耸耸肩道:“我这人心眼小,但凡我的东西,任谁都休想染指。”
林远不置可否,与他一道往回走,一边说道:“临戈郡情况复杂,你倒是放得下心。”
夜雪焕嗤笑道:“偏远地方上的小门小户,还能奈何得了蓝儿?等着看吧。”
第二日,夜雪焕就收到了蓝祈的来信,内容十分简洁——家里收拾干净了。
…………
蓝祈回了千鸣城之后,的确是没再想起林熙泽的事来,因为王扬维一早就候着他了。
王扬维是个实诚人,夜雪焕让他“不信去问路遥”,他还真就去问了,八百里加急发信回丹麓,就为了问一句蓝祈值不值得信任。路遥也八百里加急回复了他,来回不过几日时间。
路遥的回信厚厚一沓,先花了三大张纸的篇幅,大肆控诉蓝祈如何两面三刀、扮猪吃老虎、“肚子里切开漆黑一片”,特别会恃宠而骄、仗势欺人、狐假虎威;又花了更大的篇幅痛斥夜雪焕是个宠妻狂魔,面上把蓝祈当个掌中珠心尖肉一样捧着护着,好像他比花还娇弱、比琉璃还易碎,实际上特别会纵妻行凶,全丹麓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以为蓝祈人畜无害,结果被他阴得死去活来,包括可怜的路遥他自己。总结就是这两人简直天造地设的一对煞神,如果夜雪焕要放蓝祈出去行凶,千万别不自量力劝他收手,准备好给对方收尸就可以。最后还有张单独的便笺是转交蓝祈的,让他“搞死那群姓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