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业已成魔 (寒鸦/梅八叉)


  若……此人是谢太初。
  那……
  刘长甫想到刚刚张贴开的通缉令。
  死死盯着那个黑甲遮面的领头将领,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后跟渗上来。这时候,只见那黑甲将领出列,缓缓摘下了脸上的遮面。
  年轻的、冷峻的、酷似肃亲王的面容露了出来。
  “刘长甫,你可认得我?”他问。
  一个十四岁被送往京城、庸碌长大的郡王。
  一个双腿残疾,被废为庶人,本应该已经死在宁夏的肃王血脉。
  一个竟然死灰复燃,击退也兴部族,又被皇帝通缉的亡命之徒。
  看到这张酷似肃王的面容,他就想起了那场由韩传军挑拨而起的谋逆。
  那日,肃亲王赵鸿一出王府迎接,便被自己的副官反绑了双手,任由他挣扎,直接砍掉了脑袋。
  接着他们冲入王府,肃亲王府邸中近千人全都死于非命。
  肃王世子带着亲卫军统领近二三百人,带着三万亲卫在开平卫中与韩家军和开平卫府军巷战。
  两军僵持不下。
  大概是鲜血染红了眼,肃亲王府中搜刮出来的宝贝不够所有人均分,韩传军几乎是默认授意下,便开始了连续七日的屠城。
  终于肃亲王军败了,韩家军赢了。
  所有人还活着的都斩首示众。
  然后一把火烧了开平卫……
  “赵、赵……赵渊……”刘长甫瞧着他抖着声音道。
  在这一刻,他甚至恍惚觉得若是赵鸿鬼魂索命,也好过赵渊的复仇。这世道,鬼不可怕,人比鬼可怕多了。
  “将军!三眼铳准备好了!可要齐射?!”属下问他。
  从独龙口的城门上,到赵渊所在的位置,不过数百步,三眼铳连发,赵渊在射程中。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下达命令,只见谢太初又拉满了弓箭。
  “他要干什么?!”刘长甫慌乱一问。
  属下愣了愣,还未开口,谢太初的箭便飞了出来,在空气中发出尖锐的鸣叫,瞬间冲向了刘长甫。
  他不是没有手染鲜血,他背着无数条人命。
  这一箭仿佛来自地狱,仿佛要找他索命,他惨叫一声扑倒在地。
  致命一箭不曾射穿他的头颅,反而再一次射入了牌匾之中,那牌匾顺着裂纹裂成了两半,嘎吱一响跌落下来,正好砸在刘长甫两侧。
  刘长甫瑟瑟发抖,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惊觉自己裤裆一片湿润。
  “和我没关系,和我没关系。”他呓语道,“都是韩传军的错,韩传军怂恿的!”
  “大人!大人!可要——”
  “关城门!把铁门放下!”刘长甫抖着声音急促道,“把吊桥升起来!”
  “可——”
  “谁也不准进城!”刘长甫突兀瞪着眼睛,抓着属下的衣襟恶狠狠道,“你他妈明不明白,这就是警告!这是赵渊等着杀我的警告!谁也不准出城!知道了吗!
  ”
  *
  天色更亮了一些。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雨又下了起来。
  在雨中,独龙口轰隆隆的下了铁门,又拉起了吊桥,瑟缩的矗立在风雨中。
  待一切安静下来,肃亲王的五百骑兵才不慌不忙地离开。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刘长甫松了一口气。
  “他们看着只有五百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潜伏着呢。我们只有数千人,若出城了,就会被伏击。几千人啊……还不够赵渊塞牙缝的。”刘长甫感慨道,“万幸,万幸。”
  *
  回旧开平卫的路上,赵渊一直沉默着,直到开平卫那烧焦漆黑的城墙出现在视野中。
  “刘长甫应该被吓坏了。”谢太初道,“他这个素来见风使舵,是个墙头草,又胆小多疑。有了这个警告,待我等与韩传军交战时,他便不敢开独龙口的关隘,韩传军便不会有援军了。独龙口在旧开平背后,我们更少了后顾之忧。殿下放心。”
  赵渊回过神来,笑了笑:“我没事,太初你不用担心我。只是……十余载没有回来了,看到的都焦土……心头滋味不好受。”
  两侧的田地多了起来。
  周围草棚子里住着零星耕种的农户,好奇的出来张望。
  离开平愈来愈近,人便逐渐多了起来。起先他们看到那肃字大纛十分迷茫……然而逐渐有些人猛然意识到,这是肃王的旗帜。
  忽然远处有人喊了一声:“肃亲王回来了!”
  便终于点醒了那些普通的农民。
  他们纷纷匍匐跪地叩首,在长出了绿草,和嫩芽的田间地头对着大军叩拜。
  大声道:“王爷回来了!王爷回来了!”
  谢太初对他说:“殿下错了,这里并非只有焦土……更有新生。”
  赵渊垂首,半晌他才抬头。
  他没有落泪,虽然眼眶红着,可眼神中更多的是快慰。
  “你说得对,太初。”他声音略微沙哑,低声道,“这里有民生。有民生的地方,便有新生。”


第57章 故土(二更合一)
  草原上冰雹大了起来,甚至飘起了雪花。
  北风呼啸,寒冷刺骨不亚于三九寒天。
  韩传军的部队,一路追击过了东胜、玉林。
  此处又是赵渊之前的扎营之处,段宝斋下面的千总带人去数了炉灶,回来报:“炉数已经减半又半,赵渊的队伍怕是人数少了不少。”
  段宝斋便带着这个消息回报韩传军。
  “自阴山时,赵渊尚有六千人马,如今炉数少了大半,推测下来,他手下军队只有一千余人。军队人数骤减,怕是有些蹊跷。”段宝斋复命道。
  韩传军坐在帐中写奏疏,听闻此言抬眼扫了扫帐中将士,问田允恩:“你以为呢?”
  田允恩出列回答:“我推测,怕是知道我们追击,早就不战自溃了。玉书何必如此小心翼翼,难道胆怯这么个孱弱之人不成。”
  段宝斋懒得作答,看他一眼便闭起了嘴。
  “我倒是与玉书所见略同。”韩传军放下纸笔,思索片刻道,“战国时,齐国孙膑便曾使用减灶之计迷惑庞涓。第一日之灶可供十万军士饮食,第二日之灶便减到五万,第三日只够三万。庞涓果然以为齐军逃亡,轻敌猛进,落入孙膑的陷阱中,死于马陵。”
  田允恩了然,问:“那他这是诱敌深入……前面会有埋伏?那我们还追吗?”
  “非也。赵渊本不过六千骑,自阴山以来,陆续减灶,有些刻意为之。可他身侧道有谢太初这等奇人,就绝不会这么简单。”韩传军一笑,“定是利用减灶计,伪装成他们准备设陷的假象。让我们有所顾虑。试想,若我们真误以为前方有埋伏,是否会减缓追击速度……如此,赵渊、谢太初他们便可以得到喘息的时间。你看,你不就中了他们的计谋了吗?”
  田允恩恍然大悟:“其实他们人数根本没减少,只是因为我们紧紧咬着他们,让他们十分难熬。为了让我们有所顾虑,减缓追击速度,让他们有逃出生天的机会,才故意做了这样的陷阱。”
  “战场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说得清呢。”韩传军说完这话,抬头去瞧,发现段宝斋面露难色,“玉书觉得……不妥?”
  “是的。”段宝斋道,“无论这减灶计是否为了拖延我军时间。属下都认为应该就地修整。”
  “怎么有此言?”
  “我军出关时,天气已经暖和,可行到半途便已经天寒地冻,如今下起雪来,御寒之物少之又少,不少人已经生了病。风寒感冒的药物不多,急行军中也难以去寻找药材。这是其一。”段宝斋道。
  “其二呢?”
  “其二,我军接到捉拿赵渊的圣旨后,便领命出关,一路向北,走了十来天不曾歇息,在阴山也就带了半天,为了追上赵渊的队伍,又掉头回来。到现在算下来约有半个月没有好好修整过。下面的将士多有怨言,士气受挫不说,舟车劳顿、精疲力竭更是兵家大忌。所以末将以为——”
  “若赵渊接机向北深入鞑靼,甚至勾结上女真部落,坐失捉拿赵渊的良机。未来若赵渊借机坐大……你可想过后果?”
  “末将愿一身承担。”段宝斋道,“可无论如何,军队不应再疲劳赶路了。”
  “你承担不了。”韩传军冷冰冰道,然后从桌上拿起一支令箭递给田允恩,“田允恩、段宝斋,我命你二人带先锋部队,一路轻装疾行,务必在抵达独龙口前追上赵渊的队伍,将他们拦截在独龙口关外。不容有失!”
  “是!”田允恩应道。
  韩传军瞥段宝斋:“你呢?”
  军令已下,段宝斋虽眉心紧蹙,却只能躬身抱拳接令。
  “末将……接令!”
  *
  按理说,赵渊来了开平卫,应在城外整顿后再入城,不光是队伍休憩,他自己亦需要做好面对的准备。然而韩传军的队伍紧随其后,便没有这样的时间。
  下午抵达旧开平时,便瞧见漆黑的一座焦城立在眼前。
  待走得近了,便瞧见外城墙基本坍塌,只有内城墙还算完好。
  里面住了些乞丐、响马和盗贼。
  陶少川带人入内将闲杂人等清理了干净,赵渊便紧接着入了城,并不直接去肃王府,倒是在靠南侧,曾经集市的位置设了营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