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将卿 (临安教司)


  赵景和进来时面色冷峻,她好似没有看见梅韶和白秉臣一样,径直朝着赵祯跪了下去,开口便道:“求陛下发兵苄州。”
  赵祯心中一惊,脱口问道:“你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了是吗?”
  赵景和面上也是一愣,明显地不知道赵祯已经知道此事,微惊道:“陛下早就知道了此事?”
  白秉臣见他们在急切之下,根本无法交流处有用的讯息,插进去说了一句,“长公主怎么知道苄州出了事,是得到凌将军的什么消息了吗?”
  赵景和抿了抿唇,压下了情绪,从怀中掏出五六封书信,递给了一旁的双喜,双喜将信呈给了赵祯。
  “将军每隔两三日总有书信寄来,可最后一封竟隔了将近七日才到了臣妹手中,此后便再无半点音讯。本宫觉得一定是苄州出了什么事情,才斗胆进宫,可陛下好似早就知道苄州的事?”
  赵祯没有回她的话,将信大致看了几遍,递给了一旁的白秉臣和梅韶。
  信中都是一些家常话,写着一些江南地界的风土人情,再就是问询赵景和状况,实在是中规中矩的家书,赵祯没有从中看出什么特别的,可他倒是听出赵景和言语中的质问之意。
  虽说当初确实赵祯用比武招亲将两人捆绑在一起,意欲靠着赵景和绑牢晋西军。可今日见着赵景和这么一个近年来不理朝政的人,居然会为了凌澈,而忘了避嫌,径直来此质问自己,想必在她心中,凌澈也是有些分量的。
  这本是赵祯最乐见的局面,可如今凌澈情况不明,赵景和的手中未必没有当年景王遗留下来的势力,这个时候要是告诉她凌澈生死不明的消息,她会不会趁乱在其中做些手脚?
  赵祯探究地目光在她脸上打量了几圈,依旧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
  白秉臣和梅韶看完了那几封书信,对视一眼,眼中皆有不同深度的惊讶。
  赵祯知道他们看出了什么,想要打发赵景和走,沉声道:“你先回去吧,有凌将军的消息,朕自然会命人告诉你。”
  赵景和向来波澜不惊的脸色有一丝裂痕,她跪着没有起来,深深地看了赵祯一眼,眼中流露着深深地纠结,好似她正深深地做着什么抉择一般。
  “殿下还是请先回去吧,陛下......”
  白秉臣伸出手要去扶她,话没有说完,就被赵景和急促地打断了。
  “皇兄!”
  殿中人皆是一愣,尤其是赵祯,眼中的惊诧根本来不及遮掩。
  赵景和从来没有唤过他一声“皇兄”,在赵祯还是落魄皇子的时候,赵景和根本没有这样必要和他拉进关系,而等他争夺储位时,他们已经是两个阵营的人,赵景和更不会这么喊他。
  赵景和咬紧了唇齿,离得很近的白秉臣甚至可以看见她的下嘴唇在微微地发抖,她深深地闭了眼,这次挣扎的时间稍稍短了些,她重新睁开眼,无比清楚地唤了一声,“皇兄......臣妹求您,发兵苄州......救救臣妹的驸马。”
  高傲的凤凰终究是低下头去,她重重地拜了下去,额间和地面碰撞出沉闷的一声。
  这沉闷一声不响,却似在赵祯心上狠狠地敲击了一下,让他在愣怔中回过神来。
  不管是“皇兄”还是“驸马”,这样陌生的字句,赵景和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说出口,就算是哪日说了出来,也一定是在逼迫之下万般屈辱地低下头颅,可她此时伏在地上,心中却是一片难以描述的平静。
  好似心中一直咬着牙坚守的高傲被血淋淋地痛快割舍,虽然疼,但也痛快。她早已没了万人之上的尊贵身份,死死地梗着脖子不肯低头,已经是她最后的执念和倔强,可现在的她,早已没有傲气的资本,强留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像背着棉絮渡河,只会越背越重,最后将自己整个淹没。
  这一拜,是赵景和对赵祯三年来默默抵抗的屈服,也是她对曾经自己的屈服。
  她放任自己从高台上坠下,不再做那个高贵的凤凰。
  再难得话,一旦说出口,便再没了艰涩,赵景和抬起通红的额头,定定地看着赵祯,再次开口道:“皇兄收服驸马定是看中他的军才,如今他生死难料,皇兄真的舍得全数割舍吗?这不止是一个凌澈,还是十万晋西军。”
  服软之后,并不是委屈求全的求情,而是明里暗里地威胁,这才是她赵景和,哪怕低头了也绝不退让的赵景和。
  赵祯心中松了一下,缓缓承诺道:“凌将军不会有事。”
  话音未落,急切的声音自外而来,小太监跑得太快,脚下不稳,差点整个人栽到地上,“陛下,江南急报!”
  双喜刚接过他手中的书信,另一个小太监又跑了进来,急道:“陛下,平东急报!”
  “陛下!苄州失守!南阳侯重伤,生死未知!”
  自第一个小太监慌张地跑进来的时候,赵祯额角的青筋就跳个不停,直到雪花一般的军情倾轧而来,他已经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了。
  就像是一直被堤坝堵塞住的洪水,一直安静地没有任何消息,而一旦泄洪,铺天盖地,再无抵抗之力。
  平东、南阳若皆失,黎国便被活生生地剐去了最富庶的一块国土,看似失三分之一疆域,实则更丢黎国大半经济。“顺江断,江南失,平东乱,吴都亡,小儿抱婴血地走,十里不见成年郎.......”
  久远的,在赵祯登基之初流传的民间童谣砸烂他三年的殚精竭虑,越过时间的洪流,重新地出现在他的耳畔,低低吟唱。
  那被他强制着压下去的童谣,从来没有消失,一直深深扎根在他心中,就等着这一刻,瞬间破土而出,抽条成参天大树,牢牢地抓住他的心脏,肆意拿捏搓揉。
  他恍惚想起先帝时期,卫洮在他受任太子礼典上,将太子印章捧给他时,似笑非笑地问他。
  “太子殿下,你信神吗?”
  “不信。”
  赵祯咬着牙,死死地攥住自己的双拳,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声音与记忆中的回答重合,眼眶已是一片血红。
  “朕、不、信。”
  作者有话说:
  搓搓手,准备开干!


第136章 再发兵
  赵祯稳住心神,听完江南各地传来的讯息,殿中一时陷入了寂静。
  因着这些讯息都是从苄州逃出来的百姓中搜寻出来的,其中真假参半,乱七八糟地什么都有,可有一点是确定的,苄州确实是沦陷了。
  据逃难的百姓说,是凌澈平乱之后的一个晚上,城中突然起了火光,城中四门皆是厮杀马蹄声,他们被困在城中不能出去,再过了几日,城中抵挡不住,凌澈弃城往平东地界撤退,四方城门大开,百姓们拼了命地逃了出去,活下来的到了邻近的州府,消息才这样传了出来。
  足足听了半日琐碎,白秉臣才勉强拼凑出江南的现状,凌澈应当是退到了平东封地,和平东侯夫妇在一起,而起义军占领苄州后,继续往东深入,两方势力正在平东三州之地角逐。
  平东地域虽没有南阳富庶,可城中粮草支撑一段时间也是够的,又有孙哲和江曦月帮衬着,境况倒也不至于太糟糕。
  况且......白秉臣朝赵祯看了一眼,两人对视,已是都知对方心中所想。
  平东三州过去,黎国的最东面临海的吴都里,还有赵祯最大的一张底牌——吴都刺史佟参以海运为名,常年往返在吴都和东海的一座小岛上,那上头,有赵祯这三年来养着的二十万铁甲,甚至可以说,吴都全民皆兵,是赵祯最隐秘的一颗棋子,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暴露。
  三年来,吴都私下的军械养护,拨付银两都没有经过户部,全是走的暗路。整个黎国,除了赵祯,就只有白秉臣知道,吴都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好在平东的底子好,凌将军和平东侯守城不出,也能熬他们两三个月,起义军都是散兵游勇,没有足够的后援补给,耗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一定会急于攻城。”赵祯理清了状况,盘点着手上能用的人选,将目光放在了梅韶的身上,继续道:“当务之急,是需要人领兵断了起义军的粮草,想办法和凌将军联络上,之后两处夹击,重定叛乱。”
  白秉臣微皱了眉,道:“各地驻军无紧急情况,本不能抽调,这次事态紧急,凌将军带走沿途州府大半军力,必不能让起义军攻下平东之地后,反身背刺。能将这场战火压在平东之地解决最好,不要外溢,多生事端。只是......如今可以用的军队,只剩下晋西军了,凌将军又不在平都,就算梅大人有心领晋西军援助,也没有完全保证能调得动晋西人马。”
  四大军侯之所以明面上为臣,赵祯却不敢过于动用他们的兵马,就是因为这四处的兵符都是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的,如今即便凌澈臣服,晋西的军符他也不会交出来。
  没有兵符,仅凭赵祯的一纸诏书,梅韶能不能顺利调来晋西军都是未知数,更何况,凌澈念着老晋西侯的知遇之恩,继承了晋西侯位后,对他的儿子并没有多加打压,这次知道凌澈出了事情,他们指不定会做出什么背后起火的事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