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病王爷的杀手男妃 完结+番外 (花心火龙果)


  江玖仪就默默坐在一边吃自己的橘子,看着这些男人们仿佛都在孔雀开屏一样的形象禁不住撇撇嘴。
  遇到女人之后想要展示自己无可厚非,也有些对女人不怎么感兴趣的正在那里一展雄风准备赢得来自同性的赞赏。
  就比如现在的赵瑞熙,表现出来的混不吝堪称一个五毒俱全,直将这群看似正经的公子哥们画风带偏,从本该谈论的经文胸怀跑到了京中谁家的花草文玩最珍奇,谁家的糗事最拉胯,整整一个废物皇子。
  赵瑞熙在议事时从未避过他,所以江玖仪也知道赵瑞熙即便在解毒即便身体虚弱得无缚鸡之力,也没放弃自己的谋划。
  青屏山护国寺的案子据说有了眉目,但被孟庆皇按下将罪名放在了前朝罪臣身上,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赵瑞熙跟这些人接触,恐怕也是存了想要摸一摸这些人的底细的想法。
  大荣朝到现在传了三代,孟庆帝野望有余而心力不足,朝中的肱骨之臣也多半是老皇帝在位时留下来的元老,而现在这些元老们年事已高,大换血是必然之事,这些人里——又有多少能担得起父辈的责任呢?
  武斗不成还有文斗,董易恒是个不服输的,从投壶的阴影里回过神来又开始叫嚣着要和江玖仪比诗文。
  “身为顶天立地的男儿只有匹夫之勇算什么?来比书画!”
  江玖仪正在专心致志的吃自己的橘子,结果身前的阳光突然被人挡住,他不耐地抬头,就瞧见董易恒站在自己面前挑衅。
  他蹙眉,神情颇有不耐,觉得这人简直是阴魂不散。
  “既然江仪小公子气力了得,相比诗文也习的不错,不若我们来考校一番。”
  江玖仪很烦这人文绉绉的说话方式,虽说这古代的人说话都这番模样,可他认识的没有一个像董易恒这般酸唧唧的。
  江玖仪站起身,不想坐着矮人一头气势,“你要比什么?”
  “好男儿胸怀天下,你我就以落日为题做一首绝句,让在座诸位点评一番。”
  董易恒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座的公子哥哪个不晓得他曾经有留世佳作,更是借景抒情的高手,现下连题目都是自己占优——
  “喂董易恒,你这般不让人对人家小江公子也太不公平了!”
  “就是就是,比人家都要大十岁了还在这里依依不饶,实在小气了些。”
  董易恒那张方毅的脸上顿时神色精彩,可已经到这一步了,若是退缩反而更没面子,倒不如压倒然后取胜。
  “你可敢?”
  虽然江玖仪不会作诗,但是他也没什么不敢的,诗文书画本就是他的短板,再说他一个兼职护卫也不需要学这些去给赵瑞熙充门面,但这不代表他允许有人在他头上放肆。
  神情里带着少年人理所应当的傲气,他朝董易恒勾勾手指,“来。”
  众人自发地给这对互相看不顺眼的人让路,一直到空出的桌案前。
  案前已经坐了人,正握着一根大白云在那里酝酿。
  竟然是赵瑞熙!
  赵瑞熙侧坐在案前,整个人都相当豪放地坐了上去,曲着一条腿以手撑着额角,仿佛正在构思,见众人的视线过来,严肃道:“嘘——莫扰了本王的构思!”
  这脾气阴晴不定的熙王爷又是在玩哪一出?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敢上前打扰。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赵瑞熙忽然长叹一声,“算了,本王不写了。”
  猛地转头看向围观的众人,“你们都围在这里做什么?”
  “熙王爷,董公子说是要跟小江公子较量一番诗文,我们这不是正准备……”
  这人的话还没说完,赵瑞熙的目光已经迎上了那厢开始不耐烦的董易恒,“你要和他比试?”
  “董易恒,欺负小孩儿,你也忒不要脸了些!”


第六十五章 比试 02
  皆知董易恒是董翰林之子,妹妹董安宜更是老太后跟前的红人儿,是以这兄妹二人的地位也相当可以,隐隐比京中其他的重臣家眷还要高贵几分,甚至连其他的皇子公主也要对他们以礼相待。
  可偏偏赵瑞熙是个我行我素的,大庭广众之下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留。
  “二十五了还找不到媳妇来青竹会刷存在感,欺负比你小的人很有成就感?”
  董易恒脸色青白,他当然知道自己二十五还未成亲实属笑话,可那又能怎样,先前结得亲缘都吹了,定下娃娃亲的姑娘后来家道中落,董家势头越来越好便退了亲事,后来结了云家的女儿,但云家的姑娘不放心家人上战场,跟着同去北疆,结果小小年纪便殒在了北疆。
  这一耽搁,便到了二十有五。
  来参加青竹会的男子大多都在二十岁上下,未曾结过亲缘的便会来青竹会为自己寻一寻机会,董易恒这也是迫不得已才来了青竹会,本想拿个头筹,也好为自己今后为官铺路,但哪里料得到会有四公子来,连江仪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毛头都能压他一筹。
  “不知赵公子已经成亲还来青竹会又是什么想法?莫非准备充盈后院?”
  还不待赵瑞熙生气,江玖仪已经拦住他,眸光平静地看向董易恒,“还未成亲便想着充盈后院,到底是董翰林之子更为英豪。既然你想比,那我们便比。”
  “古语有云‘文无第一’,什么诗作我们便不比,既然董公子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信,我们便来比一比谁的字更好。”
  江玖仪此话一出,连赵瑞熙都被惊到了,他自然知道江玖仪的字有多差劲,现在还要和人家比书法,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董公子,可敢应?”
  董易恒咬牙,“自然敢!”
  “好!”江玖仪朗声道,“谁有诗文,我们来写同样的字,比比看。”
  人群中不知是谁大胆,竟然高声道:“我有熙王爷当年的《叹兴辞》!二位公子稍等,这便拿来!”
  赵瑞熙,“……”
  怎么当年年少轻狂的黑历史还要被拿出来公开处刑了呢?
  可年少时的赵瑞熙确实是个高傲情况的少年,他也确有这样高傲的资本,一首《叹兴辞》直到现在还是无数文人追捧的经典。
  不一会儿,这小公子便拿了《叹兴辞》的拓印本来,字迹清晰,游龙走凤般潇洒自如的笔体哪怕今日看也是极好的。
  虽然比不上颜柳大家,但显然也是能排得上号的好字。
  江玖仪挑眉,将这《叹兴辞》粗略扫了一遍,扯了扯赵瑞熙的衣袖问道:“你写的?”
  赵瑞熙的耳根有点泛红,“年轻的时候写的。”
  江玖仪眨眨眼,觉得这人拿乔的样子还挺有意思。虽说古代人早慧,但十岁的年纪能写下这样的辞必然是胸中有文采的。
  他虽然不大懂文字上的东西,但他能从这些字里感受到当时的情绪,哪怕这只是赵瑞熙当时作品的拓印本。
  对人情世故不怎么懂的江玖仪有着最原始的直觉,力透纸背的愤慨扑面而来,想必那日写下这首辞的赵瑞熙也当是悲愤交加。
  甚至江玖仪能够想象到少年是在怎样的愤怒中写下了这首足以被后人传唱的辞赋。
  董易恒自然是书法一道中的好手,他的字也是曾被人拿去观赏过的,见到是赵瑞熙想《叹兴辞》反倒心下安稳。
  在场的人中少有不知晓《叹兴辞》的,当年这首辞赋也算是风靡一时,他也曾临摹过。
  当下二人便铺开宣纸,毛笔蘸满墨水,还不待江玖仪动作,董易恒已经快速写下十个大字。
  从来到大荣开始江玖仪便与赵瑞熙同床共枕,他想在云家和苏家因为战事而迅速衰败之时,他的心中应当是有悲愤的。
  他甚至可以想象那样的场景,他仿佛真的见过塞北的黄沙,听到过羌笛从关外传来的声音。
  眼前一片血红,他脑海中闪过很多不知名的画面,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笔上的墨汁已经要滴到纸上了。
  耳边是战鼓声,周身是战马嘶鸣,江玖仪眼前血色纷飞,握着毛笔的手情不自禁地用力。
  一句,又一句。
  好像他不是在描摹赵瑞熙的辞,而是在写一首关于战争的诗。
  一首辞长达三百字,待江玖仪写完时,衣服依然被汗水浸透在料峭的寒风里刺得人骨头都在发疼。
  江玖仪还陷在那股情绪中无法自拔,他少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但这一次来得与众不同,就像是他初到大荣时在花轿里接受江玖仪过去十五年的记忆时那样。
  刚刚他眼前浮现的是什么?
  一个从小浑浑噩噩生长在江府后院的外室子怎会见识过这样的厮杀?
  江玖仪与董易恒几乎是同时收笔,众人好奇地前来查看,却忍不住静默在原地。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笔体和心境,同样一首辞,赵瑞熙写来像是皇家贵胄怒斥朝堂昏暗,悲愤力透纸背;董易恒写来像是文人对着山河有感而发,气势有余而心力不足;可落在江玖仪这里,却仿佛一个将军在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想要唤醒迷茫的国人。
  从工整和笔体上而言,是董易恒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