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嫡妻为男 (魏先森)


  折子是说幽灵兵案的,二皇子眼睛看着折子,心里却因为开隆帝刚才的一句话巨浪滔天。可宋廉站在一边,却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开隆帝面色如常,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只有尹勍,他觉得自己听到了不得了的消息,却又似乎只是自己想多了。
  安韶光一早就要去面圣,想着自己院子里如今也没什么人,于是早早起床早早走了,想着路上随便吃点什么,因此也并没有遇上母亲给他送饭的丫头。
  可是出来之后就不想随随便便打发自己了,一来今儿个起的大早,心情正好。二来空气里油条跟混沌面的香味儿远远地飘了过来,安韶光的肚子比人更早回到了早先在永安京生活的状态。所以现下他十分想吃以前在书院念书时候常吃的那些个东西。看看天时还早,就溜溜达达地到了从前生活在京里时候常去的一家花鸟早市。他隐约记得这边有个煎饼果子的摊子,但是顺着街从街头走到街尾都没有找到。
  煎饼果子没看到,倒是遇到了景阳侯世子,方贤博看到安韶光倒没有显得多惊讶,两人同龄,还是同窗,身份相当年龄相仿,比起旁人自然多了几分亲近。但是方贤博此人,有才情却没抱负,所以跟安韶光也不算一个路数的。两人闲聊了几句,景阳侯世子提溜着一只通体红艳艳的鹦鹉,笑得有几分无奈:“你且等着吧,又一出热闹的。”
  安韶光不明就里,方贤博却不肯详说“我给你讲没意思,总得自己看不是?这样,中午我做东,咱哥儿几个出来坐坐。”
  “我离京多日,祖母甚是想念。”
  “那好吧!中午你就做你那乖孙,晚上,晚上总行了吧!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你跟我中午吃饭倒无所谓,晚间一起吃饭明儿一早你就不好说亲了。”方贤博抄着一只手,话是对安韶光说的,眼睛却看着那红毛鹦鹉。“不过晚上有宵禁,你又是刚回来,府里事儿肯定也不少。要不还是改日吧。”说着,抬脚就要走。
  安韶光一把把他扯回来,“多少年的交情,你少跟我来这套。晚上我还得陪我祖母吃饭,不过我现在可跟你不一样,我院子里没人管我,宵禁我都不回!”安韶光看了看他,莫名的觉得老友的样子有些萧索落寞。“你说地儿吧。今儿个晚上,别叫太多人,咱好好说说话。”
  方贤博看了安韶光一眼,笑着说“晚上再说吧,我下午在永乐坊。”
  安韶光撞了一下他的肩,凑过头去小声说“还是那间?”
  四目相对,心照不宣。“我直接去找你?”
  安韶光面圣要比二皇子他们早些,皇上头一晚又看了一宿的折子,吃着早膳跟安韶光说了很久。安韶光出来之后,又被元一叫走。去教习所待到巳时,才被放出宫来。
  安韶光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想起安韶华的信中说过刑部回家的路上有个混沌摊子。找到地方才发现人家已经收摊了。这下可是难为坏了安大公子,想到自己回京第一日竟然在永安京街头饿得头晕眼花,安韶光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啊。再往前走是康安坊,安韶光看着人来人往的,想着说不定能有什么吃的。过去一看果然有一个卖包子的,安韶光赶紧坐下去,让老板给他拿了几个包子。
  终于祭拜了五脏庙,安韶光这才觉得踏实了。谁知一摸身上,钱袋子竟然不见了,安韶光愣了一瞬间才想起前些日子赶路,钱袋子还在马背上的褡裢里。今早出门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起来,不由得抚额苦笑。心里也暗自感叹,真不应该把伺候的人都打发回去。事已至此,安韶光叹了口气,解下身上一个玉佩“老板,我今日出门着急没带银子,您看要不这样,我先把东西放您这儿,一会儿我家里人来结账,您把东西给他就成。”
  那老板也许是见多了各种赖账的、赊账的、碰瓷的,竟是不肯了“这位公子,您要是拿东西抵,咱就一物换一物,您拿个便宜点的。这东西咱不收。”
  两下里正扯皮,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口路过。
  “诶,小书生!”
  小书生不知道是在叫自己,心事重重的样子继续往前走。
  安韶光上前拦了他一下,小书生头也没抬抱紧怀里的东西绕过他加快了脚步。安韶光眉头微皱,拉住了小书生“小书生,跟你商量个事儿。”
  小书生抬头,眼神略有些惊恐。看清楚是安韶光,倒笑了一下“军爷,好巧。”
  安韶光有心问一下,却看到包子铺老板正面色不善地站在身边。“小书生,你有没有散碎银子?帮我付一下钱,我回头给你。”
  小书生给了包子铺老板银子,安韶光跟着小书生回到了那梨花树边的家。“军爷,你大老远回一趟家,家里妻子竟然不管饭么?”
  “我妻子……一言难尽。好在,我还有女儿。”
  不知道小书生闻言想到了什么,竟然局促起来“军爷,我不是故意惹你想起伤心事。”
  安韶光倒不想跟他说家事。只是这个小书生刚才躲自己的样子,像是从前书院里总是被欺负的寒门学子的动作。若是小书生也遭人欺负了,自己倒是能帮上一帮的,在自己不过举手之劳,也算是报了一饭之恩了。
  小书生心眼不多,也不大有防人之心,三五句话就让安韶光明白了始末。
  原来小书生跟父亲是约摸十年前从外地进京的,身上的钱买了宅子就不剩多少了。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去给人家做师傅教琴挣钱,小书生长大之后便给人抄书补贴家用。因为贫寒,又是外来户,加上父亲常年不在家,小书生自幼就让周围的一些个半大孩子欺负着,已经习惯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欢迎捉虫。


第91章 欺负
  习惯?
  安韶光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小书生的话倒让他想起了一桩往事。
  还得从方贤博说起。他俩虽说同龄, 在书院也并不对付。
  安韶光自知将来要继承家业,所以勤学圣人言、苦练文武艺,为的就是一朝入仕, 光耀门楣。可那个方贤博,明明有着过目不忘的好脑瓜子,却整日里声色犬马,小小年纪就一副纨绔样子——倒是像极了他老子。景阳侯就是一个老纨绔,天底下纨绔爱的他都爱,关键人家不光爱,还精通。曾经有人说过, 这天下间的享乐,除了女人没有景阳侯不精通的,从古玩玉器到脍不厌细,从琴棋书画到斗狗斗鸡斗蛐蛐, 老景阳侯简直就是永安京里纨绔的楷模。当年的方贤博也早早地继承了其父的衣钵。起码看起来是的。
  安韶光跟方贤博念书的明山书院与崇山书院相距不远。
  明山书院都是皇室宗亲和勋贵嫡子,还有一部分五姓七望豪门里的好苗子托着宫里的关系进去学的。教书育人之余, 学生之间走动也极为密切。诗会酒会赏花会,阴天晴天宴席天, 有事无事总是要找个由头安排一场宴席,吃吃喝喝再作两首酸诗。
  崇山书院则不同,那里都是些豪门庶子或者刻苦的寒门学子,都要靠一己之力养妻活儿的,先生也大多都是苦出身,为人端方,治学严谨。所以崇山书院整个儿的就像一个藏书阁, 所有的人都木着脸,端着书, 出门都是齐刷刷的书呆子。
  明山书院的学子见到了崇山书院的书呆子们常常要暗地里学他们的样子,悄悄地笑话。总之互相看不惯。
  再加上高门大户里内宅阴私多,很多人家嫡子在明山书院而庶子却在崇山书院,所以常有私下里交情铁的几个明山书院的学子悄么声的去崇山书院去堵人,堵到了或打或骂,或者做些折辱的事情,一般倒也不出格。
  因为归根结底都是各家的私事,所以书院的先生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次,有几个明山书院的公子哥儿去欺负一个崇山的学子,具体什么个情况安韶光不记得了。总之大约后来事情脱了控制,不知道怎么就牵连了一个不相干的寒门学子,这个寒门子弟也是个傻的,被追打竟然慌不择路跳了河。这可就不是家事了。恰好方贤博路过,见有人落水,二话不说就跳下去救人。人救上来了,却晕了过去。方贤博说附近自己有个宅子,一群人七手八脚就把人送到了永乐坊。
  安韶光在书院听说,也只是唏嘘两句,日子照样过。
  晚上回家才知道这个寒门子弟出身卢氏旁支,恰好是祖母远亲,安韶光便代表家里去看看,顺便问问情况。多少做出一个撑腰的样子,毕竟还有祖母的关系在。
  次日一早,安韶光去了方贤博在永乐坊的一个宅子去看望卢纯良。
  那是安韶光第一次见到方贤博发火。半大少年烧的通红,手软脚软地半靠在枕头上,一身鹅黄的里衣,骚气得很,偏偏穿在他身上就是说不出的风流意味。伸出一只手指着坐在床边陪着笑脸伺候的人,骂人都骂得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引经据典,写下来传出去就是一篇锦绣文章。安韶光听了几句,便明白了。
  跳河的那位就是卢纯良,已经救起来了。方贤博把卢纯良带到了自己的宅子里找了人侍候,给人请了郎中,又给人家里送了信儿,算是暂时把事情压住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