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令 完结+番外 (一点三口言)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一点三口言
- 入库:04.09
哦,这不是观察出来的,比赵弈弱的不敢惹他,比赵弈强的懒得搭理他,所以就在这种环境下,愣生生的让赵弈生出了一种“老子天下无敌”的错觉。
所以最后一条是谷城一次次试出来的。
谷小少爷当初也思索了一阵怎么把赵弈引“财神居”里去,但是吧,按照赵弈的性子,这辈子死都不会踏足那里。
所以谷小少爷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天天晨昏定省似的招惹赵弈,让赵弈看见他就恨的的牙痒痒,最后一次来个狠的。
赵弈酒气脾气血气一起上头,不管不顾的死活要和谷城新仇旧恨一起算。
不过谷小少爷留了个心眼,怕露了脸之后赵弈直接找上自己家去找麻烦,那样就前功尽弃了,所以特意准备了一身行头,招惹的时候穿戴上,让赵弈一看就知道是这么个人又不用露脸。
谷小少爷为此还特意选了一身白色的,显眼,放人堆里也容易找,不怕他们跟丢,想把人甩了就随便拐个街口把行头一扔,茫茫人海谁知道谁啊?
谷城练功刻苦,不是赵弈这种酒囊饭袋子可以比的,以前试的时候谷城轻松容易就能甩开赵弈他们,最后一次就故意等着鱼儿咬钩。
这些都是谷城在出门逛街的时候进行的。
要是谷家人知道,谷城出门就为了做这个,会不会把谷城关起来,让他老老实实做个“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呢?
大概也不会。
谷小少爷出了事,谷家不论是在外在内的族人,一起被召回了本家商量解决办法,能撒出去的钱都撒了,能找的人也都找了。
可是就是拼不过京兆尹只想跟谷城同归于尽的决心,和谷小少爷签字画押的动作。
最后到底是因为谷小少爷不配合,把自己作成了死囚。
最后被判了二十年。
这些事儿牛狱卒是知道的,废话,当初这事闹得满城风雨,成了整个陵安城茶余饭后最大的八卦。
几个人脑袋凑一起总喜欢说上那么几句,感叹一下有钱人家孩子的堕落和有钱人家教育的失败,不管说多久,最后结尾的总结陈词万变不离其宗,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还是咱们穷人好,本分,孩子也老实,不会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按照这个火热程度,就算是对这件事不太上心的人去街上逛一圈回来都能靠着别人的只言片语了解个大概。
更何况是没事就喜欢上酒馆听人数落家长里短的牛狱卒?
不过这些少爷来坐牢却没有半点坐牢的样子,家里人拿了钱打点好牢房上下,天天变着花样的吃食,绫罗绸缎的囚衣就给人送来了,生怕他们在里面受了半点委屈。
不过这倒不是第一次了,次数多了牢里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收钱收的很是心安理得。
上次来看谷城的他二婶送了罐人参炖鸡给他,看他吃了一根鸡腿之后忍不住的抹眼泪,只觉得他们家的城儿真是太不容易了,以前在家的时候时候这人参鸡汤向来都是只给他喝汤的,现在居然他都吃鸡腿了,城儿在这牢里的日子该多难过啊!
谷城难不难过的,牛狱卒不知道,反正他挺难过的。
在他看来啊,这些小少爷一个个就是占着家里面有钱有势,简直就是胡作非为,为所欲为,一个个跟吃饱了撑的似的有事没事就喜欢玩些要命的玩意儿,他们倒是尽兴了还要他们这些下面人收拾烂摊子。
啧,简直就是——
算了,牛狱卒没读过啥书,除了骂脏话实在找不到啥合适的话来说他们,说脏话的话,嗯.......牛狱卒觉得他好歹是陵安的狱卒,多多少少还是要儒雅一些的。
然后牛狱卒就在心里儒雅的想自己该怎么把里面那个小祖宗清出来呢?然后牛狱卒在脑子里过一圈。
呸!老子可去他娘的儒雅吧!
奶奶的!什么手气?就三个人抽签老子都能输了!肯定是那两小子背着自己出老千了!专门让自己伺候这难缠的主儿。
不过又想想谷家那白花花的银子,忍了忍了,都是看在钱的份上都是看在钱的份上。
牛狱卒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自己的人生信条,突然灵光一闪,恨不得把自己脑袋给拍烂,什么烂记性,怎么忘了说那茬了?
牛狱卒顿时来了精神,一连换了好几个空力争离谷城近些,喜气洋洋的像是过年一样:“哎哎,小祖宗,你家老太爷说了,你要是答应了他就不拦着你要从军的事儿了!”
谷城闻言本来纹丝不动的背影突然颤动了几下。
牛狱卒见有效果,再接再厉:“你家老太爷说,你要是答应了,这件事儿办下来了算是个大功劳,到时候可能免了你的刑罚不说,在兵部那边也能靠这是说上话,到时候岂不是一举两得?”
牛狱卒边说边不得不感叹一下,这有钱人就是好,你看人给自己家人找的差事,那叫一个一箭双雕。
不过感叹归感叹,正事不能忘,在牛狱卒看到谷小少爷从床上坐起来叫他带路的时候,牛狱卒感动的那叫一个热泪盈眶。
他真是太不容易了,这钱真好赚,骗个小孩出狱去走他自己家里人给他铺好的阳关大道就有钱拿,这辈子这么好的差事怕是遇不上第二次了。
牛狱卒把谷小少爷领出了牢房,从怀里掏出了谷老爷子给他的信给了谷城,谷城不想耽搁时间,就让牛狱卒带着自己过去,信自己边走边看。
小祖宗发话了,牛狱卒也不敢耽误,只想快点把这尊佛请走,就领着他往外走,走之前还特意给谷城披了件青色披风,换衣服是来不及了,只能这样遮住谷城的囚衣。
牛狱卒看着谷城披风上上好的蜀绣,又难过了。
谷城和牛狱卒出了大牢上了马车,坐稳当后就打开信看了起来。
信是谷城爷爷也就是谷家现在的当家人,也就是刚才牛狱卒口里的谷老爷子写的,字迹沉稳大气,说的是这次要让谷城去干什么,为什么要去以及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事情是这样,去年的时候离大靖稍远一点的鲜逻送了封和亲文书过来,里面提到了愿意把自己的公主嫁到大靖来让两国永修秦晋之好。
当时大靖的皇帝一看,哎?好事啊!
大靖强盛自然容易引得各国觊觎,近几年边境各国虽然惧于大靖的实力不敢妄动,但是也小动作不断,虽然都是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也没对大靖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但是就像是晚上你熄灯睡觉在你耳边飞的蚊子一样十分的恼人。
就是你点了灯去找的时候,它就消停了,等你熄了灯准备睡了它又出来嚣张了,烦的要死。
刚好鲜逻是草原上一个比较强盛的民族,大靖早就听说了他们那族勇士马背上的勇猛,而且和大靖隔了一个回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纠纷的。
鲜逻这次也直接明说了想要来大靖学习的愿望,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帮助大靖镇压周边各个小国的决心,这真是困了就有人递枕头,两边一拍即合,皇上当下同意了鲜逻的请求。
所以今年开春鲜逻就提前遣了使者陪同公主一起先行来了大靖和未来的夫婿培养一下感情。
然后公主的仪仗倒是没问题,平平安安的到了。
就是使者那儿出事了。
第3章 狗嫌猫憎恨小侯爷(1)
你说这个使者也是不懂事,不和公主的仪仗一起走,非要领略一下什么大靖的风土人情,好歹是个使者跟乡巴佬没见过世面一样,这下好了,出事了吧?
使者是被一帮山匪劫了的,这帮山匪,他们占山为王得了天险,寨子立在悬崖峭壁上易守难攻,一直以来都让当地官员很是头痛。
但是要是想灭了他们就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是灭了还好,算是奇功一件,要是没灭——耗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只不准就是件连着脑袋加乌纱帽一起掉的事。
而且介于他们只是偶尔抢抢,真的只是偶尔,一个月也就几次那种,也不算过分。
所以当地官员没有谁愿意去触这个霉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混过去了。
这群山匪也是比较没有什么宏图伟愿的那种,就平时只抢抢过往的富人商人,就没有半点把心思动到官家的头上,毕竟对于朝廷他们还是有点怕的。
要不说那个鲜逻的使者不懂事呢?
行,来者是客,你说你领略就领略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多走点路呗,小事,可偏偏人使者觉得要是朝廷派人来保护他太过招摇了,就想要个让大家都低调些的办法。
刚好最近朝廷为了表达一下朝廷的宽厚,有意对江湖帮派示好,既然鲜逻使者提出了这么个要求,那行,皇上手底下的御影司就出了个主意,由太安钱庄出钱,让四海镖局接了这趟生意。
然后问题就出在这儿了,这帮山匪一看。
哇!
四海镖局耶!
哇!
江湖第一大帮派耶!
哇!
东西肯定值钱嘿!
抢!
真是倒霉催的。
你说这群山匪也是挺有想法,既然知道四海镖局是江湖第一大帮派还敢往上扑,嗯,挺厉害的,和赵弈一样,送死送的挺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