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主子死后我立刻反了 (苍灰)


  芳香醇厚,入口微苦,余味无穷。
  可惜的是,月圆则缺。
  今夜之后,我们将分道扬镳。
  75、
  对于我们私底下决定好了东线和西线将领这件事,主子没有反对,由着我们去了。
  最后,季清霜和小崽子带两万五千人走东线,我和九王爷带三万人走西线,主子一个人带领余下士兵走中路。
  启程之前,季清霜还专门跑过来找我打赌,赌她会是三路中拿下的州郡数最多的那一路,武力上我被她碾压这么多年,早已经承认技不如人,不过在战场上我自认为还是不输给她的,脑子一热,我就拿我一整年的俸禄跟她赌了。
  看着她那副胜券在握的笑容,我莫名地不爽。
  在她走后,九王爷拍着我的肩膀,安慰我说:“没事,我会帮你的,咋们不会输的。”
  “不用你帮忙我也不会输的。”
  面对的我的嘴硬,九王爷耸耸肩,没有反驳我,不过眼角眉梢中总是带了点调侃的意味。
  我剜了九王爷一眼,拍马走了。
  魏柯辛拍马跟了上来,在我旁边笑嘻嘻地同我说:
  “老大,你刚刚的那个眼神好像小媳妇啊~”
  “……”
  我回手就是一马鞭。
  果不其然,挥空了。
  76、
  在大禹国,共有三十万常备军,十万驻扎战事不休的边塞,剩下二十万则分布在其余十二个州郡充当府兵,这府兵看似不少,实则只是纸老虎,禹国各大世家弄权专断许久,维持军队的粮饷军备经过各大世家之手辗转,能够留存在一半就不错了,而这点银钱,哪里能真正地经营地了一只常备军,所谓二十万大军,不过是名存实亡罢了。
  这种状况已经维持了近百年,想要变革之人不计其数,最终的下场要么是死的不明不白,要么就与各大世家沆瀣一气,前者如主子那早死的师傅,后者如一人成就了当今季家的季左丞相。
  禹国的军队积贫积弱,这在各国之间早已不是秘密,禹国的邻国中山国明明是远远不如禹国的小国,却在这百年间如同卧蚕食桑一般,一点一点不断侵吞禹国领土,使得百年前的大禹十五州只剩下如今这十三州。
  多年以前,老王爷就是在如此的情况下接受边塞军的,面对缺衣少食、军备不整、士气低迷的边塞军,面对世家的刁难和老皇帝的冷眼旁观,老王爷白手起家,重振大禹军威。在接手边塞军队之后,老王爷他依靠边塞的地理优势私通商路,在明面上以战养战,暗地里在朝堂上阴险狡诈不顾颜面从世家那里讹来军饷,不过短短十年,他就将不堪大用的边军整顿成虎狼之师。
  从此以后,中山国不得寸进,不但无法侵占禹国领土,反倒开始缓缓吐出在之前的百年间掠夺的土地。
  老王爷一己之力,率领十万雄师,铸成了禹国边塞的不可逾越的天堑。
  在边塞各州的百姓的眼中,老王爷就是他们的守护神,自从老王爷来到边塞之后,百姓就不必担心随时会至的敌国,不必担心如影随形的战争阴影,不必担心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边塞各州谁不知道,老王爷用人不拘一格,在他的军中即使平民百姓只要奋勇杀敌也能获得军功,不断晋升。在边塞军中,有一多半的士兵都来自边塞各州,他们因为老王爷才会投入这片战场,他们信任着老王爷,追随着老王爷。
  而现在,老王爷死了。
  就那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军中的气氛霎时间从无所畏惧的欢快气氛变得阴沉压抑。
  我骑在高头大马上,回望这支沉默急行的军队,有些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柄匕首,一柄抛弃良知、弃置忠诚,只为了复仇而存在的匕首。
  77、
  正如主子预料的那样,幽州附近的井、翼、青三洲根本就是手到擒来,在我们进入井州的时候,府兵不堪一击,豪强世家无法拧成一顾劲儿,一个一个逐个击破,根本不足为惧。在一些城池,老百姓听说边塞军来了,自己就把城门打卡,把我们给迎接近城了,不出半月,损失不过千人,偌大的井州就成功纳入手中。
  井州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困难是在进入益州之后,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益州刺史——荀匡,荀匡出身落魄世家,但人品学识均为上成,被老皇帝重用,仕途平坦,稳步攀升到刺史这等高位。刺史和太守是知名的肥缺,由于其掌管一地的军政军大权,徇私枉法的可操作性特别高,是比京官更加炙手可热职位。不过荀匡此人是刺史中的奇葩,是淤泥中少见的清流,不藏污纳垢,不拉帮结派,对老皇帝忠心耿耿,对州郡百姓也是关怀备至,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对君主的忠心不是愚忠,此人对子民的爱意不是溺爱。益州在他的治下物阜民安,四海清平,是十三州里发展的最好的州郡。
  在进到益州之前,我们就知道这仗难打,在进到益州之后,我感觉我还是太天真了。
  这不是难不难打的问题了,这是根本打不了的意思了。
  荀匡这个老头子早在我们还在幽州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他从其他州郡不惜高价收购来了大量粮食,将每个城池的粮仓填满,将城池周围的村庄的人收纳入城中,城中备好各种守城器械,在城池周围挖了壕沟,铸好防御工事,静候我们的到来。
  在攻打益州的第一座城池的时候,看着这箍成铁桶一样的阵仗,我震惊了。
  到底是益州是边塞还是幽州是边塞啊,幽州的城池都没有守得严实的,他倒好,一个腹地的州郡,做得这么绝。
  如果仅仅是守城也就罢了,荀匡这个老家伙还带着府军和豪强世家的私兵跟我们打游击,仗着对地形的了解,不时来骚扰我们,立志让我们吃不好睡不香。
  在来到益州的第三天,我看着我军伤亡了一千五百余人的战报,痛苦地挠头。
  “这仗还怎么打?”
  正在看地图的九王爷回过头来,冲我灿烂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沉。”
  “说的有理……”揉着太阳穴的我随即意识到不对,“等等,什么叫自然沉啊!”
  “就是没救了的道理啊,”九王爷开开心心地说着丧气话,“这仗的确没法打啊。”
  平时打仗的时候都是九王爷给丧气的我加油鼓劲,现在面对仿佛石乐志的九王爷,我感觉我有拉他一把的必要。
  “再怎么说我们还有三万大军,荀刺史估计只有一万的兵,只要我们抓到正面对决的机会……”我斟酌着语句,说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景。
  “你怎么会认为荀刺史只有一万的兵?”九王爷问道,“单算府军的话荀刺史的确只有一万人,可是你别忘了荀刺史手底下还有豪强世家的私兵一万多人,据我估计,荀刺史手下的军队起码有两万五到三万人,跟我们人数相仿。”
  九王爷说得头头是道,我无言以对,于是只能换个地方接着挣扎。
  “可是我们的士兵军备齐全,还有征战沙场数年的经验,荀刺史的军队就是一群没见过大场面的小屁孩,装备什么的估计也跟我们没得比。”
  “不不不,你说的两点都是错的,首先,世家的私军的装备一定不会差,而且益州作为十三州中最有钱的,荀刺史再怎么样还是舍得给府军拨款的;其次,这两年禹国不太平,又是洪灾又是旱灾的,流民起义并不少见,荀刺史可是带着他的这支军队来来回回把益州扫了好几遍,这才换来了益州太平安定的现在,如果真要比起来,荀刺史这支军队的战斗经验,跟我们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的。”
  九王爷一针见血,指出我言语中的所有谬误。
  这下,本来就很绝望的我被他整得彻底绝望了,我把正在处理的军务推开,往椅子上一瘫。
  “不用打了,等死吧——”
  九王爷竟然笑着附议。
  “死在这位刺史手上,我们不冤枉。”
  听到九王爷这句话,我眉头一皱,感觉有点不对劲,脖子以下的身体我是懒得动了,单单支起脖子,看向他。
  “不对啊,我的小王爷,”我看了他许久,终于可以确定,“我怎么感觉,面对如今这局势……你是真的很开心啊?”
  “嗯,”九王爷竟然还点头,一副我骄傲我自豪的模样,“我当然开心了,我能想见,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们的战斗——会很精彩。”
  在昏暗的帐篷里,九王爷的眸子熠熠生辉。
  “这几天,我过得很开心,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我脚下一个没稳主,椅子差点向后翻倒,直接让我栽到地上去。
  我怎么忘了,在九王爷哭包少女的表象之下,还隐藏着一颗战斗疯子的内心,在我们并肩作战的那些年,九王爷曾经多次告诉过我,他是为战场而生的。
  可是想到那无望的未来,我暗叹一声,忍不住问他:
  “你不怕死吗?”
  九王爷的眸子依旧亮晶晶地,仿佛承着漫天的星辰,好看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