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给太后泼脏水的话,原本他是说不出口的,是朝会前刘公公特意教他的。他也明白,能不能扳倒太后一党就在今日,也就昧着良心出来带了一个节奏。
他这个节奏一带出来,寇党的夏竦立刻心领神会,跟着出列:“请太后收回成命!”
其余寇党也跟着夏竦:“请太后收回成命!”
刘娥被气个半死。
本宫一句话都没说,怎么你们倒好像本宫要徇私偏袒他一样!
本宫都不认得他是谁好不好!
一时间半个朝堂的人都跪下了,节奏已经带起来了,刘党中人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跟着跪下,一声都不敢吭。
黄公公仍在呼喊:“太后,救我——”
刘娥喝道:“还不将这个疯子拖出去!”
禁卫军马上上殿要将黄公公拖下去,赵受益忙挤了挤眼睛,挤出两汪热泪:“且慢!”
大戏才刚开场,怎么能把背景板给撤了呢?
满朝文武都被他这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喊惊到了。
赵受益站起身来,走下龙椅,跪在了刘娥的帘子前。
刘娥心里一紧,直觉不好,就见赵受益眼含热泪道:“黄公公伺候母后多年,劳苦功高,朕知母后不舍之深。然扬州茶政是国家大事,更关系着千万茶农茶商的生死。儿子不孝,但朕请太后,暂抑私情,以全国体!”
寇党中人也跟着一起:“请太后暂抑私情,以全国体!”
黄公公扔在垂死挣扎:“娘娘救我!娘娘救我!”
一时间,殿上只剩下了他濒死的呼号。
刘娥坐在帘子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着了人家的套了!
皇帝和寇准这是联起手来,挖了个坑给她跳呢!
也算是他们不容易了,找了这么个蠢货太监来,又趁着她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硬生生地把这个蠢货给定性成了她的人。
满朝文武再这么一求情,太后娘娘包庇获罪太监的名声就这么定下来了。
她经营了几十年的好名声,都毁在今天了!
从今往后,她再也不是那个睿智英明的太后,而成了一个为了一己私情,包庇太监的妇人——
这和以往任何一次与寇准互相攻歼都不一样。
以往寇准指责她结党,指责她架空皇帝,甚至是指责她淫.乱宫廷,这些都不痛不痒。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一个政客应该做的——哪个政客不结党,哪个政客不想着专权,哪个政客不好色。
不说别人,就说寇准本人,不也是如此吗?
因此这些攻歼全都无伤大雅。
寇准这样骂她,她也这样骂寇准,有来有往,势均力敌。
但这次,寇准和皇帝费尽心机给她罗织了一个因为恋眷私情包庇太监的罪名。
等同于指着刘娥的鼻子说,你不是个合格的政客,所以才会为了几句求情而心软,若不是我们苦苦进谏,你就要因为你的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了!
你不过是个普通妇人,你不该插手前朝之事,你该回到后宫去,做你们女人该做的事情。
你不配摄政,你不配处分军国大事。
你该滚回女人应该去的地方!
寇准!
还有——皇帝!赵祯!
好啊,真是好啊!
沸腾的情绪在刘娥脑海里叫嚣,她恨不得——
她忽然觉得有些头晕。
怎么回事——
“母后!你怎么了母后!”
我怎么了?我……
“太后晕倒了!”
“快扶太后回宫!”
赵受益悄悄地将撒了迷魂香的帕子藏在了袖子深处。
刘恩只给了他一点迷药,若非刘娥情绪过于激动,恐怕难以发挥这么好的效果。
他自己也吸入了一些迷香,因此有些头晕。
配合着通红的眼眶、踉跄的步伐,倒像极了一个在孝道与国事之间痛苦抉择的孝子皇帝。
赵受益回到龙椅上,费尽了力气才压抑住唇角的笑容。
没有太后坐在背后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他的眼神落在寇准身上,很快移开了。
下一个,就是你。
扬州茶政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宦官黄琦被判流放,包拯治茶有功,仍调回京城,兼以御史知杂事之职。
宋代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台长,有宋一朝未尝实授,只作为虚职头衔授予老臣。实际意义上的台长是御史中丞,御史知杂事是御史中丞的左右手,是个颇为显赫的要职。
包拯能得此要职,还是因为寇准和赵受益彼此心照不宣的事后分赃。
而御史中丞的职位,最终落在了范仲淹的头上。
刘娥自从在崇政殿晕倒,被送回寝宫之后,就病了。
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心火郁结。
但赵受益毕竟是个孝子,怎么可能让病中的母亲继续操劳国事,于是以一己之力承担起了本属于刘娥的职责。
刘党也曾质疑过太后为什么不再上朝了,但刘娥之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晕倒的,现在赵受益说刘娥仍在病中,也无可指摘。
太后毕竟是宫中女眷,太后不上朝了,前朝的刘党束手无策。
至于后宫的刘党——
后宫中的宫女太监大部分都是刘娥的人,但这些人乃是墙头草一般的个性,谁得势谁就是主子,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可言。
真正忠于刘娥的心腹,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这些个人,刘恩一只手就都能解决了。
将刘娥送回寝宫后,赵受益又给刘娥加大了一回药量。等到刘娥三天后悠然醒转之时,才发现后宫前朝早就换了新天。
郭槐伏诛,赵受益找了个老熟人给刘娥当新主管。
陈琳。
当年帮着寇珠把小太子带给八贤王的陈琳。
赵受益相信,陈琳一定会好好照顾刘娥的。
没有了刘娥在身后垂帘听政,赵受益和寇准的朝会体验都上升了好大的一个台阶。
刘娥不上朝的第三天,赵受益接到了一封来自寇准的劄子。
劄子上写道,太后病重,是因为后宫无喜事,希望陛下能尽快成婚,为太后冲喜。臣有一女,端庄持重,可为陛下良配。
赵受益拿着这封劄子,算了算李元昊可能发兵的时间,觉得应该能赶上,于是在劄子上写了一个:“可。”
结完婚你老人家就得去打仗,娶你女儿就娶你女儿嘛。
反正等你回来之后,大势已去,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就让你先过几日国丈瘾。
第46章 朕要每个人都识字,每个……
皇帝大婚, 按理来说, 是要走一遍极为隆重繁琐的流程的。
但现在赵受益和寇准两方面都想尽快将这门亲事生米煮成熟饭——寇准是想趁皇帝没来得及反悔坐实自己的国丈身份, 赵受益则是想赶在李元昊闹出什么大动静之前赶紧把寇准的女儿娶进宫。
如今刘娥退场, 朝堂上只剩他和寇准两方势力在角逐。
这回可就是完完全全的零和博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如果现在李元昊发兵攻打西北诸州, 赵受益怕寇准不能安安心心地领兵出征。
之前辽国挥师南下, 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灭种,所以当时寇准和刘娥撕得再厉害,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争执一致对外。
夏州比起辽国来简直微不足道,赵受益不认为寇准会冒着被人偷家的风险千里迢迢地跑去平定夏州之乱。
唯一一个能让寇准安安心心地去西北的方法,就是娶了他的女儿,给他以信心, 让他相信自己回来之后依旧会是大权在握的莱国公。
两边一齐努力之下,皇帝大婚前的准备期缩短到了三个月之内。
从纳采到请期, 一路快马加鞭, 终于到了大婚的日子。
大婚前夕,寇窈娘坐在闺房里对着烛火出神,宋氏坐在她的身边,默默无语。
明天就是进宫的日子。从此以后,她就是皇帝的妻子, 大宋的皇后。
也是未来的, 皇帝的母亲。
宋氏轻叹一声,帮她将鬓角的碎发拢上去:“我们家之前也出过一位皇后,现在是第二个了。”
寇窈娘微微一笑:“我知道, 是大姨娘。”
宋氏道:“对,是我的大姐,你的姨娘。那年是开宝元年,王皇后薨,后宫无主,太.祖皇帝下诏命大姐进宫。”
“开宝九年,太.祖皇帝崩了,太宗皇帝继位。先命大姐迁居西宫,后命大姐迁居东宫。至道元年,大姐薨了。太宗皇帝不为大姐成服,不以皇嫂之丧待之。有个翰林学士私下为大姐说话,说大姐母仪天下,当以后礼葬,竟被贬到滁州。”
寇窈娘握住宋氏的手:“娘,女儿都知道。”
宋氏眼眶通红,强忍泪水,哽咽道:“大姐梓宫停于燕国长公主第,不与太.祖皇帝合葬,神主亦不祔庙。至道三年,太宗皇帝终于下诏为大姐下葬,祔葬太.祖永昌陵之北,神主享于别庙。”
她抽噎了一声,咬牙切齿地喝道:“我的大姐,一国皇后,死后的神主竟然不能祔享太庙!皇家薄情,一至于此!”
寇窈娘抱住宋氏颤抖的身躯,被宋氏紧紧地回抱住:“你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进宫啊!让你爹为你寻一户好人家,娘每天都能看见你,一家人在一起安安稳稳地相处着,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