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怎么安分守静,都越不过一个孝字。孝字大过天,在儒家的底层逻辑里,孝顺父母是一切思想的前提。为了孝敬父母,轻则卧冰求鲤,重则埋杀亲儿。为了孝顺,一切不合常理的举动都是可以接受的。
说白了,寇窈娘依旧是想要请刘娥出场来当一面挡箭牌。
刘娥道:“皇后所言有道理的很。只是,本宫为什么要帮你呢?”
寇窈娘问她:“官家请太后在狄青受封枢密使一事上出力,许给了太后什么样的报酬呢?”
刘娥道:“皇帝许我身后令名。”
寇窈娘笑道:“原来如此。可惜我不是皇帝,太后娘娘的身后名声如何,不归我管。”
她话锋一转:“听说娘娘乃是孤女出身。”
刘娥瞥了她一眼:“本宫出身贫寒,自比不得国公之女高贵。”
寇窈娘道:“娘娘天资敏慧,智计过人,又有一股不甘于人下的傲然之气。当初为什么不刻苦读书,考取功名,搏一个封侯拜相,却要跻身王府,为人婢妾呢?”
刘娥哂笑:“你疯了,本宫是个女人,如何科举?如何拜相?不为人婢妾,焉有如今的富贵荣华?”
寇窈娘道:“可是娘娘甘心吗?”
刘娥不语。
寇窈娘道:“若娘娘身为男子,君子固穷,不移其志。虽然早孤、家贫,一定也会仿效车胤故事,刻苦攻书,考取功名,堂堂正正地封侯拜相。就像家父一样。而不是像现在,为大宋江山殚精竭虑了十余年,临了临了,得人骂一句牝鸡司晨。”
刘娥道:“就像你父亲的下场有好到哪里去一样。”
他们两个同是皇帝的手下败将,也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寇窈娘道:“至少家父身故之后,叫人撰写墓志铭的时候,能将毕生功业堂堂正正地写上去,叫后世人都知道莱国公寇准的声名。娘娘身后呢?能有什么功绩流传?娘娘说,官家许你身后令名,这令名是什么?是说娘娘贞淑懿德,还是说娘娘保护朕躬,劳苦功高?”
刘娥道:“你想作甚?”
寇窈娘道:“我不是皇帝,没办法给娘娘什么东西作为报酬。可是我只想问娘娘一句,究竟是孙子做皇帝时,能将祖母的功绩流传下去呢,还是孙女做皇帝时,能将祖母的功绩流传下去呢?”
“这并非是为了公主,而是为了娘娘自己。就如娘娘所说,官家有意立公主为储,那之前的这些册封、拜师的小动作,他是一定会做的。那娘娘何不做一个顺水人情,叫官家做得更顺利些呢?不止官家会心存感激,小公主长大以后,也会记得是谁最初帮了自己一把。请太后三思。”
刘娥笑道:“皇后真是牙尖嘴利。你不像你母亲,你像你父亲。当初寇准就是这么三言两语说动了先帝亲征。”
她悠然神往地回忆过去:“你父亲将瀛洲前线局势说得轻之又轻,又将不亲征的坏处说得重之又中。先帝热血一沸腾,直接被他说动,答应了亲征。夜半歇息时才缓过这个劲儿来,害怕得不得了,抱着我说,娘子,为夫若是死在了外面,你可怎么办呀。我告诉他,我不怕他死在外边,可他若是敢临阵脱逃,就这辈子都不要回来见我。”
寇窈娘道:“这么说来,娘娘是答应了?”
刘娥道:“你说,公主的封号,是楚国好呢,还是秦国好?”
寇窈娘道:“还得看官家的意思。但若叫本宫来说,还是秦国好些。”
刘娥笑道:“你一说官家,官家就来了。”
她手指窗外,果然见皇帝的仪仗往凤宸宫来了。
不多时,赵受益进了屋,见刘娥和寇窈娘都在,直接问道:“李妃娘娘呢?”
刘娥一指偏室:“在那里,有医官正在诊治。”
赵受益舒了一口气:“医官来了就好。”
他也没等二人招呼,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
“说吧,究竟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人送到这里来没过半日就晕了呢?”
刘娥悠然道:“天气暑热,李娘娘贪凉,多喝了几碗乌梅汤,两下对冲,寒暑不服,就晕了。”
赵受益叫刘恩给他倒了一杯刘娥和寇窈娘正喝着的乌梅汤,抿了一口,挑眉:“还挺好喝的。”
刘娥年纪大了,口味稍重,这汤里特意多加了乌梅,又多加了蜜糖,煮成了一杯乌梅味极重又极甜的凉饮。赵受益本就嗜甜,此时倒觉得这乌梅汤果然好喝,怪不得李娘娘贪杯。
“医官怎么说?”
寇窈娘道:“医官说李娘娘并无大碍,是什么什么火攻心,我也听不明白。总之是一口气背过去了,过一会儿气顺了自然就醒了。”
赵受益点头:“无碍就好。”
说着就要起身:“既然李娘娘无大碍,朕就回去了。既然她体弱,母后你以后就多看顾些,别叫她又晕倒了。这大热天的,医官来一趟也不容易,别见天折腾人家。”
他玉宸宫里还有一堆的奏章要看,得先回去了。
刘娥道:“皇帝留步。”
赵受益疑惑道:“母后?”
刘娥道:“皇子公主的两岁生辰是不是快到了?”
赵受益和寇窈娘对视了一眼,都点点头:“没错。”
刘娥道:“之前周岁的时候,因着国家有水灾,再加上孩子还小,不宜操办。如今水灾已过,孩子也都立住了——听说皇帝亲自抚养公主,将公主养得极好——因此本宫就想,是否该为孩子们想想册封的事情了?”
赵受益道:“立储之事,不急。”
刘娥的意思他懂,所谓册封不就是立储嘛。他现在有儿子了,但这个儿子还没有册立为皇储。
不止刘娥,朝中大臣都挺着急的,天天明示暗示,看见一树花开得挺好,都要填词一阙,说官家你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不是,树都开得这么灿烂,秋天马上就要结果了。自然之理就是新旧更替。你想不想册封一个太子,就像此树开花结果一样?
遇见这种无事生非的奏章,赵受益一般都回复一句扯淡,叫他专心国事,不要一天到晚净关心一些风花雪月之事。
刘娥道:“本宫并非要劝皇帝立储。立储只是是皇帝的私事,本宫自不会多言。只是皇子也大了,也该有个名分跟着。是亲王还是什么,皇帝总要有个主意。不如就趁着这个生辰,赐他一个封号罢了。”
赵受益道:“再议吧。”
刘娥道:“对了。皇子公主本是同胞双生,不好厚此薄彼。皇子有了封号,公主也不好没有。正好就一并也给公主赐一个封号。本宫看,秦国公主的封号就很不错。”
赵受益将她从头打量到脚,点头道:“太后有心了,就依太后的意思吧。”
刘娥颔首,刚想说什么,忽见陈琳从偏室急匆匆地出来:“官家,娘娘醒了。”
赵受益迟疑:“那,朕去看看?”
陈琳道:“官家快请。”
赵受益跟着陈琳步入内室,只见李妃倚在枕头上,见赵受益进来,挣扎地抓住他的手。
“皇儿!为母后杀了那奸妃刘娥!”
第105章
赵受益低头看了看被李妃握住的手,委婉地道:“娘娘,先松开一下,朕有点疼。”
李妃抓他抓得太用力了,十根手指深深地嵌进肉里。赵受益大多数时候都在不见日光的室内伏案办公,因此皮肤养得极白,此时被用力抓握,皮肤上现出一排浅红的斑点。
李妃仍不松手,只死死地盯着他:“皇儿,你要答应母后,替我杀了那奸妃!”
赵受益转头看向刘恩,刘恩上前将李妃的双手掰开:“娘娘,镇静些。”
李妃将他一推:“走开!本宫与皇帝说话,何时轮到你来插嘴!”
赵受益道:“好了,娘娘。你没有好心绪,何必迁怒他人。”
李妃转头看着他,眼含热泪:“皇儿……”
赵受益道:“娘娘既然病了,就且在凤宸宫休养吧。”
他转身就走。
李妃看起来是被刘娥给气坏了,所以才口口声声地要让他杀了刘娥。
刘娥的气人之处赵受益深有体会,但是她暂时还不能死。
李妃在他身后大喊:“皇儿!回来!”
见他走得决绝,李妃勃然大怒,抓起身后的枕头就凌空掷去:“你这认贼做母的孽子!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赵受益出了内室,问刘娥道:“娘娘的病打算什么时候好?”
之前刘娥说打算上书为赵旭求封号,这可真是说到赵受益的心坎里去了。
赵旭是他属意的继承人,奈何其身是女儿身,在这个封建王朝,想要继位可真是难上加难。
赵受益本就打算等赵旭再大一点的时候给她正式册封公主封号,昭示她与其他公主的不同。
可是这个册封要怎么提出来,还是挺伤脑筋的。
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忽然要册封公主呢?
公主只是个两岁的孩子,既无任何功绩,也看不出品性如何。忽然要给她这个前无古人的恩宠,明面上说不过去。
况且赵受益最近还在以身作则地力行节俭,命令宗室不得婚丧嫁娶,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