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觉三千里)


  刘恩摇头:“不是,从那天官家和太后对质之后就病了,似乎是心病。”
  赵受益道:“你给他寻个好医师过来,务必要把他的病治好。太后不能没有他照料。”
  刘恩道:“是。”
  说话之间,八贤王已经到了玉宸宫前。
  赵受益又叹了口气:“叫他进来吧。”
  唉,您老人家怎么就不能回南清宫好好地当你的闲王呢。
  赵受益有些苦恼。
  他也不是很想跟八贤王彻底反目,毕竟做了好几年的父子,他七岁之前确实以为八贤王是他的亲爹来着。
  八贤王立在玉宸宫殿前,黄昏已经快要过去了,天色暗沉,赵受益轻声道:“父王,快回去吧。母妃和兄长还在家里等你。”
  从他上回称呼八贤王为父王到现在,已经快要过去十年了。
  八贤王明显也收到了触动,神色挣扎了良久,终于还是道:“请官家收回成命,另择贤良为枢密使。”
  亲情牌明显打不通,赵受益揉揉眉心:“皇叔,此事休要再提。崇政殿已有定议,二府已发明旨,即使是朕,也不可能更改。”
  八贤王道:“那崇政殿为什么会有定议,二府为什么会发明旨?难道不是官家心里先有了主意,才引导群臣定议,又叫二府下旨的吗?”
  赵受益道:“没错。但木已成舟,朕……”
  八贤王道:“臣请官家赐臣一个恩典。”
  赵受益道:“皇叔请讲。”
  八贤王道:“臣明天要上崇政殿议事。”
  明天是大朝会的日子,赵受益要在崇政殿与众臣议政。
  赵受益道:“按例,宗亲不得……”
  八贤王打断他:“官家不打算给臣这个恩典?”
  赵受益道:“非是朕不给,实在是……”
  八贤王道:“即使官家不给,臣明日也要上朝议政。”
  赵受益深吸一口气:“皇叔,你要抗旨?”
  八贤王道:“受益。爹爹不能看着你一错再错了。”
  赵受益沉默了一会儿。
  如果八贤王明天坚持要上朝,他还真就没办法拦他。
  虽说宗亲不得议政,但这是皇帝亲爹,谁敢拦他?
  八贤王不以皇帝生父自居,是他谦逊。他要真将这个身份抬出来,赵受益还真的不能对他怎么样。
  御史台那帮家伙喜欢抨击他亲近南清宫一党没错,可他要真对八贤王不敬,那帮家伙一样得骂他不孝。
  良久,赵受益道:“皇叔要来就来吧。”
  反正他咬死不撤狄青的职就是了。


第93章 姓李,说是他姑母
  第二天, 八贤王果然正装出席了大朝会。
  宋制, 亲王听朝, 位在宰相之下。
  八贤王站在范仲淹的身后, 面容沉肃,手执笏板。
  赵受益赶在他没开口之前, 拿出了范仲淹先前呈上来的劄子, 道:“范卿,朕这里有些没看明白。”
  范仲淹道:“官家,是臣哪里没有写明白?”
  赵受益打开劄子:“你这里写,江宁府官员上书说黄河今年受灾严重,请求朝廷明年减免他们赋税。”
  范仲淹道:“是。”
  赵受益将劄子一扔,怒道:“朝廷并非不能给受灾之地减免赋税, 但江宁府并不在黄河流域,黄河发水, 与他们何干?何况江宁府何等富庶, 就算受了一年的灾,难道真能穷到连税都交不上来了?”
  范仲淹道:“江宁府的官员说,朝廷去年赈灾之时为了能多得些钱粮补贴受灾之地,曾经在江宁府大肆采买米粮,江宁粮价腾贵, 农人的存粮皆被买尽, 若朝廷今年仍要在江宁府收税,恐怕会饿死农户。”
  赵受益冷声道:“你去给江宁府的官员回公文,告诉他们, 一派胡言。”
  朝廷买粮,怎么可能挨家挨户地收购农户手中的存粮?
  不说麻烦不麻烦的,北方闹着水患,朝廷有那个闲工夫去上山下乡地跑吗?
  每年收一遍税就够一呛的了,还挨家买粮,累不死你的。
  肯定是找几个大粮商合作,买空了粮商手里的存粮。
  当时赵受益担心灾情,害怕水灾一旦扩大,灾民越增越多,不好收场,曾经叫负责在江南收粮的官员们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快地收到足够的粮食。
  上行下效,皇帝一句“尽可能快”,下边官吏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反正他们收粮的速度是把赵受益都震惊了,几乎是在三日之间,收粮的指标就达成了。又过了半个多月,粮食就全都送到了灾区。
  在这个没有火车没有汽轮的时代,能做到这样,赵受益已经很满足了。
  但他也明白,这里面肯定是有着不小的猫腻的。
  不说别的,当时国库不算太富裕,户部拨给买粮官员的买粮钱都是“如数”的,也就是说,平常买这些粮要多少钱,这会儿就给他们拨了多少钱。
  想也知道,北方闹了水灾,眼见着粮食减产了,南方的粮商哪有不坐地起价的道理呢?
  平常一斗米五十文,现在一斗米要八十文。
  但买粮官还真的就拿着五十文买了到了一斗米。
  这就是人家的本事了。特殊时期,赵受益也就不去计较人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了——横竖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议论的本事。
  对了,当初派去江南的买粮官,他记得,似乎是庞籍来着……
  赵受益若有所思地看了庞籍一眼。
  他现在还是枢密副使,老老实实地站在文官队伍里。
  知人善任才是好皇帝,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定要用好……
  不过庞籍一定是在江南使了什么极其得罪粮商的法子,将人家手里的存粮都买空了。
  粮食是种很特殊的商品。
  每年都有一茬一茬的粮食从地里长出来。
  种粮食需要一整年复杂繁重的劳动,而粮食又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每个人一年都要吃掉不少的粮食,粮价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谷贵伤民,谷贱伤农。
  这也就决定了种粮食无利可图。
  想要从粮食上获得利润,只有一个方法——扩大交易规模。
  即使一斗米只有五到十文的利润空间,规模一旦大了起来,动辄买卖几万石,利润也是极其可观的。
  而粮食又是硬通货,永远不必担心砸在手中卖不出去。挖个地窖做粮仓,可以保存十几二十年。万一什么时候天下大乱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这也就决定了,能在江南这么个富庶之地做粮商的,都是手中掌握着雄厚资本的豪商巨贾。
  庞籍能从这些人手里挖出肉下来,赵受益十分佩服。
  毕竟当年他自己和江南粮商对上的时候,还是砸了大相国寺的金佛,铸成亮闪闪的铜钱,才将那群唯利是图的饿狼给安抚住的。
  不管庞籍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江南的粮商手中的存粮是被用灾年时的低价买空了,粮商手里没了存粮,还没有发上国难财,自然愤怒,这就要想方设法地从朝廷手里将这块肉抢回来。
  粮商手里没了存粮,自然就不能再低买高卖地操控粮价,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不利的。
  唯有趁着今年大量买粮,将自己的粮库填回来,才能弥补一些损失。
  每年江南出产的粮食是有数的,官府收税收走了一部分,他们能买的就少了,这可不行。
  唯有串通地方官,撺掇朝廷减税。朝廷税收得少了,才能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买。
  “举国上下具是一体,如今北边遭灾,朕没给南边多加赋税已经是体恤农人疾苦了。想要跟着免税,门都没有。”
  赵受益冷着脸道:“江宁府管事的是谁,你去跟他们说,再有这种屁话送进京里,他的官就别想当了,回家养老去。对了,今年的考评,给他记一个下等。”
  范仲淹道:“是。”
  赵受益扫视一圈崇政殿:“还有谁?还有哪个没遭灾的州府也想减税?”
  众官员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皇帝正在气头上,谁说话谁傻。
  赵受益冷笑:“没人是吧?没人朕可走了。”
  说着就站起身,刘恩小碎步跟上。
  此时崇政殿内落针可闻,八贤王的声音忽然响起:“官家留步。”
  赵受益脚步不停:“皇叔也有事要奏?若是家务细事,没必要在崇政殿里议论。”
  八贤王道:“臣要奏的,是国家大事。”
  赵受益道:“国家大事自有宰相操持,皇叔不必挂心。”
  八贤王道:“宰相是官家的臣子,纵然官家的决策有所疏漏,也未必直言敢谏。”
  赵受益转身看他:“宰相不敢谏,皇叔如何敢谏?”
  八贤王道:“宰相不敢进谏的事情,我敢进谏。”
  殿内愈发鸦雀无声,离得近的官员都偷偷地抬起头来,围观皇帝父子吵架。
  没错,父子。
  谁不知道,八贤王其实就是皇帝的生父呢?
  八贤王不是一向明哲保身么,怎么忽然又玩起立殿谏君这一套了?
  前些天这父子俩不还浓情蜜意的吗,又是请赐婚又是请祭陵的,怎么这会儿闹成这样?
  赵受益道:“皇叔凭什么敢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