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犯们将离开广阳都,穿过雁荡关,最终抵达塞北寒冷之地。有多少人能在抵达塞北之前还活着,闻澜不敢想,他仅仅觉得此时此刻还活着就很幸运。少爷已举目无亲,活着,还有个人能侍候少爷。
闻雪朝没回答闻澜的话,他抬头看着山峦之外影影绰绰的宫殿轮廓,想起了一些旧事。
永平三十四年,五殿下第一次从塞北大捷归朝。少年将军,旷世无匹。殿下在宫里设宴时并未喝醉,却在和自己登上琊山赏月时喝成一团烂泥。
闻雪朝还记得那日,五皇子指着塞北的方向道:“雪朝,若有朝一日广阳待不惯了,你可愿随我走一趟雁荡关?”
闻雪朝那时没回答五殿下的酒后乱语,将人扛上马车便浩浩荡荡地回府了。
多年后时过境迁,两人竟是换了一番境遇,被困在宫阙楼阁中的是他,留不下的却是自己。
闻氏已伏法,流放塞北的队伍便要启程了。
“穿过琊山就出了广阳都,再往前走三百里就到雁荡关,过了雁荡关就进了塞北,塞外坏境恶劣,我雁北大营生于斯长于斯,极寒的时日尚且难熬。”赵凤辞俯瞰着山下的队伍,突然说道。
新来的羽林卫经过白纨的教导,不敢擅自吭声,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候着怀王殿下的指示。
他在羽林卫中也有所耳闻,闻相的嫡长子闻雪朝于数月前被打了三十杖逐出家门,名姓也被从家谱中剔除,太子宫变时并未在场,遂此次闻氏灭门没落到他头上。但因此人与太子颇有渊源,亦被判随太子派余孽一起流放塞北。
依大芙律法,谋逆者皆应受凌迟之刑。太子谋逆一案涉案人数众多,严格算来要有百余人头落地。然而如今陛下仅凭太医院的珍稀药材吊着口气,朝中局势动荡不安,谁也不敢当那出头鸟。怀王授权中枢三院携三省六部临时组建政事堂,共同审理太子谋逆案。没了闻仕珍这统领百官的参知政事,政事堂迟迟未能商讨出结果。
且这位怀王殿下的监国之权接得并非名正言顺。于礼而言,靖阳帝虽已时日无多但尚未驾崩,他一介亲王不能对君不敬。于法而言,怀王并非储君,即使真正的储君已在上月那场血洗宫廷的风波中身陨,这位殿下对朝堂政事也无甚涉猎。
朝堂之上局势风起云涌,只因怀王握有兵权而暂时没人敢轻举妄动。
初冬,广阳都迎来了第一场瑞雪。怀王以大案不宜过冬为由,督促政事堂提早定案,经他审阅后正式颁了斩杀令。此次谋逆案只有只手遮天的太子母家被判了满门抄斩,其余太子派余孽皆被流放塞北,永世不得归都。
朝中有大臣给宫中太监塞银钱,想探探这位王爷的口风。得到的消息却只是这位冒死救驾的皇五子每日准时到晋阳帝身前贴身伺候,朝而往暮而归,没有任何值得留意的举动。
羽林卫想到这里,越发猜不透眼前这位殿下的心思。眼见那流放塞北的队伍迎着夜色缓慢前行,他担忧地开口道:“殿下乃千金之躯,晚上霜寒露重,还是早些回宫的好。”
怀王没有应声。
他在金阁台上一动不动站了很久,日光照在他修长的身影上,墨色大氅沾上了清晨的露水。
琊山山顶升起一片浅淡的雾霭,而流放的队伍早已消失在地平线外,看不真切了。
第2章 忆帝京【一】
关于闻家的逸闻轶事在广阳都坊间流传甚广,什么仙人化鹤托梦,道士散丹求子,偏门一些的传言甚至和神鬼怪谭沾边了。
茶馆酒楼中说书人讲的最卖座的奇谈,除了闻家庶女飞上枝头变凤凰,便是宰相夫人如何托梦得子的故事。
庶女飞上枝头变凤凰,指的是当今圣上还在是太子的时候,微服去闻府听小曲,闻家最貌美的庶女闻杏儿趁嫡姐们不备,买通管家扮成上古神女的模样上台献舞,将当年的靖阳帝迷得神魂颠倒,恨不得马上将她带回太子府。
后经闻家与宫中引荐,闻杏儿嫁进太子府成了明媒正娶的太子妃,靖阳帝即位后自然便成了大芙的皇后。闻家也没料到最后位及中宫的是自家一位名不见传的庶女,可见其手段了得。
宰相夫人托梦得子,说的是闻夫人嫁进闻府后久久不孕,家中庶子成群却一直没有嫡脉出世。闻宰相派人在各地寻求养胎的方子,府中日日烧香拜佛,甚至请了宫中太医前来把脉,皆是无药可施。直到一日,京城雷雨大作,闻夫人梦到天狗入梦,口中衔一全身光洁的幼婴。
夫人惊醒后多日高烧不退,府中请名医前来诊治,竟是难得的喜脉。怀胎十月,天狗又入梦来,口中婴孩已不见,只剩一颗晶莹透亮的玉珠子。次日清晨,冬至后雪,闻夫人诞下闻家的嫡长子,便随天狗去了。
世人多信鬼神,传闻更是愈演愈烈,纵然许多人听后一笑了之,也无人知道其中几分真假。
自大芙定都广阳伊始,身为簪缨世家的闻氏,就是京城里权势仅次赵家的世家望族。嫡长子的出世,使位于风口浪尖上的闻家稳住了心神,家族连绵百年的血脉终得以延续。
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闻府独一无二的嫡出子,被取名为闻玓,表字雪朝。引“云容颓玉宇,雪阵绞层霄”之意。自闻雪朝出生后,闻府上下便齐了一条心,围绕着这位身份尊贵的嫡少爷打转。
闻小公子生性活泼,爱在宅院里撒欢,跑到哪儿下人便追到哪儿,生怕他出了任何闪失。闻相政事繁忙,不常居于府中,整个闻府便成了闻雪朝的天下。兄弟姐妹们无论年龄大小都不敢不听从他的指挥,今日踩春泥,明日捞池鱼,整日玩得不亦乐乎,闹得府里十分热闹。
长到龆龀之年,闻小公子开始换牙了。同年,宫里传来了置伴读入宫的消息。皇太子年方七岁,正是开蒙的年纪,闻老爷和老太爷都做过皇帝的伴读和先生,伴读的人选自然落在了闻雪朝身上。
对众星捧月的闻小公子来说,不过是换个地界撒欢去了,还能拉着太子表兄一起。
太子赵启邈初次见到闻雪朝,幼小的心灵便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了怀疑。
白白嫩嫩的玉团子坐在母后的膝上,张嘴等着母后投喂桂花糕,一双小胖腿来回摆动。母后竟也不恼,由着怀中的幼童对自己撒娇,嘴角含着笑意。
赵启邈印象中的母后总是不苟言笑,甚至带着令人难以亲近的威仪。母后总教导自己,将来的一国之君需胸脯横阔,威震四海,切忌天真幼稚,所以自己也已许久未和母后亲近了。今日见这稚童在母后怀中嬉闹,他心中竟生出了一丝艳羡。
“殿下来了。”闻皇后见太子进了殿,嘴角笑意微微收敛了些,她将闻雪朝放入嬷嬷怀中,又恢复了往日不怒自威的仪态。
“这是闻家的嫡子,你的表弟,也是你往后的伴读。”闻皇后说道,“今后你们兄弟俩在上书院要相互照拂,幼学壮行,万不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还未等赵启邈回话,闻雪朝便从嬷嬷怀里跳了下来,欢快地朝他跑来,脚下的木屐发出哒哒地声响:“太子表兄!”
赵启邈还未回过神,玉团子便扎进了自己的怀里,头发毛茸茸的,十分有触感。
从此以后,太子便带着这坨好动的玉团子,开启了在上书院称王称霸的日子。
和太子一起开蒙的皇子公主共有七位,挑的伴读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初进上书院时就站好了队,以赵启邈马首是瞻。毕竟这位是真龙,也是他们今后的主子。不知是听了坊间天狗入梦的传闻还是沾了太子的光,皇子们遇到闻雪朝时也很客气,极少摆出皇嗣的架子。
赵启邈无法自由出宫,闻雪朝每次便趁进学时同他讲些宫外的所见所闻,时不时还给他带些市集上的稀奇小玩意。直到有一次,赵启邈在东宫偷玩爆竹,被路过的太傅抓了个正着。赵启邈慌乱之下拱出了闻雪朝的名字,害得闻雪朝被闻宰相打了二十大板,关府里禁足了整整三月。从此以后,闻公子决定再也不给赵启邈带有趣的小玩意了。
“过河拆桥,呸呸呸。”闻雪朝趁太傅转身,对赵启邈比了个鬼脸。
赵启邈没理他,翻了一页继续习书。
闻雪朝六岁入上书院,十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敢当着皇帝的面吟诗作对,十三岁第一次见到大美人说不出话来。
永平二十四年,靖阳帝携群臣与嫔妃百余人御临南郊祭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完毕,太子代替皇帝前往寺庙上香拜佛,祈求佛祖祝愿。
闻雪朝跟着赵启邈来到了南郊的开元寺,赵启邈入座与方丈讨教佛理时,他便独自溜出了大殿,准备在四周的偏殿转转,顺便去给母亲烧炷香。走进偏殿时,他却不巧撞见了一名面覆轻纱的素装女子。
女子正在虔诚地低头叩拜,口中念念有词。闻小公子不忍打扰,只是静静站在女子身后,好奇她在祈求什么。
“望雁北男儿出师大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女子温润的声线在空荡的偏殿内回响,“保佑吾儿平安康健,诸事顺遂……”
相似小说推荐
-
暴君的“替身”影卫 (头置簪花) 2020-08-20完结2630世人皆知,百周国年轻的帝王恋慕敌国三皇子,甚至曾为其废后宫,建南殿,荒唐无度,置祖宗法于不顾...
-
童养媳 完结+番外 (匿名咸鱼) 废文网2020-08-18完结追妻火葬场原创小说 - BL - 中篇 - 完结民国 - 生子童养媳,又称稚子,即为幼年被人抱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