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接着道:“而且我这个皇位本来就应该是我皇侄浚儿的。只不过我皇兄早逝,当时浚儿年少,无能掌控大局才由我来当皇帝,那是暂时的,这个位置是属于浚儿的。要是我有了子嗣,那么这个皇位该传给谁?皇族兄弟同室操戈的多了去了,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和浚儿争夺皇位,引得兄弟相残。倒不如不要孩子,这样干干净净的也可以。”
“再说了。”他在钟离谋的脸上飞快的亲了一下,还没说话脸倒是红了三分,“我这辈子只想要你,让我和别的女人生孩子我做不到。”
第54章 语中有意望相知(二)
一国之君不能人道这件事,无论如何是不能往外传的,否则有损一国威严。或许雍国百姓不知道,但是朝廷大臣之间大概都已经传遍了,一个个的为他们的崇安帝担忧,寻着时间就去上谏,给小皇帝出法子如何治疗这种隐疾。
但是楚昭拒绝了,身患隐疾的他,昨天刚和男宠躲在承欢殿胡天胡地的闹了大半宿,今天腰膝酸软的见了大臣,一次两次的还好说,但是次数多了他就不高兴了,这样既浪费他的休息时间,还让他总是听这些没用的。最开始还能好言好语的劝他们离开,最后直接开口教训了。
“朕又不是你们家的儿子,是朕不能人道,绝了子嗣,又没绝你们家的后,你们着什么急?不是给你们生孩子你们就少操这份心吧。”
张文清听了他这话直皱眉,“陛下,请注意您的一言一行,莫要说这些粗俗的话。”
楚昭吞了吞口水,哼哼道:“朕已经对子嗣不抱任何希望了,多谢众位爱卿的好意,现如今朕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爱卿们还是要学着接受才好。至于寻找名医为朕治病,那就不必了,只会勾起朕那些不好的回忆,爱卿们不要费苦心了。”
总有朝臣不同意这种说辞,就是铁了心要给楚昭找名医、神医医治,这种的应该就是不太相信楚昭说自己不能人道的事情是真的。只是小皇帝之前就跟宫中的太医打点好,一时半会儿是露不了陷儿的。那些人可能也想到这一处,所以处心积虑的给小皇帝找宫外有名的大夫。笑话,不能人道这种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被抓到楚昭在说谎,不仅御史台要狠狠参他一本,记载史册的史官也不会写下什么好事儿。
张文清能猜到楚昭心里打的什么小算盘。当了皇帝五年的先生,他知道楚昭是什么底细,也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在百官面前说那样的话。朝廷之臣就是这样,若有大事,那便是全身心的投入政事之中,要是太闲的话,那他们大概就会在皇帝身上找点事儿,关心选秀纳妃,关心皇家子嗣。
他看楚昭被逼的实在没有退路了,只好上前帮衬两句。“各位大人,陛下心意已决,大人们就不要这么步步紧逼了。陛下已经弱冠,有足够当事的能力,相信陛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心里是想了很多,所以大人们放放手,让陛下自行解决他自己的事情。”
朝中有不满张文清的人立马站出来攻讦他,“张相,莫不是你为了赵王才会如此狠心的想要断了陛下的子嗣?!”
张文清脸色一变,刚要开口反驳又有人站出来指责他。
“这是一定的,要知道张相与先皇可是至交好友,先皇逝去,留下赵王一个年幼小儿,是登不上皇位的。我们陛下凭借着智慧才干才登基为王,要是没有后嗣,那么皇位必定属于赵王的。如果陛下年老,赵王长大成人,说不定张相会带着赵王逼宫,把陛下推下去立赵王为帝,这也不是不可能。”
此话一出,聚众哗然。楚昭说自己不想要后嗣,想把皇位传给楚浚,甚至是说自己不能人道,这些都是他可以说的,或许当个玩笑,或许是真的,都没关系,最多过分了被御史大夫批评参一本,只因他是雍国万人之上的皇帝。但是那些话万万不能让朝臣来说,尤其是把皇位让给楚浚,这样的话可以说是谋反了,这顶帽子扣得不轻。
张文清脸色铁青,大喝一声:“休要胡说八道!”
“放肆!”刚才弹劾他的大臣道:“在陛下面前,张相不要仗着自己是先生的地位就在陛下面前大吼大叫。”
这下子张文清的脸彻底黑了,他不想与这些人说太多,而是对着楚昭行礼道:“请陛下明鉴!”
楚昭慵懒的靠在太师椅上,将刚才的一切当成一个闹剧来看。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是由缘由的,张文清可以说在朝廷中位高权重,眼红嫉妒的人也不少,再加上党派纷争,那群人总会抓住某一点不放,并将其放大从而去攻击张文清。
那些咬着张文清不放的大臣也向楚昭拱手行礼道:“还请陛下明鉴。”
楚昭冷眼看着他们,脸上淡淡的看不出什么。他起身挥挥袖子,说道:“你们要说的也都说完了,那就散了吧,至于真假对错,孰是孰非,朕心里头清楚,相信你们心里头也清楚,无需多说。”
说完他甩着袖子离开了。徒留原地一干大臣面面相觑,止不住心里头有些发虚。
张文清冷冷的看着他们,终是什么也没说,径直离开了。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慢慢的,有关张文清的流言蜚语逐渐增多,大多都是说他带坏了楚昭,借着这个机会为赵王谋后路;又说他张文清在楚昭身边潜伏多年,就是为了待楚浚长大,然后一举将皇位抢过来。还有更难听的不计其数,那些都与楚昭说自己不能人道有关,其实最有关联的是子嗣,因为那关系着皇位的继承。
这些流言楚昭没有让人下去处理,张文清也没有为自己证明清白,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没过多久,流言的主角多加了一位,那就是钟离谋。有人传,说楚昭是为了和钟离谋在一起才说自己不能人道,更有甚者说楚昭不纳妃又说自己不要后嗣,目的就是为了讨钟离谋这个男宠的欢心。反正千人千语,猜测不同,流言也不相同,有些关于皇帝的那些小话很多人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多是悄悄地说,张文清是丞相,说的人比较少,可事及谋反,许多人带着兴奋而又害怕的态度说,至于钟离谋,身为一个无权无势的男宠,连同之前楚昭为他做的一切,那更是流言满天飞,说他是祸国男宠的不计其数。
一时之间,楚昭、钟离谋和张文清陷入了流言的漩涡。
第55章 前尘往事再回首(一)
“怎么办?把张相也牵扯进来了,事情好像越闹越大了。”楚昭正舒舒服服的靠在钟离谋身上,优哉游哉的皱眉假装担忧。
钟离谋笑道:“这不是陛下您自己做的好事吗?还能怎么办?”
楚昭嘿嘿一笑,“大过年的,给他们那些闲的发慌的人一些谈资。只是委屈张相要陪朕做这场戏了,等到合适的时候自然会将那些事情澄清的。只是你也牵扯进来了,应该早点把你摘出去。”
“无碍,臣也想为陛下分忧。”钟离谋摇了摇头,问道:“陛下说要在合适的时候澄清,那什么时候才能算合适的时候?”
楚昭摇头晃脑道:“这个得等到大臣们不再把关注点放在朕纳妃和子嗣方面就好,同时还得顺着谣言的散播,摸出其中心怀不轨之人,一举两得。”
钟离谋问道:“你不是不能人道了吗?怎么还能有子嗣?”
楚昭脸一红,抓着他的手眼睛弯弯,“朕能不能人道你不是知道的吗?”
“那臣还真不知道。”钟离谋装傻充愣道:“不如陛下给臣看一下,说不定臣就知道了。”
“你......”楚昭脸红得更甚,爬上来跨坐在他身上,下身朝他顶了顶,鼻子贴着他的,哑声道:“想要朕给你看一下,那你就自己动手啊。”
钟离谋眸光一暗,里面沉沉的,一会儿就充斥了欲望,“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陛下可不要后悔。”
“哼!朕像是那种会后悔的人吗?”楚昭不屑道,要是脸色红的滴血,还真以为他很硬气。
小皇帝这么撩,不把人办了说不过去,钟离谋用身体力行验证了小皇帝,结果可以知道小皇帝的东西还能坚强的站起来,还是能人道的。
这个年注定是过得不太平静,随着流言越来越大,也越说越不靠谱,楚昭原本是放任不管的态度,突然之间雷厉风行一天之内把那些谣言的散播者给抓了狠狠惩罚一顿,来个杀鸡儆猴,第二日那些风言风语好了许多。随后他又昭告天下,立楚浚为皇太子,并下了狠话,若有上谏者,格杀勿论。
但是还是有老臣不怕死,拼了一条老命也要劝皇帝三思。这可是朝中的栋梁之才,一生为官为雍国效劳,不可能真的格杀勿论。对于这种老臣,楚昭只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拿自己实在不能人道的理由为借口,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从反驳,才让那些老臣死心。
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关于纳妃子嗣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楚昭大大的松了口气,心想终于可以好好过个节了。
“陛下,公子说他在御花园的水榭等您,让你有空了就去一趟。”拢袖低着头,中规中矩的站在那里说道。
楚昭和钟离谋吃完晚膳,他就捧着本书看,钟离谋坐在一旁看书写字,只是一转眼人就没了,然后拢袖又说了那样的话。他看着外面沉沉的夜空,月亮又圆又大,散发着柔和的清辉,着照亮了朦胧的夜色。与之相辉映的是檐角挂着的红灯笼,灯笼上描着各色的花样,形状不同,种类也不同,烛光通过一层红茜纱平白透出一股暧昧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