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卫难当 (云鹤锁朝堂)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云鹤锁朝堂
- 入库:04.09
皇帝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头,开口带着两分假兮兮的纵容:“瑞王有什么要事吗?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不妨让刘大人先讲。”
谢逸潜拱手道:“臣正是有要事回禀,不如刘大人让让本王吧。”
说着,他扭头对看来的刘铭一笑。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刘铭对瑞王再怎么看不上眼,也不能当朝和他对起来,只好很是憋屈的退让:“不敢不敢,王爷请——”
说完,他直接退回原列,一边在心底咒骂瑞王不知所谓,一边支着耳朵倒想听听谢逸潜有什么要禀报的。
谢逸潜笑意盈盈地表示感谢:“多谢刘大人了。”
说完,他对着刘铭的位置微微颔首,随后才收敛神色,转身面对殿上帝王,正色道:“启奏陛下,臣今日发现,朝中有不法之徒,竟是借着职位之便,身在其职不谋其政,甚至沟通外敌,毁我大夏根基!”
他措辞越发严厉,说到最后更是掷地有声,唯独罪名之中,瞬间让整个朝堂都沸腾起来。
就是皇帝都严肃了几分,立刻沉声问道:“瑞王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沟通外敌这样的行径,在战事就是要千刀万剐的,即便如今正处和平时期,但凡查证,也免不了抄家灭族的下场。
谢逸潜坚定点头:“臣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有半字虚言。”
“只边陲将士仍受风吹雨打,疆外小国亦暗藏祸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沟通外敌之辈,定不刻轻易饶恕!”
话音一落,谢逸潜深深拜下去,之前诚恳之言,却是让许多人沉默起来。
谢逸潜所说并没有错,或者说就算他们不在意边陲将士的性命,但也在意自家利益。
这有敌国的合作者潜入朝堂,难保有一天家国破败,到时候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危险当然要扼杀在摇篮里。
皇帝同样被谢逸潜的话吓到了,他几番沉吟,终会抛却对谢逸潜的成见:“那瑞王可有证据?你说的那小人……又是谁!”
“正是左相季羡渊!”谢逸潜根本不等皇帝声音彻底落下,反手指向文臣最前的一人,目光迥然,不见丝毫退让。
谁?
整个朝堂都沉寂了,乃至皇帝都僵硬了身体,一副惊诧的表情。
季羡渊从谢逸潜出列的那一刻就开始心里上下打鼓,直到被扣上一顶投敌叛国的帽子,竟是有一种放下心来的感觉。
只可惜这个感觉也没能维持多久,季羡渊刚反应过来,下一刻?听见皇帝重重一排龙椅把手:“瑞王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言语里的愤怒难以掩饰。
谢逸潜镇定如常,重复之前的话:“臣所言句句属实,且有证据——左相已勾结北方胡蛮十年之久。”
一声落下,顿时满朝哗然,而季羡渊不久前仅剩的三分镇定,到如今彻底散了。
胡蛮。
季羡渊敢说他绝没有投敌,但他却不敢说……他没有和胡蛮王族有所联系。
现今听见谢逸潜提起,只一瞬间,季羡渊就浑身冰凉,他恍惚中看见了自己落败的结局,抬头间更是对上皇帝戒备的目光。
季羡渊身体一晃:“臣、臣冤枉……”
第61章 梁王的援助
皇帝虽然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难免荒唐,但再怎么也是当了二三十年皇帝的人。
左相更是由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只看着季羡渊的表情几经变化,心里就大概有了数。
皇帝的脸色一沉,强行压下对季羡渊的怒火,反而是转向谢逸潜:“梁王说的证据在哪里?”
“自有辩驳!”谢逸潜不卑不亢,“请陛下请臣府中下人上朝觐见。”
“先前臣担心有不法之徒杀人灭口,特意将证人连同证物一起送去王府外,不想左相大人怀疑臣谋杀王妃,将瑞王府全部人等下狱,多亏臣早前把人送出去安置。”
若是谢逸潜不提这件事,一众朝臣还有些尚存怀疑的地方。
可是经过谢逸潜的解释,他们竟然有了一丝恍然大悟的感觉:难怪左相手段如此不留情面,就是死了女儿也不该和瑞王撕破脸呀。
原来是为了杀人灭口!
“那就把人带上来。”皇帝不置可否,一甩袖袍,端坐殿上。
谢逸潜拱手应是,不慌不忙地退到殿外,唤来值守的侍卫低声吩咐几句。
而此时,季羡渊总算从这一连串的打击中回来。
他不明白为何会变成现在的场面,原本不应该是群臣讨伐瑞王不良作风的吗?怎的转眼就成了状告他通敌叛国?
可不管原因如何,季羡渊也是深知,他要是再不辩解自证清白,那就真的没有反身机会了。
季羡渊想到这里,赶忙迈步出列,噗通一声跪到在大殿正中央,哭天喊地一声:“陛下明鉴,臣冤枉啊——”
皇帝可懒得理会他冤枉不冤枉,虽然左相乃是皇帝的心腹手下,但没了还能重头培养。
一个熊心不足蛇吞象的奸佞之人,他却是不敢留在朝廷上的。
再说……接受左相的势力收为己用他不好吗?
皇帝淡淡地撇了季羡渊一眼,不声不响地侧过头,并不接话。
季羡渊顾不上皇帝对他蓦然冷淡的态度,只继续哭嚎:“陛下您信臣呀,臣怎么敢沟通外敌陷我朝于不义,这都是瑞王殿下污蔑老臣呀!”
他一边喊着一边狠狠地捶地,说到情深处,还要抬手抹两滴眼泪。
偏偏不管季羡渊说什么,皇帝始终都是保持一副冷冰冰的态度,好像就只想等到谢逸潜的证据,连一点辩解的机会都不给季羡渊留。
只剩下一众朝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屏息装做自己不存在的样子,安安静静看大戏。
谢逸潜安排的人早早就等在了宫门前面,待收到嘱托的侍卫抵达宫门之前,很快就将等在那里的两男一女带上朝堂。
“草民参见陛下——”三人第一时间跪拜行礼,以额触地,一直到皇帝出声才抬起头来。
皇帝望着下方的三个粗衣男女,特意严肃了语调:“朕听闻尔等有左相勾结外敌的证据,何不速速呈上来!”
他说完,下面的夫人就紧跟着接话:“民女已将证据带在身上,求陛下审阅。”
说着,她从袖中掏出两份文书及一件鼓鼓囊囊的信函。
季羡渊侧着眼睛看去,当他看见那份信函头上一处熟悉的红印后,他的心跳瞬间停了一下,整个人都懵了。
其余人没有注意到左相的异常,他们只看见御前的太监将几份证物呈到皇帝手上,而后就是皇帝沉着脸几次翻阅。
“放肆!”只听一声震怒,殿上的皇帝反手将手中证物尽数摔在地上,人更是气得站起来。
“陛下息怒——”群臣顿时跪拜一片,齐声呼道。
可皇帝的怒火已经升到了极致,他伸出右手指着季羡渊,望着匍伏在地上的中年人,半晌说不出话来:“你你你……”
是到如今,季羡渊嘴巴张张合合几次,实在想不出其他的话。
在季羡渊的掌控下,他只能感觉到瑞王狼子野心,多次将手伸到他门下,甚至几次在他没注意到的时候,将左相府下的一些势力或打压或收为己用。
但季羡渊从来没有注意到,谢逸潜竟是暗中搜集了他勾结北方胡蛮的证据。
虽然也称不上勾结,最多只是一句互利互惠,但身为当朝宰相,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旁人的监控之下,哪里容得他和外邦之人有所牵扯。
更何况是谢逸潜此时尤不甘落后,他只动了动眼神,那三个跪在前面的人就又出声。
其中的一个年轻男子道:“启奏陛下,草民还查到,望京城中东南北共六家在左相大人名下的粮铺,皆有和胡蛮勾结的迹象。”
“只是草民等人小式微,不敢打草惊蛇,还需陛下遣大人前去探寻。”
没有人去关心不过几个瑞王府的下人,是如何查到这些机密事的。
他们更关心的无疑还是左相通敌一事,只剩下满怀诧异地看着瘫软在地的左相,在那一瞬间,季羡渊好像莫名老了十几岁。
皇帝的怒气正不断升腾,他气得心肝都在颤抖。
半晌过去,等他终于稍稍平息了些许火气,这才有多余的时间去安排后事:“来人呀,给朕把季羡渊压下去!”
“左相府上的人全部收押,还有左相背后的所有产业一并查处,朕倒要看看,朕的好臣子,到底做了哪些苟且勾当!”
说完,皇帝的耐性彻底告罄,他重重地冷哼一声,转身向后面走去,而殿上两侧的太监赶忙高呼两声“退朝”,又赶紧追上去。
左右官兵冲上来将季羡渊收押,只可惜谢逸潜还没来得及借机求皇帝放了他府上的人,这皇帝却是先跑了。
谢逸潜只得无奈,谁想当季羡渊被押着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却是对着他阴森森地笑了两声。
“瑞王好算计,只可惜了你那一府的下人,都要给老夫陪葬了!”
“桀桀桀,只要老夫的人听说老夫遭遇不幸,第一时间就会把大理寺狱里的人尽数绞杀,你就做个孤家寡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