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面无表情:“麻烦了。”
“那奴婢便去了。”
等赵高走了,墨斗才缓和下神情,他知道现在的赵高很无辜,但是对方只要是赵高,墨斗就永远放不下这个心结。
墨斗揉揉脸,刚刚装出来的面无表情让他整个脸都僵住了,这个面部神情只适合嬴政,他根本无福消受,他放下手,然后看见了站在他面前的赵高……
赵高惶恐地底下头:“大王让您进去。”
墨斗觉得自己的脸貌似更僵了,很好,刚刚的面部搓揉运动完全白费了……
不过等墨斗进去的时候,嬴政完全没在意到墨斗的面部管理系统,他扯过墨斗的袖子,献宝似的给墨斗看手里的竹简,完全没有刚刚的沉稳样。
扶苏放下魔方,非常开心地抱住墨斗的腿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很显然,他喜欢这个时不时给他好玩玩具的叔叔(划掉)哥哥。
墨斗的嘴角终于扬了起来,他环着扶苏坐下,让对方软软的身体有个依靠,不至于坐着坐着就趴到地上,安顿好扶苏后,墨斗接过嬴政给的竹简,粗略地扫视一眼,然后惊喜道:“时机终于成熟了!”
嬴政点点头,颇为感概道:“寡人等了这么多年,叔父的书终于大成了。”
嬴政确实等了很久,从小的时候,吕不韦就在跟他讲这本书有多么多么地伟大,他吕不韦有多么多么地了不起,搞得这本书都快成为嬴政的执念了,可以说,这本书对于嬴政来说就是一个坑,他等了七年,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
而现在嬴政激动,更是因为在前几年吕不韦厚颜无耻地抢夺了他治理蝗灾的功绩,到现在为止,数不胜数的人都蒙在鼓里,全心全意地感激着吕不韦,还有不少偷偷学去治理蝗灾技术的他国,更是将吕不韦夸得上天入地人,而现在,是时候让吕不韦尝尝这个滋味了。
你不是爱炫耀吗?这一次,我就让你炫耀个够!
嬴政松开手里的密保,笑眯眯地抱起扶苏,往白白嫩嫩的脸上亲了两口,逗得扶苏咯咯作响。
“墨斗,把你最好的都拿出来,寡人明天就要。
墨斗一边擦干净扶苏流下的口水,一边郑重点头,他等这次机会也等很久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是要拿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他。
…
吕府。
此刻的吕府已经忙了个底朝天,所有人来来回回地将书库里的竹简逐一搬出,吕不韦得意而感慨地站在一旁看着这幅繁忙的景象,不只是嬴政等了很久,他吕不韦等地更久!近十年啊!从小带到大的嬴政都生娃了,他的书才堪堪编完。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这本书一出,定能流传青史,而从此,就没人再敢以他吕不韦商人的身份再对他置喙一句!
管家百忙之中终于抽出空来,对站在一旁的吕不韦汇报情况:“吕公,竹简已经搬了一半。”
怎么才一半?吕不韦不满地皱起眉。
“去,让他们加快速度,本侯还要检查一遍其章节顺序,哪来那么多空闲时间让他们浪费?”
管家苦笑着躬身应是,那些检查的怎么可能让吕不韦亲自上阵,还不是由那些编书的人一一查看?他吕不韦说得倒轻松,可怜他一管家,老胳膊老腿的,现在也被逼得加入了搬书的行列,真是苦不堪言……
第 63 章
现在是公元前239年, 而在大概一百多年前,有那么一个改革家, 在秦国的南城门口立了一个木桩子, 然后承诺众人:只要有人能够把着木头搬到北门就能得到十金。
这种白痴交易当然没人愿意尝试,于是那人便非常土豪地将赏金追加到了五十,从此便留下了商鞅变法, 徙木立信的传说, 至今为之都为人所津津乐道。
五十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就显得小家子气来, 比如说吕不韦。
开玩笑,想当初他还没发迹的时候,开个城门就就直接扔了六百金下去,现在草古矢豆就更加不可能寒碜, 钱不是问题, 重要的面子!
因为要面子,所以编纂了《吕氏春秋》;因为要面子,所以才一定要邀请一堆人来秦国看他的《吕氏春秋》;因为要面子,所以才想要悬赏在城门口,表示这本书有多么的厉害,厉害到你们连个错都挑不出来……
他已经连夜整理好了所有竹简, 并且将它们放到了城门口,明天人们一起来, 就能看到那一堆像小山高的竹简,一切准备就绪, 只缺他亲手写的悬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绝对不能因为钱的问题而显得他小家子气,绝对不能!
\“有能增损一字者予……\”
于多少才能达到炫富的感觉呢?
吕不韦对着告示思来想去,最终将数量单位确定到了‘千’这个字:‘予千金’这三个字听着就霸气。
完美!吕不韦满意地点点头,感觉自己霸气侧漏,这段时日被嬴政慢慢压下去的气势也重新起来了,他招招手,一旁偷偷摸摸打哈欠的官家立即上前询问。
“吕公有何吩咐?”
“去,把着块布帛挂于墙门,另派一人传唱里面的内容……”
管家不解地问:“吕公何必如此?那些人不识字,就更不可能做到吕公的要求。”
吕不韦得意地眯起眼:“你懂什么,照做便是……”本侯要的是所有人(重复)都知道他编纂了《吕氏春秋》,尤其是那些不识字的,就更加会觉得他吕不韦厉害!
管家不明觉厉,只能按着自己的本能应是:“诺。”
与此同时,屋内的侍从趁着吕不韦和管家的不注意偷偷溜进了黑暗之中,做贼似得趴到墙角,如果有人从空中俯瞰下去就能发现,墙角外面还有一个人也趴在地上做着传说中听墙角的勾当,而这个人就是狗仔队大队长(划掉),是秦国不久前刚刚升职为客卿的李斯。
李斯之前提出的离间各国君王确实非常有用,五国联军的溃败也与这个策略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个被李斯慧眼识珠的狗仔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能力,偷情报只是基本操作,拿着情报把敌国将领给坑蒙拐骗过来才是真狗仔!
因为这些了不得的功绩,嬴政才能顶着吕不韦的阻挠理,直气壮地把李斯提拔到了客卿的职位,而嬴政之前能够知道《吕氏春秋》的完成也少不了李斯的手脚。
李斯盯上吕不韦很久了,在对方第一次阻挠他上位的时候,他就开始往吕不韦的府里塞人了,而现在就,成效终于出来了。
李斯迅速地告知了嬴政吕不韦要悬赏《吕氏春秋》的消息,对此,嬴政表示乐见其成,对方玩得越大,他就打脸地越开心。
嬴政心满意足地拉起被子开始补眠,离天亮只剩下一个时辰了,他要为明天的好戏养足精神。
……
第二天,破晓的晨光仿佛知道众人急不可耐的心情似的,毫不吝啬地将大片的阳光洒在了吕不韦编纂了近十年的竹简上,这些竹简或新或旧,但都被人细致地擦拭过了一遍,此刻被整齐地排列在吕不韦连夜搭建的台子上,在浅黄色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虽然此刻的时代儒家还没盛行,甚至还有人鄙夷五谷不分的孔子,但也许是仓颉造字的神话,大部分人还是对着文字和书籍抱着最原始的敬意,所以在吕不韦一次性拿出了这么多的竹简,果真如他所愿吸引了一大群人过来,被邀请过来的,识字的,不识字的都围着竹简激烈凑着热闹。
竹简旁坐了很多人,他们都是这本书的作者,大多因为长年伏案而佝偻着背,因为昨天晚上的折腾也都面色不佳,不过他们的精神却很好,因为这本书的完成,多年的劳苦都不值一提。现在他们抬着脑袋接受众人的注视,等着之后吕不韦安排的环节,等会要是有人指出错误来,他们会最先站出来进行确认,不过他们自信认为这种事不可能发生。
吕不韦并没有出场,管家在众人的注视下将悬赏贴到了墙上,与此同时,一个人随之站到一旁,用急剧穿透力的声音将告示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唱了下来。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众人听到这里,倒吸一口气,千金!要是真能找到一字之差那可就一辈子不愁吃喝了!很显然,吕不韦的大手笔的的确确惊吓到了很多人,他们议论纷纷,有不少人眼馋着看向那堆竹简,就像是多看一眼就能给挑出错来,其中还包括不少斗大字都不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不过真正敢上去的人还是不多,一方面是明白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上去不过是徒增笑话;另一方面则是迫于吕不韦的威势,事实上大部分人也只是上去看看这是一本什么书,就算挑出毛病来也不管多说一句。
然而尴尬的点就来了,竹简这东西又沉又多,纷繁复杂,一群人上来总不可能不成体统地围着开卷看起,最多就是每人分个章节来看,寻找起来又麻烦又危险——之前有人因为抽底层竹简然后被一堆掉下来的竹简给砸破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