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升官发财在宋朝 (放鸽子)


  正给陆辞梳头的柳七分神听着,偶尔点头,并未发表具体意见。
  直到这时,他才笑着在陆辞肩上一拍,得意道:“好!大功告成!”
  心神一直放在跟晏殊的对话上,且因柳七动作太过轻柔娴熟,完全忘了友人还在折腾的陆辞,闻言随意一点头:“多谢柳兄。”
  他刚要起身,万般满意于自己成果的柳七就已先一步下了床,噔噔噔地跑去取了两面镜子来。
  他把其中一面让陆辞拿着,另一面则自己拿着,两面镜子相对而映,便能将他精心梳好的发式给展示给陆辞看了。
  映入眼帘的,赫然是被精心添了几条色彩斑斓的细带,被分成两髻后,各盘成螺形,极可爱的少女双螺髻。
  陆辞:“……”
  他深吸一口气。
  接着,他温柔一笑,对晏殊艰难憋笑的表情视若无睹,而是心平气和地转过身来,客客气气地向柳七询问:“三变究竟想要哪种死法?不必客气,请讲吧。”
  作者有话要说:  晏几道的《采桑子》“垂螺拂黛清歌女”“犹绾双螺”就是描述的这种发髻


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自然是不会死的。
  陆辞靠着从狄青处学来的四两拨千斤的压制技巧,猛然爆起,转瞬就把意欲逃跑的柳七压得动弹不得。
  旋即,他在同样精通‘闺趣’的损友晏殊的悉心指导下,从容不迫地给友人梳了个极精致的随云髻,还顺道给柳七抹上了艳色的唇脂。
  柳七本就算秀气的长相,加上身形清瘦,气质斯文,经这么一打扮,恍然一瞥之下,竟还真有几分像前朝仕女。
  陆辞也没料到,自己虽是头回给旁人梳妆,竟也颇有天赋。
  只拆开重来了两回,便将这难度甚高的随云髻式给梳成了。
  “多亏柳兄,”陆辞诚恳道:“否则我绝不知晓,自身竟还有此等天赋。”
  柳七丧丧地啜泣了一声。
  等到大功告成,他很是满意地欣赏着柳七这‘楚楚动人’之姿,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晏殊,则一边痛苦地憋着笑,一边扯了张宣纸,颤抖着双手,麻溜地作了一画。
  尽管细节不清,称不上活灵活现,但大体轮廓和眉目间的神韵却已到位——至少一旦此画落到熟人手里,对方多半就能认出,这梳着一头夸张随云髻的男子定为柳七。
  “前朝此髻似可随云卷动,方得名‘随云髻’,如今看来,果真是名不虚传。”
  陆辞笑眯眯地挑起一脸生无可恋的柳七的下巴,如此评价。
  他慢条斯理地将自己的双螺髻给拆散了,又不言不语地向难掩憾色的晏殊投去毫无温度的一瞥,才让后者讪笑着放下了偷偷拾起的画笔,假惺惺地安慰着故作呜咽的柳七去了。
  “今日之事,若让第四人知晓,”陆辞耷拉着眼皮,慢悠悠地说着,话语里却充斥着无形杀机:“此画便将被按上天子私印,流传出去……”
  柳七可怜地抱着枕头,伤心地“呜呜”地应了。
  陆辞既不同情作死的好友,也并未另去‘警告’晏殊,而是在将长发重新梳好挽起,套上乌色硬帽一顶后,从榻边站起,在外套上了官袍:“莫再胡闹了,打理好衣冠后,随我出门一趟。”
  他领二位好友前去探望的,是在李元昊率大军前来攻击河湟时,身为宋臣却为唃厮啰转移和调集兵力争取了大量宝贵时间,且于死守湟州城的战役中居功至伟的通使外郎蔡仲回。
  自那场长达三月、伤亡惨烈的守城战后,唃厮啰感念蔡仲回的丰伟功绩,要对他大赏特赏,但全被蔡仲回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他自言身为宋臣,奉命出使吐蕃,维系两国情谊,不过是履行职责,不应额外受赏。
  唃厮啰待他是真心钦佩和感激,执意送了十数回,甚至亲自上门了好几趟,皆被蔡仲回避而不见后,才不得不搁置此念,只给他征集最好各自大夫,用最昂贵的药材养着,又派去了大量仆从精心服侍。
  只是再多的赏赐,也救不回蔡仲回因湟州一战中身先士卒,被敌军削去的左臂了。
  蔡仲回远以为必死无疑,在那日换上宋制戎装,浴血奋战之时,便做好了一旦城破,即东望自刎的决心。
  幸有曹玮将军与唃厮啰暗地配合,唃厮啰明面加大施压,逼得李元昊无法再在湟州耗下去,匆匆转移了战场,才让他与湟州城死里逃生。
  经这一劫后,蔡仲回不愿居功,却打定主意在养好伤后,便准备向宋廷申请回东京去。
  ——如今战事已休,他业已成了残废,无法再为家国做贡献了,终于可以安心致仕归家,从此陪伴家人。
  当陆辞领着二位好友来到唃厮啰赐给蔡仲回养伤的宅邸时,蔡仲回正由仆从们服侍着更换伤药。
  听到是宋使臣前来拜访,蔡仲回先是意外,接着立即比了个手势,让仆从们中断了换药的举动,旋即将外衣一拢,忍着未痊愈的伤口带来的痛楚,就要下榻去。
  陆辞恰在这时来到卧房门处,立马上前,亲手制止了他:“仲回快快躺下,切莫多礼。”
  “诸位前来探看,下官未能出门相迎,已是不妥,岂能废礼?”
  蔡仲回坚持要起身,却很快意识到……压在自己肩上的那双手看似力道轻飘飘的,却运用了巧力,让他起不来,也不至于伤到他。
  他虽是文官,却因家世之故,而武艺颇精,当场回过味来了,忍不住‘咦’了一声,直白问道:“陆使臣竟也是习武之人?”
  陆辞莞尔一笑,毫不将就地在他床头边上坐下:“不过是从舍弟狄汉臣处学了些皮毛,如今班门弄斧,让仲回见笑了。”
  “狄汉臣?”
  蔡仲回乍一听这名字,顿觉极为耳熟,不由一愣,很快就回想起来:“莫不是那位曾于李立遵领兵攻城时大放异彩,后又助赞普一臂之力的秦州小将?”
  陆辞也怔了怔,乐了:“青弟的名头,看来远比我所想的要来得响亮啊。”
  俗话果真不错——会将人记得最为清楚的,只会是曾被迎头痛击的敌人。
  狄青在宋土内,还不过是个仕途上初出茅庐,还有些手忙脚乱的边州通判,但在吐蕃人眼里,却不止是个极亮眼的后起之秀,更是让人忌惮的一员悍将了。
  一听陆辞竟是那位令他很是看好的狄汉臣的义兄,一直对大宋边境的诸多消息十分关注的蔡仲回,登时忍不住笑了,方才的生疏客套,也无形中淡去几分:“正是。别处下官姑且不知,但在这青唐城内,陆使臣义弟的名头,怕是比陆使臣还要大上几分。”
  陆辞听人夸奖自己的小恋人,唇角不禁轻轻挽起,露出极温柔而不自知的微笑来:“原来如此,若仲回厚道,肯不笑话于我,我愿闻其详……”
  又来了又来了。
  瞧瞧,这只要关于青弟,辞弟就似变了个人似的,偏心都要偏到天边去了!
  柳七嘴角抽抽,同晏殊交换了个无奈的眼色,认命地在桌边坐着,做起了摆设般的陪客。
  耳畔源源不断地流过的,则是二人关于狄青的交谈。
  蔡仲回是欣慰于大宋于曹玮将军老去后,也将后继有人,无惧外敌虎视眈眈。
  陆辞则……纯粹是高兴于自家小狸奴被一位令人十分敬佩的宋将真诚夸赞,深感与有荣焉。
  等聊狄青聊了一炷香的功夫后,他才言归正传,宣读了大宋天子亲手所写的诏书,对蔡仲回当日的誓死奋战进行了褒奖和抚慰。
  之前坚拒了唃厮啰的诸多赏赐的蔡仲回,这回却是二话不说,坚持着起了身,郑重行礼,小心翼翼地接下了。
  哪怕他愿为吐蕃奋战至死,却始终不会忘记,此不过为履行职责,他真正的根,真正的骨,都是家人所在、也是抚育出他的大宋。
  得到官家的诏书褒奖,即便是被敌军生生砍去一臂的锥心痛楚也未曾落泪的蔡仲回,此时却是热泪盈眶,声线中难掩颤抖着谢了恩。
  陆辞见他如此,知晓他需时间收拾自身心情,遂温和地道了简单一句,“待启程返国时,我将令人前来府上,接走仲回。”
  衣锦还乡,的确是蔡仲回最梦寐以求的事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便赞普待他多优厚,唯有鄯州城所在,才是他最怀念的故乡。
  他没想到,是自己还未亲口去求,官家就已想到了这点,还对他亲人诸多重赏,不禁感激涕零。
  听得陆辞这话,他通红着脸,赧然地点了点头:“多谢陆使臣。”
  自蔡仲回府上离开后,一路上三人默默无语,具是心情沉重。
  尽管那场大战已过去快一年多了,蔡仲回身上的刀剑箭伤已然痊愈,但不论是左边那空荡荡的袖管,还是因卧床太久而消瘦的身躯上重重覆盖的斑驳狰狞的疤痕,都触目惊心,令人难以释然。
  对从未上过战场的柳七和晏殊二人,头回直视同僚如此可怖的创口,不免需要些时间恢复。
  陆辞则在想着自己的小恋人。
  他由衷地庆幸起自己当时鼓励狄青走了制举一途,而未成为时时刻刻都要出生入死、还注定招致文官轻慢的武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