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升官发财在宋朝 (放鸽子)


  林内臣一听这语气,就知道他对同官家说话这点志在必得,是敷衍不走的了。
  他眼珠一转,随口寻了个理由脱身,便泰然地在陆辞了然的注视下进了内殿,向忐忑地在床上翻滚的小皇帝说了一番话。
  不知他说了什么,赵祯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用这幼稚手法逃避,而是若无其事地整好衣裳,请陆辞入殿了。
  殿门一关,殿中并无外人,赵祯瞬间卸下了刚强撑出来的淡定,讨好道:“小夫子。”
  陆辞嘴角微抽,明知故问道:“陛下白日力排众议,可谓既威风,又忙碌,只睡这么一会儿,怕是不足。”
  赵祯听得头皮发麻,干干地打了几个哈哈,便老老实实地低头认错,故作可怜巴巴道:“我虽知小夫子定不愿担任大夫一职……只是朝中能人虽多,堪任君王耳目者,却真只有小夫子了。”
  陆辞一眼识破他不过是在装可怜,无动于衷:“哦。”
  赵祯眼看一招不成,只得再生一招:“我看朝中总有好事妒能者,追着小夫子口诛笔伐,而御史台监察至广,‘无所不纠’,不问尊卑,凭区区风闻,君王将相皆可弹,行事极受百官尊畏,不正适合整治他们么?”
  陆辞被他这番话逗得哭笑不得,不得不出言提醒道:“陛下慎言。若让旁人听去,那我只需凭‘公报私仇’这四字之威,便可让朝中文武人人自危了。”
  听陆辞这话,狡猾的赵祯便知小夫子的气已消了大半了,又乖巧地摇头道:“我敢说这种话的原因,不还是深知小夫子为人磊落,绝不屑行阴私卑鄙之举么?”
  百官对御史台的官员小心客气,自是怕遭弹劾,哪怕查证后证明是误会一场,整个过程也会惹得一身腥臭。
  而作为台官,除不乏仗着监察无错的特权,不负责任地造谣中伤者,也有不愿随意运用权力、去弹劾和得罪他们的审慎者,偏偏磨勘中有对弹劾数的要求,若毫无建树,便会被剥离职务。
  如此一来,也存在着台官们明知捕风捉影,也不得不弹的困境了。
  况且与前唐不同,御史台中大小官吏在决议上书弹劾前,不必请示身为‘台长’的御使大夫,不受管辖监督,也不必受中书省的约束。
  在这样的自由背后,作为随时能被下属官们进行弹劾的御使大夫,难怪只是一个兼官,甚至常常空置、或只剩名头。
  陆辞摇了摇头:“官家可是忘了,那日将我留于殿中小睡,半夜方回秘书监时,曾引发了一场小小风波?”
  小皇帝当然不敢忘。
  “官家误会了,”见他目光游移,一脸不自然,陆辞就知他是误会了,于是解释道:“之所以旧事重提,并非是为清算旧账,而是……”
  他无奈道:“那位为捉我把柄、一直未睡,还目击那一幕的不是别人,正是将成为我手下长官的韩中丞。”
  韩绛之所以在那次发难后,就一直引而不发,未把那一幕拿出来正式弹劾的原因,按陆辞猜测,许是求证艰难,又涉及官家的缘故。
  若真要追究,在无关舞弊,又是天子钦定的情况下,会将这次制举的名次全得推翻重来的可能性,定是微乎其微。
  若闹得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地步,他即使不怕得罪子弟已中举的那六户人家,也不得不顾虑会否有损首开制举的天家颜面,从而惹来君王嫌恶。
  韩绛显然没有刚正不阿到拼着将官家得罪死了,也要‘主持公正’的地步,就只有憋着这口气,任其不了了之了。
  但按照小皇帝的安排,他接下来要担任的可是御史台的长官,正正压在御史中丞韩绛的头上。
  之前的御史大夫并不管事,因此御史中丞为御史台的实际长官,也是由先帝赵恒亲擢的。
  面对这么一位空降的长官,陆辞可不认为,以韩绛对他仇视的程度,还会继续保持沉默了。
  的的确确是把这点给忘了干净,被点出之后,赵祯越发觉得对小夫子不住了。
  他略想了想,轻咳一声,试探性地提议道:“我观他们近年行事,未免过于随心所欲了些。御史台代君王行监察事,为君王耳目,然君王亦受法制所束,耳目又岂可肆无禁忌?依我看,唐时的惯例不可全取,亦不可不取。御史行小事时应受大夫的监督,署名即可;大事方可于视事之日弹奏,于庭中抗威争礼。如此一来,既可养其敢言,也可令大夫享有其威,免去形同虚设的尴尬。”
  至于何为大事,何为小事,这标准是含糊不清还是清晰明确,就又得经过一番庭辨了。
  陆辞挑了挑眉,看着满头大汗的小皇帝,提醒道:“这提议一出,官家怕得被台官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不过,除了受到些许约束的台官们,其他深受御史台之苦的朝中文武,定会对此拍案叫好。
  “无妨。”赵祯豪爽地摆了摆手:“吃一时之苦,解百年之忧,不亏。”
  他被那群台官们日日弹夜夜弹,大事弹小事弹了这么些年,不说习以为常,也不可能还会去急这几天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陆辞由宫中归家时,正见柳七捧着他那张告身,看得聚精会神。
  听得他的脚步声,柳七才舍得将目光从告身上移开,夸张地双手抱拳,笑着恭贺:“恭喜摅羽,看来从今日起,你又得留在京中,与我一道了!”
  虽说对此早有预料,但陆辞太能折腾,直到告身送到,尘埃落定的这一刻,柳七才真正宽心。
  至于陆辞那吓人的升迁速度……这么多年下来,柳七也从最早的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到如今近乎平静的对待,算是将心态锻炼出来了。
  横竖他早看清了,就陆辞这牲口的官运,是常人无论如何也羡慕不来的。
  “单是口说,何来诚意?”陆辞懒洋洋地坐下,将手冲他一摊,理所当然道:“贺礼呢?”
  “好你个陆摅羽,”饶是柳七平日总是大手大脚,还是被这索要的话给无耻到了,震惊道:“身上揣着那丰厚胜我十数倍的月俸,还好意思向我要什么贺礼?”
  为了不让心爱的小夫子受‘委屈’,小皇帝想的极为周到——不仅特意将定俸的‘节度使’的加官给保留下来不说,又及时给他安排了差使,以确保俸禄照常发放。
  “不给?”陆辞微眯起眼,冷笑一声,抓来身侧软枕,做了个极其标准的投掷长枪的动作,正正砸到柳七身上:“那你就等着被弹吧。”
  “……”柳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你说什么?”
  “我不在京中数年,虽未详细过问,但你会如何行事,也可想而知。”陆辞凉凉道:“身为馆职人员,花酒怕是喝得不少吧?”
  “那是——”柳七先是哑口无言,忽地恍然大悟,羞恼道:“你又诈我!”
  “兵不厌诈。”陆辞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睨他道:“并且,效果奇佳。”
  柳七心虚地撇开视线,不服地哼哼道:“人尚未上任,官谱倒是摆起来了,官家知道你这欺男霸女的嘴脸么?”
  对他的不满质问,陆辞连眼皮都懒得抬,只轻轻地‘呵’了一声:“相聚会饮的确无妨,但你可别掺和到召官妓歌舞佐酒、或是受美色所惑,任其自荐枕席的糊涂事里去。”
  柳七听到这里,倒是底气足了:“这都是你以前说了好多回的老话了,我哪儿还记不住?”
  不论如何,被陆辞这几天那死气沉沉的模样吓到的柳七,重新见友人恢复狡猾狐狸的从容自在,虽斗着嘴,心里还是感到宽慰的。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封由绫锦制成,隐纹精致的《陆辞告身》重新放回桌上,情不自禁地又读了一遍。
  那爱不释手的郑重模样,令陆辞颇感不可思议,哭笑不得道:“告身需经那么多手,是不可能出什么差错的,你怎还翻来覆去地看?”
  “你当我是怕告书出错?”柳七嗤了一声,故作财迷道:“我毕竟是头回摸着从二品官的黄麻诰命,自得多看几眼,沾沾你的官运。”
  他迁任馆职时,当然也有过告身。
  但跟陆辞这封由官家亲口授命,甚至亲自起草,又有翰林学士修饰,得宰执大臣署名,再是冗长繁复一道程序走下来的不同,他那封可要简单得多:由吏部注拟,尚书省具钞上奏,以御画奏钞授官,也就完成了。
  甚至连他的任命状,都是与其他同样从地方上通过馆阁试、一道获得升迁的同僚共用的。
  陆辞嘴角微抽,看他那着迷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多劝了。
  反而是柳七读着读着,又琢磨出了什么新乐子,一边抬眼偷看陆辞,一边偷笑得合不拢嘴。
  陆辞习惯他一些故意惹人注目的搞怪举动,故意不去搭理他,只随意取了本搭在架子上的杂书看。
  还没看多久,柳七果然自己就憋不住了,主动开口道:“一封告身上共十三个书读,其中至少有十个是眼熟的,纵观朝中,这点上能与你比肩的,怕也不多了。”
  陆辞拧了拧眉,顺着他的话接过这封任命书来,仔细看了一遍。
  之前他才看了开头,解了大意后,就急着进宫寻小皇帝要说法去了,并未放心神在底下的那一长串签名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