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升官发财在宋朝 (放鸽子)


  而真宗也忘记了与寇准的“君臣约定”,史称皇上不记得与寇准“有成言,诺其请”。这样一来,事情的性质就有了变化,成为寇准一个人的政治谎言。
  真宗就召翰林学士钱惟演(刘娥的前夫的妻舅)来。钱惟演草诏,选用了很多丑词,极力贬低寇准。此事为士林所轻鄙,成为钱惟演的“污点”之一。
  但真宗即使在病中,也只罢免了寇准的相职,却给了寇准更高的荣誉:太子太傅,莱国公。
  但丁谓并不就此止步。
  随后,帝国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周怀政谋逆”。
  天禧四年(1020),真宗病情越来越重。有一次,竟然卧在大宦官周怀政腿上,难以正坐。就在周怀政腿上,真宗头痛不堪,但还是想到了帝国命运。月前罢免寇准,按丁谓的意见,寇准是要“太子监国”——此时真宗已经想不起,这是他与寇准商议的结果——现在想想,真要如此,似也不错,至少我似乎可以静静去养病了。于是就与周怀政商议此事。周怀政一向敬重寇准,听到此议很高兴,就秘密泄露给寇准。寇准认为此事重大,自己又已经罢相,不便讨论。但丁谓再一次知道了详情,于是上书斥责周怀政,大意无非就是不得要宦官参政云云。但当时周怀政正在辅导太子赵祯,又是真宗特别喜欢的大宦官,所以,丁谓还没有痛下辣手。但周怀政却心怀畏惧,不能自安。于是,他决计铤而走险,同时做五件事:
  一、谋杀宰相丁谓。
  二、推戴寇准复相。
  三、废掉刘皇后。
  四、太子践祚。
  五、真宗做太上皇。
  他认为能够做成这些事。
  于是,与他的兄弟礼宾副使周怀信定计,召来平时非常信得过的朋友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阁门祗候杨怀玉,一同议论。最后定在当月二十五日同时举事。但是到了二十四日,晚间,杨崇勋、杨怀吉害怕了,二人跑到丁谓府上,告变。丁谓夜半换上便装,乘坐妇人的小车秘密来到曹利用府上,开始合计此事,拟定了周怀政的罪证。到了天刚蒙蒙亮,曹利用先到崇政殿,向正拟上朝的真宗做了密报。此际,周怀政就在大殿的东庑。真宗当即令卫士将周怀政拘捕。
  2.
  赵祯对周怀政也不喜欢。
  据说他以大宦官身份照顾太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时,赵祯似也隐隐地不喜欢这位“周家哥哥”。只有十来岁的小小赵祯,跟父亲学得一手“飞白体”好字,臣僚中,就有人向他“乞字”。赵祯随手一写,就是六个大字:
  周家哥哥斩斩。
  后来这句话竟成为谶语。
  (《大宋帝国三百年7》)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听得陆辞这令人牙酸的宣言,晏殊眼皮一跳,忍不住调侃道:“这三元及第的,的确与众不同。看你既不曾婚娶,花街柳巷亦不怎去,大言不惭起来,倒颇能唬人。”
  陆辞笑了笑,悠悠然地也不辩解:“究竟是不是胡言乱语,你以后自然就知晓了。”
  晏殊挑了挑眉,忍不住揪着一本正经的友人又揶揄几句。
  奈何陆辞是个脸皮厚的,任他兜兜转转地旁侧敲击,面上的铜墙铁壁却是毫发无损,最后叫晏殊失了兴趣,改谈别的话题去了。
  “王钦若一旦回来,且不说官职高低,定会是天子近臣,”晏殊对陛下频繁召入林特等人的举动,多少也知晓一些,自然猜得出背后深意。然而虽然同是南人,他对王钦若卷土重来这点,却是毫不乐见:“好不容易安宁一阵,又将起波澜了。”
  尤其是在刘圣人流露出争权之心的关键时刻,素来善于逢迎上意、为求官不择手段的王钦若一旦会来,两边怕是要一拍即合了。
  不论寇准的相位能否保住,只要有王钦若在侧,就绝对坐不舒服。
  陆辞见晏殊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禁莞尔:“王钦若好大威风,人还在千里之外,就已让你愁得茶饭不思了?”
  晏殊正待反驳,陆辞已在他跟前盏中倒了半杯新酿的果酒:“瞧在你兴致不高的份上,就勉为其难地破例一回吧。”
  晏殊虽称不上嗜酒,但好宜情小酌。
  然而在陆辞家的桌上,酒类却基本是绝迹的,丝毫不似汴京中士人该有的‘把酒共诗词’的做派。
  倒是一手茶艺高明精妙,让有幸尝到他亲手冲泡的茶汤的人都为之赞不绝口,好歹弥补了风雅上的小小缺失。
  在晏殊看来,若不是还有‘饕餮’这一御赐的小名,让其好逛小街店四处品尝吃食这点变得广为人知,怕是有不少人要怀疑起友人的年纪来了。
  听陆辞这回‘破例’,晏殊在小吃一惊之余,正要感动,一低头就看到杯盏中只能勉强称得上小半杯的酒液。
  “……”
  感谢的话都快到了嘴边,就已剩无语了。
  “这酒难道是你亲手酿的?”
  才这般吝啬?
  晏殊嘴角一抽,晃了晃那少得可怜的酒液。
  陆辞怡然自得道:“自然不是。”
  晏殊忍无可忍道:“我都请你用了这一桌子菜,还是特意从樊楼叫的,”他加重了‘樊楼’二字,才继续谴责道:“你好歹将一杯倒满吧?”
  “就这点要求?”陆辞莞尔:“那还不简单。”
  听他爽快得一口应下,晏殊仍是将信将疑。
  等片刻后,陆辞果真满足了他‘满上一杯’的请求。
  ——他直接让健仆给晏殊换了个更小的杯子。
  这下何止是‘满上’,还溢出了不少来。
  晏殊:“……”
  等这杯酒喝完,陆辞见时候不早,就打发晏殊回去了。
  两家离得太近,让晏殊即便想以‘归家不便’为由留宿一晚,都不能得逞。
  陆辞目送晏殊离开后,忽想起已经完工了一阵子,却忘了送出手的那两个小司南。
  明天得记得送出去了。
  陆辞懒洋洋地想,如果再耽搁一会儿,他会否还在京城,那可是谁也不知。
  毕竟他忽然拜访寇准的事一传出去,也许就会被林特那些人盯上,说不得不久后就要被贬到地方任官了。
  若寇准将他的话听了进去,那盯上他的,恐怕还得添一个官家身边最得宠的内臣——被坏了好事的周怀政。
  清楚归清楚,但不一会儿就安稳地进入梦乡,丝毫未被可能变得危机四伏的处境所影响心态的陆辞,翌日去早朝时,仍是神采奕奕的模样。
  但这天的早朝,却有所不同。
  ——自独相以来,就一直春风得意,精力旺盛的寇准,竟是破天荒地因告病而无法前来。
  看着那最前面,也最明显的位置空着,不单习惯了寇准跟斗鸡一样横冲直撞非要斗到底的公卿大臣们极不习惯,就连坐在上头的赵恒,脑海也有一瞬茫然的空白。
  他不自在地挪了挪身子,小声询问身边的周怀政:“那寇老西儿又在耍什么花样?”
  周怀政恭敬回道:“回陛下,寇相昨夜便称发急病,难以起卧,十日内怕是都无法上朝了。”
  别看周怀政此时面上平静,心里全是困惑不解的惊涛骇浪。
  寇准不朝的理由,的确提前送进宫来,叫中书省的值夜人和一干内臣知晓了。
  但因官家昨日气得厉害,一听寇准名字,就要大发雷霆,导致无人敢告知赵恒这一消息。
  周怀政所得知的事,却还有一桩——他原以为必定会因王钦若那板上钉钉的回归,而加入到他的谋划中来的寇相,竟昨夜急急派人告知他,‘此事莫要再提’了。
  没了寇准强有力的支持,单靠他一人,根本无法成事!
  周怀政思及此处,眼底不禁闪过一丝阴鸷。
  寇准分明昨日还在犹豫不决,但局势如此,不可能没动心思。
  若说没有一个人在其中起了作用,奇迹般说服了牛脾气的寇准,而纯粹是寇准爱惜羽毛,临了怕事,不肯掺和进来的话……周怀政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这人究竟是谁?
  赵恒不知周怀政心里的万千波澜,听得这一解释后,头一个反应,就是狐疑。
  他不满地皱了皱眉,压低了声音,虽不让底下大臣们听到,却能让周怀政等人听得清楚:“哼,那寇老西儿倒是学会以退为进这一手了!”
  话虽如此,在嘟囔了这一句后,赵恒到底有些心虚,没顺势说出‘既是重病,就别只是休朝,而让他罢相安心养病去吧’的气话来。
  寇准该不会真是被气出毛病来了吧?
  赵恒不由胡思乱想起来。
  他有心想派人去看看情况,又担心派去的人被越发狡猾的寇准给糊弄了,回来不给他说实话。
  但要让他亲自去相府一趟,来个眼见为实的话,落到别人眼里,简直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对寇准低了头,那显然更不合适了。
  赵恒专心纠结寇准的病是真是假的事,根本无心听取底下议论正酣的政事。
  倒无意中让因寇准不在、而振奋起来的林特等人的卖力发挥,一下成了抛给瞎子看的媚眼。
  直到散朝,赵恒回了殿室,都还在琢磨这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