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意味着,在官家面前,若是过早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可不是明智之举。
陆辞索性让南北各占一半,彼此制衡,分去双方的注意力,也能落个不偏不倚的印象。
反正做最终决定的,还是他。
说白了,能将名单上申礼部的,确定谁真得职位的,就只有状元一人而已。
在淡定地将拟定大名单的累活分出去后,陆辞又寻来柳七三人,按照对友人们的了解,从性格到特长,各分配了职位。
朱说纠弹,柳七主管题目小录,滕宗谅掌计。
至于陆辞本人的话,若不是他得负责全盘统筹,其实倒对‘掌膳’这一职权更感兴趣。
陆辞忧伤地叹了口气。
天气还凉,干脆搞点事出来吧……
期集苑中不是所有人都得住下,或都能住下的,但为主事者的陆辞,则是非住不可。
朱说他们为了陪他,当仁不让地留了下来。
陆辞当天晚上,就向柳七虚心请教一二,学来几招能更优美地拍马屁的措辞,就活学活用,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份表,再通过对他态度很是友善的礼部吏人上递。
他原只想着试上一试,哪怕跟当年的自来水系统建议一样石沉大海,也没什么损失。
却是低估了这些官场上摸爬打滚的人精,揣摩上意的热情。
无人不知陆三元是近期在皇帝眼前的大红人,他们一商量,翌日就将这表给递到皇帝案前了。
一听是陆辞亲手写的后,赵恒连今天份的仙都不忙修了,而是充满好奇地翻开了它,细细读了起来……
还没等蔡齐和萧贯捂热拟定名单的权力,想好怎么含蓄地拉拢其他士人时,陆辞就又毫无预警地掷下了一枚霹雳弹:“……为防家贫者为谢恩银需寻外人借贷,或因难以缴纳期集费与期集无缘,现特设‘恩钱’三千贯,供五甲之上申陈。免利钱至授官赏银、即还清之日。”
再一展开,可是明晃晃的皇帝诏书。
众人先是震惊,再便是哗然一片。
尤其家贫者,更是为此感到欣喜若狂。
片刻过后,滕宗谅的掌计处,就挤了不少囊中羞涩、正寻思对外借贷的士人。
这因两个月后就要拿赐下的赏银抵债、可无限循环、用作以后的‘无息贷款’的三千贯,自然非是陆辞与友人们筹起的——倒不是他们筹不起,而单纯是不愿涉些易生事端的浑水里——却是由自称是被陆辞呈上的那封表中内容所打动、其实是对这位陆三元究竟想搞什么名堂而深感兴趣的官家赵恒,实打实地自掏了回腰包。
虽然在陆辞看来,皇帝看似修仙修傻了,其实精打细算得很。
这三千贯对于内库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而这根羊毛,还是出在上一批贡举里的‘老羊’身上的。
诚如陆辞在表里委婉所言的那般,以此可示恩泽,换来贫家出身,为银钱窘迫的一批新科士人感恩戴德,但实际上钱没少收,也没少还,仅是提供了方便而已。
赵恒自就何乐而不为了。
作者有话要说: 郑重声明,就如文案所写一样,CP自始至终都是狄青,不会变成无CP也不会变别的人做CP的。
柳永是损友,朱说是弟弟,感情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后陆辞还会交很多朋友,但来来去去,陪他一辈子的人只会是狄青。现在狄青没出来,你们才看不出来陆辞在感情表达方面的不同,到时候就会一清二楚了。
文官升迁需要资历,武官升迁需要战绩。武官黄金期比文官来得早得多,以后狄青保家卫国,开疆扩土,陆辞在朝中如鱼得水,顺道为他保驾护航,这是我设定年龄差的意义。不管写起来会不会有点儿变样,但初衷就是如此,大题是不会有偏离的。
也不要担心什么为了CP而写CP,如果我会随便凑合,就不可能硬生生把狄青压到100章才让他出来了。感情线方面会有,但主题还是事业线,这点我在文章简介里也写得清清楚楚啦。
陆辞这种看上去温和,其实狡猾精明的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付出自己的感情呢。
至于为什么把出场那么晚的CP那么早放文案呢?那是我一贯的作风哇。我最讨厌看的就是玩CP或者CP上卖关子的人,不愿意要你们站错队,所以才一早写上了。我的每篇文都是如此。
狄青目前虚岁9岁,当然暂时未出,时机未到,还请大家稍安勿躁啦。
我自认一早就澄清过很多次了,当然也分得清评论底下大多是开玩笑啊调侃啊,自然不会去较真,只觉得你们很可爱。
但也的确有个别读者受此影响,担心我挂羊头卖狗肉……我真的冤啊。
希望这次之后关于CP的所有疑惑都已经被解开了!我也就不用再这样絮絮叨叨了!
今天居然没有注释!干脆给你们分享一则趣闻好了。
->关于超级直男癌司马光:
司马光闲居洛阳时,上元之夜,夫人欲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曰:“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
第七十九章
在其他人用各自的办法得知,官家之所以特设了这三千贯钱以免家贫者还需外借,还是因为听了陆辞上表后……
陆辞在新科士人中的威望,自然而然地就拔高了许多。
不管是金吾卫开道也好,还是额外赐菜品也罢,与这相比,甚至都算不了什么了。
这可是真真入了官家的眼,话都能被官家听进去的!
一时间在这些追随陆辞的目光中,虽仍是羡慕和嫉妒居多,但因此免收向外贷谢恩钱和期集费的窘迫的一些寒家子,就在这复杂中,又悄悄地添了几分感激。
而原想以职事者可免诸多款项为诱利,正各自笼络其他人的蔡齐和萧贯,他们的许诺,就一下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
陆辞还透过这回简单的小试牛刀,看出了更让他感兴趣的一点。
——自己所递上的表,竟能那么快就送到官家面前去?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明知这点的陆辞,非但没再接再厉,续递陈表,而是偃旗息鼓,按兵不动了。
陆辞自是为了避嫌。
他虽穿了件绿罗公服,但正经算来,可还是一介白身,并无一官半职。
若贸然仗着皇上对他来得莫名其妙的恩宠,就来指手画脚,大放厥词的话……怕是要还未踏上仕途,就要准备收拾包袱还乡了。
于是在试探过皇帝的态度后,他就在朝官们对自己赋予更多关注、甚至敌意之前,彻底安静下来,专心着手于被安排给大魁的期集所事务。
三日之后,他就以蔡齐和萧贯呈上的两份名单为基础,略作了增减,最后是各依所长,点了五十职事,依律上申礼部。
本来期集所中事务就很是有限,又分得具体细碎,还有吏人仆役在,并非真要士人们事必躬亲。
因此,等真安排下去后,陆辞一下就变得清闲起来了。
一晃十几日过去,就到了朝谢之时。
正谢是由太史台择的具体日子,在那日之前,陆辞就将职事者收好的谢恩银,呈上礼部,再顺道将礼用笺表给写好了。
——皇帝当然没那闲工夫和兴致,一一过目五百多号人的笺表,得此殊荣,担此重任的人,自然又是身为大魁的状元。
陆辞对此,业已近麻木了。
“臣等誓坚素节,勉效前修。拜敕在廷,方被采葑之宠。捐躯报国……”
跟谢恩诗不同,《赐第谢表》的主题是表忠心,且篇幅上的要求,可要短了不少。
陆辞更是已经渐渐适应了三天一谢五天一拜的节奏,倒也写得像模像样。
递表之后,陆辞便带着一行士人整齐列班,对着有君主在内的殿门,听赞者引唱后,面上摆出虔诚模样,毫不含糊地躬拜下去。
如此反复一次,关于朝谢,就算大功告成了。
……所谓朝谢,却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对着大门就算拜过了。
平白无故地为这么个仪式浪费了一整日的时间,望着一脸激动的其他士人,陆辞面上还挂着得体的微笑,却暗暗坚定了绝不留京的决心。
等天高皇帝远,他自逍遥,谁爱拜谁拜去。
然而谢完皇帝,又得再谢一回同样在他的贡举考试中毫无贡献的先圣和先师。
仪式总体与省试前那一场并无分别,众人也就熟门熟路了。
陆辞还被迫再一次出尽风头。
他因这招来无穷差使的榜首身份,需专为此仪再定十四职事官不说,还要作为亲自献释菜礼。
而朝廷帮着在榜中选出的那位监礼官,名义上虽需帮他弹压不恭者,只可惜这次并无这般胆大包天之人出现。
导致对方无法行使这等权力,只有遗憾地作罢了。
再然后,便是拜黄甲,叙同年。
因与谒谢相隔数日,被这两回折腾得身心俱疲的陆辞,索性趁有闲暇,除了偶尔喝喝茶,交交顺眼的新友外,就翻起了律义相关的书籍。
在这些同年登科的进士中,陆辞只选了几位结交,其中包括了有过几面之缘的庞籍。
相似小说推荐
-
小夫夫 (香芋奶茶) 连城一星VIP2019-07-03完结①:半年前,有人故意使绊子,想要夺走神医宁府的传家之宝。 ——不过就是一...
-
寄凉州 完结+番外 (陆韶珩) CP2020-06-27完结为了天下太平,皇帝把自己卖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为君寄美酒,寒夜至凉州。“那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