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古代直播教书发家 [金推] (翊小九)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 一晃而过正月就过完了。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家里有小孩的都会在这天剃头发。
  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是万物播种的时节, 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润。
  龙在民俗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一说, 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
  传说里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给孩子剃头,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 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长大后出人头地。
  不过在大商剃头的小孩是在七岁以下,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圣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另一个则是《礼记内则》里, 圣人曾言:“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意思是只要过了七岁的孩子, 就已经算是大孩子, 就不能让男孩和女孩同席而坐了, 也不让男孩女孩在一起吃饭。
  八岁,就要开始教孩子在进出门、入席就餐等日常生活中,学会尊让长者。
  九岁,教孩子伦理道德规范的初步训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
  等孩子长到十岁的时候, 就要送男孩出外就师求学,学习更多的知识、礼乐,遵守此前学习的谦让之礼等。
  所以,七岁以上的孩子,不管男女哥儿都不能再剃头发,需得留有长发代表你已经长大可以主事了。
  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那七岁以后的都不能剃头,之后头发一直长一直长,不是长的拖到地上了。
  当然不是,只说不能剃头,可没有说不能剪头呀,或者是修剪。
  因此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七岁以下小孩剃头,七岁以上,不管男女哥儿老少都会对头发做个修剪。
  当然以上那些什么八岁九岁十岁了要干些什么的,那全都是那些世家子弟或是有底蕴的氏族才会遵守的。
  像陈述他们这乡下,除了七岁不剃头外,村里那些□□十岁的小孩子还不是成天满山偏野上山下水的玩耍,还不是跟家里或者族里的哥儿姑娘们一起打打闹闹玩耍的。
  所以其实规矩都是氏族才遵守的,乡下你跟他们讲规矩,还不如跟他们讲怎么赚钱有用。
  今天,陈氏的小孩子全部都被家人带到祠堂的院子里,院子里有个剃头匠在那给一个个孩子剃头,当然也不是全部剃成光头,而是脑袋四周全剃光,正中顶却留一撮头发,每年都留下的那一小撮头发现在都能扎个小辫子了。
  那样子就跟陈述在上辈子看到的福娃发型一模一样,这一天陈述见着族里的小孩和家里的建功几个侄子的小辫子在头顶一甩一甩的,他都忍不住的想笑。
  而书哥儿和建祖俩两岁都不到,陈母说不用按照规矩,并且还说养孩子不剃头如养石头,然后让剃头匠给俩小孩子全部剃光成光头。
  书哥儿小小年纪就爱悄,发现自己美美的头发被剃掉成了光头,伤心的好一阵哭,最后还是木哥儿温言温语的哄着,又是拿糖果出来哄才哄住眼泪。
  而陈述自己也修剪一下齐腰的黑发,当时给陈述修剪时,那剃头匠谨慎的跟修剪宝贝似的,后来更是问可不可以把陈述的头发让他带回去,供着让自家的孩子沾染书香气息。
  陈述闻言嘴角只抽搐,最后还是陈母抢回头发。
  等全族人的头发都修剪完后,这些修剪下来的头发被老族长在祠堂的祖宗面前一把火烧掉。
  至于为什么要在祠堂老祖宗面前烧掉,陈述也不知道,只知晓这是祖祖辈辈传来的规矩。
  二月二过去后,陈氏族人又继续建造纸厂。
  陈述继续上午在祠堂教孩子们读书,下午在荒地那边看书院的建造。
  ........
  上月元宵过后,陈述去县城找卢大牛建书院,当时卢大牛觉得陈述的想法不现实,要求上门看材料。
  陈述把水泥制作的承重板看卢大牛看后,他直呼有这神器,别说三层楼,就是五层楼他也能建得出来。
  当天午饭都不没有留下吃,在陈述不解的眼神中就兴冲冲的赶回县城,然后第二天他就带着一班人马上门,重头到尾完陈述只给了银子和图纸,然后完全不用他操心,这书院轮廓一天一天的出现在陈述的眼中。
  .......
  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了。
  五月步入初夏,众人脱下厚衣服,换上了短薄的夏衣,特别是姑娘哥儿们,也都纷纷换上漂亮的夏装。
  陈氏的造纸厂完全步入正轨,老族长安排好族人们,什么时候造纸,什么时候务农,总之是赚钱种地两不误,现在库房里已经积赞了一批卫生纸和抽纸,只等席念之那边派人来取货。
  而陈述的书院也在五月初五这天正是竣工完成。
  当初荒地上坐落着一栋高楼小院,也有曲水流觞的亭台楼阁、
  陈述建立这个书院的初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书院。
  这个书院内部分为四院,进入大门进去是前院,靠左侧为南苑,右侧是东苑,最里侧是后苑。
  前院,是最进院学子们学习最基础入门的地方。
  后苑,是为要考科举的学子学习的地方。
  东苑,是那些不考科举,只识字找工作方便的学子,这院陈述还计划去找些会木工,石匠、瓦匠等等这些技工的先生,这院类似于现代的技术学院。
  南苑,是哥儿姑娘们学习的地方,里面除了教学知识,还会请先生教学琴棋书画,烹茶刺绣、礼仪、管家等等。
  这一院的老师除了木哥儿,剩下的老师陈述都已经找好了,只等她们的到来。
  而东苑的老师,陈述已经找了几个,都是陈氏的族人,还有一个是陈氏的表哥王家大舅的儿子。
  他们一听可以来书院做先生,别说每个月还有工资,就是没有工资他们也愿意的呀。
  至于后院考科举学子的老师,暂时就陈述他自己,想着等以后慢慢在找适合的先生来书院任教,其实他最想的是把自己的老师陈先生拐来,只是一时半会的让他挖自己上过的书院脚有点不好意思。
  ..........
  寒江镇咏柳巷谭家私塾
  “先生,您身体没事吧。”陈述扶着床上一直咳嗽不停的谭先生,一手给他轻拍后背舒缓,一手端着茶杯喂他喝点水润润喉咙。
  谭先生喝了两口水就推开,语气略踹息道:“没事,都是老毛病了。”
  看着谭先生就是这么咳嗽的脸上都毫无血色,一脸苍白,陈述很是担心。
  这个谭先生是个好人,同时也是陈三郎的启蒙先生,虽是个老秀才,但是学识还是很不错。
  昨天,他正在编写书院以后的教材,族里就有人来家找他,说是谭先生让他带信,叫陈述今天去私塾一趟,谭先生有事找他。
  陈述得信后,今儿一早就来到私塾,见到的就是躺在床上一脸病容的先生。
  陈三郎在学习途中,可以说是有两个恩师,一个是青山书院的陈先生,另一个就是这为他启蒙的谭先生。
  只有这两位恩师是陈三郎行过跪拜之礼的。
  所以陈述对这位先生很是尊敬,看到一脸病容的先生,他很是担心。
  询问后才知晓是老毛病了,再加上年龄实在是太大了,身子骨不如以前了,一个没注意在这换季间着凉了,都一个多月了,一直没有好。
  因为生病了,私塾里的学子也放假了,但是老这么放假下去怎么行,可是他身子一直不好,甚至大夫说他不好好好养着,再劳累下去时日估计就不多了。
  谭先生为了不耽误学生,一直为学生想出路,来他这上学的学生要么是家境贫寒,要么就是想识字后出去能找个好伙计养家,但是这其中也不乏有好苗子。
  可不管是哪一种学生,他都不想耽误他们,更别说学生们还交了束修的。
  翻来覆去的想着,最后终于想到陈述这了,年前陈述来给他送年礼时,说过他要半个书院,算算时间,这书院现在应该也建起来了。
  最后他决定把这群孩子托给陈述这个学生。
  所以就有今天陈述来找他一幕了。
  “慕青呀,你是先生我这辈子教导的学生中最出息的一个孩子”谭先生拍着陈述的手,踹息道,“你去年告诉我你止步于此,我当时很是不理解,但后面你说服了我,说人活于世,并不是一定要当官才能为国为命,就是当一名先生同样也是为国为命,只要问心无愧就能立地与天地之间。”
  “如果真的一辈子能问心无愧,那才是真的不枉来这世间走这一遭,咳....咳...”感叹道这里,谭先生情绪有点激动,忍不住的咳嗽不止。
  “先生,您先喝点水。”陈述赶紧把旁边的温水喂给谭先生,劝解道:“先生,您别说话,好好休息,我去给您找个大夫来看看。”
  “不用了,我早已看了大夫,大夫说了,我这身体已经是强弩之弓坚持不了多久了。”谭先生阻止陈述要去找大夫的举动。
  “你应该明白,我拖人找你来,是有事要托付与你。”谭先生扶着陈述的手腕从炕上坐了起来,然后朝陈述一脸哀求道:“你也看见了,我这个身体想要继续教学是不行了,可是私塾里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去授课,所以先生想拜托你,把这些学生收到你的书院可好,另外先生也会把他们的束修转给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