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山河不夜天 (莫晨欢)


  本朝并不禁止官员间的礼尚往来, 只要不出格,就不会被御史台盯上。
  开平三十三年的春天,便在这样一片平静欢喜的氛围中度过了。
  到夏天,黄河大汛,四皇子赵敬传书上京,请求朝廷派人赈灾救民。唐慎上任工部右侍郎半年之久,终于接了自己的第一个差事。赵辅命他带人前往既州,治理水灾。另一边,由户部、兵部一同救助灾民。
  唐慎随即动身前往既州。
  唐璜得知自家哥哥要去治理水患,她甚是惊讶:“哥,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还会治水了?”
  唐慎挑眉道:“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的。”
  “啊?”
  “你以为工部的官是作甚的?”
  唐璜不明所以。
  唐慎笑道:“我虽说对水患治理只是一知半解,但我是工部右侍郎,并非工部的工匠。棋盘上,你何时见过让帅去冲锋陷阵,留着小兵在后的?”
  这便是高官,这便是权臣。
  唐慎上辈子是个工科生,但这并意味着他还能治理水灾。他对洪灾的了解仅限于每年夏天的新闻播报,如何治理水灾大抵也不过那几句话,堵不如疏,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可这些东西对古代太难,所幸古代人口不多,只要离开常年发大水的地方,受灾情况说不定还不如后世。
  七月,唐慎带人前往既州,直到九月才回来。
  他回来时,王溱看了他许久,心疼地将他拥入怀中:“瘦了,也黑了。”
  唐慎笑了起来,他推开对方,道:“你可知我在既州见着了谁?”
  “谁?”
  “先生。”
  王溱露出惊讶的神情。
  唐慎憋了这么久,为的就是看到王子丰惊愕的模样。如今他心满意足,如实道来:“先生在南方游历一载,看遍山川大河。因年岁已高,虽说还有许多未曾踏足过的地方,却也无法一一去了,只能动身回昌州。恰好他来到既州附近,听闻我在既州,便来既州与我见了一面,先生的身旁还跟着温书和抚琴两位童子。”
  王溱不动声色地将人再拥进怀里:“抚琴?难道我不是抚琴么?”
  唐慎:“你抚琴,可有温书好听?”
  傅渭的两个贴身童子,温书童子善于抚琴,抚琴童子善于读书,这是众人皆知的趣事。
  王溱失笑道:“小师弟是想听我弹奏一曲?”说着,王溱拉着他便来到书房,“要听什么曲子?《凤求凰》,还是《长相思》?”
  唐慎哈哈笑道:“整日就知道下棋抚琴,你可能说点有趣的!”
  王溱露出失意的表情,他长叹息道:“果然,你是觉着我无趣了。是了,我自幼读书,只学了琴棋书画,不曾像你,见过那般多有趣的事物。我听闻你曾经卖过一种果子汁,酸甜爽口,而我自然是连想都想不到的。”
  唐慎大惊:“你从哪儿听说的?”
  王溱朝他眨眼,并不说话。
  唐慎哪能放过他,威逼利诱,连美人计都使上了,最终王溱被他弄得不行,一把将他的脸庞按进胸口,低声道:“别闹,天还未黑,你当真想白日宣淫?”
  唐慎立刻放乖:“那你告诉我,到底从哪儿知道的。”
  王溱心叹自己这辈子都被怀中的这个人吃定了,脸上却是笑意盈盈,他道:“自你的家仆姚三那儿听来的。”
  唐慎睁大眼睛。
  等等,王子丰和姚三怎么扯上关系的?!
  唐慎还没反应过来,王溱便用嘴唇贴上他的脖颈,一边轻吻,一边可怜地说道:“听他说时,我只感到自己这一生何其乏味,何其无聊。你瞧我,不懂浣衣扫陛阶,不会洗手作羹汤,我王子丰活了三十余年,如今回首,竟是个碌碌无为的一生!”
  唐慎总觉得哪里不对,你王子丰碌碌无为,这话说出去被人骂一脸都没毛病。
  王溱接着道:“所以你看,莫要说看遍群山,尝遍百草,我连个果子汁都不知是什么。”
  唐慎这下明白了:“所以,你是想喝果子汁?”
  王溱惊讶地睁大眼,他惊喜道:“景则,你要为我做果子汁?”
  “……等等,我没说过这话。”
  “我可真是太欢喜了!”
  唐慎:“……”
  果子汁这东西其实并没多好喝,古代这生产条件,再加上唐慎一知半解的酿造果醋的方法,当初在唐家村卖得好,是因为村里人没喝过好东西。王溱自小锦衣玉食,什么样的珍酿没品尝过,但他尝了一口果子汁后,感叹道:“甘甜爽口,回味无穷,一饮而下却有齿颊留香之美。”
  唐慎感到诧异,他喝了一口:“有你说的这么厉害?”
  王溱在他额头上亲吻道:“因为是你做的,为我做的。”
  此次回京后,唐慎十天有八天留宿在尚书府,两人是浓情厚意,蜜里调油。王子丰多会哄人啊,唐慎被他迷得七晕八素,某次竟然开始怀疑自己:我到底是走了什么运,才能得了王子丰的青睐?
  就差觉得自己配不上王子丰了。
  王溱得知此事后,后悔不已。
  “万事都讲究一个过犹不及,”提笔写下“徐徐图也”四个字,王子丰叹气道:“何时能让他更主动些……嗯,于某时某地?”
  王溱命人找来工匠,将这四个字做成匾额,悬在书房中,每日提醒自己。
  唐慎做官做得顺畅,恋爱也谈得美妙,可谓感情事业双丰收。
  然而开平三十三年,十月十二。皇帝的寿辰才过去几天,这日早朝前,王溱与唐慎穿朝服时,王溱一边为唐慎整理衣襟,一边状若不经意地说道:“前几日李景德自幽州发来军报,说是宋辽两军发生了一场不大的战役,其中他说到一句话。”
  突然提起李景德和幽州军报,唐慎颇为诧异:“什么话?”
  “只见乱火映天间,辽人兵箭不息,以密密之势倾轧而下。你可知宋军是如何突破重围的?”
  “如何?”
  “只道是一往无前,除却眼前,再无他物。”
  唐慎早在听到第一句时就知道,这绝对不可能是李景德写的军报。王溱说这话别有用意,他一把拉住对方的手,抬头问道:“师兄,到底发生了何事?”
  王溱低头看着他,若是放在过去那几年,他或许又要对唐慎说上一句“莫闻莫问,与尔无关”。可如今他想起自己书房里挂着的那幅字,又想到王诠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一些话,以及自己对王诠说过的话。
  他所喜欢的,从来不是一个被保护的唐景则。
  王溱将人抱入怀里,轻声说出三个字:“银引司。”
  唐慎瞪大眼。
  “景则,这一次,当真不要轻举妄动。”
  唐慎了然于心,可焦急的情绪却如同野火,蔓延在荒野之上,瞬间便烧了个大火连山。
  到早朝时,一切都风平浪静。
  唐慎站在三品文官的队列中,他抬起头,远远瞧见王溱站在最前列,就站在王诠的身边。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并没有像王溱早上说的那样,有什么事需要他们一往无前。然而就在快要下朝时,赵辅抬起手,命季福宣读了一张圣旨。
  季福尖细而高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自明岁起,朕思及百姓不易,兵部银契庄收效甚好,愿天下康顺,与民同德同心……”
  “废三十六州兵部银契庄,改大宋银契庄。”
  “……朕以大宋银契庄,为百姓使,为天下便利。”
  这道圣旨宣读完,季福的双手死死握着圣旨的两侧,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紫宸殿中,也是一片死寂。
  唐慎身体紧绷,大气不敢喘一口。谁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一道微弱的脚步声响起,众人抬起头,远远地,唐慎看到那道颀长削瘦的身影走出一步,站在百官之前。他的身姿宛若青山,自成傲气与风骨,站得笔直。
  王子丰高举玉笏,用清润温亮的声音说道:“臣领旨。”
  幽州、盛京银引司和天下所有的兵部银契庄都归王溱所管,他出来接旨理所当然。
  此时,就差管辖江南银引司的刑部尚书余潮生了。
  只见余潮生站在原地,面露错愕,久久没有动作。下一刻,一道身影从王溱的左侧站了出来。左相徐毖同样高举玉笏,他面色沉静,古井无波,声音平缓地说道:“臣以为,此事不可。”


第146章
  徐毖话音落下, 紫宸殿中, 哗然一片。
  赵辅坐在龙椅上, 他微微斜了身子,望着的玉阶下的权臣们。良久,他声音悠缓地说道:“徐卿是为何觉着不可呢?”
  徐毖依旧是那般沉稳内敛的模样, 他总是无悲无喜,对所有事都置身事外。纪相还在任时,徐毖便是四位相公中人缘最好的。唐慎曾经在徐毖手下带过一年半载, 不得不承认, 徐相举止文雅大度,从未为难过他。
  莫要说唐慎, 就连赵辅都没想过,会是徐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无论是谁, 总不该是徐毖。他从来不争不抢,不做出风头的那个人。
  王溱垂目望着殿中的金砖, 他的身旁,徐相用平和的声音说道:“银引司设立三年有余,然兵部银契庄自去年起, 才于三十六州建立。八月既州洪灾刚过, 天灾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于此时,最当做的应是安抚难民。我大宋此刻如一头被被剜去腹肉的猛虎,兵部银契庄若只用于兵部所用, 自然是好事,令三军欣喜,便利万众。但若用于千万黎民百姓,其中所耗费的又岂止是一分一毫?是劳民伤财之意啊。请陛下三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