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和沈谢两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关系一直不错。
除了关系最亲密的家人,主持婚礼的神父,还有谢青阳那些敏锐又八卦的学生——按时间顺序排,他们班里,最先知道沈悦之与谢青阳的关系的,还是曲璐璐。
曲璐璐偶然提起,他前些日子和几个兄弟一起回嘉明,探望罗老师。罗老师仍在任职,却已经不担班主任,比以前轻松很多。饶是如此,毕竟年纪上去了。
见到有昔日学生来,罗老师很开心,和曲璐璐他们几个寒暄。当年曲璐璐成绩就不错,性子也活,她一直觉得曲璐璐以后会有成就。可几个人聊起来,最让罗老师感慨的,还是谢青阳。以前学校只看学生大学考的怎么样,但在谢青阳那年,学校门口特地挂出横幅,说我们哪一届毕业生申上H大,实在优秀。
罗老师笑盈盈地说,听说江大附中的校长还为此致电嘉明校长。不过附中学子里上H大的本来就很多,后面事情就慢慢揭过。
曲璐璐心里盘算,觉得下次要拉悦姐和学霸一块儿来。
罗老师道:“她之前也来过,和沈悦之一起,说正好来这边办事,就回来看看。我当时才知道,原来她们在一块儿了。”她年轻时在外游学,原本就比很多老年人看得开。加上那阵子女明星出柜的风波,得知此事,也没多惊讶,只是有点感慨。
事后,曲璐璐找沈悦之喝酒,说:“我当时就想着要怎么把话题扯开!我知道你们的事儿,可段段他们不知道啊,段段他们简直炸了。”
沈悦之:“哈哈哈。”
曲璐璐:“不过段段后来说,之前咱们高三暑假聚的那一次,他半夜醒来,看到谢青阳在唱歌,一边唱,一边朝你走,那时候他就觉得有情况,没想到你俩现在还在一块儿。”
沈悦之记得这事儿,还记得别的细节:“等等啊,那时候青阳走到一半儿,你突然抬头,我们还吓了一跳呢,结果你根本什么都没看到?”
曲璐璐懵比:“有这事儿?”
沈悦之用“你怕是个傻子吧”的眼神看他。
别看两人这会儿说起的时候风平浪静,还能插科打诨。事实上,在沈悦之对曲璐璐说“我要结婚了,你快准备红包吧”的时候,曲璐璐整个三观都炸了。
原来那些小动作,那些黏黏糊糊,都并不是女生友谊的象征啊,而是他悦姐真是个蕾丝啊。
曲璐璐心累,无语,哽咽。
他那时候刚工作两年,收入在同龄人里还算不错。本着兄弟义气,拿一个月工资给沈悦之包红包。
后来他自己结婚,摆了十几桌酒,请的人里有亲戚同事,还有一桌老同学。伴郎不够时,一度考虑找沈悦之来。
后来当然没找,但沈悦之作为老同学代表,上台念了一大段祝福。事后看她的红包,曲璐璐:“我赚翻了……”
一开始,他老婆知道他有个相交多年的女性朋友,还担心了半天。后来认识沈悦之本人,这点担心被打消了,转而开始热情的给一起来的小谢同学介绍男友。
曲璐璐拦了好几次,才在沈悦之的示意下说:“别给小谢找对象了,她对象就是悦姐。”
曲璐璐的老婆:“……”
曲璐璐跪了一礼拜键盘。
五周年当天,两人订了餐厅,一起吃烛光晚餐。
沈悦之私下觉得,这菜其实没自己做的好吃。
对于她的迷之自信,谢青阳表示:“你开心就好。”然后安安静静地自己切小羊排。
旁边有小提琴手,奏出悠久而动听的曲子。
她们身侧,就是江城的夜色,还有万家灯火。
谢青阳已经做完这个假期的课题,离开学还有十几天。沈悦之请了年假,两人准备一起出去玩。
这些年,她带着谢青阳健身。谢青阳三天打鱼两头晒网,一点没有她看书写论文的专注劲儿。最后好歹有了偶尔长跑的习惯,沈悦之也就任她去了,不过一年一次的体检不能少。
之前学校里教师运动会,谢青阳被院里推出去,还在1500里拿了个冠军。
沈悦之听到消息,十分开心,说:“不然咱们多锻炼锻炼。”
谢青阳拒绝。
沈悦之瘪瘪嘴,“我说的是真锻炼!不是沙发上厨房里阳台边那种——”
谢青阳锤她。
有这份底子在,她们再去爬山,谢青阳也能一路走台阶。
两人在目的地上犹豫不决,过去几年,她们基本都是出国游,还去冰岛看过极光。这回再出去,就想在国内转转。
最后,选择了西都的华山。
一般人上华山,都是半夜爬台阶,早晨看日出。
沈悦之与谢青阳也选了这样的路子,辛苦一夜,看山巅朝阳初绽。那一刻,大自然的巍峨美丽,让所有观者心折不已。
她们居然还遇到一个谢青阳的学生,不过是听过她一学期的课,这会儿过来打招呼,还见到那个“传说中的谢老师女票”。虽然她一直都在和谢青阳讲话,但有大半时候,视线都落在沈悦之身上。
分别之后,沈悦之打了个喷嚏。
她严肃地:“宝贝,你学生是不是在背后说我什么了?”
谢青阳:“哦,她发了个票圈,忘了屏蔽我。”
沈悦之:“……”她把谢青阳的手机那过来看。
那条票圈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她遇见谢老师,还有不可说人士。后面配了张图,是一群人夜爬华山的背影,中间圈起两个人,特别箭头标注了两人拉在一起的手。
下面炸开锅似的,很快有了一个个评论。
谢青阳把这条票圈截图。
沈悦之:“诶,存下来吗?”
谢青阳:“下学期遇到了扣平时分。”
沈悦之:“……”想起了当年挂科的恐惧。
下了华山,又去西都市区转。她们租了间民宿,玩的很随意,常常一觉睡到十二点,再出门闲转。明明是北方城市,沈悦之却总觉得这儿比江城还热。最后总结经验,西都是内陆城市,干燥许多,太阳直晃晃的照在人身上,晒得谢青阳旅行玩回家,发觉自己的脚上有了几道凉鞋印子。
而沈悦之身体力行,“劝解”谢青阳,说要对学生更冷酷无情一点!作为一个社会人,她发自内心的觉得,现在的小孩子真是太不懂得珍惜教学资源了。
谢青阳:“……哦。”
那之后,就是谢青阳开学,沈悦之继续上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悦之立了个“社会人士”的flag,总归,开学没多久,院长就找谢青阳谈话,说这些年,学校的老师们大多都成了博士,但她还是硕士。
当然了,H大毕业的,硕士也一样优秀。可院里还是觉得,谢青阳最好读博。一来职业上升空间更大,二来也是更新专业知识嘛。
谢青阳:“三来,院里老师的博士比例越大,院里越容易评上一些东西。”
这话校长没说,但她在心里自己补充上了。
谢青阳和沈悦之说起时,在两人中间摆了一壶茶。
这架势,很像两人大二那年谈话的样子。
谢青阳说了院里提供的条件:“公费的,回来以后职称可能会变动,而且会加一些带研究生的课。”她没说涨薪水的话,反正她薪水再多,也没有沈悦之多。
沈悦之还是问她:“你想去吗?”
谢青阳说:“我不知道。院长说的对,这两年,学校基本只招博士了。我那时候能进来,也主要是因为H大背景。”
沈悦之想了想,又问:“博士要读几年?”
谢青阳答:“五年。”
沈悦之完全没料到这个答案,一时沉默。
五年啊。
她们现在是二十八岁,经历了那么久分别,终于才能在一起。
她还记得从前,两人在上大学。说是在一个城市,可每次见谢青阳,都要在车上坐很长时间。车子在路上晃来晃去,她的心也跟着晃来晃去,一半是期待,一半是疲惫,觉得报志愿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找一个京大附近的学校。
时间慢慢过去,她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相聚和分别。
而在那之后的两年,沈悦之起先是和公司前辈出去谈单,后来自己独当一面。她不能晚睡,明天总有事情要做。但沈悦之时常看着手机上的时间出神,想,这会儿青阳在做什么。
她说希望谢青阳做她想做的事,这当然是真的,沈悦之并不为之后悔。
但她也会想,如果当时谢青阳没有出国,她们的生活会如何。
这会儿,青阳说,她可能又要离开,而且一去五年。
谢青阳:“不是,你别这么想,我还有暑假寒假春假,而且圣诞节时有假期。”
沈悦之一只手撑着头,道:“但是你会很忙,你春假时不会回来,因为时间太短。暑假时可能也不会,你一在那种环境,就想要做到最好,你一定会在暑假里选一堆课,过得比学期内还累……”
谢青阳看着她。
沈悦之笑了笑,抱住谢青阳,在她额头亲吻。
她说:“也对,五年嘛,我可以去看你啊。”
那之后,谢青阳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她和读研期间的导师还有联系,导师给她推荐了一名博导。那名博导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严于律人,更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