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大宋 完结+番外 (君当如竹)


苏轼愣了会儿神儿,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之前写《明月几时有》的那位才子吧。之前苏轼也确实是起了结交之心,毕竟能写出如此词句的,定是颇具才华之人,可无论怎么问赵佶,这十一殿下就是不说,苏轼也无法,只当是人家不愿意见自己罢。怎么今日又写信给自己了?苏轼一头雾水,想问问赵佶,人家早就跑远了。

‘罢了,那就看看你写些什么吧。我苏轼两袖清风,也没什么别人可图的。’苏轼一边自嘲,一边展开信纸。本是随意一看,却无法把眼睛从信纸上挪开,只能任由那滴无法控制的泪水,滴到信纸之上,晕开了一片墨迹。

信纸上只写了短短几句话。
致东坡居士:
居士可还记得昔日黄州东坡雪堂否?可曾记得当时之心境否?
居士又为何自号东坡?
余以为是源于一首《步东坡》吧。
朝上东坡步,
夕上东坡走,
东坡何所爱,
爱此新成树。
既然居士有如此心境,如今又为何学那庸人,无事自扰之?

署名:谦谦君子

‘的确,我真是庸人自扰,当初被贬黄州,衣食无着之时,反而能放开怀抱,坦坦荡荡,面对一切。如今不过是朝堂之上些许琐事,怎就如此看不开呢?很多事顺其自然就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这不正是自己当时的心态吗?旁观之人尚且如此清楚,而自己当真是当局者迷……’

第二天下学后,赵佖得到了赵佶带来的回信:
足下之言,令余茅塞顿开。为官为人,余均已尽力,然力有不逮,非余所愿。从今而后,余定不屈东坡之意,凡事顺势而为,唯求心安矣。

署名:东坡居士

看了苏轼的回信,赵佖深知这位老师是不会再主动参与朝堂上的新旧党派之争了,估计也不会再傻乎乎当出头鸟了。

不过跟老师成为笔友,还真是太有感觉了,赵佖可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于是可怜的赵佶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当着免费信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个不用喂食儿的信鸽儿。

这几天苏轼的心情好了很多,就连土匪脸刘玉(赵佖同窗,见第3章)都看出来了。

老师心情好了,闻是斋里的小家伙们就更活跃了。要说苏轼为什么心情好,当然是因为有了赵佖这个“谦谦君子”笔友。

两人已从一开始称呼足下、居士,变成了小友、先生。苏轼总是觉得对方貌似沉稳的语气里,却总会有些少年人的跳脱之意,故戏称对方为小友。而对方并未反对,反而一本正经的称苏轼为先生。

书信内容也变的五花八门,人生态度、诗词、养生,甚至还探讨过东坡肉的做法,赵佖还给苏轼提供了不少新颖的美食菜谱儿……

朝堂上的大人们发现爱挑事儿的苏轼突然安静了,很久没上疏反对谁了,也不要求干这干那了。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了,对朝中大事很少参与,专心在闻是斋授课。

苏轼此举让其弟苏辙也松了一口气,苏辙前一阵子日日为苏轼担心,头发都掉了好多,以他对他哥的了解,他哥那时候估计又快捅出篓子了。可谁料到峰回路转,倔驴老哥竟然自己想通了!这可真是要烧香还神,烧香还神!






第10章 谦谦君子
“皇兄,你上次给老师的菜谱儿到底是做的什么菜呀?臣弟想……”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的一人一猫。赵佖彻底无语,自从上次赵佶看到自己给老师的信里写了好些没见过的菜谱儿,就一开始软磨硬泡,非要试吃。

吃这种事儿,当然也少不了大黑猫了,那家伙可灵着呢,跟能听懂人话似的。(黑猫语:老子本来就能听懂。)

“随便琢磨的,在宫里你让我找谁给你做去呀?你也不想我被人发现吧。”赵佖无奈回答。

“哼”,“喵~”一人一猫同时扭头,动作整齐划一。两张脸上同时现出不屑、鄙视的表情,要问赵佖是怎么从一只猫脸上看出来这种表情的,赵佖表示他就是看出来了。

“太皇太后娘娘驾到~皇太后娘娘驾到~”门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通传声。
“小鸡,赶紧把桌上的字收起来,我收茶几上这几张。”赵佖、赵佶手忙脚乱一阵收拾。

这些字是赵佖临的黄庭坚的草书《诸上座帖》,赵佖其实不是个喜爱书法的人,他一直认为只要能读会写就行了,字迹工整一些,让人能看清就得啦。但是自从一次看到黄庭坚的草书,看到那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洒脱与无拘无束,深深让赵佖着迷。

久在深宫,无拘无束正是赵佖这六年多梦寐以求的,午夜梦回,虽然在现代社会的三十年早已变成模糊的片段,但是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却深深印在赵佖的心灵深处。

无奈,只能以这种方式,书写出自己的情感,这也是种悲哀吧。赵佖的草书虽以临摹黄庭坚的书帖为主,但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洒脱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运笔也更为大胆、连贯。

赵佖写给苏轼的信,用的就是这种草书,他可不敢用自己原来的笔体给苏轼写信。那纯属找死,苏轼怎么会不认识九殿下的字?更何况是他自己一手教出来的。

其实赵佖会写这种草书也就赵佶和李林这几个之情人知道,说是见字如见人是夸张了些,但字迹确实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一些特点,还是小心为妙。


“皇祖母万安,母后万安。”赵佖、赵佶在门口迎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快起来,快起来,看看今天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了。”太皇太后知道赵佶跟赵佖交好,总是跑来流云轩。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看两个孩子确实是玩儿的很好,也就放下心了。

孩子们都是自己的孙子,都好好的在一处玩儿多好。太皇太后年纪大了,现在是特别喜欢儿孙绕膝的感觉。所以也特别喜欢这不怕人儿的赵佖和赵佶。

赵佖和赵佶也是经常弄些小玩儿意,或是讲个小笑话逗太皇太后高兴。皇太后也经常会来太皇太后处坐坐,一来二去,也就跟赵佖、赵佶都熟悉多了,相比其他的皇子,在皇太后心中赵佖和赵佶也是很不错的。

“来来,都过来看看,这是今年新贡的和田玉,你们母后做主给你们这些个孩子每人做了一块玉佩,还刻了你们的名字在上边儿呢。今年的玉虽然个头儿小了些,但质地却好,个个儿水润,可叫你们这些个小家伙儿捡了便宜了。”太皇太后一面指挥文慧、文秀把玉佩拿过来,一面叫赵佖、赵佶都过来看。

“看看,这个是佖儿的、这个是佶儿的,可喜欢吗?”皇太后指点着两块玉佩问着。

“喜欢,太喜欢啦,谢过皇祖母、母后。”赵佖一看玉佩眼都直了,上等羊脂玉呀。这些年在宫里好东西也见过不少,但是赵佖还是改不了财迷的习惯。

赵佶可没赵佖这么没出息,笑着跟太皇太后、皇太后道了谢。仔细端详起手里的玉来,巴掌大的玉佩,正面刻着的是个篆书的“佶”字,古香古色,翻过去,背面却是空白的。走过去看看赵佖的也是一样,只有一面有个“佖”字,另一面也是空白的。

“别看啦,都是这样的,哀家只让匠人们给你们刻上了名字,至于那背面儿的图案,你们自己想刻什么就跟匠人们说,省得大家都是一样的,多没趣呢。”皇太后看到赵佶的动作,笑着说:“只是要刻的漂亮图案哦,可别刻丑了,要被人笑的。”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坐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宫了,留下一对儿小兄弟,正在挖空心思琢磨着要在自己的玉佩上刻些什么。

“小鸡,我看你不用想了,直接刻只鸡上去不久行啦,吉星高照啊,哇哈哈哈。”

“皇兄你不要太过分啊,老师给你的回信可还在我这儿呢,哼哼。”
“你怎么不早说,信呢?快给我呀。”

“你不再提小鸡,我就给你。”
“每次都用这一招儿,算了,还是说说刻什么吧。你说我刻只乌龟怎么样?长寿啊。”

“你这是想骂你自己,还是骂咱们全家?”
“那还是算了吧,刻点儿什么好呢?”
……


后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让这兄弟几个都把自己的玉佩拿出来看看。赵煦的不用说,刻的就是五爪金龙,赵俣、赵似他们刻的都是蝙蝠、麒麟之类的。

赵佶则刻的是竹报平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笑他装老成,刻的这么老气横秋的图案。但那一丛修竹挺拔遒劲,惟愿平安,也愿无殇吧……

待看到赵佖的玉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儿。原来赵佖竟然在玉佩上刻了个大桃子,那桃子刻的极为传神,肥大饱满就像一口能咬出水儿来。

“佖儿啊,人家要刻桃子也都是刻福寿双全的图案,你这怎么整个儿一面儿就刻了个硕大桃子啊?难道是想吃了?”太皇太后打趣道。

“皇祖母,孙儿是给您和母后求长寿的,您看这寿桃多大个儿呢。您怎么还笑话孙儿呢。”赵佖小嘴儿一扁,大眼睛眨眨,红扑扑的小脸儿,小小少年,极为可爱。

“好,好,不笑话你,哈哈,等桃子下来了,多给你分点儿,哈哈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