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攻略 (小蜗牛跑得快)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 入库:04.09
郭逸说着不好吃,还是因饥饿妥协,捡起一块塞到嘴里。沈瑜问他问题,他却因嘴里含有东西不好说话,枉顾良好教养,疯狂咀嚼下咽后才答道:“我又不常面圣,哪里知道。”
他想了一会,又补充道:“不过应该是吧,我爹这几日大朝会、午朝轮番下来,都累得不行,还被召见了两次,那陛下肯定更忙吧?”
细想想,在楚王府遇到的吴君翊,看起来的确清减几分,即使如此,他还抽空来探望自己,还去了楚王长子的洗三宴。沈瑜微微蹙眉,一时有些走神。
“伯瑾?伯瑾?”郭逸连连呼唤,沈瑜才回过神来,看见杨锋和陈鸿鹏,还有几个人正站在旁边,杨锋关切地看向他:“怎么心不在焉?难道还没有痊愈?”
沈瑜才想起自己称病的借口,再看看一同围过来的同僚俱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由哭笑不得地解释道:“没有,我方才是在想,寒食怎么安排。”
寒食连着清明,算起来有七天假,对他们这些兢兢业业的大臣来说,算是难得的一个长假了。
杨锋哭笑不得,“你倒是会享受,年节刚过没多久,你又是才销假回来,又想着休息了。可你想得远,眼下的事才要紧。”
沈瑜也是随意扯了个借口,被他这么一说,更加愧疚,愈发准备玩命干活。只有郭逸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肯定要回乡祭扫,顺便……陪琳郎去放风筝吧?”沈瑜想了一会,也没想出什么有新意的活动。“他被我爹关了两三个月做文章,怪可怜的,带他出去散散心。”
旁边一直听的同僚也看不下去了。“我们哪个不是学做文章考出来的,这才哪跟哪你就看不下去了,不该好好教他上进,再出个小沈状元?”
沈瑜被这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奈何,他在同年中年纪偏小,又一直没有娶妻,大家都爱拿他开玩笑。
最后,还是杨锋好心看不下去,把这一群人赶回去干活。
在他们缝缝补补地改进后,义兵制终于新鲜出炉。这一凝结了他们所有的心血与创意的计划获得朝廷上下一致好评。
原因无他,就两个字,省钱。
大齐的财政问题已经大到压住了其他所有问题,在良种推广之前,每年的所有赋税都砸给军费,还不够,内库和大臣们还要倒贴腰包,正是这样年复一年,北方的叛乱未平,贪污腐败却愈发严重,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糟。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能解决军费问题的,不管是谁,朝廷都是一片叫好声。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过这份缜密的计划还是堵上了他们的嘴。
相比之下,吴君翊要去武学引起的反响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大,毕竟就算是不同意,人家也会自己去,他们陛下连校场都去过了,武学至少还沾个学字的名头呢。
县试如期而至。沈瑜分外惦记弟弟,可自从知道了沈泰和贾盛德千丝万缕的关系后,他便不能像从前那样从容地往来了。
好在有国子监的熟人传来消息:沈琦文章写的不错,但因为年纪太小,主考决定压一压他,让他明年再来。
沈琦年龄还早,也不必担心一时,文章摆在那里,又在国子监学习,考中秀才是迟早的事,沈瑜也松了口气,转而揪着沈琳学做文章了。
清明说起来离得远,其实过起来也快,尤其是在平时格外忙碌的时候。
第77章 第 77 章
寒食节,最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担酒上坟,以尽思时之敬。
沈家人按照往日在故乡的习俗,取柳条插门,驱恶辟邪,做“子推燕”和稠汤。
沈瑜还收到了宫里赐下的新火。《周礼·夏官》有云:“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故宫中每年清明都会取榆柳之火赐近臣。赐新火本应仅限于辅臣、外戚、将军、枢密直学士和各部尚书等人,沈瑜却又无端受此厚恩。
他已经不再去忧愁烦恼,只是想着自己该如何报答这份深情。
沈和择良辰带阖家出游,他们要回乡祭扫坟墓,同时踏青。
沈琳的先生丁仪家在外地,不能回乡扫墓,也与友人相约登山祭祀,便放了沈琳的假。沈琳终于喘了口气,一路上紧贴着哥哥,向着窗外张望。他离开乡里时还太小,什么都不记得,所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琳郎,坐好,别栽下去了。”沈瑜把弟弟拉到自己身边。语气是嗔怪的,但看着这与自己相似的眉眼时,他的眼底总是满满的暖意。
看着沈琳这么一天天长大,就好像看见另一个自己也被圆满了,没有了遗憾似的。
他们离开乡里也不过一两年,因祖坟在原籍,这里只葬着沈穆一人。不过沈和把周边的田地都买下了,留作沈家的祖坟和祭田,还请住在田庄的人看管。
正因如此,看到郁郁苍苍的一片绿,和清理的整整齐齐的石阶路,他们也不甚惊讶,倒是沈和点点头,说道:“难为他们了,并未因主人不在玩忽职守。”
他们先到庄子上歇脚,然后准备好三牲酒礼,才到墓地上祭扫。
一进墓地,沈瑜就看出不对来,这里好似全部修整过,青白石砖铺好神道,修建了碑亭,重立墓表。而坟茔平滑,红土填的平平整整,丝毫没有杂草。
先考沈大人讳穆几个字映入眼帘。墓碑也洗过,字迹清晰,清白厚实,幽深远澈。
沈和半信半疑看向庄上看守的人,刚想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却不敢居功,立刻答道:“老爷,这都是官府下令修的。官府的老爷说咱家老太爷是先帝旌表的义民,不可怠慢,须得按例重修坟墓。咱们一直在旁边盯着,活干得又快又漂亮。”
“想必是你考取状元,本县的大人才想到给咱们修墓。”沈和叹道。他对于人情冷暖见的多了,心里也愈发失望,更没什么欣喜之情。
沈瑜想得却更多,他中第后专程回乡祭扫,那时也并未有这样的风光场景。何况他之前跟父亲在此处守墓,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便是攀附,也该是他户籍所在的那位知县来巴结才对。
想来想去,这其中,说不定有吴君翊影子。
只是,吴君翊真会关心到这么细致的地方吗?沈瑜也不敢确定,只是飘忽地想了想。
他的手贴在冰凉细腻的青白石上,沈和已经点燃清香,三拜后将香与祭品一同供在坟场。接着他又亲自把那块干干净净的墓碑又仔细擦了擦,擦得光光亮亮。
沈瑜跪在坟前,点燃纸钱,默默告诉祖父自己已经入仕,琳郎也已经开蒙读书了。至于琦郎……琦郎在国子监,能照看他也会尽力照拂一二。玥娘也产下一子,与楚王琴瑟和鸣。
他不知道,曾经对楚王恨之入骨的祖父看到如今楚王与陛下君臣相得,是否会改观,还是因为玥娘嫁入王府气愤不已。他跪在地上的腿微微颤抖,眼里也有些酸。
沈琳对祖父印象不深,还是一团孩子气。看到沈瑜跪在地上迟迟不起,他主动跑上前来,用力拉哥哥,沈瑜笑了笑,牵着他站起来。
祭祀结束后,一家人一同往庄子上走,沈和随口问起乡里人去年的收成,没想到庄人十分兴奋地说道:“托陛下的福,去岁县老爷专程派人来送种子,还发新农具,叫大家按样子打。当初还有人说闲话,后来看,用起来省许多力气,去年大丰收,如今各个要为陛下念经吃斋,祈求保佑呢!”
庄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沈和微微皱眉,不发一语,沈瑜却发自内心的一阵欣喜。
不光是为了引证了自己的努力有收获,这点他早就知道了,也是为了这话语里潜移默化的忠诚。这本就是吴君翊该得的。
沈瑜在农庄住了几日,平时与父亲饮酒作诗,或是寻访农人,或是与弟弟追逐打闹、斗百草,自有一番野趣。
不过,假期有限,他们也不得不打道回府。最依依不舍的,就属沈琳了。他想起家中先生布置的作业还没做,就对回家这件事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恐惧。
可惜最疼他的哥哥在这件事上也不好说话,更别提一贯严厉的父亲。母亲倒是最最和气,可惜她什么都只信沈瑜的。沈琳只能怏怏不乐地憋着嘴,坐在马车里看着离家越来越近。
沈瑜回家不久,却听闻一桩大事:吴君翊生病了。
原来吴君翊为提高武人地位,特意要亲自前往武学授课,他属意周旷,专程作文记之。
陈鸿鹏画了不少心思,不小的一个武学被他整顿的井井有条。虽然他不是名义上的主官,但大家心知肚明,陛下对他的看重。
这里的学生也有一百来号人了,除了父母主动送来的,还有不少是卫兵巡逻捡来的,符合要求的弃儿。这些孩子如今都从扎马步、打拳这些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强身健体。
吴君翊转了几圈,看孩子们势头很好,心中欢喜,便应承教他们骑马射箭。他自己的坐骑性子烈,怕惊了孩子,就让教官牵一匹马过来。
谁知那教官平日只教习拳法,不懂行,信手牵了一匹马来。这马有一癖性,便是奔跑时惯以马尾绕缰绳且用力压低。吴君翊上马疾驰时,坐骑突然癖性发作,吴君翊用力一扯缰绳,那马却骤然受惊,将他摔落。
相似小说推荐
-
调香 (果子) 阿里文学网VIP2018-01-25完结人气值:2232一个丫鬟生的庶子被嫡母卖给大户人家为人冲喜。死后重生的宁晓枫一...
-
皓月冷千山 完结+番外 (林子律) 晋江2019-01-12完结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成长与复仇,伪兄弟年上,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