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玻璃器皿在蒙古可是很受追捧的,一个玻璃器皿就能换一头牛或者三头羊。
达延汗巴图蒙克抢劫成功后还沾沾自喜了一下,这可发财了呀!
结果......就成了光杆司令回来了,连媳妇儿都没了。
这种结果,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但是大明却来了个开门红,新年第一场仗,就大获全胜。
“殿下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吴有为在思想品德课上,这么问皇太子。
“其实我大明边贸繁荣的结果,必定会有人眼红,那些鞑子都是凶狠之徒,又穷的要死,正所谓“穷凶极恶“,说的就是他们。”
小太子对外族的人一点好感都没有:“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吴有为愣了愣,小太子这样子,才像是一国储君,杀伐果断......。
不过随后小太子又道:“但是这么一来,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以后再有人敢跟我大明呲牙,就按照亦思马因部落的结局参照。”
他倒是口气不小,吴有为笑道:“哪儿那么容易。”
他们俩聊天,朝上却因为战事有了不少的说辞,草原各部也各有看法,但是一些蠢蠢欲动的部落,却立刻消停了。
三月戊子,本来历史上的今天,是“以岁歉减光禄寺供用物”的,但是现在大明并不缺少钱粮,便不没有减少光禄寺的用度。
光禄寺就是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谨其出纳之政,少卿备而为之贰,丞参领之。
说白了就是个礼仪单位。
只是现在换成了远征军大捷。
因为日本那边的大名小名们的确很不尊重他们的国主,但是他们在汪直的眼中,就是叛将!
对于这种不忠不义之徒,他一概是灭杀没商量。
所以虽然是远征军,但是在日本岛国上却是个杀神,那些大名小名们有的投降了,但是也没得到宽恕,有的人投降却不交出兵权,也没有好结果。
如今他们正在缓慢推进,占领了一半日本国土,另一半则是各地混战的小名大名们的聚集地。
另外传回消息,日本国主病入膏肓,恐不日驾鹤西去,已经写好了遗诏,传位给胜仁太子......。
听到这个消息,吴有为愣了愣:“不是吧?据说胜仁太子三十几岁登基的......因为财政困难,这位登基后被称为“后柏原天皇“的胜仁太子,于五十八岁高龄,登基的第二十二年终于举办了即位典礼,十分让人惊叹。可能是因为生活的不随心,这位后柏原天皇十分迷信,他曾经皈依佛教,擅长书法,在流行疱疮时,更是分赠般若心经于各个寺庙,也曾在伊势神宫祈福过。”
说白了,人力无所能及的时候,他便求助于虚无缥缈的“神力”。
“这还不好?”万通小声道:“听说胜仁太子现在还没成亲......也没后嗣......如果他跟占城那位王储一样......。”
意思不言而喻,日本国也会像占城那样,被“送”给大明......。
“这样也行?”吴有为瞬间就怀疑,日本国主真的是病了吗?真不是汪直给下了药?
然后他就给汪直写了封长信,让万通帮忙寄过去了。
日本那边的情况陆陆续续的传回来,那些小名们要么投降,后来发现投降不是一个出路,便被各地大名吞并,然后大名再被明君所灭。
实践课的时候,吴有为带小太子去了杏园。
三四月份,正是杏花盛开的时候。
“今年是成化朝十六年,明年便有会试,但是有远道而来的举子,提前一年便到了京中,京中房价有所上涨,不过有很多考生是寄居在寺庙和道观里的,书院也有一些。”吴有为一边走,一边跟小太子道:“过了三月份,就该有别人给你上课了。”
小太子已经十岁了。
按照他跟李东阳他们的规定,李东阳、谢迁、刘大夏等人都要轮流给他上课了。
“是啊!”小太子看着满眼的杏花,嗅着充满花香的空气,有点忐忑的道:“希望他们都能跟先生一样。”
那他的课业可就精彩了。
“会的,他们平时也在我这陶文书院教导学生。”吴有为多年教导自己的学生,他们也跟着教,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绝对跟以前大不相同。
因为陶文书院给了学生们很多的自由。
杏园深处便是杏林医学院,如今杏林医学院有不少人都毕业了,被安排进军中,增加军中军医的数量。
“杏林医学院?”小太子远远地看到牌匾就笑了:“听说这也是先生开的?”
“不错,殿下可知,边军一万人,才配几个军医?”吴有为问他。
小太子犹豫了一下:“十个?”
说实话,他从来没注意过,因为宫中不缺太医,皇太后、皇上、皇后和皇太子用的都是御医,比太医还高一级,东宫有四位常驻御医,八位常驻太医。
如今连皇贵妃万贞儿都配了两位御医,四位太医伺候了。
宫中根本不缺大夫好么!
再加上京中医馆、药铺林立,也不缺草泽名医,根本没大夫紧张的时候。
所以小太子对此并不了解。
“十万人,才有两个军医。”这是吴有为曾经了解了过的情况:“您想一下,如果大战在即,伤亡肯定会有,两个大夫,算上他们的要童也才几个人?边境大军何止十万之数?众人只看到了战功,却忽略了流血,很多人当时并没有死,却因为缺医少药,而在战后死亡了。”
小太子呼吸沉重:“真的?为何朝中......。”
“殿下,朝中的大人们,或许注意到了,却无能为力;或许是根本没想到那里,因为他们不是边境的士兵,无法体会到战场上的需要。”吴有为道:“兵部已经尽量拨给边境士兵给养了。”
“可是先生你想到了。”小太子板着脸道:“先生也没有上过战场,却能想到这一点,朝廷之中,那些酒嚢饭袋还能干什么?”
都不如先生一个文弱书生!
他还记得,先生在上海县,也有军功的,守城的军功。
据说当时有不少倭寇和海盗联合起来攻城,那个时候小舅舅还带兵在外,是先生领人守住了新建的城池。
可是前几任上海县令,要么死了,要么逃跑,还有个投降海盗的,被海盗给杀了......。
“臣知道,是因为臣问过忠明,哦,也就是万通,万大人。”吴有为道:“不止是边军,还有水军。”
其实不止是大明的军队,历朝历代的都差不多,吴有为能给他们提前用上酒精消毒和担架,已经很不错了,杏林医学院学会了战地救护的人也不少,这才派往各地的驻军那里。
他们的医术或许平平常常,并不精通,但是他们起码可以给战士们一个生存的机会,上海纺织厂每年提供的大量绷带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朝廷照样收购,因为现在他们大明不差钱。
俩人在杏园里走了走,也偶遇到了几个青年才子在此聚会,不过不太多,毕竟还差一年才会试,能这么早来的说明了两点,第一就是提前熟悉环境,一般都是第一次会试的人才这么干;第二就是他们生活条件好,不差这一年半载的日子,在京中生活消费可是很高的。
“先生,我能去陶文书院看看吗?”一直听说陶文书院,却一次都没去过,小太子很想去看看,尤其是他好朋友吴明德还在那里头上学呢。
“走!”吴有为同意了,他觉得小太子一个人整天上课也没个同学陪着,有点说不过去。
赶巧了,这天陶文书院考试!
只是普通的摸底考试,并非期中和期末。
全院都考,明天就放假了,小班中班到大班,一个都没放过,连刚进校园的小班都需要写一遍三字经。
还要写阿拉伯数字从_到_百......。
吴有为想了想,让人将太子殿下塞了进去:“就当是临时考试了。”
太子殿下一脸苦逼:“先生,能不考么?”
第477章 考了第五名!
太子殿下跟好多和他差不多年龄的人坐在了考场里,小明德看到了他,瞪了瞪眼睛,跟别人换了座位,跟太子殿下坐在了一起:“你怎么来了?我爹呢?”
“在外面,一会儿还当监考老师呢!”太子殿下问他:“你在这里上学?”
“是啊!”小明德道:“我是我们班的班长!”
“班长是什么?”可怜太子殿下的班级就一个人,他是班长也是学生。
根本不知道“班长”是干什么的!
小明德就对他说了班长的作用,他们还有学习委员,以及值日表,课程表等等。
太子殿下看着什么都新鲜,原来正常人家的孩子,是这么上学的!
又想到了自己的慈庆宫,那里就他一个,连他亲弟弟都不能跟着他_起上学......。
才十岁的太子殿下忽然感觉到了孤单。
或许,这就是父皇说过的“高处不胜寒”吗?
可惜,没有多少时间给太子殿下自怨自艾,考卷发下来了。
考试很严格,相互都不许说话,但是这些题目太子殿下有的会,有的不会,尤其是一些比较偏僻的题目。
相似小说推荐
-
请君入眠 (南无阿楚) 晋江2018.10.20完结崔眠,京城第一绝色!有大宅,东郊绝色府;有靠山,皇权贵胄大王爷。“本王护你一世周全,一生...
-
行医在唐朝 番外完结 (壶妖灵) 2018.9.30完结9032 营养液数:2099 文章积分:92,854,512作为苦逼的八年制医学生,吴议曾经发誓:下辈子学医,天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