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万人之上 完结+番外 (司泽院蓝)


  但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活计。内侍监的话本女人随便推拒,宗正寺和满朝大臣却不是好糊弄的。若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朕想不出他们会忘记催促朕立后生子。而若要在立后和生子之间做个判断,那自然是后者比前者重要;只要有太子,皇后什么的都是小问题。
  那么,老问题又来了:宗室里有得是男孩,缘由呢?
  谢镜愚那个好南风的借口肯定不能用,相同的理由只会给朕和他都带来麻烦;剩下的,朕只能想到不育了。
  说实话,这比好南风还丢面子;然而是最彻底的,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施行——朕只需要假意收几个女人在后宫,封住她们的嘴;过个几年,毫无子嗣动静,不用朕开口,满朝文武就会明白了。届时朕再装得着急一些,想从宗室过继个儿子到膝下便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至于过继哪个……
  朕粗略地想了想,没什么中意人选。再想到下任天子的出生时间,朕顿时又恍然——要么朕至少等个十八年过继他,要么朕过继的儿子是他的父亲。
  战线太长,演戏也颇费精神……可朕再一想,又莫名开心。十八年比三十五年早到,谢镜愚来得及看到朕后继有人;暂且不说这能不能完全消除他可能的负疚感,但肯定能消除部分。
  这个计划完全可行,但前提条件是谁都不知道。毕竟,就算谢镜愚破天荒地不反对,阿姊知道也会气到爆炸……
  朕愈发打定了主意。
  次日便是元正。新年伊始,众臣都显得很是活跃。贺词不断,贺仪也摆满了太极殿前的广场。但在诸人之中,朕只特别注意了三个。
  其一显然是雍蒙。就如同雍至与谢镜愚说的一般,他对吏部侍郎这个新身份相当适应,适应到简直能用游刃有余来形容。朕都不需要看他的工作情况,光看他的贺仪就明白——
  他献上了一本《后稷农书》。此书编纂于近千年前,除了后人引用的部分,早就散佚不存。然而,雍蒙却利用他在文人墨客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花了近十年功夫搜寻遗迹,竟真被他拼出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尚有缺漏之处,还望陛下不要嫌弃。”
  雍蒙这么说完全是自谦。因为司仪刚把《后稷农书》这四个字报出来,金殿已然轰动,人人都在惊呼。司农卿焦平更是激动得两眼放光,只差老泪纵横。
  瞧,朕就说雍蒙把满腔抱负藏得厉害,这件事他干了近十年朕都不知道。然而,此事确实无关叛乱,探子不注重也情有可原;而且说句实话,这本书大概是朕即位以后收到的、最合心意的贺仪了。
  “魏王实在有心,朕重重有赏!”
  雍蒙伏地叩首,而后道:“臣谢过陛下恩典。但臣以为,若是陛下能将这些赏赐交给司农卿,那臣的努力才算是真正没有白费。”
  朕不由哈哈大笑。“准了!焦卿,还不速速谢过魏王?”
  至于朕注意的第二个人,则是松仁松赞。光看他的眼睛,朕就能察觉后头不甘现状的野心。杀了他自是一了百了;但就如同朕和谢镜愚说过的,即便留他一条命,朕也有得是办法继续整治他。故而,发现他悄悄地打量满殿官员,朕也没指出来——吐蕃如今势弱,朕到时候再叫李囿做几手准备,保管叫他忙得焦头烂额,搞不好都要后悔当时没战死。朕来阴的还能博一个仁德名声,何乐不为?
  这其三么,则是回纥的使者。
  党和提前回陇右时,用的便是回纥与沙陀虎视眈眈的借口;但实际上,这也不全是借口,不然也不能说服其他大臣。如今,距离匈奴被灭已差不多两年,回纥诸部壮大,边界已逐渐靠近陇右道。吐蕃新臣,他们这两年应当不会轻举妄动;但再过几年,就算他们不动,朕也要让党和动了。
  有这种想法,即便要保密,朕也得先与党和通通气。但太极殿大宴后,朕还没来得及宣党和,刘瑾就进来说党将军求见。
  无事不登三宝殿,朕暂且把回纥的事情压了压,打算先听听他想说什么。党和见朕还是有些局促,但还是很快地说明了来意——
  陇右气候恶劣,常年都是黄沙漫天。他还好,几个儿子也还好,但他的夫人出身江南,近年来愈发吃不消。故而他想求个恩典,让朕同意将他夫人和女儿留在兴京。
  大将自愿把家眷留在国都,这是历代皇帝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这事儿你自己做便是了,为何要禀告朕?”朕不由扬眉。虽然党和常年在外征战,但兴京城里又不是没他的府邸!
  “陛下明鉴。”党和又一弯腰,仿佛为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感到羞惭。“臣夫人虽说算个小家碧玉,但随臣日久,难免不清楚兴京城中的风气。她入不了诸位夫人的眼也就罢了,臣就怕她万一无意中开罪哪位……”
  朕一时愣住。虽然朕将党和的话听得很清楚,但讲到后宅女眷什么的,朕估计朕比党和更不了解。“这个……”朕努力调动起朕为数不多的宫斗宅斗知识,脑海中忽而灵光一闪:“党将军的女儿多大了?”
  “承蒙陛下垂询,臣小女刚过金钗之年。”党和深深低下头去。
  朕听他这回答,再看他这模样,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党和夫人也许确实需要改善生活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女儿——再过三年便是可以正式出嫁的年纪,为人父的当然得开始计划;在陇右就只能嫁陇右,党和哪里舍得?
  “党将军也是一片苦心。”朕颔首,“朕明白了,党将军就放心罢。”
  天子说出口的保证必定兑现,党和闻之大喜。“臣谢陛下厚恩!”
  但他不知道的是,朕满心都是吐槽——党和自知权重,不敢随意给女儿找婆家,故而来求朕;可朕能放心把他女儿嫁给谁?朕自己么?
  作者有话要说:
  陛下只是一个吐槽,嗯~


第56章
  虽说大权完全在手朕才能真正放心, 但朕绝不可能将党和的女儿收进后宫。其一,党和不见得愿意独女深宫争宠;其二, 朕也不好封一个大将之女的口。要是朕这么干了, 绝对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要把她指给朝中的谁呢?
  党和退下之后,朕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即便朕是一国之君, 也不可能把大臣们的家谱倒背如流。思而无果,朕便暂时放弃,打算找人商量商量。
  这商量的人么,朕率先想到的自然是谢镜愚。
  次日是年初二,几位重臣挨个儿进宫觐见, 听取朕新一年的大致要求。朕故意多拉着王若钧说了会儿话,便成功地把谢镜愚拖成了午前最后一个。
  “朕也不和你绕弯子, 朕就是有事要你拿主意。”谢镜愚刚进门, 朕就直截了当地说,“党将军昨日求见朕,你知道么?”
  谢镜愚躬了躬身。“臣略有耳闻。”
  见他确实不很惊讶的样子,朕估计朕用不着给他总结前情了。“那你以为此事如何?”
  “党将军愿以家眷留都, 对陛下而言是彻头彻尾的好事。”谢镜愚道,“臣以为,若是陛下有心嘉许,可赐些什物以示恩宠。”
  朕点点头。“朕已经让刘瑾去库房挑了。党将军的夫人已有诰命, 没法再封;但是党将军的女儿,朕瞧着, 差不多也该为她物色夫家了。你在吏部好几年,应当比朕熟悉满朝文武哪个有适龄的儿孙。也不用列出所有的;挑几个你觉得合适的告诉朕就行。”朕想了想,又补充:“你有空再做,不着急。”
  听得此言,谢镜愚面上却露出了些许惊讶,嘴唇也微微张开:“陛下?”
  “怎么?”朕比他更惊讶。“难道朕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谢镜愚的惊讶里还混杂着一丝疑惑。等着两样情绪都消失,他又确定一般地问:“陛下要臣拿这个主意?”
  “到底怎么了?”朕忍不住带上了点反问的意思。
  “此事,臣不知。”谢镜愚立即就答。
  啥?朕简直要被他弄懵了。“你不是都知道了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臣知道的是党将军想让夫人和女儿留在兴京。陛下想要满朝文武中适龄儿孙的名单,臣也明白。”谢镜愚旋即解释,“但谁合适、谁不合适,臣确实不知。”
  虽然他声音不大,然而语气坚决,显然早就打定主意不参合进来。涉及朝中党派权力,的确可能是蹚浑水。可朕都先问了,他还有什么担心的?
  “怎么,你现在还和朕见外?”朕敲了敲桌子,略有不耐。
  “陛下明鉴,臣不是这个意思。”谢镜愚又一躬身,“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人不好置喙,臣请陛下亲自做主。”
  得,还油盐不进起来了哈?“所以你这会儿当自己是‘他人’了?”朕不由瞪了他一眼。可话说回来,要不是他一直秉持这种态度,恐怕也不能在朝中站稳脚跟……
  谢镜愚似乎被触动了。“陛下,”他唤道,而后朝朕的方向靠近一步,“臣只是希望臣能做到公私分明,不至于影响陛下的决策。”
  ……他这死心眼是不是到死都改不掉了?
  朕无奈地腹诽起来。“行吧,于公你不知道,那于私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