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 完结+番外 (树千言)


  在二楼的尽头一角有一件办公兼休息室,里面装修的跟以前福盈县里装修的差不多,只不过要大上一些。
  沈长君和孩子们站到休息室的门外敲了敲门,之后便推门进去了。
  江柳正低着头拨着算盘,听到声响也没有抬起头来。
  两个小家伙,在沈长君刚打开门的时候就挤了进去。
  “母父,母父。”边跑边喊着。
  江柳闻声抬起头来,意外的看见是他们三个人,嘴角不自觉的遍挂上了笑意。
  两个小家伙很自然的就爬上了江柳的大腿,一个大腿一个,爬的又快又稳。
  江柳伸手掐了掐他们的小脸蛋。
  沈长君走了过来,亲了亲江柳的额头,道:“中午又没按时吃饭吧,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让你按时吃饭,吃了饭之后再继续工作。”
  “嗯,知道,饿了。“江柳连忙说道。
  沈长君见他这样也是没脾气了。
  告诉江柳中午休息,不许再工作了,他这就下楼亲自掌勺,为他们做好吃的,让他们乖乖的在楼上等着,还让两个宝宝做监督。
  沈丰梧和沈韵听到后,挺着小胸脯道:“‘保证完成任务。”
  这些小嗑都是平日里听沈长君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学来的。
  有的时候被他们用来,还真能用对了地方。
  沈长君去了厨房,里面有藕片,有糯米,还有些蔬菜。
  他便选了几样,快速的做了起来。
  共做了四菜一汤,四菜分别是糯米藕,醋溜土豆丝,滑溜鱼丸,木耳白菜片,最后一道汤做的是羊肉粉丝汤。
  量做的很足,除了汤,每样都给乔然留出来一些
  吩咐伙计帮着自己一起将这么菜端到了楼上。
  江柳已经带着宝宝们坐到了茶几边,看见饭来了,江柳便站起身,帮着将做好的吃食一一的摆放在了茶几上。
  待摆好了饭,一家人便准备开吃了。
  

第121章 刘大姐
  糯米藕甜甜的,小孩子最喜欢吃了,江柳也喜欢吃,于是一家人在这个午后,围坐在一起吃了顿好饭。
  办公室里面有张床,是沈长君为了让江柳平日里能休息的舒服些,特意准备的。
  沈长君哄着两个孩子,让他们在母父这里睡午觉,顺便下午就让他们在这里休息了,晚上他再来接他们,然后一起回家。
  哄睡了孩子,告别了江柳,沈长君便带着给乔然准备的饭菜回了图书馆,现在天热,饭菜也不是很凉,这个温度吃起来正好
  乔然打开一看,哇,这么多菜,一共四样真不少,看着就好好吃,果然吃了一口便停不下来了,口齿不清的夸道:“好吃,好吃!”
  沈长君在下午的时候给报纸排了版,送到造纸坊就可以让工人们印刷了,当然并不用他亲自送。
  他今天是准备提前下班的,要去到火锅店里接江柳和孩子,所以跟同事们打了招呼,便走。
  两个宝宝已经睡醒了,安静的在床上玩着。
  看到沈长君进来,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头发也乱了,衣服也皱了,坐在床上直喊:“爹爹。”
  沈长君笑着走了过去,将他们的衣服,头发简单的整理好,便招呼他们穿上鞋子,准备回家。
  江柳也收拾完毕,两大两小提前离开了独家食肆。
  两个宝宝走在中间,沈长君和江柳则是分别站在两个宝宝的外侧,一左一右的牵着其中宝宝的小手。
  沈长君能感觉到两个宝宝很开心,走在中间一蹦一跳的,没有老实下来的时侯。
  沈长君心血来潮想要交他们唱歌。
  “儿子们,爹爹教你们唱首歌吧。”
  “好哇好哇,我要学唱歌。”
  “爹爹,是什么歌呀。”
  沈长君想起他小的时候在农村经常唱的一首歌,道:蝴蝶塌愣膀子飞,可能是半身不遂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地快,跑地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小孩子听了,歌没怎么听出调,都嘎嘎嘎的笑上了。
  “爹爹,你唱的是甚么歌曲啊,蝴蝶塌愣膀子飞,嘎嘎嘎。”
  “爹爹,啥叫半身不遂啊。”
  沈长君在马路上开始耍起宝来,他学着侧歪着一只膀子的蝴蝶,在马路上不走直线,一只手正常的挥舞,另一手一动不动。
  把两个宝宝逗的,嘎嘎的,哈哈大笑
  有些路人看到这么一家子,都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江柳从来没有见过沈长君还有这么调皮的时候,他面无表情的拼命压着嘴角,只是眼底的笑意怎么也控制不住。
  两个宝宝今天真是开心极了,在路上已经将沈长君的样子学了个彻底,一路回家就没走过直线。
  回到家时都是哼着歌回来的,“蝴蝶塌愣膀子飞,可能是半身不遂。”茡着塌愣膀子的蝴蝶就进院了。
  何氏正在院子里择菜,她一天没有看见小孙孙们了,正一边择菜一边朝着门口探望。
  突然就听见了他的小孙孙们嘴里哼着奇怪的小曲,然后就看见大孙子第一个跑进了院子,只是咋看,那跑进来的姿势都有些奇怪。
  接着,小孙子也跑了进来,那姿势与老大如出一辙,简直一模一样,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哎呦,奶奶的两个乖孙孙呦,这副怪样子,是跟谁学的呀?
  两人异口同声道:“爹爹,嘎嘎嘎。”
  沈长君从外面进来,听了个正着,他讪讪的笑着摸了摸鼻子,溜进了屋子里。
  2京城的天气渐渐的炎热了起来,但是沈家每人的房间却是清凉舒爽的很。
  只因楚兆麟派人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的硝冰。
  晃,他们合作硝冰的五年之期快要到了,当初谈好的,沈长君只要了一成红利不说,还定了五年之期。
  眼看着过了今年就到日子了,沈长君却也没觉得可惜。
  现在这些黄白之物对于沈家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数字,若是现在什么都不干了,坐吃山空的话,起码可以吃到沈丰梧的孩子的孩子那一辈。
  当然,若拿去赌或者干些别的不良嗜好就另当别论了,只说正常的开销,而且可以过的小资一些也没问题。
  沈家的财富都能如此,更别说朱玄烨了,隐形的大富豪,富可敌国不为过。
  两个人都是低调型,至今为止,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之间有合作关系。
  在外人的眼中,他跟朱玄耀走的更近一些。
  又是一日清晨,沈长君来到大晋日报社。
  他们是每三天开一次早会,每月的第一天开一次大会,开会地点暂时定为图书馆。
  今天不用开会,所以沈长君没有先去图书馆,而是直接来了报社。
  他刚一走进报社,就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而接待她的是何靖远。
  自大晋日报成立以来,为了使百姓能够更积极的为报社提供各地所发生的或有趣的,或不正当的大事小情等任何信息,若被采用,他们都会给予奖赏。
  奖赏的金额不等,从50文到200文酌情给予奖赏。
  悬赏一出,来的人真不少,什么张三和李四打起来啦,王二麻子的媳妇跟人家跑啦,更有甚者,说自己家的猫都能爬树啦,沈长君真想问问他,你家的母猪是不是也能上树。
  所以不得已,大晋日报在悬赏的最后又加了一句话,那就是,提供虚假情报者会进行处罚。
  这条规定一出,来提供信息的人顿时少了一大半。
  沈长君他们也总算是清净了
  再说这个中年妇女,她一边叙述着她的遭遇,一边哭的泣不成声。
  她在说什么呢?细听之下才知道,原来这名妇女姓刘,别人都叫她一声刘大姐,她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而是10年前从个小县城来到京城的。
  记得那一年丈夫刚刚病故,儿子才5岁,家里虽说有五亩地,可是自己一个寡妇带着个5岁的孩子,有地又有什么用呢。
  刘大姐种地不行,可是她有一样本事,那就是她做饼特别的好吃,可以说做饼是她的拿手绝活,那饼被她做的外酥里嫩,香喷喷的,谁吃了都对她的饼赞不绝口。
  有人便对她出主意说,让她去到京城卖饼,听说有好多人都去了,说不定是条出路。
  刘大姐听了对方的话,翻来覆去,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拼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于是,她就将家里的五亩地给卖了,一共卖了20两银子,便带着儿子去了京城,想着到了京城租个铺子卖饼。
  刘大姐打算的挺好,可是不走远路不知行路难,现实给了她狠狠的一击。
  20两银子,说实在的,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两人一路的盘缠就花去了大半,再加上吃的住的,到了京城只剩下5两银子了,不过好在,人是平安的到了。
  5两银子在京城,能干嘛呢。
  刘大姐带着儿子能省一顿是一顿,到了京城便开始各处打听哪里有租铺子的地方。
  可是打听来打听去,铺子的租金都太贵了,她们实在是租不起啊。
  就在刘大姐快要绝望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让她遇到了一位好心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