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子的为官路 番外完结 (瑞纱)


  这种感觉,似乎挺不错的样子。
  叶君书兴奋过后,理智回归。
  想到自己在阿玙面前表现得像个要到糖的孩子,叶君书就忍不住面红耳赤。
  他只是一时激动,平时还是很成熟稳重的。
  叶君书清咳一声,镇定道,“这里已经看过了,我们到别处走走吧。”
  既然要培养感情,约会最容易感情升温了。
  叶君书无比遗憾,为什么现在不是春天,春暖花开的季节,青山绿水,处处都是风景。
  哪像现在,横看竖看左看右看,全都是雪。
  不过没关系,喜欢的人在身边,哪怕待在屋子里都是看不腻的美景。
  叶君书牵着李玙的手漫步在雪地。
  当然是挑无人的地方。
  一旦有其他人在,他就不能牵阿玙的手了。
  这个封建的朝代!
  叶君书和李玙一直逛到天黑才回去。
  他们虽然都住在衙门,但是一东一西,相隔太远,而且在人前他们不好太过亲密。
  毕竟他们无名无分……
  叶君书想,刚好在这边两个月和阿玙继续培养感情,等回到上京,他就可以请旨赐婚了,哈哈!
  叶君书畅想未来,心情指数爆表。
  路上见到邓鸿远也不影响他的好心情,他还笑眯眯地打声招呼,惹得邓鸿远面色古怪,都不敢去怼他了。
  这个叶君书笑得这么阴险,该不会是想到计谋夺取他的功劳了吧?
  邓鸿远一阵揪心,心惊胆战好几天,时刻提防叶君书使手段。
  会还要继续约,正事也不能不做。
  叶君书在第二天召开的早会上,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想法。
  他的提议自然遭到部分人的反对,不过李玙还有吕家人坚决站在叶君书身边,赞同他的想法。
  而叶君书准备得很充分,最终说服了大部分官员,以少数服从多数,得以施行。
  告示张贴出来后,自然引起百姓们的议论,他们聚集在告示墙面前,听着识字的人大声念着上面的内容,不时有人互相提出疑问回答。
  “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朝廷的威信刚刚建起,还薄弱得不堪一击,百姓们对参加朝廷组织的清理街道一天就能有十五个铜板表示质疑。
  这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吗?
  “说是这么说,但谁知道是不是骗我们的……”
  万一是想以此骗他们干活,到最后苦力出了,他们什么都没得到呢?
  人们对此表示质疑。
  不过官府没有出来解释,百姓们回去议论了很久,少数人表示会去报名试一试,但更多人是观望的态度。
  第二天官衙门口的报名点,百姓来得很多,报名的寥寥无几。
  邓鸿远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阵讥讽,嘲笑叶君书出的馊主意,没有人响应真是丢脸。
  他随后提出,既然百姓是质疑他们不给工钱,干脆先给钱后干活。
  不过这个提议被叶君书一口否决了。
  人都是会得寸进尺的,朝廷的姿态不能放的太低,不然开了先例,往后的工作更难开展。
  叶君书还想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被毁掉家园的百姓重建房屋时,也以这种方式。
  而且往后要发展,还要修路,彻底解决水源问题,还得挖河也不定。
  不过他那时已不在这边了,那些还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
  有人报名就好,不拘多少人,哪怕只有一个人,只要让他们看到真的给工钱了,第二天报名的人就不愁少。
  他们的工钱都是一日一结的。
  叶君书将抱着尝试心态报名的一波人分十人为一组,分了一条街道清理,中午一餐还提供吃的,即使是糟糠馒头,没几粒米的清粥,但是管饱啊!
  报名的人高兴了,没报到名的人扼腕后悔,哪怕最后没有工钱,只要有中午这一顿吃的,他们都愿意啊!
  铲雪而已,不算什么活!
  等到傍晚,清了一天街道的三十来人,手里都拿上了官兵发的十五个铜板。
  于是老百姓们疯狂了,纷纷涌去报名点,想立刻报名,负责签字的士兵,手都写软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无数个青壮年从各个地方涌出来,干的热火朝天。
  朝廷能提供的工具不多,部分人都是自己找的工具,或是铲子农具,有些人直接不知从哪找来木棍,直接用此做活。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晋江城的大街小巷都被清理干净。得了银钱的百姓们,底气足了,笑容就多了,看着精气神都不一样。
  曾经空旷安静了很久的晋江城慢慢恢复生气。
  巷子口有小孩子出来玩闹了,大街上,有百姓出来走动了。
  一些商铺也开始开门营业了,虽然还没什么生意,但是整个城内,热闹了起来。
  叶君书等人看到这样的变化,打从心里高兴。
  从一座死城变成现在这样有活力的城,真不容易啊!
  万兴昌对叶君书赞赏不已,“年轻人,就是脑子活!这一举动,就将城内的气氛恢复过来了!甚好!我一定会在奏折秉明,记你一份功劳!”
  “大人谬赞,下官只是提供了个思路,具体的全仰仗在座各位大人的配合协作,若说功劳,自然是众位大人劳苦功高。”
  他们这些官员还没有上奏折直达天听的权利,只有万兴昌写的奏折才会送到泰安帝案前。
  所以明面上,他们在这边的功过,都靠万兴昌提报,至于暗地里,泰安帝有没有其他探子,谁知道呢。
  众位大人对叶君书不将功劳揽自个儿身上的做法十分熨帖,纷纷说起叶君书的好话。
  叶君书自然谦虚不已。
  邓鸿远心中自然愤愤不平,真是什么好处都让叶君书得了,他做得也不差,怎么就没人夸他呢?
  邓鸿远想到自己为大皇子在百姓面前刷足了好感,心情顿时由阴转晴。
  做得再好有什么用,到时候在大皇子面前,他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届时,大皇子最倚重的人就是他了!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年无论在哪个时代, 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辞旧迎新,亲人团聚……
  如今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人还在异地他乡……
  叶君书来这里那么多年, 还是第一次没和家里的孩子们过新年。
  哪怕他已经是个成年人, 每每想起这个事, 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由此可以想象,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正事,现在所有事情都已步入正轨, 叶君书刚好抽出时间,和李玙去附近的州城逛逛, 买点特产送回上京去。
  因相隔太远,叶君书还以为要年后才能和孩子们联系,差点犯了相思病,没想到李玙这边有特殊渠道, 他可以帮忙,叶君书可以写信回京,还可以托送东西。
  叶君书怕麻烦李玙,不过李玙反安慰他:“没关系,我也要寄些东西回京, 顺道一起了。”
  叶君书听了这话,才放下心。
  寄信的话几天就可以到了,东西寄送的话要晚点, 叶君书便写了几封信回去,厚厚的一封是写给孩子们的,另一封是写给余茂林的。
  他拜托余茂林帮忙看看孩子,只有他才信得过。
  晋江城的隔壁州城,说远不远,快马加鞭过去也要差不多一个白天的时间,离过年还有五六天的时间,够一趟来回,叶君书便和李玙去走一趟。
  如果不是晋江这般满目苍夷,什么都已没有,百废待兴。
  否则他们也不会大老远跑去其他地方。
  隔壁州城是永城,同是一个管辖的州城,和晋江想比,是天壤之别,这里很繁华热闹,走在街上的百姓衣衫整洁,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而且临近年关,基本家家户户拖家带口的出来买东西,一眼望去,人都是一波一波的。
  叶君书和李玙找了个大客栈,开了两间房准备留宿两晚,顺便将马匹寄放在客栈。
  他们来到永城时,已经是傍晚,就在客栈附近溜达了会儿,然后就回客栈休息了。
  客栈的灯笼已经高高亮起,不说高朋满座,也很热闹。
  叶君书和李玙坐在二楼临窗的座位上,等着招牌菜上桌。
  他们坐的位置极佳,一边可以观赏外面的夜景,另一边可以看到一楼大堂中间的台子,上面有个说书人在说书。
  大夏按时间点来划分,有早市、日市、夕市和夜市。但一般是不开夜市的,只有大年初一一直到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才会解除宵禁,开夜市,昼夜不歇。
  所以此时外面的市场摊子店铺之类的,基本都关了。
  不过还是有少数人在走动,逛花街的,上酒楼的,呼朋引伴。
  叶君书给李玙倒了杯热水,温声问道:“阿玙,你以前来过永城这边吗?”
  叶君书这么多年,去过的地方不多,也就从老家丰城县到雍州到上京经过的地方,基本停留得不久。
  现在还算上从上京到晋江之间的地区。
  “来过一两次,不过都比较匆忙,对这里不是特别了解。”
  “没关系,我们明天可以好好逛逛,晚点问问小二这边有什么特产或者受欢迎的东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