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俩达成共识之后各自忙碌。想法是美好的,执行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只能慢慢克服。
弘佑帝先是下旨宣布成立国有部,瑞王罗昱任部长,大长公主的继子何未晞任副部长,水泥、玻璃、瓷砖的作坊,以及制造火器和研发蒸汽机的人员全部划入国有部。剩下的就靠罗昱自己张罗了。他则去跟一班老臣商量着关于建盐田的事宜,又怕动作太大引起某些人的反弹,所以只能慢慢推进,至于开海禁的事,还要排在盐田后面。
罗昱本来是帮何未晞找的差使,没想到后来说得太兴奋,倒把自己搭进去了。不过既然到这儿,他也想给普通老百姓们谋点儿福利,最起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也让守在边关的士兵过得不那么苦,不枉穿越这一回。
罗昱开始筹建国有部,边上有何未晞帮衬。两人的买卖暂时先不开了,也顾不上,而这国有部做好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部长和副部长是有了,可除了他们俩,三个作坊加起来也就五六十个人。而且这几个月造出来的东西都供了皇宫,现在皇宫倒是弄得像模像样,窗明几净,瓷砖铺地,简直焕然一新,可作坊本身除了剩下不少水泥,玻璃和瓷砖几乎还剩点儿有限。
这点儿人实在不够干什么的。要赚钱,得把几个作坊搞活,第一步就是扩大生产,东西造出来了,何愁卖不出去赚不来钱。可如果扩大生产,原来的地方就不够用了,他现在既需要地,也需要人。
罗昱进宫找皇帝老爸阐述自己的困难,让他先帮衬着点儿,以后好处大大的。
弘佑帝听完,大方的在城外给划了一大片土地,让他们自己盖房子。
罗昱挺高兴,又问:“那盖房子的银子呢?”
弘佑帝一瞪眼,“你都有那三个赚钱的作坊了,还要管朕要银子?自己想办法。” 总之,要地有,但是要银子没有,他还缺钱呢。
没要着钱,罗昱出了宫,把主意打到了户部。
户部尚书张秉则是张景之的父亲,一听罗昱要借银子马上哭穷。别说一个新上任的瑞王,就是皇帝亲自来,也休想轻易从他口袋里掏出银子,简直是葛朗台一般的存在。
罗昱听他磨叽完,然后道:“姑丈,父皇跟您说过,国有部将来赚了钱,三成利润归户部,三成利润归兵部吧?”
张秉则是弘佑帝的亲姐夫,罗昱管他叫姑丈,没毛病。
“自是说过。”张秉则不知道罗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他到时候就只管收银子,现在管他要钱是没有的,谁知道这银子借出去了还能不能收回来。
罗昱问道:“姑丈知道什么是投资吗?”
这个名词张秉则还真没听过,遂摇了摇头。
罗昱解释道:“所谓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先付出再收获,用钱生钱。这种生钱又不同于钱庄,风险虽大,但是回报非常可观。我今天来,就是想让姑丈的户部投资国有部,将来国有部的利润户部可以拿三成。如果姑丈不肯,便我便只好去向兵部借钱了,相信他们会非常乐意的,毕竟没了户部,兵部可以收六成的利润,非常划算的买卖,不是吗?”
见罗昱要走,张秉则急了,忙拉住他,“殿下莫急着走,咱们再商量一下。”看来他今天不拿出来钱,将来损失的可就大了。
张秉则还是不放心,“你那国有部真能赚钱?”
“当然。”罗昱也不是真要走,听他挽留就又坐回去了,笑道,“姑丈想想,朝中大臣看了皇宫中的玻璃窗户和用瓷砖铺的光洁地面,谁不想在自己家里也用上这些好东西呢,便是姑丈也是想的吧。先期这些东西都紧着皇宫了,想也无用。可等我把消息放出去,只要有银子谁都可以买,只怕到时候不是我求着别人,而是那些人拿着大把的银子来求我替他们家里装玻璃瓷砖了。姑丈觉得国有部赚不赚钱呢?”
张秉则想想还真是,不说别的,只看他那沁园,本是游乐的地方,愣是被他弄成了销金窟,每天不知道能赚来多少银子呢。听自家小儿子说,里面的东西新鲜又有趣,都是别处没有的。可见这位瑞王殿下虽说年纪不大,肚子里的心眼儿可不少,新鲜点子更多,何愁赚不来钱。
张秉则又问道:“我们户部出了钱,那兵部呢?总不能叫他们白拿好处吧?”
罗昱一听就知道他松口了,笑道:“姑丈以为兵部什么最多呢?”
“他们……”张秉则想了想,“他们不就是兵油子最多。”
罗昱道:“没错,户部出钱,兵部自然要出人帮我干活了,哪有白拿好处的。”
罗昱一开始倒是没想这么多,他是奔着国计民生去的。只是等他想办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又缺钱又缺人。谁占了他的便宜,自然要找谁讨回来。
如此罗昱从户部借来了大把的银子,又跑去兵部坐了坐,把事儿一说。
兵部尚书刘大壮一听他居然能从张秉则手里抠到银子,而现在只是朝他讨些兵士帮着干两个月的活,自然没话说。况且又不是白干的,到时候赚了钱,他们兵部也能分三成呢。
如此有了银子又有人,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首先是建厂房,水泥厂、玻璃厂、瓷砖厂,再加上工人宿舍、食堂。至于造火器和研发蒸汽机的,罗昱则另外选了地址,毕竟这边太乱了些。
因为人多,不过半个月时间,几个厂房就建起来了。随即工厂开始日夜不停的开工,以期尽可能多的造出来成品,才好变现。
水泥技术简单,成本又低,产出来的最多,罗昱便叫人先把从厂房到崇安城内的这段路修起来,一是往城里运东西的时候好走,二也是叫所有人都看看这个好东西,到时候买的人自然多。
玻璃、瓷砖烧的要慢一些,好在刘大壮给派了一千个兵士。人员上倒是足够了,可罗昱只跟刘大壮借了两个月的人,到时候他们是要还回去的。
利用这段时间,罗昱叫何未晞大量招学徒工,专门学习技术。不仅要学烧制技术,还要学施工。
东西是造出来了,可是得有工匠安装吧,这也属于技术活。所以刚开始给皇宫做装修的那些工匠就成了技术骨干,专门给罗昱后招的这部分人培训如何施工,水泥怎么抹平,瓷砖怎么铺才能严丝合缝,玻璃怎么裁切安装,这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没错,国有部赚钱的第一步从干装修开始。已经掌握了技术的人组成了几个施工队,到时候不仅卖产品,还卖服务。
既然家里都铺瓷砖了,那要不要装暖气?那必须要啊!虽然贵了点儿,可冬天不遭罪。
所以罗昱的施工队是一条龙服务,装暖气、铺瓷砖、安玻璃窗户。对了,还有盘火炕。
第62章 第 62 章
国有部越发展, 罗昱越感觉人不够用。一想到等那些士兵都回去了,他还得重新招工,于是罗昱干了一件非常不厚道的事,就是挖兵部墙角。
之后罗昱让何未晞时常观察他们,捡着聪明好学又机灵,且对这些方面有兴趣的,便将他们留下来专门传授技术。如此这一千的士兵, 回去的时候只剩下了九百个,剩下的一百个被罗昱截留了,成了国有部的骨干。
等攒了不少原料, 十几个施工队也能独立作业后,罗昱就打算开始干活赚钱了。在开始之前,得先做广告宣传。不过现在是卖方市场,所谓宣传也就是发个通知。
朝堂之上的归弘佑帝负责, 罗昱又在沁园发了一波宣传单,感觉差不多了。
弘佑帝一开始还不大好意思, 觉得在朝堂说这个成什么样子。可是一想到罗昱说的,赚了钱两成归他,赚不来钱一分没有,这也算是他的买卖, 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早朝把大事都处理过之后,弘佑帝咳了一声,然后道:“国有部开业了,凡家里想安装暖气和玻璃窗户、铺水泥地面或者瓷砖的, 都可以去瑞王处登记。呃,先到先得。”
罗昱是不上朝的,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听朝臣们在朝堂上打口水战。所以众人一听,便问弘佑帝,“去哪儿找瑞王啊?难道去毓华宫?”
弘佑帝道:“国有部现在东昌门外设有办公点,去那里找即可。”
弘佑帝宣布散了朝,就见众多朝臣也不互相拉着聊天了,也没人找他商议国事了,都是步履匆匆的往外走。
众人心里想的是:哎哟,终于轮到他们了。
现在家里的地面铺的都是青砖,哪有铺瓷砖好,既平整又光滑;还有玻璃,镶在窗户上又保暖又亮堂,可比桑皮纸强多了。看着现在的皇宫搞得窗明几净、地面平整光洁,他们可是眼馋得很,只可惜那几个作坊不对外出售。
这时候哪儿还有闲情逸致的聊天,赶紧找瑞王帮着自己家装暖气铺瓷砖才是正经。
出了北直门,各自的长随车夫都在等着自家大人。有些人直接回了家,然后另派人去东昌门;有些直接叫长随赶紧拿着自己的帖子去登记,不必跟着。
罗昱开的工厂虽然在城外,但是联系业务还是城里方便,所以叫他皇帝老爸特批了一处作为办公地点。
相似小说推荐
-
小贼别跑,乖乖躺好 (幽玄灵) 晋江2018-06-23完结陈梓陌为了心心念念的萧然放着京城的大理寺少卿不做,却回了青州做知县,不想心上人不好好安...
-
皈依教主 (左七画) 晋江2018-05-31完结一个是异域邪教的教主,名震江湖,人人闻风丧胆,不痛快了就要杀人,高兴了,也要杀人庆祝庆祝。少...